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科學價值及為將之道聽課筆記

(2009-12-16 12:11:41)標籤:《孫子兵法》兵書屈人之兵孫武韓國教育分類:學校管理聽課筆記(李殿仁: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副政委、中將、教授。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農委委員、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高級顧問、中國戰略管理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軍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二戰史學會副會長、中國老子國際研究會顧問、中國墨子學會顧問。主編《跨世紀的旋律》、《文圖並說中國人民解放軍大事聚焦》、《風馳虎越一江山》、《孫子兵法通論》等,著有《軍旅中的思考》、《墨子與軍事》、《兵家之主——孫子》、《紙爍真情》、《實踐與思考》、《孫子兵法謀略新解》、《李殿仁同志講黨課》等著作。)1.不是孫斌而是孫武是科學思維的兵書不是同一本書經典是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書籍。普遍規律:能持久、穿越時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攻其不備,突破常規、打破僵化、隨機應變。攻與守、全與破、虛與實、奇與正、海灣戰爭採取聲東擊西、避實擊虛戰略,競爭是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本動力。不戰而屈人之兵被西方許多企業家重視。夫戰者,以正合,一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已成為各國共享的智慧寶庫。戰爭的真正目的是和平。英國學者:如果想再進一步則學考孫子兵法。我國的國防學院中的外國學員最喜歡的課程是孫子兵法和毛澤東軍事思想。:通過思索達到深刻領悟。易經:相、數、理、占撰寫方法是:舍事而言理。《計篇》:道為頭等大事,得民心得天下,失民心失天下;全;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是在認識和運用兩個階段的。一是辯證觀:奇正、虛實、眾寡、強弱;二是系統觀:率然之勢;三是創新觀:戰勝不復,以奇制勝;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四是效益觀,並不鈍而利全融會貫通、全面理解。源:實踐、群眾、經驗、經典理論;理:有一個主題思想,合互相聯繫的觀點,構建成;果:在實踐中運用、檢驗。知勝:先知而後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間諜作用。慎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靈活運用;學的目的在於用,用的原則在於活。用講實;變;新;奇。兵學是實用之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韓信用孫武一二條而結束楚漢戰爭;趙括熟讀兵書不重實踐導致大敗。應注重將孫子兵法的理論運用於實踐中去。伊拉克戰爭的厄爾曼創設的震懾理論就取自孫子兵法的「不戰而屈人之兵」關鍵是人和領導者的智力、智慧、智謀。首先要以智為上。以張良與項羽為例說明張良不二過,知止,沉著。張是韓國人,因對秦始皇滅掉韓國不滿,故伺機報仇,刺傷秦始皇不成功,便另擇出路;在遇到老人時忍辱給其拾穿鞋從而得到兵書;在幫劉邦得天下後,劉給其獎賞為眾臣之首:封為萬戶侯(這與韓信貪功名而被呂后殺於未央宮),而張辭掉獎賞歸隱沛縣務農。泰山崩於前而不驚。張與項羽青年階段均是莽漢類,但後來張善於學習,而項不願學習(學習不徹底,讀兵書不紮實,愛動不愛靜,耐不住寂寞),結果發生劇變,項可以打仗的的武夫,而張成為著名謀士。其次,智隨職遷。智力必須隨著職位的提升而相應地提高——克勞塞維茨。職務高後,重要是引領方向和道路。其三,智隨時遷。只知管理學,不懂心理學、社會學,管不好學校。學習重要,北大清華每到周末成了企業老闆的學習園地。三頭:三文。誠信是為人之本,更是為將之德。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信為經營之本。關羽為正義之化身,經商就拜關羽,獲得長久市場。誠信是社會公德,是社會運行的基本前提。立德(靠自己)、立言(靠天賦)、立公(靠機會)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仁愛、仁義、仁慈將要視卒如愛子,視卒如嬰兒,要用情帶兵。故可與之俱死。大將吳起將士兵腿傷口的膿用嘴吸出來,換取廣大軍心。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和平解決平津戰役就是典範。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勢保,而利和與主。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周恩來。有事實依據的批評人。為將之素質,指揮員的士氣決定部隊的士氣。平時,人們對權力趨之若鶩,在危機到來時,卻避之惟恐不及。在非典到來時,當院長就難。將軍的勇敢是大智大勇,是敢於負責、臨危不懼的精神,意志堅定。堅定、堅韌、堅強、剛毅。狹路相逢勇者勝。拿破崙說:一頭雄獅可帶領一群綿羊戰鬥;而一隻羊不能帶領一群雄獅戰鬥。毛澤東在抗美援朝前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講:打。打的一拳開,免的百拳來。嚴首先是對自己嚴。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曹操削髮示眾,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並自降三級,張愛萍自罰站十分鐘。這都是嚴以律己的典範。其次是對部屬的嚴。嚴是愛,松是害。嚴是對幹部最好的愛護。曹操說:五德兼備方為良將。避免五弱點:必死,必生,忿速,廉潔(過於注重自己臉面)、愛民感情——責任,在這個基礎上想辦法、做事情。
推薦閱讀:

《孫子兵法》與現代戰爭
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中華經典藏書 - 圖書 - 噹噹網
從孫子兵法看中美貿易戰
孫子兵法全球行:韓國用兵法創造「漢江奇蹟」

TAG:科學 | 價值 | 筆記 | 兵法 | 孫子兵法 | 聽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