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遜尼派、什葉派之爭看中東局勢

今天,我跟大家嘮嘮中東局勢,主要從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衝突的角度來講中東問題,之所以選擇這個切入點,是因為我認為他可以更好的反映2003 年伊拉克戰爭以來中東局勢的變化,這種變化我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中東地區的核心問題由以往的巴以衝突、巴勒斯坦建國問題逐漸轉變為了今天的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之間的教派衝突。圍繞前一個問題,中東爆發了數次戰爭,而圍繞這一個新的核新問題,中東正在進行兩場「熱戰」,即敘利亞和葉門的戰事。

首先第一部分我簡要介紹下伊斯蘭教的興起和遜尼、什葉兩派的分化。

距今大約 1500 年前,先知穆罕默德宣稱自己得到唯一真神的啟示,創立了伊斯蘭教,並以之作為武器,統一了阿拉伯半島上原本信仰各異的各個貝都因部落,之後阿拉伯人持續對外擴張,最終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阿拉伯帝國,帝國囊括了中東,使伊斯蘭教在這一地區成為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早期有一位偉大的英雄人物,名叫阿里,他的身份非常複雜,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養子兼女婿,此人在宗教、軍事方面擁有過人才華,同時也有很強的人格魅力,這使他在教內擁有了很多追隨者,這些人就被稱為什葉派。什葉就是「黨派」的意思。將阿里奉為比「先知」還要崇高的「聖者」,將阿里的後代奉為帝國的合法繼承者,這就是什葉派的基本意涵。但由於阿里的後代一直處於「在野」的狀態,什葉派最終淪為了少數派,而與之相對就是的多數派一一遜尼派,遜尼是遵守聖訓的意思,引申開來就是傳統派和大眾派。現在世界上一共15億穆斯林,其中 80 %以上是遜尼派,在中東地區以沙特為領袖,約 10 -15%是什葉派,以伊朗為領袖。

另外單獨介紹下伊朗。伊朗古稱波斯,建立過輝煌的文明。

伊斯蘭教初興時,當時的第二波斯帝國——薩珊波斯王朝恰巧與東羅馬帝國打了個兩敗俱傷,沒想到被阿拉伯人在背後捅了一刀子,最終國破人亡,遭到吞併。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居然被一幫沙漠里騎著駱駝的蠻子逆襲成功,波斯人心中的屈辱是可想而知的。也許是心中那份屈辱作怪,也可能是為了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被迫改變信仰的波斯人最終在伊斯蘭教中選擇了少數派什葉派作為自己的信仰,後來伊朗成為了什葉派的大本營,今天我敘述的什葉派勢力,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就是伊朗勢力。

第二部分:伊拉克戰爭以來中東核心問題轉變進程

本來想將劃分為幾個時間段進行敘述,後來感覺歸納起來不太嚴謹,最後決定只敘述標誌性事件,並分析其內涵和影響。第一個重要的事件是 2003 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

這場美國發動的戰爭當時幾乎遭到全世界的反對,但有趣的是,中東地區的兩派勢力卻都對這場戰爭態度微妙,主要表現在作為美國對手的什葉派伊朗對這場戰爭並不絕對反對,作為美國盟友的遜尼派沙特對這場戰爭並不堅決支持。我們分析下雙方的考慮,首先從伊朗方面來說,美國這場戰爭是作為其所謂「大中東民主計劃」的一部分,要把伊拉克打造成為中東民主的樣板,伊拉克有 60 %的人口是什葉派,當政的薩達姆卻代表了遜尼派,如果按照美式民主一人一票的原則,什葉派將上台,這是伊朗樂於看到的,另一方面伊朗和薩達姆是有血仇的,兩伊戰爭讓伊朗死傷了上百萬人,想到這裡,伊朗恨不得舉雙手支持戰爭。但是轉念又一想,薩達姆倒台之後美國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同樣被列為邪惡軸心的自己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因此伊朗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和美國戰略對賭的狀態,賭的是什麼呢,就是美國在戰爭結束後能不能有效控制伊拉克局勢,如果美國陷在伊拉克那麼伊朗人喜聞樂見,如果美國在伊拉克順風順水,那麼伊朗唇亡齒寒,所以說伊朗在那段時間陷入了精神分裂的狀態。而沙特也有自己的考慮,薩達姆雖然瘋狂,但是他卻處於遜尼派世界對抗什葉派伊朗的前沿,今天大哥美帝要推翻薩達姆讓什葉派上台,有沒有考慮過小弟的感受?我們看一下中東地圖

伊朗所處的位置為伊朗高原,對於整個中東成居高臨下之勢,具有天然的地緣政治優勢,他的西面就是伊拉克的兩河沃土,是伊朗天然的戰略投送方向,如果伊拉克失手,讓伊朗衝下高原,往沙特方向幾乎是一馬平川,吃著火鍋唱著歌就打過來了。最終伊拉克戰爭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美國人順利推翻薩達姆卻也陷入泥潭,死傷過萬之後被迫退出,為伊朗留下了一下什葉派的伊拉克,伊朗在這場戰略賭局中戰戰兢兢的笑到了最後,成為伊拉克戰爭真正的贏家,原本被禁錮於伊朗高原的力量有了縱橫裨闔的空間,伊朗表示小布希總統真是伊朗人民的老朋友啊。

現在回想小布希那屆美國政府很有意思,他有一個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智商最低的總統小布希,一個擁有星球大戰般軍事思想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一個讓美國官員上山下鄉推廣美式民主的國務卿賴斯等等,相信以後美國人會給他們應有的評價。

第二個重要事件是 2006 年爆發的黎以衝突

這是一場今天幾乎己經被人遺忘的戰爭,但我認為是中東局勢發展中的一個重要事件。這場戰爭本質源於以色列進行預防性戰爭的戰略傳統,所謂預防性戰爭用小布希同志的話說就是先發制人,將對手消滅於萌芽狀態,以色列歷史上的第四次中東戰爭、入侵黎巴嫩戰爭都是這種類型的戰爭,都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而這一次戰爭對象是黎巴嫩什葉派真主黨,是預防以色列周邊什葉派勢力的增長。後伊拉克戰爭時代,人們發現,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真主黨形成了一個什葉派走廊,西方戰略家稱其為「什葉派之弧」,

處於這個弧線西端的以色列真切感受到了壓力,要知道伊朗是堅決反以的。對於大哥美帝在伊拉克的表現,以色列應該是痛心疾首的,這簡直就是助長伊朗的資敵行為嘛,以色列人心想美帝你這濃眉大眼的居然也背叛革命了,好在以色列認為自身對於什葉派擁有軍事優勢,可以為以色列打出一片安全地帶。這場戰爭基本上就是 1982 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的翻版,但結果卻大相徑庭,真主黨武裝不僅沒有像阿拉法特的巴解組織一樣被趕出黎巴嫩,反而用出色的游擊戰術打得以軍滿地找牙,打破了以軍的不敗金身。如果說伊拉克戰爭造成了對什葉派有利的戰略局勢,那麼黎以衝突讓世界猛然發現,什葉派真的擁有了與戰略局勢相對應的力量。這場戰爭中有一個情節很有意思,在06年7月15日,真主黨利用伊朗制努爾反艦導彈重創了在黎近海巡弋的一艘以色列護衛艦哈尼特號,這一事件大家可能會覺得眼熟,沒錯,幾乎同樣的事情如今在葉門沿海又發生了一遍,所使用的也是伊朗支援的努爾反艦導彈,被擊中的換成了阿拉伯聯軍的「迅捷」號,只不過迅捷號比較倒霉,這艘船鋁合金結構很多,中彈後著火燒毀了,這兩件事背後都能看到伊朗的影子。

第三個重要事件就是敘利亞和葉門的戰事,我把他們放到一起來講,因為這兩場戰事都是圍繞遜尼派、什葉派矛盾展開的,他們正式標誌著兩派矛盾取代巴以問題成為中東焦點。中東地區什葉派力員的增強自然引發了遜尼派世界的戰略憂慮,沙特甚至處死了本國的一個什葉派領袖,這件事鬧得挺大,連美國都表示了譴責,美國恨鐵不成鋼地表示你殺什葉派可以,但方法不對路啊。怎麼才對呢,很快,在遜尼派世界和西方的共同推動下,在2011年3月成功引爆了敘利亞內戰這顆炸彈。為什麼會是敘利亞呢,因為在「什葉派之弧」這條線上,敘利亞是一個薄弱環節,在敘國內,遜尼派佔80%,什葉派佔20%,這20%中又有一個分支叫阿拉維派,敘利亞執政的阿薩德家族就屬於阿拉維派,因此阿薩德缺乏堅實的教派基礎,一旦有人扇風,必然遍地烽火。所以在敘內戰最開始時,敘政府軍一路潰敗,很多部隊甚至臨陣倒戈,然而隨著戰事發展,敘利亞內戰很快發展成了一場近似教派仇殺,敘利亞政府軍俘虜被排隊槍斃。歷史一再表明:最殘酷的宗教戰爭並不是對異教徒的戰爭,而是對宗教內部異端的戰爭,據說沙特國內就有宗教學者公開宣稱殺死什葉派是不違反教法的。因此,敘利亞政府軍很快發現自己沒有退路了,開始拚死抵抗,其中有一個故事說是一所敘利亞監獄被反政府武裝圍困,許多監獄裡的犯人居然自願參加防守,我估計他們主要是什葉派,我寧願在阿薩德這當犯人也比你打進來槍斃了強,後來監獄守軍成功突圍,這些犯人也成了英雄。仗打到這個份上真是令人唏噓,先知穆罕默德曾經說過:如果天堂在地上,大馬士革必居其列。大馬士革就是敘利亞首都,把這句話中的天堂換成地獄頗能描述今日敘利亞的慘狀。

你打我小弟,我也打你的下三路,伊朗作為什葉派老大一方面全力支援敘利亞政府,一方面也在沙特的後院——葉門開闢了對遜尼派的第二戰場,支持什葉派的胡塞武裝搞動作為了在後院滅火沙特親自上陣組織了一支聯軍進入葉門作戰,結果這支由各國王爺率領的軍隊使用著從西方購買的先進武器居然被胡塞武裝教做人,這幾年的戰事表明這些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武裝戰鬥力都是比較強悍的,而且很難說伊朗有沒有親自參與,伊朗組織了一支叫「聖城旅」的武裝力量專門進行境外作戰,領導人是一個叫蘇萊瑪尼的將軍,現在是伊朗家喻戶曉的英雄。葉門局勢在相互拉鋸中進入了一個相對的平靜期,但是最近由於襲船等事件發生再起波瀾,為什麼呢,我感覺作為第二戰場的葉門戰事和敘利亞戰場有很強的聯動性,最近敘利亞戰場在幹什麼呢,就是敘利亞內戰雙方在重要城市阿勒頗進行戰略決戰,在這個時候,伊朗當然希望利用葉門來牽制美國和沙特的力量,怎麼辦呢,就是在曼德海峽附近製造封鎖海峽的緊張態勢,伊朗多年來一直在演練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對此輕車熟路,在導彈襲船之後又發生了火箭彈襲船的事件,這個事件中由小艇執行的海上蜂群戰術,基本就是伊朗海軍戰術的一個翻版。

第二部分到此結束,下面進入第三部分,中美在中東的戰略博弈。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肯定會想,這和前面說的教派衝突有聯繫嗎?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中東地區的核心問題由以往的巴以衝突、巴勒斯坦建國問題轉變為了今天的伊斯蘭教遜尼派、什葉派之間的教派衝突,這個變化的最大受益者是誰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以色列。因為這個核心問題的轉移,以色列不再承受伊斯蘭世界的全部壓力,四次中東戰爭的老對手敘利亞己經被打了個稀巴爛,新的對頭黎巴嫩真主黨大部支援敘利亞戰場,和他們的穆斯林兄弟拼了個你死我活。而以色列和美國什麼關係呢,他是美國在中東的戰略支柱,是美國在中東的核心利益,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以色列在2008 年以後幾乎沒有大的軍事行動, 2008 年是哪一年呢,他是小布希政府執政的最後一年,也就是說在奧巴馬政府上台以後,到今天奧巴馬政府馬上就要下台了,一方面這八年中巴以問題不在成為焦點,另一方而在這八年中以色列也沒有進行激烈的軍事行動,這在以往的中東來說正常嗎?可以說完全不正常,由此以色列方面悶聲發大財,美國方面則節約了大量的戰略精力和戰略資源,這些精力資源都投入到哪裡去了呢?沒錯,就是去執行它開始時叫「重返亞太」後來叫「亞太再平衡」的重心東移戰略,壓力都轉移到我們身上來了。

從這個角度,我們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出美國的戰略軌跡,在奧巴馬政府上台以後迅速作出了戰略調整,美國和以色列在伊拉克和黎巴嫩折戟沉沙後雖敗不亂,一方面主動偃旗息鼓,一方面退居幕後操作局勢,挑起中東教派衝突,從中謀取最大的利益,其戰略之精準、手段之毒辣讓人印象深刻。其實對於中國來說,民主黨政府一直比共和黨政府更難纏,毛主席當年會見尼克松時說我喜歡右派,這句話大有深意,在美國民主黨代表左派共和黨代表右派,馬上共和黨特朗普政府要上台了,我們祝他好運。

回到我們自己身上,既然美國想要在中東節約戰略資源搞戰略再平衡,那我們肯定不能讓他如願,我們的中東戰略就應該是給美以製造更多的麻煩,牽扯美國戰略精力,實際上我們也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前面兩次提到的伊朗努爾反艦導彈,其實就是我國出口給伊朗生產許可的C-802導彈。這段時間我們出訪中東很多,之前國防部長常萬全訪問了伊朗,據伊朗媒體報道簽署了兩國軍事合作協議。11月29日,是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在這個幾乎被世界遺忘的日子裡,習主席向聯合國發去賀電,指出了「巴以問題是中東地區的核心問題」,我覺得這可以看做我們要求撥亂反正的戰略宣言,沒錯,我們一定會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義鬥爭!


推薦閱讀:

從不可持續性看大中東局勢
中東局勢已定, 四個國家聯合將美國逐出中東, 特朗普害怕了
中國聲稱:庫爾德斯坦國若隱若現 或將影響中東局勢

TAG:中東 | 中東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