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如何學國學(中)
【之六】
怎麼樣去選擇適合孩子的經典?
這裡沒有一個明確的態度,只有一些參考意見。
列了一些經書,這些東西是針對孩子來講的,沒有好壞與先後之分,重在適合、重在堅持、重在應用。
《千字文》:梁武帝蕭衍命周興嗣以四言韻語而成。隋唐以來,《千字文》條理分明,通順可誦,詠物、詠事的韻文,其內容又涉及到有關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多方面的知識。便於識讀。千字文算得上是中國的思想史綱要。
《三字經》:南宋人王應麟創作,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內容大都採用韻文,包括了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用來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後人在他的基礎上,有所增刪。
《弟子規》: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笠翁對韻》:是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其作者是清代學者李漁。他把常見的韻字都組織進了韻語,這些韻語又都是富有文採的符合格律的對子。該書的特點是詞藻豐富、優美,典故眾多。要理解中國文字韻律的精妙、優美,本書是必不可少的。(與《聲律啟蒙》等同)
《幼學瓊林》:全書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讀誦,便於記憶。全書包羅萬象,涉及天文地理,婚喪嫁娶,典籍制度,鳥獸花木等。被人稱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有俗語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瓊林走天下。
《增廣賢文》:內容大致有:一是談人及人際關係,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有大量篇幅敘述如何待人接物,這部分內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對忍讓多有描述,認為忍讓是消除煩惱禍患的方法。在主張自我保護、謹慎忍讓的同時,也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認為這是做事的原則。
《朱子家訓》:是以家庭道德為主的啟蒙教材。《朱子家訓》僅522字,闡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許多內容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特點,比如尊敬師長,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
其它蒙學讀物還有《百家姓》、《龍文鞭影》等等,就不一一例舉了。
以上這些經典,一般來講適於剛剛接觸經典、正在讀書識字的孩子。
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經典,且又過了讀書識字階段,比如說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可以學如下的東西: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四書)《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當然,也可以從選擇《大學》、《中庸》來讀。理由是篇幅較短,小朋友不至於一上來就讀個大部頭把頭讀成大木頭。
有一種學術性的觀點認為應按每部書的時間順序來讀,即:先《論語》,再《大學》,三《中庸》,四《孟子》。這樣便於了解儒家思想的發展與變延。
《孟子》:孟子名軻,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莊子》:莊子是我國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戰國時期宋國人,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為寓言《莊子》,被唐明皇封為《南華經》,他本人也被封為南華真人,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
【之七】
前面,提供的一些目錄,大致上分了兩個階段:一個是識字階段;一個是過了識字階段,這樣的孩子明白一些事理,以前沒有學過《三字經》,《千字文》也沒有關係,可以從《論語》開始。
為什麼這樣講?因為《三字經》之類,是後來人編的。說一個大原則,讀經典越是根源的東西越有價值,《三字經》也好,《弟子規》也好,《千字文》也好,他們的思想來源都是來自於儒家。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之一是《論語》。
當然,在這裡說的儒家不算特別準確,為什麼?有一句話叫「三教九流為一體」三教是哪三教呢?儒、佛(釋)、道為三教,九流呢?法家、兵家、墨家等為九流。三教九流是後人分的,從最早的根源來看或者說從中國的哲學史來看,從最早留有的文字來看,是道家(更準確地來講是來自於《周易》),後人來看歸屬於道家,但從歷史來看,中國的文化、思想、哲學都是從道家發展起來的。當年孔子也會去問老子一些問題。
佛家是到了梁朝才發展興盛的。「三教九流」講的是區別,「為一體」講的是共性。這正如杯子有千萬種,「千萬種」是區別,是外在的。但它們是用來裝水的,這是共性。看到了共性,就可以說是一體。如果看到了區別,就可以說是三教九流。
所以說,如果一個人講佛、道、釋是有區別的,這句話是對的。也有人講佛、道、釋是殊途同歸,是相通的,這也沒有錯。關鍵的問題是,你把眼光放在了區別上,還是放在了共性上。
這是三教九流為一體的一個整體看法。但總的來說還是要表示共性。比如說,佛家,中國的佛學為什麼發展起來,而印度的卻相反敗落?有一個觀點,講的是當時把佛家的梵文翻譯過來的人中都是高級知識分子,都是受到道家與儒家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所以他們常常會用道家或儒家的語言習慣來進行翻譯。這樣譯出來,文字很美,思想上也相通,高級知識分子易於接受。在近代,很多國學大師也會把《金剛經》、《楞嚴經》等佛經,列為國學必讀之一。
主要還是看共性,佛家講「自度度人」,儒家講「自立立人」,道家講「自化化人」,思想原則是一樣的,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同樣的,釋家講空,儒家講一,道家講虛,也是一樣的,只是名稱不一而已。
【之八】
再接著說。
比如《千字文》,比如《菜根譚》,比如《素經》等,就不好講是什麼道家、儒家了。三教九流為一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認字的時候沒有來得及讀《三字經》這些幼兒讀物,也沒有關係,可以從《論語》、《大學》、《中庸》來學,沒有什麼來得及來不及。不要看到別人讀《三字經》了,你也讀;不要看到別人讀《易經》了,你也跟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當然,在共性中也要看到區別,在孔孟與老莊之間,選擇哪個好,對於孩子來說,還是選擇孔孟為先。
理由是什麼呢?因為孔孟更入世一些,他們講的多是人情世故,語言也更為樸實,文風也更為紮實。而老莊呢?思維激蕩,看上去一會兒天,一會兒地,縱橫捭闔,大開大合。從文風上來講,孔孟更適合孩子。
從道理上來講,孔孟是教我們做人,老莊是教我們為聖,釋家是教我們成菩薩,境界不一。但反過來講,雖然目標有深淺,有近遠,但不管是做人,做聖還是做菩薩,腳下走的路是一樣的,都要以人為本。講孝道,講師道,講仁愛,路是一樣的,只是走得遠近不同罷了。所以,從文風上講,還是選實在、樸實一些的好。
最後一個參考就是《易經》與孔孟老莊的關係,看到不少孩子在讀《易經》,也有不少關於孩子讀《易經》的好處。理由是易經為群經之首,這個「首」明白了,後面就全通了。就學術的思想來講,這是有道理的。但就小朋友學習來講,似乎有些牽強。用道德經的一句話來講:為大於其細,圖難與其易。不能簡單地理解能咬斷鋼鐵就會啃骨頭。
順便提供兩個例子供參考。
一個是孔子,他的大體意思是說,五十歲學易不犯錯誤。在《論語》中他還講過,「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說,知了天命就不犯錯了,與這個五十有關的。孔子還說過一句話,大體的意思是,三十歲戒之在斗,四十歲戒之在色,五十歲戒之在貪。具體到了六十、七十孔子就沒有講了。孔子的話我們且放在這裡。
另外一個是南懷謹大師,他的觀點也是五十歲前不學易。理由就是一個人不犯錯誤,做人還有什麼意思呢?一個人出門就知道會發生什麼,努力半天,知道老闆不給漲工資,還努力個什麼勁呢?教育孩子辛苦半輩子,早知成不了材,還教育什麼呢?什麼都看透了,活著就沒有滋味了。所以說,到了五十歲再看、再明白,頭五十年對在哪裡,錯在哪裡,才有滋味。
講完這兩個說法,就把不必學《易經》的道理講明白了。以個人的觀點來看,很多人學易無非是從難來講的。很多的人簡單的道理聽不進,信不下去,但要是冠以神秘,說以高深,信的人就大有人在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易經》能不能讓人看透,不在《易經》這本書,而在於看書的人。
當然,這也是一家之言,還是那句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要想攀上科學的高峰,還是要從一加一開始學起。不要圖難、圖澀,不要輕易去相信,科學無險阻,只要肯攀登。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之九】
有朋友讓講: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前面講到了學問與學術的區別,學問是在書本本里打轉轉;學術,是在功用上下功夫。早在秦始皇的時候,就知道空談誤國的道理,所以就對空談的儒生砍頭的砍頭,坑埋的坑埋。那時候的儒生,不是儒家的意思(也有一說為術士),是讀書人,有點學問的人,以書談書,以理講理,這是誤國的。鄧小平改革開改,特別是南巡講話,就講了一個重要的觀點:不爭論。有人講:「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是屁話,真理不是辯出來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
你用道家的、法家的,我用佛家的、儒家的,你看看誰能說得過誰?空談誤人誤事誤國。道家、儒家,共通地說了一句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講了「學」與「術」的區別,那麼,人的學問最終的用處在什麼?其實就是與事、與人打交道,這一句話簡略成四個字就是「知人曉事」。你去辦事,不知人,不了解對方的個性、脾氣,事情就辦不成;同樣的,你與家人、與孩子、與領導相處,不知人,就相處不好,處處是得罪,處處是坎坷。同樣的,一件事這樣辦有效果,這樣辦能順利,但你就是看不出來。書讀了好多,那是學問,書讀了還會用,才叫學術。同樣一件事,別人辦得漂漂亮亮的。你去辦,就辦得一蹋湖塗,你說你是博士畢業,管用嗎?學問大嗎?所以說,人情世故學問最大,但人情世故不是讓人狡猾,不是讓人變得庸俗,而是變得圓融通達。
假如說,一個博士研究生寫出一本厚書叫《人際關係一萬招》,但是這個博士自己與親朋好友、領導同事的關係都處不好,那隻能說是個狗屁博士。
孔子是最有學問的,表現在這兩句話上,孔子講 「因材施教」,因材,就是「人情練達」;施教,不就是「世事洞明」嗎?一個是對人,一個是對事的處理。理解因材施教,就是知人曉事了嗎、?因材,是不是看每個人的不同情況?施教,不就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辦法嘛?人情不練達,你能知人嗎?世事不洞明,你能看得出這個人用什麼辦法教嗎?換句話來說,一個孩子是打好啊,還是勸好啊?你不知人知事,怎麼能輕易說打好還是罵好呢,對不對?孟母當年為了讓孟子好好讀書,就把織布機還有織的布給毀了(昔孟母,斷機杼),這個火發得大不大?那是相當大,就相當於現在把家裡的電視電腦砸了一樣的啊,但這個火發得值的,是不是?所以說孟母是偉大的教育家嘛,知人、曉事,把電腦一砸,搞出個亞聖來,是不是最大的學問啊?。
再講一個故事。話說子路有一天救了一個小孩,這個小孩的家裡人為了報答子路,送了子路一頭牛。大家說孔子是怎麼評價?呵呵,孔子不僅讓收下了,還大大地表揚了子路。
看《論語》有一條線索。孔子跟子路在一起,孔子經常是罵子路的(而對顏回,一直是表揚的)。當然,子路也是性情中人,當年孔子暗戀南子時,子路也會直言孔子。有一個成語叫「登堂入室」,這個典故也是來自於《論語》,大體上講,就是子路在孔子面前搞音樂,孔子就講你搞的這是二把刀,不行。孔子的門人聽到孔子這樣評價子路,就看不起子路、笑話子路。於是孔子趕忙改口說,子路的音樂造詣能升堂了,但不能入室。這個「室」是內室,是指卧室。也就是說,一個房子最核心的部分。讀論語大多數時候,看到孔子對子路是不客氣的,為什麼不客氣?因為子路性子太俠義,這樣的性格就要鞭子抽。
還有一個故事。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子路有一天問孔子說「老師,如果有一天你帶兵打仗,你帶誰?」孔子沒有正面回答,但語氣相當嚴厲,比今天罵娘西屁還要厲害。孔子說:「你這個人的性格就是不知死活,就有如過河不坐舟,打虎不用棒。你都不知是怎麼死的。」
這話很嚴重。子路確實最後死得很悲壯。孔子對於子路的感情很深,親如父子。但是很少表揚,幾乎是罵。但是剛才子路救了人,得了牛,孔子高興、表揚,為什麼?一個人救了人,還有牛肉吃,這裡面有被救者的感恩,也有救人者的大義,這對社會風氣有好處,所以孔子就表揚,當然,還有牛肉吃,這才叫圓融。因人因事,因時因地。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加拿大鼓勵中國學生先留學後移民 - 移民申請 - 加拿大華人論壇 - 加拿大華人網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安德義《論語解讀·子路第十三·18》 - 經典導讀 - 國學頻道 - 鐘鳴網 - 彙集海內外的信息綜合門戶網站平...
※【國學】《論語》 全文及註解(二十四)
※國學讀物-子部-兵家【尉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