標籤:

契丹文「龍鳳圖背封銀青崇祿大夫」金質對錢考釋

這是和契丹「面天鵝猛虎背《天保》詩句」漢文金質對錢一同出土的,一對「面龍鳳背陰刻契丹文」的金質對錢。它是目前已知的,中國錢幣史上唯一的,一對契丹文「封官錢」;也是目前已知的,契丹和中國政權史、錢幣史上唯一的,一對以帝後二人身份同時敕封一個官職的金質對錢;更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錢幣史上唯一的,一對金質顯示帝後夫妻權力平等的對錢。它的補史之缺的文物價值,歷史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契丹文「龍圖背賜銀青崇祿大夫」金錢,徑59.72毫米,穿8.01毫米,厚2.52毫米,重86.7克。契丹文「鳳圖背賜銀青崇祿大夫」金錢,徑59.09毫米,穿8.12毫米,厚2.76毫米,重83.9克。

二錢的龍鳳圖案是目前己知歷代錢幣類似圖案中,最有氣勢、最為精緻、最為傳神、最為靈動的絕頂佳作之一。龍細身修尾,昂首吐舌,四足騰空,作戲火珠狀,神態雄猛威武。鳳高冠昂首,口銜靈芝,長尾如扇,屏張半空,展翅騰飛,神態優美。半浮雕技法嫻熟,刀工細膩,鱗甲毛羽,惟妙惟肖,雲紋靈芝紋,填實留白,妙想奇置,令人嘆為觀止。

龍鳳圖的設計暗寓多種玄機,龍頭在穿上、鳳首在穿下,暗喻「乾坤(陰陽即帝後)沒有易位」;龍錢圓穿、鳳錢方穿,暗喻此時仍是「天(帝)圓地(後)方,皇朝體制未變」。這些暗喻不是巧合或戲作,應都是有針對性的政治舉措。龍圖所戲丹珠上的隱秘押記,明確真實地證明了這一切。翡般潤澤,瑪瑙似艷紅的包漿襯映著美倫美奐的龍飛鳳舞圖,古樸歡快,神秘厚蘊,展現了契丹高深莫測的文明和文化。

通過與「面四神背陰刻契丹文"賜與軍節度使耶律奴瓜』」金質對錢,圖案設計、雕刻技法、文字書法、形制特點、神韻風貌等的全方位比對,可以確認它們是同一時代、同一部門、同一組設計、雕刻、書寫人員在不同時期製作的藝術珍品。不同的是,「面四神背陰刻契丹文"賜與軍節度使耶律奴瓜』」金質對錢,是典型的「賞賜錢」,而契丹文「龍鳳圖背封銀青崇祿大夫」金質對錢,是別出心裁的創新品種「封官錢」。「四神背陰刻契丹文"賜與軍節度使耶律奴瓜』」金質對錢的面四神,是驅邪避災的宗教圖案,說明錢幣是太后御賞之物;而契丹文「龍鳳圖背封銀青崇祿大夫」金質對錢的面龍鳳圖案,卻是契丹帝後的專用紋飾,表明該錢是正式的帝後敕令(任命書)。

龍紋錢,鳳紋錢本不稀奇,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錢背一模一樣的陰刻契丹文話語:「封(賜)銀青崇祿大夫」。這句話不是一般的祈祝吉祥話,而是只有當政的皇帝和稱制的皇太后才有資格頒布的封官敕語(聖旨)。按常理,皇后是沒有這種資格的。查歷史上皇帝皇后同時處理國政的被稱為「二聖臨朝」的案例,如:唐高宗與皇后武則天,遼景宗與皇后蕭燕燕等,均不見二人同時對同一事下旨的記錄。僅見或皇帝或皇后以自己名義頒旨的情況。

依封建禮儀「乾坤位順」國家才能安定。「天無二日」,一個國家只能一個人說了算,「稱制」或垂簾」的皇太后不會讓掌控下的皇帝和自己同時下旨處理國政,當政的心理正常的皇帝也不會讓母后和妻後和自己同時下旨處理政務。那這對契丹文「龍鳳圖背封銀青崇祿大夫」金錢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在遼朝鼎盛期,在號稱一代明君的聖宗朝竟會出現這種「坤據乾位,陰奪陽光」的咄咄怪事?原來這背後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宮廷秘聞。

《遼史·聖宗紀》載:聖宗先後有兩位皇后。統和四年(986年)九月辛巳,聖宗十五歲時,納皇后蕭氏(沒有留下名字)。統和十一年(993年)年僅十二歲的蕭菩薩哥,美而才,選入宮。聖宗時年二十二歲。統和十九年(1001年)三月壬辰,聖宗三十歲時,皇后蕭氏以罪降為貴妃。當年(統和十九年,1001年)五月丙戌,冊十九歲的貴妃蕭菩薩哥,為「齊天皇后」。

「齊天」這個封號,可非同一般。要知道遼國皇帝是高於一切的「天」,皇后只是天覆蓋著的「地」。所以,後只能服務輔佐於帝,而不能奢望與皇帝平起平坐,即使皇帝的生母也只能「應天、承天、法天、儀天」。「齊天」顯然是逾制,是對皇權的挑戰,可當時為什麼沒人敢站出來攔諫呢,因為沒人敢,因為「齊天皇后」的兩個後台實在太厲害了。攔諫冊封無異於「虎口拔牙」自己找死。「齊天皇后」的兩個後台,一個是親姑母當政的承天皇太后,一個是權傾朝野的親舅父兼親姑父的大丞相韓德讓。杵逆這兩位會有好下場嗎?

齊天皇后蕭菩薩哥本是一個權利慾極強的女人,她在當皇后之前,利用她姑母承天皇太后和舅父大丞相韓德讓的權勢,做了很多陷害當時蕭皇后的事,讓姑母以莫須有的罪名逼皇后讓出皇后寶座給她,並爭得和聖宗共同管理朝政的權力。冊其為「齊天皇后」。目的就在於宣示她的地位和皇帝相同比齊。中國王朝史上僅有唐武則天可和她媲美,夫妻同稱「二聖」,但在尊號上也沒能比齊。菩薩哥的齊天尊號超越她姑母承天、祖婆婆應天、興宗母儀天法天、道宗母宗天等所有遼後,顯示了她持寵驕橫真面目。

在承天太后和韓德讓先後去世還政聖宗後,她立即把朝綱管理權搶到自已手裡,架空了缺乏政治經驗的聖宗。她「置宮闈司,補官屬,出教命,加號仁慈翊聖齊天彰德皇后。」長達二十年。她可以不通過聖宗任命撤換各級官員,下達處理朝政的各項勅命。在她把持朝政期間,仍不放過無罪被廢的蕭皇后,竟於開泰六年六月下令將其賜死。因蕭後冤深似海悲情感天,天下人都同情她的不幸,競相把她的死和上天降災:「大風起塚上,晝暝,大雷電而雨不止者踰月。是月,南京諸縣蝗。」聯繫在一起,為她鳴冤叫屈。金元編史官對這兩件最能說明齊天品德的聖宗朝最重要的史實,諱忌莫深大加砍削,以至在今天的《遼史》中僅能見到些許蛛絲馬跡。

這兩枚契丹文「龍鳳圖背封銀青崇祿大夫」金質對錢的現身於世,還原了這段被元代文人篡改顛倒的歷史,提供了確鑿的鐵證,戳穿了「齊天皇后」的美麗面具,把她的越權違制,驕奢淫逸,不顧國計民生,變本加厲,大興奢侈之風,以動搖國本的種種惡行,揭露於世,為人們重新認識元編《遼史》,提供了可靠的佐證資料。

這兩枚遼聖宗與齊天皇后同時頒制的,契丹文「龍鳳圖背封銀青崇祿大夫」金質對錢,封的是多大的官?封給誰的?從中可窺到遼朝官制哪些奧秘?這要從「銀青崇祿大夫」這個官職的源頭談起……。

「銀青崇祿大夫」原名「銀青光祿大夫」,為避遼太宗耶律德光名諱,遼易「光」為「崇」。「光祿大夫」始設於漢代。與諫大夫、太中大夫等同為掌論議之官。「光祿大夫」帶銀印青授,是為從三品的高官。魏晉以後,因有特加金印紫授者,遂有金紫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之別,

唐「安史之亂」後天下板蕩,制度敗壞,官制隨之擾亂。「是時府庫無蓄積,朝廷專以官爵賞功,諸將出征,皆給空名告身,自開府、特進、列卿、大將軍,下至中郎、郎將,聽臨事注名。其後又聽以信牒授人官爵,有至異姓王者。……及清渠之敗,復以官爵收散卒。由是官爵輕而貨重,大將軍告身一通,才易一醉。凡應募入軍者,一切衣金紫,至有朝士童僕衣金紫,稱大官,而執賤役者。名器之濫,至是而極焉。」

唐德宗興元元年,適德宗播越,時陸贄有疏云:「……故國家命秩之制,有職事官,有散官,有勛官,有爵號,然掌務而授俸者,唯系職事之一官也,此所謂施實利而寓虛名者也。其勛、散、爵號三者所系,大抵止於服色、資蔭而已……」。「唐建中赦許帶憲銜,遇赦加恩,踵為故事,有積階至司徒、司空、僕射、太保者,甚為鄉里之榮」初遇赦,即帶銀、酒、監、武,銀謂銀青光祿大夫,酒謂檢校國子祭酒,監謂監察御史,武謂武騎尉也。」

遼對於官員的階、散官的濫授更甚。低級官吏獲得極高結銜的現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捐粟得官者、匠人都可以得到高的階與散官。如遼鄉紳張世卿「大安中,民谷不登……公進粟二千五百斛……皇上喜其忠赤,特授右班殿直,累覃至銀青崇祿大夫、檢校國子監祭酒、兼監察御史、雲騎尉。」再如,《憫忠寺石函題名》中康日永的結銜為「右承製,銀青崇祿大夫、兼監察御史、武騎尉」。其身份卻是「故蓋閣都作頭」。其侄康敏的結銜亦為「右承製,銀青崇祿大夫、兼監察御史、武騎尉」,身份為「蓋殿寶塔都作頭」。即使如捐粟者、工作都作頭都能有如此高的結銜,所以,從實際情況看,遼聖宗與齊天皇后同時封賞的「銀青崇祿大夫」也只不過是個徒有虛名的高階散官虛職而己,無實際意義,其作用僅在於門蔭、贖罪罷了。總之,遼朝的官制是極其複雜而詭秘的,在沿襲唐制的同時,對北宋的官制也有相當程度的借鑒,研究者尤其要注意。至於散官、階、兼、勛中的「銀酒監武」,都應視為虛銜,而不能當成實授。遼朝官員的散官、階絕大多數不能對應實職,即散官、階的高低與實職並不成正比。對於某位官吏眾多的結銜,除了無實授(類似宋朝的無差遣)的「寄居官」」和累授者外,一般只能確定一種為實授。

從以上情況看,授這加階虛職官的大約是齊天皇后的「宮闈司」,因為授實職官要經過北、南大王、樞密使,宰相會議,「宮闈司」,應沒有這個權利,特別是在齊天皇后的後台承天太后和大丞相去世後,這授實職官的權利應已經被剝奪。

這次頒封「銀青崇祿大夫」官階的時間,如文前如敘,應為開泰元年(統和三十年,1012年)十一月甲午朔,遼國舉行盛大慶祝聖宗皇帝親政大典之時。頒封「銀青崇祿大夫」官階,應只是當時頒封的各種階、勛、爵、虛、兼、散、寄、實等官職中的一種,相信頒封時也都有各種封官錢頒發。據《遼史·聖宗本紀》載,大典前後共封賞數十人,至於多少人被加官「銀青崇祿大夫」,由於史料的缺失,今天已無從考究。聊可欣慰的是,今天這一對遼聖宗與齊天皇后鑄制的,契丹文「龍鳳圖背封銀青崇祿大夫」金質對錢,竟沒被歷史的煙塵淹沒,竟穿過千年風雲來到我們面前。

故人已逝無遺憾,評說自有後來人,

千秋功過皆飛散,論泉聊慰契丹心。

刀紋凝結絕世藝,畫圖展現國寶珍。

大遼文明解疑謎,中華強族爍古今。

裴元博2010-4-14於京東


推薦閱讀:

鎏金「神冊萬年」背契丹文「契丹皇皇」大錢欣賞
契丹文物精華(一)
「統和四年」外環契丹文

TAG:契丹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