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文化認同,我們拿什麼支撐大國崛起?

  • 本刊專稿

  • 作者:宋瞭然

  • 一個國家的崛起一定是其文化的崛起,一個民族的復興一定是其文化的復興。

    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尋找,不論是我們歷史上的強漢盛唐,還是近代以來的英帝國和美帝國,他們的強盛都伴隨著文化的昌盛,尤其在文化話語權上,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強勢地位。

    我們現在很多人依舊在懷念唐代的偉大,不光是因為其經濟的發達,國力的強盛,更是因為那個時代文化的繁榮。詩聖杜甫,詩仙李白等這些中國文化歷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都在這個偉大的唐代誕生,那個時代勿要說詩人,就是市井小民也能即興小吟一首,空前的文化認同,空前的文化自信,舉國上下都是大國的氣派,足以稱得上是盛世。

    可是在清朝末期,我們的文化話語權開始逐漸喪失,我們的文化自信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之前也變得不堪一擊。

    1973年英國的馬噶爾尼使團來華,在朝見乾隆皇帝時因為禮儀的差異而產生爭執,問題的焦點在於行單膝跪地的英國禮儀還是按照中國慣例行三拜九叩之禮。由隨行的火槍隊,大清的官員已經察覺到來者不善,最後的結果是大清朝的妥協,在乾隆大壽之日,混在亞洲各國家使團中的馬噶爾尼格外顯眼,只有他、只有英吉利國王的使者是單膝行禮。

    這次禮儀之爭,是中英兩國力量較量的縮影,更是文化話語權的碰撞。

    我們開始敗下陣來,我們一敗再敗,敗得開始唾棄自己的文化,唯西方文化馬首是瞻,好像我們的落後,我們的落寞都是中華文化的原罪。

    直到今天,依然有人覺得我們中國的文化一無是處,覺得西方的文化才叫先進,才稱得上是時尚,是美。這種錯誤的想法指導了一代人的思想。

    今天,我們中國在飛速的發展,我們在全世界開始建立孔子學院,傳播我們的傳統文化,傳遞我們中國的價值觀念,這就說明當時我們所抱怨的所厭惡的,甚至差些全盤否定的文化不是沒有價值的,相反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創新和發揚,那是我們數千年歷史智者智慧的積澱。

    (法國古建築)

    有人也曾說過,如今已是現代社會,那些個老傳統文化習俗還有存在的意義嗎,追趕現代化的潮流不好嗎?關於這種觀點筆者想說,中華的文化讓我們華夏文明延續數千年而未中斷,我們能拋棄嗎?四大文明留存至今的只有我們,正是這種文化的力量讓我們歷經艱難而不死,丟了歷史文化的我們絕不會走遠。

    看看法國巴黎的中心城區,幾乎都是古建築,他們完好的被保留在那裡,法國人視之為國家和法蘭西民族的驕傲,因為那是法國文化的象徵。同樣,對於我們自己的文化,我們也應該珍而視之,那是我們的精神,是我們的魂。

    在今天,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是本土文化認同感的迷失。

    二十世紀末,兩大意識形態的競爭最終以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而結束。美國文化以全球化為契機向全世界傳播,可口可樂,麥當勞,微軟,美國大片無孔不入,有意無意之間,美國文化的邏輯已經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情感、認同、審美、交往甚至家庭生活。

    這是中華本土文化的一次災難,我們可以學習別人的一切長處,但我們必須不能放棄自己的優勢,我們必須保持自己文化的歷史傳承。

    從全球而言,政治基礎意味著國家的獨立和主權,經濟社會基礎則是提供政治和軍事實力的保障,而文化基礎則作為國家實力中軟實力的核心部分,是大國競爭的最後戰役。

    將來,我們是否可以以更為強健的姿態參與構建新的當代世界文化圖景,能否從新構建起屬於中華民族的強烈的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能否在全球文化的話語權中發出中國文化的聲音,可以說決定著中國夢最終能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能否實現。

    在中國崛起的道路上,文化的復興從來都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話題。文化征途任重道遠,需要每一位中國人砥礪前行。


    推薦閱讀:

    大國崛起的制度框架和思想傳統...
    大國崛起(七)之日本
    金一南:從百年滄桑到大國崛起視頻(45分鐘)
    《大國崛起》啟示錄 (轉)
    【組圖】大國崛起除了富強 還要有價值、規範和責任,紅警之大國崛起

    TAG:文化 | 沒有 | 認同 | 崛起 | 我們 | 大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