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166 個現象21-40
08-03
21蔡格尼克效應蔡格尼克命被試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數工作允許完成,半數工作則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試共32人。實驗結果發現示完成工作的回憶要優於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要所得的件數,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數,P 為兩種回憶件數的比例,即RU/RC ,用以在數量上表明哪一種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 等於1 ,則兩種工作的回憶量一樣;若是P 大於1 ,則示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 小於1 ,則已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實驗的結果P 從0.8 至3.5 不等,平均為1.9 ,即RU的回憶量差不多等於RC的兩倍。 為什麼未完成的回憶量優於已完成的工作?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緒上的震動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種方式處理:一種是允許完成,一種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結果表明,中途阻止後再給予完成的工作的回憶量卻優於上述兩者,這就不是中途阻止產生的情緒只能用心理的緊張系統是否得到解除來加以說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緊張系統還沒有得到解除,因而回憶量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僅易於回憶,並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後 22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的根本就是要強調" 個性化" ," 客戶力量" 和" 小利潤大市場" ,也就是要賺很少的錢,但是要賺很多人的錢。要將市場細分到很細很小的時候,然後就會發現這些細小市場的累計會帶來明顯的長尾的效應。以圖書為例:Barnes& Noble 的平均上架書目為13萬種。而Amazon有超過一半的銷售量都來自於在它排行榜上位於13萬名開外的圖書。如果以Amazon的統計數據為依據的話,這就意味著那些不在一般書店裡出售的圖書要比那些擺在書店書架上的圖書形成的市場更大。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擺脫資源稀缺的限制,潛在的圖書市場將至少是目前的兩倍大。曾在音樂行業擔任過顧問的風險投資家Kevin Laws是這樣總結這一現象的:「最大的財富孕育自最小的銷售。 23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 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 元錢。 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如:當孩子不用心而沒考好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最後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批評,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心理平衡,受到重複批評時,他心裡會嘀咕:「怎麼老這樣對我?」孩子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復歸平靜,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24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一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 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雖然這一效應在XXXXX 生活中多見,但也有不少學生學會了這些。如有的學生犯了錯誤後離家出走,班主任很著急,過了幾天學生安全回來後,班主任反倒不再過多地去追究學生的錯誤了。實際上在這裡,離家出走相當於" 拆屋" ,犯了錯誤相當於" 開天窗" ,用的就是拆屋效應。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當,能被學生所接受,同時,對學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為絕不能遷就,特別要注意不能讓學生在這些方面養成與班主任討價還價的習慣。 25超限效應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里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並掏出自己的所有錢。過了十分鐘後,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盤子里偷了二元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 超限效應".這個效應啟示我們,在批評或表揚學生時,應掌握一個" 度"." 不及" 固然達不到既定的目標,但" 過度" 又會產生超限效應,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出現一些反作用。 26成敗效應 是指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和失敗效應,是格維爾茨在研究中發現的。他的研究是,學習材料為幾套難度不等的問題,由學生們自由地選擇地解決。他發現能力較強的學生,解決了一類中一個問題之後,便不願意再解決另一個相似的問題,而挑較為複雜的艱難的問題,藉以探索新的解決方法,而感到興趣更濃。這就是顯示學生的興趣,不僅是來自容易的工作獲得成功,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以達到成功的境地,才會感到內心的愉快與願望的滿足。這就是努力後的成功效應。在另一方面,能力較差的學生,如果經過極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敗經驗累積的次數過多之後,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厭棄學習。這就是努力後的失敗效應。因此,教師應幫助能力強的學生將目標逐漸提高,幫助能力較弱的學生將目標適當放低,以便適合其能力和經驗。 27重疊效應: 在一前一後的記憶活動中,識記的東西是相類似的,對於保存來說是不利的。這是因為重複出現內容相同的東西時,相同性質的東西由於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發生了遺忘的結果。柯勒把這種現象命名為「重疊效應」。可見,我們在學習漢字、外文單詞以及其他材料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類似的東西集中在一起,這樣容易產生重疊效應。如果要放在一起學習時,最起碼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這樣可能會產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於已熟記的材料之中 28刺蝟法則 「刺蝟」法則可以用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來形象地說明: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可怎麼也睡不舒服,因為各自身上都長著刺,緊挨在一塊,反而無法睡得安寧。幾經折騰,兩隻刺蝟拉開距離,儘管外面寒風呼呼,可它們卻睡得甜乎乎的。 「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管理心理學專家的研究認為: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但這是「親密有間」的關係。特別要提醒的是,領導者與下屬親密無間地相處,還容易導致彼此稱兄道弟、吃喝不分,並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29從眾效應 有一個成語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說,有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這種人在社會群體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數人認同的觀點或行為的心理傾向被稱為從眾效應。這一效應的啟示是:班主任要善於發揮從眾效應的積極作用,首先要有意識地通過班會、黑板報等輿論陣地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其次,要抓好班團幹部和積極分子等基本隊伍的建設,組成堅強的堡壘,要及時發現班上的不良傾向,對症下藥,將其遏制在萌芽狀態,以防止產生從眾效應的負作用。 從眾效應是指在群體活動中,當個人與多數人的意見和行為不一致時,個人放棄自己的意見和行為,表現出與群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意見和行為方式的現象。從眾也就是我們日常俗語中所說的「隨大流」。 促使一個人在合作中產生從眾行為的因素有多種,一般認為主要有:小組裡有較優勢的學生存在;個性特質如智力的低、膽小、顧慮多、意志不堅定、自信心差、過於重視他人並依賴他人者等;小組人數的規模等因素。 毋庸質疑,從眾有利於形成統一的小組意見,合理的小組環境可以促進或潛移默化地使落後的小組成員形成正確的思想與行為。同時,應該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組環境里,由於從眾效應表現為趨向學習結論一致,而不一定是學習結論正確;部分學生容易與自信或學習優秀的小組成員的觀點、思維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視自己地觀點、思維方法正確與否,小組合作的結果可能是以虛假的多數形成錯誤的小組結論。可見,從眾效應容易壓制正確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組成員的獨創精神;合作學習有時有弱化獨立思考的趨勢,個體在群體中容易喪失了對自我的控制,失去了個體感,使人「人云亦云」。我們需要的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從眾效應,我們反對的是消極的、盲目的從眾效應。首先,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其次,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組群體的壓力,建立鼓勵所有成員自由的發揮自己的不同意見的規則,再次,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為學生創設思考問題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樣化,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批判能力。 30淬火效應 金屬工件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浸入冷卻劑(油、水等)中,經過冷卻處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穩定。長期受表揚頭腦有些發熱的學生,不妨設置一點小小的障礙,施以「挫折教育」,幾經鍛煉,其心理會更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會更強;對於麻煩事或者已經激化的矛盾,不妨採用「冷處理」,放一段時間,思考得會更周全,辦法會更穩妥。 31達維多定律 達維多定律是以英特爾公司副總裁達維多的名字命名的。達維多認為,一家企業要在市場中總是佔據主導地位,那麼它就要永遠做到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第一個淘汰自己的產品。 這一定律的基點是著眼於市場開發和利益分割的成效。人們在市場競爭中無時無刻不在搶佔先機,因為只有先入市場,才能更容易獲得較大的份額和高額的利潤。英特爾公司在產品開發和推廣上奉行達維多定律,始終是微處理器的開發者和倡導者。他們的產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和速度最快的,但他們一定做到是最新的。為此,他們不惜淘汰自己哪怕是市場上正賣得好的產品。 達維多定律揭示了以下取得成功的真諦:不斷創造新產品,及時淘汰老產品,使新產品儘快進入市場,並以自己成功的產品形成新的市場和產品標準,進而形成大規模生產,取得高額利潤。 32搭便車效應 是指在利益群體內,某個成員為了本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團內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則由這個人個人承擔,這就是搭便車效應。在合作學習中雖然全體小組成員客觀上存在著共同的利益,但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卻容易形成「搭便車」的心理預期,個別學生活動時缺乏主動性或乾脆袖手旁觀,坐享其成;也有的學生表面上看參與了活動,實際上卻不動腦筋,不集中精力,活動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等「搭便車」現象。產生「搭便車效應」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異質分組客觀上使學生的動機、態度和個性有差異,其次許多學生沒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訓,對於合作學習的評價的「平均主義」,即只看集體成績不考慮個人成績的做法等。 「搭便車效應」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更多地強調「合作規則」而忽視小組成員的個人需求,可能會使每個人都希望由別人承擔風險,自己坐享其成,這會抑制小組成員為小組的利益而努力的動力。而且「搭便車」心理可能會削弱整個合作小組的創新能力、凝聚力、積極性等。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組的規模較小,由於每個小組成員的努力對整個小組都有較大影響,其個人的努力與獎勵的不對稱性相對較小,會使「搭便車效應」明顯減弱;而且縮小規模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社會惰化現象會削弱,能夠取得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所以在合作學習中建議4-6 人為一小組,不要把有些大班簡單地分成幾個小組。當然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營造一種愉快的合作學習環境;要明確任務與責任合理分工;隨時觀察學情,監控活動過程,指導合作的技巧,調控學習任務,督促學生完成任務;獎勵機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義」。 33答布效應: 角色行為的「導演」 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純生物性的個體,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社會的人。在社會的大舞台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那麼,我們每一個人所顯現的角色行為,又是由什麼所「導演」的呢? 讓我們把話題回溯到原始社會吧。根據研究認為,當時就有一種傳統的習慣和禁律,史稱之為「答布」。 「答布" 是人類社會最初期的一種生活規範。當時雖然還沒有宗教、道德、法律等觀念存在,但是人們在生活中,已經混合這三者觀念統一使用。史學家通稱」答布「為」法律誕生前的公共的規範「。 「答布」為什麼能有這樣一種效應呢?社會心理學家分析,這是由於原始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很低,所以人們對於所謂的神怪或是污穢事物有一種禁忌心理,認為如果觸犯禁忌,便要蒙受災害,故而必須遠遠地躲避它們、畏敬它們,而由這種信念所形成的習俗,就是「答布」。同時,當時的文化發展水平也使人們初步認識到作為參加社會活動的個體,其行為必須要服從於一定的法則、一定的行為規範。這便是「答布效應」的由來。 現代社會的科學文化發展水平,當然不是原始社會可以比擬的。現代社會所賴以維持的力量,現代人角色行為的「導演」,已經不是什麼「答布」了。但是,從社會心理學的意義上來說,「答布效應」所揭示的角色行為由角色規範「導演」這一內涵,卻是不會過時的。 社會心理學對人類行為(外顯的和內潛的)研究的主要貢獻之一,就在於闡明了一個社會如何使其成員的行為遵從社會現行的,適合一定階級要求和需要的行為規範與道德準則,或是倡導其成員如何遵從本民族的文化規範。社會是規範的體系。任何一個社會都有一套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其所有成員都必須遵守。從這個角度而言,只要我們不是把「答布效應」中的「答布」僅僅理解為原始社會裡的「答布」,而是把它理解為角色行為的「導演」一角色規範,那麼,我們就可以說,「答布效應」在任何社會裡都是客觀存在的。 現代社會裡的「答布效應」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是指那些經過一定程序使之成為可見的條文,如憲法、各種法律政策規定、黨紀,各種道德法規、各類公約守則等等。廣義的則是指那些不成文的東西,它們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通過輿論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風俗習慣、道德觀念。這些東西雖然沒有寫進有關條文,但卻滲透在每一個角色扮演者的心理和行為之中。上述明文規定和沒有明文規定的行為準則之總和,就是社會對每一個成員提出的要求,就是對所有角魚扮演者表現角色行為的「總導演」。可見,這些約定或俗成的行為規範,概括起來說,最集中地體現在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這兩個方面。但它們又涉及到生活的各個領域,內容和形式是相當廣泛、多樣的。如果需要作具體分類的話,那麼大致可分為: (1 )正式規範,即由正式文件明文規定的規範,如規章制度和守則等等。 (2 )非正式規範,即由群眾自發形成的規範,如朋友見面時的招呼方式,衣服式樣,等等,如果違反之,就會在一定範圍的群體中受到眾人的冷眼,產生心理壓力。 (3 )所屬規範,指個體成員所參加群體的規範,如你成為某一協會的會員,就必須遵守該協會的章程等規範。 (4 )參考規範,即個人往往以心目中的模範人物作為自己參照的行為準則。 (5 )地區性規範,指某個地區的群體所特有的規範,如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語言規範等等,我們常常說「入鄉隨俗」,便是這種規範的表現。 凡此種種,都表明規範就是一種標準化的觀念,角色規範就是角色扮演者必須遵守的已經確立的思想,評價和行為的標準。有了這個標準,角色粉演者就明白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什麼情況下應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在什麼情況下不應該表現出這樣的行為。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革命的理想、道德、紀律,決定著我們的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一切優秀的社會角色扮演者,都應當自覺地按照這一規範導演自己的角色行為,做黨所要求的「四有」新人。 角色規範作為「答布效應」的內涵,是一種標準化的觀念,它一旦形成,就自然地具有認知的標準化作用、行為的定向作用、維繫社會整體性的作用。所謂「答布效應」,也就是這些作用的反映。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角色規範的作用不漢為角色扮演者規定了一定的行為準則,而且在社會機制的運轉中會形成社會心理方面的準則:一是激勵力量,勉勵人們信守角色規範,例如社會讚許,人際關係的親熱、承認個性的某些要求、擴大個人意見在群體輿論中的份量等等,二是制止力量,制止那些違背角色規範的行為,如加以社會譴責、人際關係方面的冷淡等等。角色規範本來的作用,加上在社會運轉中產生的社會心理作用,於是,哪一個角色成員想要毫無約束力地去「天馬行空」,那就恰如魯迅先生所諷刺的「拔著自己的頭髮想離開地球」一樣可笑了。 用角色規範來導演個體的角色行為,是人類行為的特徵之一,是重要的社會因素之一。原始社會就顯示了「答布效應」,個中道理不是意味深長、清晰可見的嗎?我們知道,動物的行為方式是由先天遺傳所決定的,而人類在共同生活中所創造的角色規範是人類從事實踐活動、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工具。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絕不是簡單的相互間的刺激與反應,而必須以某一角色規範為媒介,為一定的角色規範所導演。角色規範是公認的,大家共同掌握的,而不是個人單獨創造的。角色行為中的角色規範成份,使一切角色行為的表現,好比是一本對他人打開著的書籍,他人在閱讀這本書籍的過程中,能了解這個人的角色動機、角XXXXX 緒乃至個性特徵,並作出相應的反應。一句話,角色行為總是按照角色規範所實施的具有社會意義的行為。正因為如此,儘管社會上的人千差萬別,所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但由於角色規範的社會性,指示著人們需要滿足的方式和提出相應的行為目標?使個人了解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從而才能使社會機製得以正常運轉。否則,人類豈不成了一盆散沙,社會還成其為社會嗎?因此,角色規範是據以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透視鏡」,是維繫社會生活的「粘合劑」,是人類存在和發展須臾不可離的「通靈寶玉」。我以為,這正是「答布效應」所蘊涵勵最深刻的含義。 我們按照角色規範來導演自己的角色行為,這既是符合社會要求的手段,也是滿足自己需要的過程。人的需要是指對人對事物的慾望或要求。人的需要和動物的本能需要,條件反射式的需要不同,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佔有、擁有或片面的享受,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活動置於意識控制之下。在人的需要動機結構中,有自尊和受到別人尊重的需要,有喜歡獲得社會讚許、他人讚揚的需要。但是,這種需要是以社會能夠提供什麼為尺度,以社會和他人需要的同樣滿足為前提的。每個人都在一定條件下受到社會即互相交往的個人的制約。因此,就應該用社會允許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不斷地接受特定社會、特定歷史背景和特定國情所灌輸的價值體系,遵守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才能引起人們的情緒反應與讚譽,從而獲得需要的滿足。事實反覆證明,愈是自覺地按照社會規範來導演自己的角色行為者,就愈會得到社會的讚揚。這既滿足了社會需要,同時也就滿足了個人的需要。如果個人認識不到這一客觀規律,缺乏按社會規範導演角色行為的自覺性,為了滿足背離社會規範的私慾而為所欲為,那就必然地理所當然地要受到社會的懲罰。 「答布效應」的原理告誡我們要用角色規範來「導演」角色行為,這不僅表觀於社會對每一個成員的總體要求,必須在法制觀念和道德觀念的規範框架內活動,而且還反映在對個體扮演某一具體角色時也要符合特殊的角色規範。這好比在舞台上演出,每一個演員首先都必須貫徹導演的總體要求,諸如颱風要正,思想集中、聽從安排等等;此外,你扮演的是旦角或者是武生或者是別的什麼具體角色,還應該根據這一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唱、去做。這兩方面的緊密結合,才是角色行為的統一體。我們在社會的大舞台上扮演社會角色,也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我們要遵守社會規範對所有社會角色扮演者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還要內化對某一種角色扮演的特殊規範。比如,你在家裡已經扮演起年輕的爸爸角色,那你就應當懂得社會對家長角色的一些特殊要求,表現出為社會教育好子女等方面良好的角色行為。假如你是一位小學教師的話,那麼,你在各方面都應當符合為人師表的角色規範。如此等等,你都可以而且應當根據你的角色位置,去思考、去行動,以使自己的角色行為既符合角色規範的普遍要求又落實了特殊要求。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共性與個性的體現,社會舞台上的角色扮演者不正是這樣既陣營整齊、又多彩多姿的嗎?! 你要表現出良好的角色行為,你要提高角色的扮演水平,請別忘了,「導演」就站在你的身邊。關鍵是要你認識他的面貌、理解他的意圖、落實他的要求。——「他」,就是角色規範的代名詞:「答布效應」。 34德西效應 是指在某些情況下,當外加報酬和內感報酬兼得的時候,不但不會使工作的動機力量培增,積極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變成是二者之差,外加報酬(主要是獎勵)反而會抵消內感報酬的作用。 「實驗」德西在1971年作了專門的實驗。他讓大學生做被試,在實驗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所有的被試都無獎勵;第二階段,將被試分為兩組,實驗組的被試第完成一個難題可得到1 美元的報酬,而控制組的被試跟第一階段相同,無報酬;第三階段,為休息時間,被試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動,並把他們是否繼續去解題作為喜愛這項活動的程度指標。 「結果」實驗組(獎勵組)被試在第二階段確實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階段繼續解題的人數很少,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減弱,而控制組(無獎勵組)被試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時間在繼續解題,表明興趣與努力的程度在增強。 「分析」這個結果表明,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即內感報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外加報酬),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參與者的吸引力。 關於德西效應的可能解釋: 1 、原有的外加報酬距有關需要滿足的水平太遠,對外加報酬的要求太強烈; 2 、直接激勵的原有強度不足; 3 、價值觀(思想信念)的某種偏差,未能將需要層給結構調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應用」處理好這幾個因素,一般會降低外加報酬對內感報酬的消極影響,外加報酬會在不影響內感報酬的情況下發揮自身的作用。 35得寸進尺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得曼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 的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 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 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作「得寸進尺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的每個意志行動都有行動的最初目標,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動機是複雜的,人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權衡和選擇,在相同情況下,那些簡單容易的目標容易讓人接受。另外,人們總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去。 上述心理效應告訴我們,要讓他人接受一個很大的、甚至是很難的要求時,最好先讓他接受一個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這個小要求,他就比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差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身心素質和學習基礎等方面都低於一般水平。轉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樣善於引導,善於「搭梯子」,使之逐漸轉化;應貫徹「小步子、低台階、勤幫助、多照應」的原則,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確、間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託人。 36等待效應 由於人們對某事的等待而產生態度、行為等方面的變化,這種現象稱等待效應。在教學中,優秀教師常常利用這種效應的作用,使學生產生一種對新課文或新學單元的等待心理,以促進學生自己去自學。這就有助於上下課文或前後單元的連續,更為重要的是它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行為發生積極的變化。 37第一印象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 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 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 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 第一印象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第一印象效應是一個婦孺皆知的道理,為官者總是很注意燒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馬威」的妙用,每個人都力圖給別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8定勢效應 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盜,於是觀察他走路的樣子,臉上的表情,感到言行舉止就像偷斧頭的賊。後來農夫找到了丟失的斧頭,他再看鄰居的兒子,竟覺得言行舉止中沒有一點偷斧頭的模樣了。這則故事描述了農夫在心理定勢作用下的心理活動過程。所謂心理定勢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的問題的一種心理反應傾向,也叫思維定勢或心向。 在人際交往中,定勢效應表現在人們用一種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認知他人。例如:我們與老年人交往中,我們會認為他們思想僵化,墨守成規,跟不上時代;而他們則會認為我們年紀輕輕,缺乏經驗,「嘴巴無毛,辦事不牢」。與同學相處時,我們會認為誠實的人始終不會說謊;而一旦我們認為某個人老XXXXX 巨猾,既使他對你表示好感,你也會認為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心理定勢效應常常會導致偏見和成見,阻礙我們正確地認知他人。所以我們要「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來看人處事。 39定型效應 所謂「定型」,是指在人們頭腦中存在的,關於某一類人的固定形象。人的頭腦中的定型多得數不勝數: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籍貫、不同民族、不同性別的人,在人們頭腦中都有一個固定形象。如知識分子是戴著眼鏡、面色蒼白的「白面書生」形象;農民是粗手大腳、質樸安份的形象,山東人常被認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勞,等等。 定型效應,亦稱社會刻版印象,指的是人們在見到他人時,常常會自覺地根據人的外錶行為特徵,結合自己頭腦中的定型,對人進行歸類,以此來評價一個人,如見到一個肌肉發達、身材高大、穿著運動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認為他必定是一個運動員。 人頭腦中存在的定型是人們以往經驗的反映,但由於在各類人當中廣泛存在著的差異性及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同一類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樣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環境下也會發生語言、行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變化,此所謂「仕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例如,擺脫貧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農民的形象,與過去相比,就有著天壤之別。所以,以不變的固定形象為依據去認識千差萬別,不斷變化著的人們及其行為方式,顯然會使我們的認識出現偏差,導致作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由此可見,定型效應也是一種使人產生偏見的社會心理效應。領導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須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自覺克服這一效應給我們帶來的消極影響,力求歷史地、全面地、正確地認識我們周圍的人和事,減少判斷和決策的失誤。 40多看效應 轉在許多人眼中,喜新厭舊是人的天性。然而,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試驗:先向被試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現了20多次,有的出現了10多次,有的只出現一兩次,然後請別試評價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被試更喜歡那些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既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這種對越熟悉的東西就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那些人緣很好的人,往往將多看效應發揮的淋漓盡致:他們善於製造雙方接觸的機會,已提高彼此間的熟悉度,然後互相產生更強的吸引力。 人際吸引難道真的是如此的簡單?有社會心理學的實驗做佐證:在一所大學的女生宿舍樓里,心理學家隨機找了幾個寢室,發給她們不同口味的飲料,然後要求這幾個寢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嘗飲料為理由,在這些寢室間互相走動,但見面時不得交談。一段時間後,心理學家評估她們之間的熟悉和喜歡的程度,結果發現:見面的次數越多,互相喜歡的程度越大:見面的次數越少或根本沒有,相互喜歡的程度也較低。 可見,若想增強人際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別人面前的熟悉度,這樣可以增加別人喜歡你的程度。因此,一個自我封閉的人,或是一個面對他人就逃避和退縮的人,由於不易讓人親近而另人費解,也就是太討人喜歡。 當然,多看效應發揮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應要好,若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很差,則見面越多就越討人厭,多看效應反而起了副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打坐後五官出現的各種反應現象
※保羅·塞格爾 | 歷史終結被誤讀,福山是特朗普現象的真先知
※碧翰烽:說說春節最不文明的八大現象,不文明開車最突出!(原創首發)
※【心電學】陳清啟教授:常見心電現象-干擾與干擾性脫節
※最近身上出現這種現象,是要發橫財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