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功效和作用
黃芪
中藥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中藥黃芪主產於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等地。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晒乾,切片,黃芪生用或蜜炙用。本文重點介紹中藥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黃芪又名黃耆,《本草綱目》稱黃芪,《神農本草經》稱戴糝。《名醫別錄》稱戴椹,獨椹,蜀脂,百本。《藥性論》稱王孫。李時珍說,耆是長的意思,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稱黃芪。
【黃芪的別名】
棉芪,綿芪,綿黃芪(《本草圖經》),棉黃芪,黃蓍,黃耆,箭芪(劉仕廉《醫學集成》),箭黃芪,內蒙古黃芪,王孫(《藥性論》),戴芪,戴糝(《本經》),戴椹,獨椹,蜀脂,百本(《別錄》),百藥棉,百葯綿(侯寧極《葯譜》),土山爆張根(《新疆藥材》),獨根(《甘肅中藥手冊》),大抽,二人抬(《遼寧經濟植物志》),大有芪,蒙芪,元芪,紅藍芪,白皮芪,黑皮芪,膜莢黃芪,東北黃芪,內蒙黃芪,沖正芪,武川芪,炮台芪,渾源芪。
【黃芪的商品名】
北黃芪:又名北芪,東北黃芪,卜奎芪,關卜奎芪、關芪、黑皮芪。大部分為植物膜莢黃芪的根,小部分為植物內蒙古黃芪的根。主產於黑龍江,內蒙古等地。質優。因產地不同又分為寧古塔芪、紅蘭芪,黑石灘芪、正口芪等名稱。
北口芪:又名口芪、正口芪、正芪、口黃芪。為植物內蒙古黃芪的根。屬北黃芪。舊時多經獨石口進關集散,故得此名。
綿黃芪:又名綿芪、棉芪、西綿芪、原生芪、白皮芪、箭黃芪、箭芪。包括大嵐芪,渾源芪、武川芪、壯芪、西黃芪等。指產於甘肅定西,山西綿山等地者。大部分為內蒙古黃芪的根,小部分為膜莢黃芪的根。質佳。因其根長,形似箭桿,故有箭芪和箭黃芪之稱。
西黃芪:又名西芪。指產于山西渾源、陽交、山陰、天鎮等地者。質佳。為通用正品。
庫黃芪:又名庫倫黃芪、庫倫芪、庫芪。指產於內蒙古庫倫一帶者。
紅芪;又名晉芪、岩黃芪。
均以根條粗長,皺紋少、粉性足、堅實綿韌、味甘、無空心及黑心者為佳。
【黃芪的處方名】
黃芪,綿芪,棉芪,口芪,北芪,生黃芪,炒黃芪,炙黃芪等。
處方中寫黃芪、綿芪、棉芪,口芪、北芪均指生黃芪。為原藥材去雜質,潤透切片,生用入葯者。
炒黃芪為黃芪片用麩炒至深黃色,篩出晾涼人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強。
炙黃芪又名蜜炙黃芪,蜜黃芪。為黃芪片用蜂蜜拌勻,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攤晾,而後入葯者。補氣潤肺功效增強。
【黃芪的性味與歸經】
甘,微溫。歸脾、肺經。
黃芪的功效健脾補中,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黃芪的作用】
1.黃芪治肺氣虛證。黃芪入肺又能補益肺氣,可用於肺氣虛弱,咳喘日久,氣短神疲者,常與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2.黃芪治氣虛自汗證。脾肺氣虛之人往往衛氣不固,表虛自汗。黃芪能補脾肺之氣,益衛固表,常與牡蠣、麻黃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若因衛氣不固,表虛自汗而易感風邪者,宜與白朮、防風等品同用,如玉屏風散(《丹溪心法》)。
3.黃芪治氣血虧虛,瘡瘍難潰難腐,或潰久難斂。黃芪以其補氣之功還能收托毒生肌之效。瘡瘍中期,正虛毒盛不能托毒外達,瘡形平塌,根盤散漫,難潰難腐者,可用黃芪補氣生血,扶助正氣,托膿毒外出,常與人蔘、當歸、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膿散(《醫宗金鑒》)。潰瘍後期,因氣血虛弱,膿水清稀,瘡口難斂者,用黃芪補氣生血,有生肌斂瘡之效。常與人蔘、當歸、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補湯(《和劑局方》)。
4.黃芪治脾氣虛證。黃芪甘溫,善入脾胃,為補中益氣要葯。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單用熬膏服,或與党參、白朮等補氣健脾葯配伍。因其能昇陽舉陷,故長於治療脾虛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內臟下垂。常與人蔘、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補中益氣湯(《脾胃論》)。若脾虛水濕失運,以致浮腫尿少者,黃芪既能補脾益氣,又能利尿消腫,標本兼治,為治氣虛水腫之要葯,常與白朮、茯苓等利水消腫之品配伍。黃芪又能補氣生血,治血虛證亦常與補血藥配伍,如當歸補血湯(《蘭室秘藏》)以之與當歸同用。對脾虛不能統血所致失血證,黃芪尚可補氣以攝血,常與人蔘、白朮等品同用,如歸脾湯(《濟生方》)。對脾虛不能布津之消渴,黃芪能補氣生津,促進津液的生成與輸布而有止渴之效,常與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此外,痹證、中風後遺症等氣虛而致血滯,筋脈失養,症見肌膚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黃芪補氣以行血。治療風寒濕痹,宜與川烏、獨活等祛風濕葯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葯配伍。對於中風後遺症,常與當歸、川芎、地龍等品同用,如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原創:果蔬百科z.xiziwang.net推薦閱讀:
※淺探黃芪二仙湯在男科病中的應用
※【西洋參和黃芪泡水喝的功效】西洋參和黃芪泡水喝的效果
※胸悶憋氣補氣固表生黃芪泡茶
※張志遠巧用黃芪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