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2012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特別報道

來源:好大夫在線 2012-10-17 17:36:17 複製鏈接

2012 年10 月11~14日,第二十三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在北京舉行。本屆長城會除了分享2012年心血管領域的最新進展外,交叉學科的融合亦是本屆大會的亮點。本屆大會增設了多場跨學科對話,內容設置涵蓋心內科與內分泌、精神科、康復醫學科等關聯學科。10月13日長城會上,內分泌與心血管名家雲集,眾專家圍繞心內科病人的糖尿病早期篩查及血糖管理展開了討論,探尋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Pioneer研究:我國心內科糖尿病漏診超10%

糖尿病是冠心病再發冠脈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顯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心血管事件佔到了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65%--75%。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心內科住院病人中,糖尿病的知曉率和控制率均不理想。

301醫院心內科陳韻岱教授牽頭在全國10家醫院開展Pioneer研究——心內科血糖管理示範項目。陳教授介紹,截至目前,研究總篩查人數6209例,預約OGTT患者2571例,實際檢查OGTT患者1692例,其中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者佔11.26%。我國心內科糖尿病存在大量漏診的情況。

血糖控制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部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孫藝紅副教授在會上解讀了《心血管內科糖代謝異常早期篩查及管理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孫教授強調,血糖控制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部分,合併糖代謝異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糖管理的關鍵在於早發現和早干預。糖尿病高危人群應積極接受篩查。

心內科糖尿病高危人群有:1.年齡≥45歲;2.體重超重,腰圍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或BMI指數≥24kg/㎡;3.有糖尿病家族史;4.曾被診斷為IGR(葡萄糖調節異常);5女性曾有妊娠期糖尿病史。

孫教授指出,《共識》建議合理利用簡易OGT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將其作用心內科早期發現糖代謝異常的主要篩查手段。高危糖耐量異常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預基礎上必要時予藥物治療。

降糖治療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併發症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分會副主任委員、301醫院內分泌科母義明教授在會上與大家分享了心血管病人如何合理選擇降糖藥物。母義明教授在會上指出,規範的降糖治療可使心血管獲益,顯著降低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其中非致死性心梗的風險可降低17%,冠心病的風險降低15%,腦卒中的風險降低了7%。

母義明教授同時提到,心血管患者應選擇合適的口服降糖藥物,在降糖治療過程中應關注如下幾點:1.口服降糖葯長期應用後能否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2.我國糖尿病患者多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應根據患者血糖譜情況選擇降糖葯;3.在血糖監測中,關注血糖峰值的同時也應該關注血糖波動,因為血糖波動也可能是獨立的心血管風險因素。

心血管病人降糖應選擇對心臟有益的藥物 避免低血糖

對於心內科病人的降糖問題,心內科專家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副主任嚴曉偉教授在會上表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降糖之路比普通糖尿病人更難走。心血管病人降糖時應注意兩點:

首先在選擇口服降糖藥物時選擇對心臟有益(或至少無不利影響)的降糖藥物。應充分考慮藥物自身特點,包括降糖效果,藥物副反應,降糖外的獲益等,選擇可減少長期併發症、安全性較好的藥物;

其次,這類病人應重點關注血糖波動情況,避免口服降糖藥物的低血糖反應。嚴曉偉教授表示,這類病人一次嚴重的低血糖可顯著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嚴重的可造成病人猝死。一次嚴重低血糖帶來的危害可能會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所帶來的益處。嚴教授最後也指出,雖然低血糖後果嚴重,但只要選擇正確的藥物,使用正確的方法服用,就可減小低血糖發生的風險。在口服降糖藥物中,二甲雙胍單葯低血糖發生率低,但聯用其他藥物低血糖風險可能較高。而阿卡波糖無論聯合還是單用都可降低低血糖發生率。

最後,與會專家一致強調,不管是心血管病還是糖尿病,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合理的、個性化的治療加上長期管理,才能得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包括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在內的慢性病患者才能迎來春天。

推薦閱讀:

吃什麼能改善動脈硬化?
耳鳴當心心血管病
高血壓的人在喝水上應該注意什麼?
心血管病每個人都會遇到,堅持做4件事,預防血管被堵塞!
喝石榴汁對防治心血管病有奇效

TAG:病人 | 心血管 | 血管 | 心血管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