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法則36條
如何提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說的是用一個木桶來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各個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它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所決定,而是由最短的木板來決定,所以又稱為「短板效應」。
怎樣使「短板」變長,最大限度地發揮外部資源的效能,是大家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一是增加「短板」的長度;二是處理好「短板」與「長板」之間的契合關係。只有組成木桶的木板都一樣長的時候,這些木板才能發揮它們的最大效能,木桶才會達到最大容量。
2,二八定律
抓住主要矛盾:用20%的投入,獲得80%的收益
帕累托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即20/80法則。它是經濟學的一個原理,體現的是效率的概念。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比如商家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商品,80%的業務收入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在社會中,20%的人掌握著80%的資源和財富;在銷售公司里,20%的推銷員帶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現象」竟如「黃金分割」一樣普遍存在。
3,囚徒困境效應
管理當中的信任、理解與交流
囚徒困境說的是兩個囚犯的故事。這兩個囚徒一起做壞事,結果被警察發現抓了起來,分別關在兩個獨立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裡進行審訊。在這種情形下,兩個囚犯都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或者供出他的同夥(即與警察合作,從而背叛他的同夥),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與他的同夥合作,而不是與警察合作)。
這兩個囚犯都知道,如果他倆都能保持沉默的話,就都會被釋放,因為只要他們拒不承認,警方無法給他們定罪。但警方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就給了這兩個囚犯一點兒刺激:如果他們中的一個人背叛,即告發他的同夥,那麼他就可以被無罪釋放,同時還可以得到一筆獎金。而他的同夥就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並且為了加重懲罰,還要對他施以罰款,作為對告發者的獎賞。當然,如果這兩個囚犯互相背叛的話,兩個人都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誰也不會得到獎賞。
那麼,這兩個囚犯該怎麼辦呢?是選擇互相合作還是互相背叛?從表面上看,他們應該互相合作,保持沉默,因為這樣他們倆都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自由。但他們不得不仔細考慮對方可能採取什麼選擇。
A犯馬上意識到,他的同夥一定會向警方提供對他不利的證據,夢想帶著一筆豐厚的獎賞出獄而讓他獨自坐牢。但他也意識到,他的同夥也不是傻子,也會這樣來設想他。
所以A犯的結論是,惟一理性的選擇就是背叛同夥,把一切都告訴警方,因為如果他的同夥笨得只會保持沉默,那麼他就會是那個帶獎金出獄的幸運者了。而如果他的同夥也根據這個邏輯向警方交代了,那麼,A犯反正也得服刑,起碼他不必在這之上再被罰款。
當然B犯也會像他這麼想,所以其結果就是,這兩個囚犯按照不顧一切的邏輯得到了最糟糕的報應:坐牢。對於這種兩難的境況,我們稱之為「囚徒困境」。
4,墨菲定律
你不想它發生,它偏偏就會發生
1949年,上尉工程師墨菲認為他的同事彼德是個倒霉蛋,不經意地說了句笑話:「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這句笑話迅速在美國流傳開來。
在擴散的過程中,這句笑話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變成各種各樣的形式,其中最極端的一個形式是:「你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往往不但會發生,而且會出現嚴重的後果。」這句話逐漸演變成今天著名的墨菲定律:如果壞事情可能發生,它就會發生。
5,鯰魚效應
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非常嬌貴,極不適應離開大海後的環境。當漁民們把剛捕撈上來的沙丁魚放入魚槽運回碼頭後,用不了多久沙丁魚就會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魚味道不好銷量也差,倘若抵港時沙丁魚還活著,活魚的賣價就要比死魚高出若干倍。
為延長沙丁魚的生存期,漁民想方設法讓魚活著到達港口。後來漁民想出一個法子,將幾條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運輸容器里。因為鯰魚是食肉魚,放進魚槽後,鯰魚便會四處遊動尋找小魚吃。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自然加速遊動,從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來,沙丁魚就一條條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
這在管理學上被稱為「鯰魚效應」。
6,蝴蝶效應
細節決定成敗
1979年12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引起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在於:蝴蝶翅膀的運動,使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使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了。
7,幸福遞減定律
不要讓感官味蕾失去對幸福的敏感
一個飢餓的人吃第一個饅頭會感到很香甜,吃第二個時感很滿足,吃第三個時感到飽脹,若再吃第四個、第五個就是負擔了,快樂全無。
人們從獲得一單位物品中所得的追加的滿足,會隨著獲得的物品增多而減少,這就是著名的幸福遞減定律。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裡會有不同的感受,同樣的物品對處於不同需求狀態的人,其幸福效應不一樣。人們對同一事物幸福的感覺,會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而降低。
沒有感到幸福,往往並不是因為沒有得到幸福,而是你正處於幸福之中,所以千萬不要感官的味蕾失去對幸福的敏感。
8,帕金森定律
時間是海綿里的水
1958年,英國歷史學家、政治學家諾斯科特·帕金森出版了《帕金森定律》一書。
他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現: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事所耗費的時間差異驚人。
一個工作效率高的人,即使同時應對幾件事也能應對自如;而一個行動遲緩的人,往往一事無成。兩者的區別究竟在哪兒呢?其實就在於前者已經養成了高效做事的習慣,並且掌握了做事最簡捷的方法。而後者,只是習慣了拖延,事情總是做不完,所以時間也總是夠用。
帕金森定律指出,工作會自動地膨脹並佔滿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時間充裕,人們就會放慢工作節奏或是添加其他項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
9,藍斯登原則
員工也是上帝
很多公司領導者喜歡板起面孔,做出一副「父親」的模樣來教訓員工。他們以為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威信,贏得下屬的敬畏。當員工犯錯時進行批評當然無可厚非,但若平時總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對待員工沒有笑臉,總以為自己是權威、是絕對領導者,這就觸犯了管理的大忌。
研究結果表明,企業內部生產率最高的員工,不是工資最高的,而是心情最舒暢的那些員工。因為愉快的工作環境會使人心情愉悅,因而會特別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壓抑的工作環境只會使人從內心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嚴重影響工作的效率。
這一現象便是有名的藍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遠較在「父親」之下工作有趣得多。
10,倒U形假說
半興奮狀態奠定成功之路
耶基斯和多德林是兩位英國心理學家,他們一直致力於研究工作壓力和工作業績之間的關係。
他們早期通過用老鼠進行的研究結果得出:當一個人根本不興奮、沒有壓力時,就沒有做好工作的動力;相反,當一個人處於極度興奮時,隨之而來的壓力可能會導致他對於本可以得心應手的工作也無法圓滿完成;只有當一個人處於輕度興奮時,才能把工作做得最好。
工作壓力與業績之間存在的這種關係被兩位學者稱為倒U形關係,因為它就像數學中的倒U形曲線一樣,呈現先上升後下降的特徵,而最高點只有一個,就是當一個人處於輕度興奮狀態時。
這就是著名的「倒U形假說」,也稱「耶基斯和多德林法則」。
11,蔡戈尼效應
善始善終,堅持到底,毅力造就成功
1927年,心理學家蔡戈尼做了這樣一個試驗:她將138個兒童分為甲乙兩組,讓他們同時演算相同的並不十分困難的數學題。她讓甲組一直演算完畢,而在乙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後讓兩組分別回憶演算的題目。其結果是,乙組記憶成績明顯優於甲組,也就是未完成工作的人,記憶比已經完成工作的人更清楚。
這是因為人們在面對問題時,儘管全神貫注,一旦解開了就會鬆懈,不再在意,因而很快忘記。而對解不開或尚未解開的問題,則要想盡一切辦法去解開它,因而問題一直潛藏在大腦里。
這種解答未遂的問題,深刻地留存在記憶中的心態就是「蔡戈尼效應」。
12,光環效應
全面、客觀、透切地認識事情,才能避免愛屋及烏
看月亮的時候,我們往往只注意周圍的光圈,而看不清月亮的表面。這種現象就是我們熟知的「光環效應」。
如果一個人的某種品質給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那麼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人們對這個人的其他方面也會給予較好的評價。這種現象頗像「愛屋及烏」那個成語所揭示的道理。
人們對某個人的某種品質或特點有清晰的知覺,印象比較深刻、突出,這種強烈的知覺會向周圍瀰漫、擴散,往往掩蓋了對這個人的其他方面或特點的認識。就像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不斷放大,更加耀眼,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一心理效應為「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
13,旁觀者效應
別讓其他人的表現束縛了自己的腳步
見死不救、袖手旁觀究竟是不是人性的冷漠?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巴利與拉塔內專門對此進行了研究,認為還有更好的解釋。
他們先找到一個演員,讓他表演癲癇病患者發病的嚇人場景,然後再找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讓他們獨自或者三三兩兩地從「病人」發病的現場走過。
結果發現,單獨走過並看到發病人,有85%的人馬上至附近求援,說有人發病;而在成群走過的人裡面,只有31%的人採取了救援行動!
這種旁觀者介入緊急事態的社會抑制被稱為「旁觀者效應」。
14,刺蝟法則
距離不一定產生美,但沒有距離一定不美
冬天,天氣冷得出奇,兩隻刺蝟受不了這樣的嚴寒,便想相擁在一起取暖。可是每隻刺蝟身上都長著尖銳的刺,只要一接近就會刺得彼此生疼,就只好放開對方。可是分開待著又太冷了,過不了一會兒,它們就又湊到了一起。
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最合適的距離:既能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扎到。這就是有名的「刺蝟」理論,用來比喻交往和處事中人與人的最佳距離。
15,投射效應
推已及人,但勿「一廂情願」
想想你有沒有過這種情況:自己覺得這個環境很差,就覺得別人也一定這樣認為;自己說了謊,就覺得別人也在騙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自覺地把自己心裡所想投射至別人身上,認為別人也具有同樣的特徵,比如好惡、慾望、觀念、情緒等,不自覺地形成一種趨同。心理學家稱這種心理現象為「投射效應」。
16,定勢效應
別讓自己的思維只會「直來直往」
心理學家包達列夫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實驗者看同一個人的照片,然後讓他們描述一下該人。
他首先將實驗者分為兩組,在出示照片之前,對第一組說,這個人是個通緝犯;而對另外一組卻說他是位大科學家。然後讓兩組被實驗者仔細觀察作出判斷。
得到「那人是個壞人」暗示的被實驗者,將他描述成了「深陷的雙眼證明內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代表死不悔改」等;而得到「這人是個傑出人物」的暗示那組卻認為「他深陷的雙眼代表了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克服艱險的意志力」等。
面對同樣一個人,只是因為所知的前提不同,竟然被做出了天壤之別的判斷和描述。這種狀況就是定勢效應,它指明前面已知的信息對後面的判斷具有支配作用。
17,留面子效應
講究說話策略,做事百發百中
心理學家把一些大學生分成兩組,對第一組大學生說,希望他們花費兩年時間為一所小學當義務輔導員,大學生們都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婉言謝絕了。緊接著心理學家又向他們提出另一個較小的要求,請他們帶一些小朋友去動物園玩2個小時,結果有一半的大學生都答應了這一要求。
而對第二組學生,心理學家則直接請他們帶小朋友去動物園玩2小時,結果只有1/6的人答應了要求。
心理學家向兩組大學生提出的要求相同,但是直接向第二組成員提出之前未做任何鋪墊,所得到肯定答覆的幾率大大小於第一組。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自己有一件棘手的事想請人幫忙,或者某要求想徵得別人同意,最好不要直接說出來,而應在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之前,先提出一個估計人家肯定會拒絕的大要求,待別人否定以後,再提出自己真正的要求。這樣,別人因為內疚的緣故,而答應自己要求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這種現象就叫做「留面子效應」。
18,登門檻效應
步步為營,奠定成功之路
一列商隊在沙漠中艱難地前進,晝行夜宿,非常艱苦。
一天晚上,主人搭起了帳篷,在其中安靜地看書。忽然,他的僕人伸進頭來,對他說:「主人啊,外面好冷啊!您能不能允許我將頭伸進帳篷里暖和一下?」主人是很善良的,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
過了一會兒,僕人說道:「主人啊,我的頭暖和了,可是脖子還冷得要命!您能不能允許我把上半身也伸進來呢?」主人又同意了。可是帳篷太小,主人只好把自己的桌子向外挪了挪。
又過了一會兒,僕人又說:「主人啊,能不能讓我把腳伸進來呢?我這樣一部分冷,一部分熱,又傾斜著身子,實在很難受啊!」主人又同意了,可是帳篷太小,兩個人實在太擠,他只好搬到了帳篷外邊。
當個體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後,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項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這就像登台階一樣,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登上去,所以叫做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
19,從眾效應
有主見、有決斷,勿做盲目跟風者
在一個晴朗的夜晚,星斗滿天,許多人站在車站站台上等待即將到來的火車。此時,一個人仰著脖子晃動著腦袋往天上看。一旁的人好奇地以為他看到了人造衛星、流星或不明飛行物,也跟著向天空東張西望,頓時形成了「眾人仰觀」的場面。
其實,這位先生只是脖頸酸痛,他是在做放鬆活動,並非觀察天空。那些跟著仰望星空的人只是看到大家都在仰頭,所以學著別人做出相同的舉動罷了,自然沒有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
這就是典型的「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是指由於群體的壓力,個體不知不覺地在認識和行為上和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從眾現象的產生源於多種心理和行為上的原因,尋求一致是一種人所共有的、極為普遍的心態。
20,馬斯洛理論
渴望被尊重,就先尊重別人
心理學家馬斯洛一生中最著名的論述便是需要層次論。他認為人是一種「有欲求的動物」,人們會不停地追求各種目標。當一種需要獲得滿足之後,人們又會產生另外的需要,繼續去尋求另外的目標。
人的需要也是有先後順序的,有一個從低到高的發展層次。1970年,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體系分為兩類:即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再向上依次是安全、愛與歸屬、被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都屬於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其中,自我實現指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被馬斯洛劃分為人類需求的最高動機。
21,彼得原理
好漢不提當年勇:過去的成就不能代表未來的發展
管理學家彼得認為,在一個等級制度中,每個成員都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
升職的本質原因是由於員工在原有職位上工作表現好,即能夠勝任,就將被提升到更高一級職位;其後,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最後到達其所不能勝任的職位。
升遷之路看似合理,然而卻產生了一個悲劇的後果:每一個職位最終都將被一個不能勝任其工作的人所佔據。更可怕的是,有的人升遷就是靠上邊的人「拉動」,這就更造就是一批批不合格、不能勝任的管理者。
這種組織的弊病被稱為「彼得原理」。
22,多米諾效應
一倒百倒,防止一次行為的破壞無限放大
1849年,一位名叫多米諾的人把中國宋朝的骨牌帶回了米蘭,作為禮物送給女兒。
不久,女兒小多米諾就喜歡上了這副骨牌,而且發現了新的玩法。她按點數大小以相接方式把骨牌連接起來。在玩的時候,小多米諾發現它可以很好地鍛煉人的意志和耐力。
小多米諾的男友性情浮躁,她就讓他把28張牌一張一張豎起來。如果男友不能在限定時間內把28張牌碼完,或者碼完的牌倒下,小多米諾就限他一周不許參加舞會。經過49天的磨練,男友的性格變得剛毅堅強,做事也就得穩健沉著。
小多米諾發現了這種連鎖反應的有趣遊戲,就製作了大量木製骨牌,又發明了各種玩法。不久,「多米諾遊戲」就在義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
如今,「多米諾」已成為一種國際性術語。不論是在政治、軍事還是商業領域中,只要產生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效應」或「多米諾現象」。
23,零和遊戲原理
激烈競爭: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零和遊戲原理源於博弈論:兩人對弈,在大多數情況下,總會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我們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得-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一個遊戲無論幾個人來玩,總有輸家和贏家。贏家所贏的都是輸家所輸的,所以無論輸贏多少,正負相抵,最後遊戲的總和都為零,這就是零和遊戲。
在競爭的社會中,人們開始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零和遊戲」觀念正在逐漸被「雙贏」觀念所取代。有效合作,得到的是皆大的結局。
24,「路徑依賴」原理
選擇正確,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第一個明確提出「路徑依賴」理論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由於他用「路徑依賴」理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從而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思認為,「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
「路徑依賴」本是指一種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會在一定時期內持續存在並影響其後的制度選擇,就好像進入一種特定的「路徑」,制度變遷只能按照這種路徑走下去。
25,南風法則
柔能克剛:溫暖是誰都不能拒絕的力量
北風和南風有一天在天空中遭遇了,可是它們也決定不了到底應該刮什麼方向的風,就在天空上爭吵不休。這時,它們看見路上有個行人,於是就決定打個賭,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誰勝利,就刮哪個方向的風。
北風發威,頓時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北風灰溜溜地敗下陣來。這時,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便脫掉了大衣。於是南風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勝利。
「南風法則」也做「溫暖法則」,它來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這則寓言。它告訴我們:溫暖勝於嚴寒。
26,「標杆管理」法則
把對手當作標杆:對手就是最好的學習對象
標杆管理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當時,日本成為世界企業界的學習榜樣。在美國學習日本的運動中,美國的施樂公司首先開闢了後來被他們命名為標杆管理的管理方式。
經過長期的實踐,施樂公司將標杆管理定義為:一個將產品、服務和實踐與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或是行業領導者相比較的持續流程。
標杆管理的核心就是:以行業最高標準或是以最大競爭對手的標準作為目標來改進自己的產品(包括服務)和工藝流程。
27,皮格馬利翁效應
不要吝嗇激勵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里的一位國王,他曾用象牙雕刻了一座美女像。他每天看著這座理想中美女化身的雕像,竟然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幕之情。痴情的國王祈求神賦予雕像生命,神被他感動了,就真的讓這座美女雕像活了。於是國王便娶她為妻子。
期望或者說希望真的能夠變成現實嗎?很多人覺得這不過是個神話,可是有兩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卻專門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
他們來到一所學校,和校方協商要對全體同學進行智力測試。而實際上他們只不過在全體學生中進行了隨機抽樣,然後便拿著這份名單告訴校方:上面選出的學生智商很高,有很好的天分,要是學校能夠加以精心培養,一定會學業有成。校方對這一結果深信不疑,立刻採取了相關措施。果然,在期末測試中,這些學生比其他學生表現出了更高的水平。
研究者們通過實驗證明,正是由於教師和學校對學生們產生了很高的斯望,才使得學生們表現得更加出色。教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因而對他寄予更大的期望,給他更多的關注與激勵,於是這個學生就更有信心,表現得更優秀。
這種現象說明對別人期待更高,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於是研究者借用希臘神話中出現的主人公的名字,把激勵的這種巨大作用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28,冷熱水效應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會用不同的秤砣來衡量事物
你的感覺準確嗎?不妨做一個實驗。
準備三杯水,一杯冷水,一杯熱水,還有一杯溫水。先將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溫水中,你會感到溫水很熱;但是如果你先將手放在熱水中,再放到溫水中,就會感到溫水很涼。
同一杯溫水,溫度並沒有發生變化,卻怎麼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感覺呢?
這種奇妙的現象就是冷熱水效應。
29,手錶定律
找到一隻準確的「手錶」,然後只相信它
森林裡生活著一群猴子,每天打覓食嬉戲,過著舒服的日子。
有一天,有一名遊客穿越森林,不小心把手錶落在了樹下的岩石上,被猴子猛可撿到了。於是,每隻猴子都開始向猛可請教確切時間,猛可逐漸樹立起威望,最後當上了猴王。
做了猴王的猛可認識到是手錶給自己帶來了機遇與好運,於是每天努力地在森林裡尋找,希望擁有更多的手錶。後來,猛可果然相繼找到了第二隻、第三隻手錶。但出乎猛可的意料,更多的手錶反而有了新麻煩,因為每隻手顯示的時間都不相同,猛可再也不能確定那隻手錶上顯示的時間是正確的。於是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變得一塌糊塗。
通過這個做事,英國心理學家P﹒薩蓋提出:如果只有一隻手錶,可以知道是幾點;擁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手錶,卻無法確定是幾點了。兩隻手錶不僅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製造混亂。這就是手錶定律,或者稱為薩蓋定律。
30,馬太效應
世界是不公平的:強大,才更有優勢
馬太效應出自《聖經·馬太福音》中的這樣一個做事:
一個國王遠行前,給了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讓他們自己決定怎麼用,等自己回來時,再來看看他們用這些銀子都做成了什麼。
過了幾年,國王回來了,看到3個僕人,沒想到他們已經有了天差地別的差異:
第一個僕人用主人給他的一錠銀子做生意,並且又賺了10錠,國王就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用這錠銀子放貸,賺了5錠,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第三個僕人戰戰兢兢地打開一塊手絹,說:「主人啊,您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好好保存著,生怕丟失。你瞧,現在它完好無損!」國王聽了無奈地笑了笑,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一錠銀子也賞給第一個僕人,並且說:「凡有的,還有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1973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默頓用這幾句話來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對已經有相當聲譽的科學家做出的科學貢獻給予的榮譽越來越多,而對那些未出名的科學家則不承認他們的成績。」同時,他將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命名為「馬太效應」。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社會心理學上也經常借用這一名詞。
31,破窗效應
「亡羊補牢」總比不補要好
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共同提出了「破窗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
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衍。
破窗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環境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必須及時修好第一扇被打破一玻璃的窗戶。這在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2,毛毛蟲效應
不走尋常路:不要固守本能、經驗和習慣
毛毛蟲喜歡跟在同伴後面爬行,這種習性是天生的嗎?為此,一個研究者專門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他找來一個花盆,花盆裡面有很多綠草,然後將一些毛毛蟲放在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一會兒,便有毛毛蟲開始向前動,其餘的毛毛蟲也一個跟著一個向前爬。爬了一兩圈之後,研究者本以為毛毛蟲會很快發現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圈,會馬上放棄重複勞動,轉而尋找新的方向。
可是沒想到,它們就這樣在花盆的邊緣上一圈一圈地爬,不知疲倦似地爬了許久後,毛毛蟲最終精疲力竭,相繼餓死了。
實驗的結論就是:明明身邊就是食物,可是毛毛蟲們總是習慣跟在別人後面,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從而失去了求生的機會。
其實人們往往也存在這樣的特點,總是固守於習慣、先例和經驗,不思創新,也不敢創新。後來研究者們把這一令人無奈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33,跳蚤效應
志在高遠:心有多寬,舞台就有多廣
跳蚤可以輕鬆地跳起1米多高,是動物界當之無愧的跳高冠軍。為了研究跳蚤的跳高特性,研究者們試著限制跳蚤跳躍的高度。
他們先在1米高的地方放個蓋了,然後讓跳蚤在裡面跳躍。這時跳蚤一跳起來就會撞到蓋子頂,它不斷地跳就不斷地撞,於是跳蚤就變得「聰明」了,習慣了在低於1米的高度跳躍。
過了一段時間後,研究者們拿掉蓋子,他們奇地發現,雖然已經沒有了限制,但是跳蚤再也跳不過1米了!
人有時候也像跳蚤一樣,給自己一個易於滿足的目標,結果就只有庸庸碌碌地過一生。不敢想,就註定平淡;不去做,就只能平庸。
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這就是「跳蚤效應」。
34,青蛙法則
不為明天做準備,明天就會讓你為今天后悔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鍋里盛滿涼水,然後放進去一隻青蛙。青蛙在水中歡快地游啊游啊,絲毫不介意環境的變化。這時,把鍋慢慢加熱,青蛙對一點點變溫的水毫無感覺。慢慢地,水溫升高了,青蛙感到了危險,想要從水中跳出來,但為時已晚,因為它已經快被煮熟了!
這就是「青蛙法則」,警示著人們居安也要思危,別等到潛在的危險變成末日時才哀嘆回天無力。
35,「250定律」
征服一個人,連帶徵服他背後的250個人
美國著名推銷員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250定律」。
在一次葬禮上,吉拉德忽然發現了一個現象:每次參加葬禮的人數一般都在250人左右。他忽然想到,每一位顧客身後,大體都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顧客。這就是吉拉德的「250人法則」。
36,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理解與支持:讓溝通渠道暢通無阻
莎士比亞的名篇《羅密歐與朱麗葉》寫了兩個青年的愛情悲劇:他們偶然相遇,一見鍾情,卻沒有想到兩家是世仇,根本不可能結合。他們的戀情遭到了家裡成員的堅決反對,雙方家長百般阻撓。最後為了忠於自己的愛情,兩人雙雙走向死亡,希望來生再續前緣。
心理學家對愛情展開研究後發現,如果出現干擾戀愛雙方愛情關係的外在力量,戀愛雙方的感情反而會加強,戀愛關係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學家德瑞斯考爾將此種現象稱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推薦閱讀:
※【網盟】膚色與服裝搭配黃金法則(圖) ? 微兒藍藍【小仙的藍藍姐】
※陳京華:黃金,原油貿易戰是否波瀾不驚?走勢分析
※陳京華:4.12中東局勢劍拔弩張,黃金原油解析
※書中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