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減掉作業,但你減不掉中國家長千百年來的生存焦慮
不知何時起,「課業負擔」成為一切基礎教育弊病的代名詞,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甚至成為學校發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中國基礎教育的原罪。
然而,誠如干國祥老師所說:「你可以減掉作業,但你減不掉中國家長千百年來的生存焦慮。你可以限制作業時間,但你無法充實那些作業外的時間,讓它充滿意義、情趣。應試不是國家政策,而是無數家庭自由競爭的結果。除非消除生存恐懼,實現有意義、有情趣、看得到成長的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否則應試難除,減負必敗。」干老師可謂一語中的。應試教育之所以長盛不衰,是因為高考是中國目前為數不多的社會階層流動通道之一。由於獨子化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家庭的孩子往往只有一個。每個家庭都傷不起,每個家長都最怕「一減沒」,生怕課業負擔一減,孩子的前途就毀於一旦了。
「一減沒」心理,實質上源於將課業負擔等同於學業成績的作業幻象。不少家長認為,沒有足夠的作業量,孩子要提高學習成績是不可想像的;不少老師除了與家長「心靈相通」之外,還源於對自己執教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放心。個別老師甚至將作業作為敷衍教學責任的借口:「我儘力了,學生學得好不好,是學生自己的事,不是我的責任了。」這是減負工作中首先需要著力破除的價值幻象。
細究起來,減負這個辭彙本身也是不夠準確的。減負,說白了是調整學生課業負擔的結構,有減法,也要有加法,甚至要有乘法與除法。在減法中,重點是要去除「題海」——減去過大的作業量,特別是機械性、重複性的作業。曾經有一則火爆的帖子中列舉了學生習作中的搞笑錯誤,其一是寫錯別字,如將「傘」寫成「命」的、「外公外婆」寫成「處公處婆」的、「麥子」寫成「表子」等,老師的反應則是:抄100次、200次、300次。我幾乎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學生學語文特別是學作文的興趣,就是這樣給抄沒的。
不但要做好減法,還要做好加法,增加課堂教學的單位效率,增加一些吸引學生的實踐性、活動性作業。某老師認為,孩子們學長度知識時對量書本與課桌的長度沒有什麼新鮮感,就布置學生去量爸爸媽媽的「三圍」;某老師讓學生學習東南西北方位知識時,就要求每名學生畫出家中最喜歡房間的平面圖;某初一數學老師講概率時便在乒乓球上標註記號,模擬彩票中獎的形式,觀察每個數字被選中的機會。
至於乘法、除法,則重點在養成某種學習的良好習慣或消除某種學習的不良習慣。以消除不良學習習慣為例,某學生因為沒有完成周末作業,外出逃學遊玩時自行車被偷了,大家都說課業負擔太重了,網路上甚至對當事學校和老師大吐口水。筆者注意到新聞中該生逃學已非第一次,於是回復了這樣一帖:「請問這孩子周末有多少時間用於做作業?他的問題主要在於作業負擔還是學習習慣?」還有某領導為了滿足女兒完成全部拍DV、做報紙等假期選做作業的慾望,居然動用9名下屬分工負責來完成作業。有人說,一個人的優秀之處往往並非體現為能耐,而是一種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慣。誠哉斯言!教育的全部秘密,就在於激發孩子的自主願望、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通過巧妙地引導,讓他們學會自己安排時間、自己處理問題。
還有,布置家庭作業、周末作業的學科最好能錯開,譬如同一天語文布置書面作業、數學布置實踐作業,輪流交替。適當增加實踐性、探究性作業的比重,由學校或年級組明確規定布置周末作業的學科,同時賦予家長對於過多作業的赦免權這一減負的「殺手鐧」。這樣,學生的書面作業量將減少一半,學生將擁有更多的休息時間,擁有比較完整、豐富多彩的周末和假期。教育是需要閑暇的事業,兩千年前曾皙描述的「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妙境,至今讓人羨慕。有充分時間做夢的孩子,才能產生真正意義的夢想。
總之,課業負擔絕非一減了之,需要花大力氣進行結構性調整。
推薦閱讀:
※中國八大菜系之魯菜
※中日韓:那隻袋鼠憑啥來亞洲!?
※為什麼中國人叫漢族, 而不叫秦族
※第七屆中國盆景展(七)自然類樹樁盆景欣賞
※讀中國歷史 品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