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華杉注四書《論語》連載 126-130

126 #華與華書房#華杉注四書《論語》我們都是倖存者。認識到自己是倖存者,就有敬畏心了。有敬畏心,就是君子。君子戒慎恐懼,小人無所忌憚。【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學習筆記:孔子說,人能夠生存於世,並得以善終,那是因為他直。那欺罔之人,也能生存,還善終的,是倖免於禍而已。這句話說得挺重的,但朱熹版《四書章句集注》里只有一句程頤的註解:「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爾。」生長的原理就是直,那罔而生的,就是僥倖了。這個「直」怎麼解,現在一般直接解著正直,這樣解還不夠準確,不夠透徹,不夠醍醐灌頂。劉正楠《論語正義》解得比較好:直者,誠也。誠者,內不以自欺,外不以欺人。這直和罔就對上了,因為罔,就是欺罔、蒙蔽的意思。直是誠,不自欺,也不欺人;罔是自欺欺人。生理本直,就是生理本誠,誠,是天地萬物生長的原理。這就和儒家的理論對上了。《中庸》說,天地以至誠生物,不誠無物。人能夠誠,則一言一行皆有忠信,天會助他,人也助他,他得以生長。人若不誠,以欺罔而行,專務自欺欺人,所謂「自作孽,不可活」,沒有人禍,也有天殃,如果他居然還沒事,那是僥倖。這個,往周圍看看,再照鏡子把自己看看。往上看,歷朝歷代例子太多了,早死幾年,是傑出的國家領導人,風光大葬。晚死幾年,就是國賊、叛徒、腐敗分子。這就是「幸而免」的有效期過了。往周圍看,一言一行,都可能給你招禍。那被打的女司機,她一直就那麼開車,一直都「幸而免」。結果被打了,這還是很大的幸運,因為畢竟沒出車禍。往小事上看,畢姥爺就是講了一個段子,我們經常聽到的比這個過分多了,但就給他招來那麼大禍。再照鏡子把自己看看,那我們沒事,就都是「幸而免」了。我們當然不至於「專務自欺欺人」,但誰沒有自欺欺人的時候呢?聖人的要求,是「至誠無息」,無息,就是沒有停息,沒有一時一刻,一言一行,一個念頭,停止過誠,無不可對人言之事,一切光明透亮,連隱私都沒有!那就厚德載物、悠遠高明,與天地相參,活在他人想像之外。能做到嗎?做不到。但是,知道有那個標準,知道自己沒做到,知道自己不過是倖存者,就懂得儒家的戒慎恐懼,就有敬畏心了。有敬畏心,就是君子。君子戒慎恐懼,小人無所忌憚。再讀一遍:「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我們得以生存,是因為我們的誠。我們還能生存,是因為我們罔的部分暫時還沒給我們招禍。汗流浹背呀!

127 #華與華書房#華杉注四書《論語》人生即學習,學習是人生的全部目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

學習筆記:這又是講學習。對於一項學問,懂得它,不如喜歡它;喜歡它,不如深入進去,樂在其中。

《論語正義》解說:「學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篤;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這是正解,你說你知道,其實很可疑,用王陽明的話講,你不過是知道些說法,你真知道嗎?要學習一樣東西,你一定是喜歡它,才能篤實的去學。再進一步說,人其實不可能懂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因為你不喜歡,不服氣,你就不會低頭去學習,去吸收,去接受,那你就曉得人家一些說法而已。喜歡呢,可能還是站在外面喜歡,沒有深入其中。要深入進去,還能樂在其中,這才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才有體會,有快樂,才是知行合一,才是真知。所以你沒參與其中的學問,在外面看的學問,最好不要發表意見。發表意見,就成了前面說的小人儒。「君子儒為己,小人儒為人。」你不是好之者、樂之者,你既不喜歡它,它也不能給你帶來快樂,那別人的東西,你談論它幹嘛呢?真不要以為自己是知之者。前面還講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者,樂之者也!樂在學習!人生即學習,學習是人生的全部目的。你要功名富貴,也是創造更多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條件,學習更多的人、事、道。最後功名富貴都有了,又成了過眼煙雲,還要進山去找和尚學。我們要學習什麼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首先不要認為自己知道,所謂「聖人不知,所以能知;小人知之,所以不知。」認為自己知道,就不必學習了,那就永遠不知道。認為自己不知道,才會去學習,才能知道。首先定位自己不是知之者,然後認真想想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對什麼能樂在其中,那就是你終身學習的道路了。找到這條路,是人生幸福和意義的重要保障。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人,很刻苦的工作學習,很大毅力的樣子。其實他根本不需要毅力,他是樂之者。毅力,是不想學習的人發明的詞。樂之者根本不知道「毅力」是什麼。

128 #華與華書房#華杉注四書《論語》儒家教學法四條: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和哈佛教學法比較一下試試看?【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學習筆記:中人,中等才能水平的人。中才以上的人,才能跟他講上面的,高深的。中才以下的人,只能跟他講淺近的。這是儒家教學法,我總結四條。首先是有教無類。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無論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無論什麼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力。老師不能挑學生,說這個學生不行,把他勸退。這一條,全世界好多學校老師都做不到,那頑劣的學生,就把他勸退了,那學習成績太差的學生,怕影響升學率或學校聲譽,也想辦法把他弄走。第二是因材施教。中才以下的人,你一下子跟他講得太高深,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只能從淺近的地方講起,讓他一點一點提高。總的說來,《論語》里講的都是比較淺近的,孔子很少講高深的東西。四書高深的東西都在《中庸》里。《論語》里好多地方,不同的學生,問同樣的問題,孔子回答都不一樣。這一方面,是學生的認識水平不一樣,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毛病不一樣,那孔子就借題發揮,辯證施教,回答也不一樣。這就是第三條,循循善誘,讓你自己一點點探索,一點點明白。第四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話是《中庸》里的,被曲解了幾百年了,曲解成「以牙還牙」。聖人的大愛之語,被曲解為小人的報復惡言,真是讓人苦笑!「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君子教導人呢,就是用他自己身上本來就有的,本來就懂得道理,來誘導他,讓他明白,讓他進步。就像你上課問老師問題,老師不是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你一些問題,一些你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幾個問答下來,你自己就明白了。這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儒家教學法,比較一下看,是不是跟哈佛教學法相通呢?這個儒家不驚訝,儒家說:「善為天下公」。好的思想方法,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普世的,是天下公有的,你找到了就是你的,我找到了就是我的。我們都沒找到,它還是在那裡等著我們去找它,因為它是天下之至理,天下之至善。故曰:止於至善。

129 #華與華書房#華杉注四書《論語》儒家的「勞資關係」,就是勞動模範和最佳僱主的關係。(一塊一和九毛九的故事)【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學習筆記:樊遲,是孔子的弟子,又是師兄冉求的部下。冉求在季氏做家宰,他在冉求手下任職。孔子回魯國後,他靠這層關係,拜了孔子為師。進入師門比較晚,求知心切,但學問不高。所以他的問題,孔子很少抽象概括的理論性回答,都是很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說某一條給他聽。

樊遲問知,問老師,什麼是知,什麼是智慧。題目很大,老師就針對性答了他一條:「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朱熹註解說:「專用力於人道之所宜,而不惑於鬼神之不可知,知之者之事也。」只管人事該怎麼辦,對那不可知的鬼神,敬而遠之,別為鬼神所惑,就是知。儒家的思想,就是不要迷信鬼神。我們小時候上學,常說反「封建迷信」,好像「封建社會」就是迷信。殊不知「封建社會」就是反迷信的。但是「迷信」也有他的好處啊。現在有人不是說嗎,中國的問題就是沒有宗教,沒有宗教,就沒有神,就沒有敬畏,所以價值觀錯亂了,無所忌憚。程頤註解說:「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遠,可謂知也。」這就是前面我們說過,儒家的「如有神論」,跟「如來」一樣,「如有」,說有鬼神,沒證據,所以存而不論,假如他有,我敬他,嚴格自律。但是,我並不認為鬼神能給我帶來什麼禍福,禍福都在於人事天命,不在於鬼神。《左傳》有言:「民,神之主也。」人民比神大,鬼神之禍福,基於民意之從違。天命也好,鬼神也好,都基於民心。所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這種思想從什麼時候開始呢,《論語正義》考證,從夏朝開始。「夏朝尊命,事鬼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人尊禮尚施,事鬼神而遠之,近人而忠焉。」殷朝比較迷信,夏朝和周朝,都是以人為本。一句話,你只管人,對鬼神敬而遠之,就是知。

樊遲接著問仁。又是一個大題目,但老師答得更具體。孔子說:「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這句話呀,恐怕又是針對樊遲說的。先難後獲,三層意思:第一層,簡單的說,是先幹活,後拿錢,就是仁!你先把責任承擔起來,把活幹了,再想獲得什麼回報的事。第二層呢,要求更高,就是衝鋒在前,領賞在後。難事你爭先,評獎金的時候你躲在後面。第三層,做事的時候別老惦記著回報。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全力以赴把責任承擔起來,不要計較個人得失。樊遲是給冉求打工的,而且幹得不錯,頗有功勞。估計他是心裡有點小小不平衡,流露出來了,所以老師拿這條跟他講「仁」。儒家價值觀: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老闆們聽了這話,恨不得把員工都送去孔老師那裡。那就要且慢了。孔子這話,是對員工說的,對老闆,他另有話說——子曰:「治民者,先富之,而後加教。」你先讓人民富起來,再使喚他們。員工要想著先其事後其食,老闆要想著先其食後其事,後其事之後還加其食,這就是儒家的「勞資關係」——勞動模範和最佳僱主的關係。有一個小故事。一位當世中國的最佳僱主,我的好朋友,他跟我說了一句話:「對人一塊一,對物九毛九。」意思是說,一塊錢的東西,我砍價到九毛九,他還是一塊錢的東西,價值不變。一塊錢的人的服務,我砍價到九毛九,人家心情差了,服務價值可能打折,我不砍價,我給他一塊一。這就是儒家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凡事先承擔自己的責任,凡事先替別人著想。一塊一和九毛九的故事,若放大到整個國家,你會發現,有的國家商品很便宜,但你想理個髮,按個摩,那人的服務很貴!這就是理想社會,無論干點啥,都能掙錢,那錢都夠花。糟糕的國家呢,就是物價很貴,人的服務很便宜,那就大多數人錢都不夠花,都焦慮了。我把這一塊一和九毛九的故事,寫到新浪微博上,成了我所有微博中被轉發最多的一條,加上各種抄襲轉發,更是不可勝記,看起來大家都有強烈共鳴啊!不過你仔細一看呢,發現99.99%的人,和原作者的共鳴,其實是0。因為他們的「共鳴」,都是覺得自己應該拿一塊一,結果連九毛九都沒拿到。他們共鳴的,可不是自己應該給別人一塊一。他說我又不是老闆啊!你不是老闆,對家裡保姆有沒有給一塊一呢,出去享受別人的服務,有沒有給點小費的習慣呢。做公司業務對乙方,有沒有做到從不拖欠別人款項呢?聖人之道不行,就是因為人們拿那鏡子都去照別人,不照自己呀!

130 #華與華書房#華杉注四書《論語》儒家的山水文化和精神。【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讀書筆記:這可以說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根源。前兩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大家比較熟悉;後四句——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就不太注意。要結合起來理解。

先說知者,也就是智者。知者樂水,知者動,知者樂。水是動的。知者樂意運用他的才智,貢獻給社會,像水流一樣不停息,他做起事來,剖決如流,也像水流一樣暢快。知者得志,得用,有成就感,所以他樂此不疲,他很快樂。

再說仁者。仁者樂山,仁者靜,仁者壽。山,是萬民所瞻仰,所謂高山仰止。山中草木生長,飛鳥走獸棲息,為人們提供各種自然資源,而且出雲道風,立於天地之間,所以古人對山是非常的崇敬。仁者安於義理,不動如山,而厚德載物,他似乎沒有做什麼,但他讓萬類霜天競自由,在他的平台上做。所以仁者靜。靜而安之,故仁者多得長壽。

用今天的話說,知者是成就自己,仁者是成就他人。知者是精英,仁者是平台。知者動而樂,仁者靜而壽。

在另一個場合,孔子還專門有一篇論水的,把水又講得更深了,也可補充在這裡:

子貢問曰:「君子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

這一段說絕了。子貢問,為什麼君子看見大河大湖大海,總要停下來觀看呢?孔子說,因為君子以水之德來比擬自己。水遍布天下,而無偏私,這是君子無私之德。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就有生命,這是君子的仁愛。水往低處流,而每到一處都講理,遵循著地理脈絡,這是君子的高義。淺處漂然而過,深處深不可測,這是君子的智慧。遇到百仞深谷,毫不猶豫縱身而下,這是君子的果決勇毅。綿弱之處,深入微細,無所不達,潤物無聲,這是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污垢,包容一切,有如君子的豁達胸懷。泥沙俱下,最後還你一汪清水,這是君子的善於教化。裝入任何量器,一碗水端平,這是君子的正直公平。裝滿則止,不貪多得,這是君子凡事有度,講究分寸。千曲萬折,最終一定要向東行,這是君子百折不饒的意志!

推薦閱讀:

【讀書故事】漢高祖誡子讀書
噹噹讀書
讀書不肯為人忙(讀書論世)
讀書日搶購完畢的小夥伴看過來,「讀書」相關的典故、辭彙都在這裡
我愛讀書網

TAG:筆記 | 論語 | 讀書筆記 | 讀書 | 四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