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秋拍預覽 | 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得天然趣—揚州畫派書畫》:縱橫筆墨得天趣——關於『揚州八怪』

「八怪」對於文人畫的變革是較為全面的,既有思想層面的,也有技法層面的,不僅是畫,還有書法與詩、詞、曲、印,張揚個性特徵。他們以書為畫,又以畫入書,民間的小調、百姓的俗事,統統可以入詩入畫,冷寂的文人畫壇,煥然有了豐富多彩的新天地。

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得天然趣—揚州畫派書畫》:縱橫筆墨得天趣——關於『揚州八怪』

文/蕭平(丙申之秋於金陵愛蓮居)

""揚

州八怪」,是清代雍正、乾隆時期活動於揚州、畫風特立的一批畫家。對於「八怪」,各家說法不一,加在一起共十五人。以年齡長幼排列如下:陳撰(1678—1758)、華嵒(1682—1756)、高鳳翰(1683—1749)、邊壽民(1684—1752)、汪士慎(1686—1759)、李鱓(1686—1762)、金農(1687—1763)、黃慎(1687—1770)、高翔(1688—1753)、李葂(1691—1755)、鄭燮(1693—1765)、楊法(1696—約1762 後)、李方膺(1697—1756)、閔貞(1730—1788 尚在)、羅聘(1733—1799)。

其實,若論條件相似,可以列入的畫家還不止此數。在所列的十五家中,大都與揚州有關,或生於此,或居於此,或活動於此,或交友於此。他們的共同點,除了與揚州的關係外,大都屬於中層或以下的文化人,詩、文、書、畫、印皆所擅,少數為官者,也僅僅「七品官耳」,最後還是賣畫終老的。他們主要取法於傳統文人寫意畫的範式,但從各自不同的審美、個性給予改造和變化,形成鮮明的個性特徵,卻又不遠離市民與百姓,有些甚至借取民間的形式。他們把標舉「士氣」的文人畫推廣普及到民間,他們是文人畫或曰士夫畫的還俗者。

「八怪」對於文人畫的變革是較為全面的,既有思想層面的,也有技法層面的,不僅是畫,還有書法與詩、詞、曲、印,張揚個性特徵,顯然是最為突出的,古厚樸拙者有之,精妙入神者有之,縱橫灑落者有之,冷峻奇崛者亦有之……他們以書為畫,又以畫入書,民間的小調、百姓的俗事,統統可以入詩入畫,冷寂的文人畫壇,煥然有了豐富多彩的新天地。近些年來,國內外拍賣場陸續出現過零星的「揚州八怪」作品,但如此集十二家三十九件之多的專場,則是首次。

華秋岳自奇其畫,游京師無問者。

一日有售贗畫者,其裹華筆也,華見而太息出都。

——清·戴熙《習苦齋畫絮》

無不標新領異,機趣天然。

——清·秦祖永《桐蔭論畫》

華嵒,字秋岳,號新羅山人,又號布衣生等。福建臨汀人。早年家貧,出身於民間畫工,後流寓揚州,以賣畫為生。平生『不慕榮利』,以技為隱,擅畫花鳥、人物、山水。花鳥畫脫胎於清惲壽平。山水主要取法元人,旁參唐寅。人物師法陳洪綬、馬和之,別具風格。由於他來自民間,又具有『詩書畫三絕』的文人素質,作品形成『文質相兼』的藝術趣味,明朗、清新、俊逸的筆調錶現了他『離垢』的審美理想。華嵒的畫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29

華喦 芙蓉野鴨

立軸 設色紙本

戊辰(1748年)作

130 × 59.5 cm

鑒藏印:希坡審定、曾藏何蘧盦處、何瑗玉印

說明:

舊藏者何瑗玉(清道光-光緒間,19世紀),字蘧盦,又號蓮身居士,廣東高要人。官翰林院待詔,富收藏。與兄昆玉均精鑒別,享譽嶺南。

新羅山人是個天才型人物,他能詩能文,書法亦佳,而畫尤稱一絕,小寫花鳥為惲南田後第一人,又善山水、人物、鳥獸魚蟲,亦無一不佳。是揚州畫派中極為傑出的一個。此軸寫群鳧戲水,有浮溪鳴叫者,有俯首覓食者,有登岸修羽者;有黑羽赭腹者,有羽翼純白者,神態極為生動。坡旁葦草飄拂,蜀葵迎風,用筆靈秀,設色淡雅。畫面動靜生髮。品在逸、妙之間,真仙筆也,讀之令人神往。

曾經清人何瑗玉收藏,瑗玉收明清畫多而精,其距新羅生活的年代不遠,故能鑒其真也。

十二家中,華嵒最擅寫生,其筆下之動物、禽鳥無不具有鮮活的生命。《芙蓉野鴨》一圖,即是證明。高鳳翰丁巳廢右手,改用左筆,格外恣肆縱橫,其《牡丹湖石》可見大略。

最風流處卻如痴,顛米迂倪未是奇。

再散千金仍托缽,已殘右腕更臨池。

殷生瀟洒談元日,戴椽昂藏對簿詞。

見說淮南傳盛事,遺文爭患少人知。

——清·盧雅雨

西園硯癖誇石交,左手握管疑持螯,

涉筆詭異別趣饒。

——清·凌霞《天隱堂稿》

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自號南阜山人,山東膠州人。曾任安徽歙縣縣丞,去官後流寓揚州。擅畫山水、花卉。山水師法宋人,近趙令穰、郭熙一派。五十五歲左右,右手病改用左手。更號『尚左生』刻印『丁巳殘人』。其畫具有宋人雄渾之神,元人靜逸之氣。秦祖永《桐蔭論畫》評道:『離奇超妙,脫盡筆墨畦徑,法備趣足,雖不規規於法,而實不離於法。』

1201

高鳳翰 牡丹湖石

立軸 設色紙本

乾隆乙丑(1745年)作

132.5 × 48 cm

鑒藏印:王季遷氏審定真跡

說明:王季遷(1906-2003),又名季銓,字選青,別署王遷、己千、王千、紀千。蘇州人,東吳大學畢業。善山水,從顧西津、吳湖帆游,以「四王」為宗,尤精鑒賞,海內大家。其收藏之富,為華人魁首,在海內外皆有極大的影響。

高鳳翰多才多藝,能詩能畫能書,兼擅治印,早年受知於王漁洋,後復為盧雅雨等所賞。嘗任歙縣、績溪儀征縣令,有政聲,以受誣去官,遂賣畫揚州,終以窮愁老病於乾隆十四年棄世。時年六十六歲。乾隆二年,高鳳翰以風疾右手病殘,遂以左手作書畫,不數年而熟練如故,古樸雄豪益勝未殘時,其嗜藝術似性命,及頑強毅力令知者肅然生敬。此圖作於乾隆十年乙丑,已為左手所作,然筆墨使轉縱橫如意,頓挫起落,賦形繪色極為純熟,而筆力雄健,意氣入神,雖右臂健壯者不能及也。崖上花,以紅色淡染,余皆墨鉤。題云:「紅妝爭出鬥風流,知道人從艷色求。」雖自嘲,然應世從眾,亦揚州畫派謀生一途,雖求雅俗共賞,仍各個個性畢露,為難能也。

1204

高鳳翰 歲朝圖

立軸 設色紙本

乙丑(1745年)作

110.5 × 49 cm

鑒藏印:角茶軒收藏書畫之印

出版:《金石書畫》第七十五期,東南日報,1937年。

此圖亦作於乾隆乙丑,因為開歲之初,故筆底有喜氣及騰躍之氣。松梅竹枝插瓶盎,後以柑橘襯之,皆新年案頭之供。即景圖之,故生動有致,墨沈淋漓,蓋興來之作,故佳。

1205

高鳳翰 草書信札冊

冊頁(八開) 水墨紙本

乾隆三年(1738)作

28.7 × 16.6 cm (每幅)

著錄:

1.《揚州八怪書法印章選》,第226-233頁,江蘇美術出版社,1993年。

2.《高鳳翰年譜》,第383-384頁,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

此冊八開,乃高鳳翰寄其甥思陶札子二通,書於乾隆三年。此前一年他中風右手癱瘓,故改左手作書畫,因不習慣,故札中稱「每作百餘字外,便掣筋痛。」第三札亦稱「左手作書畫亦甚拙而苦,大逾常格。」可見他初習左手執筆之艱辛困苦,亦可知其日後有所成就之大不易。但他生性樂觀,末一紙稱「他日可裝一冊,知滿仲山又當發財也。」滿仲山估計是當地一裱畫師。故高鳳翰開玩笑說他裝裱此冊「當發財也。」其詼諧達觀,於此可見一斑。而他所以能在困頓苦厄之中逆境而上,終於在藝壇出人頭地,正與其樂觀頑強的個性大有關聯。讀之令人起敬!

第三札:「左手作書畫亦甚拙而苦,大逾常格。」

末一紙:「他日可裝一冊,知滿仲山又當發財也。」

李鱓是「八怪」中唯一兩度進入宮廷的畫家,卻偏偏性格不拘,《花鳥冊》為其晚歲所作,筆墨多變,放縱中見古拙,耐人尋味。李方膺下筆痛快,特擅寫梅,其晚歲作《墨梅圖》自題曰:「十日炊無米,梅花興更狂,平生甘淡漠,嚼雪是家常。」可見其品性之高潔。

書法古樸,款題隨意布置,另有別緻,

殆亦擺脫俗格,自立門庭者也。

——清·秦祖永《桐蔭論畫》

復堂作畫真粗豪,大膽落墨氣不撓。

東塗西抹皆堅牢,硯池滾滾驚飛濤。

——清·凌霞《天隱堂稿》

十分顏色十分紅,頃刻名花在眼中。

富貴都憑吾筆底,不愁天放落花風。

——清·李鱓《牡丹湖石》

1209

李鱓 花鳥冊

冊頁(九開) 設色、水墨紙本

乾隆十七年、十八年(1752、1753年)作

26.8 × 40.6 cm (每幅)

此冊九開,作於乾隆十七、十八年,畫蘭、桂、杏花、蘿蔔、鵪鶉、錦鯉、荷花白鷺、杏花小鳥等。雖為晚作,然筆減意不減。其中折枝杏花乃對花寫出,含露欲滴,如淡妝倩女,風神秀美;錦鯉一幅,紅鱗碧草,活潑潑有濠梁之樂;紫蝴蝶一幅亦淡雅野逸,皆無霸酣之態。他平生畫花卉多而禽魚少,此冊有五開,可見是其用意所作,非率而應酬之品可比。

杏花

錦鯉

紫蝴蝶

1211

李鱓 梅蘭竹石

立軸 水墨絹本

雍正八年(1730年)作

108 × 53.2 cm

鑒藏印:屺瞻墨緣、柏村審定珍藏、樂山主人

說明:朱屺瞻舊藏。

朱屺瞻(1892-1996),江蘇太倉瀏河新鎮人,名增鈞,號起哉、二瞻老民。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養菖蒲室、修竹吾廬等。歷任上海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西畫系研究所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顧問。

李鱓中年曾供奉內庭,詔令從蔣廷錫學。此圖作於雍正八年,李鱓四十五歲時,筆法用墨,皆不離蔣氏法門,瀟洒清逸之氣為晚年所無,乃其畫中清品。曾經朱屺瞻先生收藏,先生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收明、清諸大家畫多而精,故此軸尤可珍也。

◆ ◆◆

十日廚煙斷米炊,古梅幾筆便舒眉。

冰花雪蕊家常飯,滿肚春風總不飢。

——清·李方膺《題墨梅詩》

河魚一束穿稻穗,稻多魚多人順遂。

但願歲其有時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戲。

豈惟野人樂雍熙,朝堂萬古無為治。

——清·李方膺《鯰魚圖》

李方膺,字虯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江蘇南通人。曾以父蔭出任山東樂安、蘭山,安徽合肥等地縣令。為官清正,為民著想,因不肯隨上級俯仰而被誣罷官。寄居南京項氏借園,常往來於揚州,賣畫為生。善畫松、竹、梅、蘭及小品,主張繪畫創作應直接向生活學習,以創造出自己獨立的風格。李方膺的畫風如其為人性格,落墨雄肆渾厚,沉著痛快,用筆橫塗豎抹,脫略恣縱,以氣勢勝。與鄭燮、李鱓相友善,曾合作《歲寒三友圖》。

1216

李方膺 墨梅圖

立軸 水墨紙本

乾隆二十年(1755年)作

140 × 47 cm

李方膺善畫梅,卷、冊、堂軸傳世頗多。好用減筆,虯屈蒼勁,有臨風傲雪之狀,與金冬心古質之筆,汪巢林清逸之趣,高西唐瘦冷之態,神趣有異,然皆畫梅高手,難分軒輊。此軸寫老梅凌空,二枝勁直向上,一枝俯出,至梢頭復上仰,鬱郁生氣,盡在筆頭,也在枝頭。花亦多作仰態,雖疏疏著筆而精氣神躍然滿紙。「平生甘淡漠,嚼雪是家常。」冷逸放達,素心人才能得此滿紙清韻。

1215

李方膺 雙魚桃花

立軸 水墨紙本

乾隆八年(1743年)作

74 × 41 cm

李方膺,清乾隆時南通人。幼隨其父耕讀於鄉,後舉賢良方正科至山東任縣宰,後罷歸,賣畫維揚,為八怪之一。初作小寫意,乾隆初結識李復堂受其影響縱筆作大寫,以淋漓古質而自成一家。此軸寫桃花鱖魚,皆系竹籃之上,一魚側身,一魚正仰,桃枝則低昂斜出。落筆迅猛,用中鋒疾掃,如篆如草,圓厚跌宕,表現力極強。自題七絕一首,書法重實,足稱三絕。

楊法之書可謂奇特,《篆書五言詩》,以戰筆作篆,儼然如畫,又以草書落款,奇奇怪怪,正其獨到。黃慎以大草書法寫人物,《添籌圖》巨幅,灑落自如,飄然入仙鄉。閔貞稱孝子,擅人物孩童,卻也能山水,《溪山探幽》別出一格。

春水一江隔,懷君意獨真。

同為林下老,誰是眼中人。

野服疏狂態,沙鷗遠近鄰。

片帆何日便,攜手更相親。

——清·汪士慎《懷楊已軍》

已軍篆法能兼包,詩情古淡惟白描,

太羹元酒非官庖。

——清·凌霞《天隱堂稿》

1214

楊法 篆書五言詩

立軸 水墨紙本

100.5 × 43.5 cm

出版:

1.《名人書畫》(第八集),商務印書館,1918年。

2.《支那墨跡大成》(第八卷)「條幅」,(日本)興文社,1973年。

此軸字體出於鐘鼎,而筆勢騰挪,然力量出於筆尖,故瘦勁入骨,卻活潑靈動,絕無一般篆書的拘板之態,與當時書壇擅小篆者大異其趣,雖任越卻古意盎然,是其佳作無疑。

◆ ◆◆

閩中畫師有癭瓢,曹衣吳帶皆熔陶,

點睛活潑同秋猱。

——清·凌霞《天隱堂稿》

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涯亂樹根,

畫到精神飄沒外,更無真相有真魂。

——清·鄭燮贈黃慎詩

少小離家拜畫師,奪來風骨寫枯枝。

可憐清際無狂草,管領揚州天下知。

——清·黃慎自作詩

黃慎,字恭壽,號癭瓢,福建人,寄寓揚州,為乾隆時「揚州八怪」之一。擅人物、山水,初師上官周,後放筆大寫,遂自開生面。

1220

黃慎 漁翁得利圖

鏡心 設色紙本

124.5 × 58.5 cm

黃慎,乾隆時福建寧化人,字躬懋,又字恭懋,更字恭壽,號癭瓢。幼貧,遂學畫謀生,初學上官周,遂能作細筆人物,造型能力極強。後縱筆為寫意,定居揚州,為八怪之一。此圖寫一白髮漁翁雨中釣魚而歸,邊行邊對魚作笑,滿足於得魚換酒,醉眠蘆花的簡單放達生活。魚尾擺動的鮮活之狀,老者自在在得的蹣跚之態,躍然紙上。筆墨淋漓,縱橫如意,純熟已極。漁竿自紙頂一筆而下,信手而得,極見功力。是其佳作。

1221

黃慎 添籌圖

立軸 設色紙本

293.5 × 129 cm

說明:蘇州文物商店舊藏。

出版:《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六冊,130頁,蘇3-065,文物出版社,1993年。

著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肆),第2023頁,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

黃慎,字恭壽,號癭瓢,福建人,寄寓揚州,為乾隆時「揚州八怪」之一。擅人物、山水,初師上官周,後放筆大寫,遂自開生面。此圖寫傳說「八仙」中漢鍾離、呂洞賓故事,二仙寬袖大袍,迎風作法,半空有仙鶴應召飛來。幅式巨大而氣勢一貫,確非凡筆。

邊壽民,葦間居士,以蘆雁名,所作大雁形態各異,卻筆筆交待清晰,亦其性格所致。汪士慎亦以寫梅勝,《清夜烹茶》一圖,反映了他于山水畫方面有不凡造詣。

葦間好,明浦豁西窗。

兩岸荇蘆侵闊水,半天紫綠掛斜陽。新月到迴廊。

葦間好,最好是新睛。

寺後菜畦春雨足,城頭帆影夕陽明。人傍女牆行。

葦間好,初夏最關情。

淺水半篙荷葉出,深蘆一帶水禽鳴。雨後雜蛙聲。

葦間好,重九雨霏霏。

古寺客穿紅葉出,小舟人載菊花歸。酒熟蟹螯肥。

——清·邊壽民《憶江南·葦間好》

邊壽民,初名維祺,字頤公,又字漸僧、墨仙,號葦間居士,晚年又號葦間老民、綽翁、綽綽老人。江蘇淮安人。善畫花鳥、蔬果和山水,尤以畫蘆雁馳名江淮,有『邊蘆雁』之稱。其潑墨蘆雁,蒼渾生動,朴古奇逸,極盡飛鳴、食宿、游泳之態。因他畫蘆雁,稱其所居名『葦間書屋』。他又工詩詞、精書法。

1226

邊壽民 寒汀蘆雁

立軸 設色紙本

雍正壬子(1732年)作

94.3 × 106.3 cm

此圖作於雍正十年壬子,是邊壽民中年之作,故構思用筆皆嚴謹周到,絕無荒率之態。群雁呼應之狀,江湖幽曠之景,大地凍凝之色,都意到筆隨,頗為用心。自題作於富春江上,可見是出遊時作。江山陶冶,見景生情,激發畫興,非泛泛應酬而為。史傳稱邊壽民墨中每加膠,此圖極為明顯,禽羽及凍冰墨汁皆結邊,是其一證,的筆無疑。

◆ ◆◆

小院栽梅一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一日東風一日香。

——清·汪士慎《題梅花》

莫道稱高蹈,孤清性所耽。結歡無熱客,侵夢有煙嵐。

貧久衣裘敝,廚荒菽粟甘。不知三市外,何處擁華驂。

——清·汪士慎《歲暮自嘲》

汪士慎,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安徽歙縣人。一生清貧窮窘,酷嗜茶,性愛梅,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安貧樂道。晚年雙目失明,卻自我安慰道從此不用再見那些忙忙碌碌的平常人了。以手摸索作畫,經過不懈地努力後,比未失明時畫得更加工妙。善畫梅、竹,工篆刻、八分書。刻印與高翔、丁敬齊名。所畫梅花清淡秀雅,有一股疏香冷氣,以抒發其清高孤傲的襟懷。故金農評道:『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

1227

汪士慎 梅花冊

冊頁(十開) 水墨紙本

辛丑(1721年)作

26.5 × 32 cm

鑒藏印:戴芝農父秘笈之印、培芝珍秘、芝農秘玩、潤州戴氏倍萬樓鑒真、曾藏戴芝農處、培芝清賞、培之所藏、戴氏芝農藏書畫印、潤州戴植字培之鑒藏書畫章、培之清賞(1-9印,參見上書《戴植》48、8、20、30、34、26、23、19、17印,1545頁)

說明:

1.上款「振華」或為程從龍,字荔江,又字振華。江蘇甘泉人,一作淮陰人。多才藝,精鑒賞。康乾間的重要古印收藏家,好聚全石泉布,曾於乾隆三年(1738)編就《秦漢印譜》六冊。汪士慎、高翔常與程振華一道觀賞秦漢古印,討論印學。本專場1235號金農漆書《南華經》,款署「南華經,書為振老年道兄。」或亦為程從龍書。

2.舊藏者戴植(清道光間,19世紀),字培之,號芝農,一號成芬,別署誠庵、芝道人、聽驪館主人、培萬樓主人、翰墨軒主人等,江蘇丹徒人。其「翰墨軒」、「心太平軒」、「培萬樓」收藏書畫和古籍,在當時稱極一時,其中宋、元、明刻本10餘種。其所藏書畫後來大都歸於上海博物館。

汪士慎,字僅誠,又字近人,號巢林、七峰居士、溪東外史等。安徽人,久寓揚州,為八怪之一,擅畫花卉,尤長畫梅,瘦枝繁朵,清氣滿幅,是八怪中畫品極高的一個。他早年學石濤,墨色濃重,有淋漓之概。今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桃花書畫冊》作於他三十五歲時。浙江博物館所藏的《詩畫冊》作於四十四歲時。另一幅《古佛像》(今藏廣東博物館)雖無記年,但也必是其較早作品無疑,都有石濤縱宕淋漓的遺風。本場《梅花冊》作於康熙六十年辛丑,汪士慎三十六歲,其中梅竹蘭石畫法,縱恣酣暢,不論是梅花的出枝,蘭、竹、石的用筆,都有取法石濤的痕迹,與晚年淡毫柔條的冷逸畫法有異,卻與上述三件作品風調相近。而其中一開枝幹用雙勾的,則已有晚作清雋淡逸的氣息。是他謀求個人面目的探索期作品無疑。

梅花冊 局部

金農創「漆書」,非隸非楷,特立一格,其《南華經》可作一證。他六十歲學畫,重筆意,出天趣,《菩提羅漢》即可見也!羅聘為金農弟子,學文學詩,又為老師代筆。其畫如其師,真朴中見天趣。《山齋賞花》寫友人焦五斗拈鬚賞花,神采生動,筆意率真,可稱妙制。

予年七十始作渴筆八分,漢魏人無此法,

唐宋元明亦無此。

——清·金農書《外不枯中頗堅》自題

年五十餘始從事於畫。

始畫竹,繼畫梅,繼畫馬,最後畫佛。

其布置花木,奇柯怪葉,設色尤異,

非復塵世間所睹。

——清·吳顥《國朝杭郡詩輯》

金農,字壽門,號冬心,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二十幾種,浙江杭州人。博學多才,工詩詞,精鑒賞,兼善書畫、治印。在『八怪』中,其學識修養最為廣博。晚年居揚州僧舍,以賣畫為生,至衰老窮困而死。善畫梅竹、人馬、佛像、山水等,肖像畫追求於似是非是之間,開闢了文人肖像畫領域。其書法獨創一種自稱為『漆書』的字體,富有金石味。詩文有《冬心詩集》、《冬心隨筆》、《冬心雜著》等。

1235

金農 漆書《南華經》

立軸 水墨紙本

86 × 46.5 cm

鑒藏印:平齋過眼、秦祖永寶藏印、學海堂

說明:

(一)上款「振老年道兄」或為程從龍,字荔江,又字振華。江蘇甘泉人,一作淮陰人。多才藝,精鑒賞。康乾間的重要古印收藏家,好聚全石泉布,曾於乾隆三年(1738)編就《秦漢印譜》六冊。程振華與金農既是詩友、畫友,又是印友。本場拍賣會1227號拍品,汪士慎《梅花冊》署「勤齋汪士慎寫此冊贈振華同學清玩。」或亦為程從龍作。

(二)曾經吳雲(1811-1883)、秦袓永(1825-1884)收藏

1.吳雲,字少甫,號平齋,晚號退樓,又號愉庭,安徽歙縣人。喜好古精鑒賞,金石書畫。家有「兩罍軒」、「聽楓山館」、「二百蘭亭齋」專收藏之所。

2.秦祖永,字逸芬,號楞煙外史,金匱(今江蘇無錫)諸生,官廣東碧甲場鹽大使。工詩古文辭,善書,而於六法力深研究。有《桐陰論畫》、《畫學心印》等。

金農能文能詩善畫善書,也善鑒定,見多識廣,修養全面,審美能力極強,故治藝為學,皆別出手眼,高人一籌。所作漆書得之於漢魏碑刻而又能自我作古,獨開生面。此軸以大小、傾側破其呆板,在方正中求變化。用筆扁平但氣局沉穩、結字緊密而神韻放達,滿幅有書卷之氣流衍,是其佳作無疑。保存極好,故精氣神充徹紙墨間,尤可寶貴。

1233

金農 梧桐清露

立軸 水墨絹本

乾隆丙子(1756年)作

119 × 38.5 cm

梧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凈,賞心悅目,古人每植之中庭,可賞可蔭。倪雲林有洗桐之雅事,蔡邕有斫琴之創製。故歷代有人詠之畫之。冬心此圖,寫高梧挺立,有衝天之勢,其上桐葉如蓋,桐實累累。畫筆淹潤古樸,不染一點塵俗習氣。左下漆書三行,書自度曲:「金井鹿盧空,苔階澀露濕梧桐。無端墮葉,不待秋風。吳宮夜雨,又添新恨二十五聲中。」非詞非詩,自創體裁,故稱之為自度曲。乃詞中變體也,活潑清新,讀之神怡,與書與畫可稱三絕。

1234

金農 菩提羅漢

立軸 設色紙本

100 × 52 cm

出版:《中國繪畫總合圖錄》第四卷389頁,東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

金農善畫佛,容貌奇古,衣褶簡樸,蓋取漢畫像石及六朝碑刻而自創新意者。此圖畫達摩面壁,濃眉虯髯,朱衣側身,身旁拳石橫卧,峭壁高聳。山石盡以墨染,使簡筆勾勒的紅衣羅漢凸現於觀眾眼前。羅漢用筆拙重,棕樹則靈秀鬆動,一粗一細,一靜一動,亦成對比。上方一帶祥雲,使原本單調的石壁益顯高危而不再平板,在古樸的整體基調中,現出金冬心對細節處理的重視與靈變。是其晚作中之精者。

◆ ◆◆

活梅花於腕下,生竹樹於胸中。

春山淡而秋山明,新鬼大而故鬼小。

極雲煙之變幻,姿粉墨之臨摹。

——清·吳錫麒《香葉草堂詩存·序》

羅兩峰聘筆情古逸,思致淵雅,

深得冬心翁神髓,墨梅蘭竹,均極超妙,

古趣盎然,人物佛像,尤奇而不詭於正,真高流逸墨。

——清·秦祖永《桐蔭論畫》

羅聘,字遯夫,號兩峰,又號花之寺僧,原籍安徽歙縣,其祖遷居揚州。博聞好學,終身以賣畫為生。為金農二高足之一,時常為師代筆,深得金農畫之神髓。其山水、人物、花鳥畫均有造詣,筆法凝重,思致淵雅。人物肖像畫繼承金農,造型更為準確。又自稱能白日見鬼,作了多本《鬼趣圖》,以大膽變形的手法描寫世態,諷喻社會不平現象,轟動文壇,題者眾多。畫梅喜用粗枝大杈,以濃墨渲染,花蕊繁密,古趣盎然。其妻方婉儀(號白蓮)亦善畫,子允紹、允纘也能畫,時稱『羅家梅派』。

1232

羅聘 山齋賞花

立軸 設色紙本

畫:41.5 × 56 cm

跋:47 × 53 cm

王文治(1730-1802)題跋

鑒藏印:仁和王紹延收藏書畫

說明:

1.上款人焦五斗,名仕紀,鎮江丹徒人,杜甫《飲中八仙歌》有「焦遂五斗方卓然」之句,他因姓焦,遂取此典故而以五斗為號,長於詩文。有《金山志》、《金焦二山志》。他與鄭板橋、高翔、汪士慎、羅聘等為好友,尤好品茗。本場拍賣會1228號拍品,汪士慎《清夜烹茶圖》為同一上款人。

2.舊藏者王紹延,室名寶日軒,浙江仁和人。清末民國杭州地區著名收藏家,孫毓汶離世後,所藏有少量藏品因故釋出,王紹延獲錢選《浮玉山居圖卷》(上海博物館藏)等多種。

羅兩峰是個多才多藝的畫家,善山水、花鳥、走獸、人物、佛像,亦能寫照,水平都不低,是八怪中之佼佼者。此圖寫友人焦五斗秋夜賞花,竹籬茅舍,紅葉飄零,薪篁掩映。焦五斗夜深獨坐,借月光賞籬間牽牛。五斗圓臉朗目,意態瀟洒,園落簡陋而環境清幽,可見主人是個高逸之士。焦五斗與汪士慎、高西唐、羅兩峰之情誼甚篤,茶虐詩狂,是個脫俗的高人。鎮江人,與王文治同鄉,故王文治為之題詠,「昨夜月光明似水,不知清露濕秋衫。」寫五斗忘情物外之雅緻也。「畫意詩情興正酣」則道兩峰畫中有詩有情也。王文治題時為乾隆五十六年辛亥秋,兩峰亦畫秋景,估計即作於是年,已是其晚年作了。詩、書、畫俱佳,極精!

1231

羅聘 疏影橫斜圖

手卷水墨紙本

嘉慶四年(1799年)作

24 × 300 cm

鑒藏印:仰山堂印

說明:

1.題跋中「楊丈吉人」即嘉定楊謙(1684-?),字筠谷,號吉人,別署益齋、疁城小隱、掃花客、冷清人等。工詩文、岐黃、篆刻。竹牙雕琢亦擅。善寫梅花墨竹。

2.「仰山堂」為吳樹聲齋名,吳樹聲(1819-1873),字鼎堂,一字筱亭。雲南保山人。1844年舉人。官山東肥城知縣、沂水知縣。善書法,尤好鐘鼎金石文字,著《鼎堂金石錄》。長於音韻訓詁之學,有《歌麻古韻考》等書行世。

3.上海文物商店舊藏。

出版:《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十二冊,第165頁,文物出版社,1993年。

著錄:《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肆),第1897頁,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

羅兩峰亦善畫梅花,初學金冬心,亦取汪士慎之冷逸,後脫然自放,縱筆畫江路野梅,蒼幹勁枝,千花萬蕊,滿幅生春,氣勢竟出諸公之上矣!此卷即是,寫老乾數樹,蒼皮瘦枝,沖寒凌空。枝與干,皆倔強如鐵鑄;花與苞,俱飽滿瑩潤,似珠如玉。元王冕詩:「獨有溪頭老梅樹,麵皮如鐵生光芒。朔風吹寒珠蕾裂,千花萬花開白雪。」可以移詠此畫。兩峰自題則曰:「予今年近七旬,諸老(指金農、高翔、汪士慎等)久已下世,惜不獲見予之瘦影橫枝,一變其成法也。」其自賞如此。然確已越出諸公之外,並非自誇也。作於嘉慶四年,已是兩峰最晚年筆,是其極精之品!

← 按住圖片向左右滑動可瀏覽全圖 →

鄭燮之竹,灑落中見規矩,正如碧紗清影,自具其生動之姿。他又結合真、草、隸,創「六分半書」。《懷素自敘帖》,為其草書,洋洋洒洒,一氣呵成,亦是他的另一面目。

◆ ◆◆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清·鄭燮自作詩

隸草相雜,號六分半書,觀者謂其創,

而實則因鍾繇碑而廣,唐時已有草隸之說,此類是也。

——清·曾衍東《小豆棚雜記》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曾任山東濰縣知縣,為官清正,關心民間疾苦。因開倉賑災,被誣告貪婪,罷官歸家,有『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之美譽。回揚州以賣畫為生。善畫蘭、竹、石,尤精墨竹。取法石濤,又師徐渭、高其佩筆意,瀟洒活潑。主張學習古人要『師其意不在跡象間』,以草書、隸書之法畫蘭竹,形成了刪繁就簡、清新脫俗的個人風格,藉筆墨將其兀傲不平之氣抒發出來。其書法以畫法入筆,創『六分半書』,縱橫錯落,飄灑有致。

1238

鄭燮 碧紗清影圖

立軸 水墨紙本

乾隆己卯(1759年)作

153 × 83 cm

鑒藏印:古潤戴植培之氏一字芝農鑒藏書畫記、岳雪樓記(參見同書《戴植》53印,1546頁;同書《孔廣陶》12印,205頁)

說明:曾經戴培之(清道光間,19世紀)、孔廣陶(1832-1890)收藏。

1.戴植,字培之,號芝農,一號成芬,別署誠庵、芝道人、聽驪館主人、培萬樓主人、翰墨軒主人等,江蘇丹徒人。其「翰墨軒」、「心太平軒」、「培萬樓」收藏書畫和古籍,在當時稱極一時,其中古籍收藏中,宋、元、明刻本10餘種。其所藏書畫後來大都歸於上海博物館。

2.孔廣陶,清著名藏書家、刻書家。字鴻昌、一字懷民,號少唐,別稱少唐居士。廣東南海南庄羅格人。國學生,官分部郎中、編修。藏書處稱「三十三萬卷書堂」,又有「岳雪樓」,所藏之書,皆為精品,尤以清殿本為富。孔氏「岳雪樓」與伍崇曜「粵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館」、康有為「萬木草堂」,合稱「廣東四大藏書樓」。

鄭板橋此幅,濃墨密葉衝天而起者居中,右一枝墨較淡者更高,清影搖動是為副。新篁在下僅露梢,疏疏朗朗,卻姿態最妖嬈。左一竿最奇,葉只數片,卻干霄直上,不見起止,為「掃取寒梢萬尺長」是也。後伴以巨石,左則密書長題。「影落碧紗窗子上,便佔毫素寫將來。」晴窗竹影,引發畫興,而筆底所現,已非眼中所見。詩中所說「剪裁」的乃是胸中之竹也。窗間竹影只是作畫的契機,而胸中之竹,才是醞釀已久的「成竹」,有了契機,便呼之欲出了。讀板橋畫,宜先讀其詩題,想其畫外之想,始得趣。

1239

鄭燮 草書《懷素自敘帖》

立軸 水墨紙本

188.5 × 104.5 cm

鑒藏印:蘇石風藏、共栽桃李壽山河、憨齋鑒藏

說明:

曾經蘇石風(1921-2010)、吳南生(b.1922)收藏

1.蘇石風,早年僑居泰國從商,1939年回國,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學習。曾為中國舞台美術學會顧問、上海舞台美術學會名譽會長。

2.吳南生,原名吳祖武,筆名左慈。生於廣東汕頭市。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廣東省政協主席。著有長篇報告文學《松柏長青》等。

鄭板橋擅書,自創六分半書,真行並呈,篆隸相間,有散花滿地、諸美畢具之美。此軸忽行忽草,縱情而書,起倒倚側,分行布白,在看似不經意中盡現聚散疏密,沉鬱頓挫之妙,是其佳作。

◆ ◆◆

筆墨奇縱,有兔起鶻落之勢,衣紋隨意轉折,豪邁絕倫。

工細之作尤能幽間靜逸,無一毫縱橫習氣。

——清·秦祖永《桐陰論畫》

筆墨超逸,各體無不工。然性僻傲,不輕為人作。

——清·蔣寶齡《墨林今畫》

閔貞,字正齋,江西南昌人。除畫肖像,亦擅仕女和山水。清俞蛟《讀畫閑評》記載道『求畫者摩肩擊轂』,又記他感通神明,因得見父母之靈,即時畫下父母肖像,逢歲時伏臘,他都要懸掛起來瞻仰,被人稱為『閔孝子』。蔣寶齡《墨林今畫》記載他『筆墨超逸,各體無不工。然性僻傲,不輕為人作』,可見,以畫為業的閔貞很注重獨立人格。

1224

閔貞 溪山探幽

溪山探幽

立軸 水墨紙本

乾隆壬寅(1782年)作

168.5 × 91.5 cm

閔貞以擅粗筆寫意人物而名於乾隆時揚州畫壇,與同善意筆人物的黃慎堪稱伯仲。山水則少見。此軸忽作焦墨,枯皴渴擦,有蒼莽奇崛之趣,與黃慎的花鳥一樣,畫格皆在其人物之上。甚為難得。

閱書賞畫,自書畫中看傳統,看筆墨,看性情,看創造,所得者,天然趣也!

◆ ◆◆


推薦閱讀:

關於七殺
【生命靈糧】關於約伯記中的幾個問題
關於立志的句子
32 關於母親責任的勉言
關於癌症的是是非非

TAG:中國 | 揚州 | 書畫 | 天然 | 關於 | 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