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聖吉與《第五項修鍊》的介紹;彼得·聖吉的《第五項修鍊》與東方的文化
通過將西方系統動力學和東方文化相結合,他致力於發展一種人類夢寐以求的組織藍圖——在其中人們能夠從工作中領悟生命的意義,實現共同的願景。他以冷靜的眼光和關愛他人的愛心,把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開發智力、創造財富以及認知科學融會貫通起來,創建了影響世界的「學習型組織」理論。
美國的彼得·聖吉在上世紀90年代出版了《第五項修鍊———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一書,這本書連續三年榮登全美最暢銷書榜首,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75年來最有影響力的管理學圖書之一。在短短几年內,該書被譯成了30多種文字,在全球範圍發行,颳起一陣陣「學習」和「修鍊」的風潮。作者本人也被稱為繼彼得·杜洛克之後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第五項修鍊》一書最早是在上海翻譯出版的。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的精英人士幾乎人手一冊,普遍在研讀、議論「學習型組織」這個新的管理理念。後來,黨的十六大把建立「學習型社會」列入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主要目標之一,可見其對我國影響之大。
有意思的是,就是這位西方管理大師彼得·聖吉,去年12月特地來上海拜訪他的東方老師———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原來,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南懷瑾先生「只緣避跡出鄉邦」,離開台灣旅美僑居3年。其間,彼得·聖吉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後,正師從西方系統動力學奠基人佛瑞斯特教授,研究系統動力學整體動態搭配的新管理學學科。後來經人介紹,他結識了南先生,由南先生而愛上東方文化,從而他又拜師南懷瑾研修中國傳統禪文化,並每天堅持兩個小時的靜坐修道,直到今天仍堅持不輟。所以,世界上許多學者都知道彼得·聖吉是接受東方哲學、每天堅持打坐冥想的西方管理學大師。
通過將西方系統動力學和東方文化相結合,彼得·聖吉致力於發展一種人類夢寐以求的組織藍圖———在其中人們能夠從工作中領悟生命的意義,實現共同的願景。他以冷靜的眼光和關愛他人的愛心,把系統動力學與組織學習、開發智力、創造財富以及認知科學融會貫通起來,創建了影響世界的「學習型組織」理論。
在彼得·聖吉以前的管理學者,大都是用西方傳統的機械片斷的思維方式看待企業,採用將企業管理分解成各種功能進行切割式的管理。這雖然有科學的一面,但已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需求了。彼得·聖吉突破了這種模式化的方法論,嘗試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思考,以整體思考代替片斷思考,以動態思考代替靜止思考。這就在企業管理學中引進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試圖通過整套修鍊辦法提升企業的「群體智力」,以「學習型組織」模式從總體上回應了信息時代對企業管理的新要求。儘管近年來,西方企業管理思想又有了許多新的發展,比如「扁平化管理」、「執行力」、「應變力」等思想的提出,都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但是,企業整體競爭優勢的源泉,在於能夠使全體員工全心投入並善於學習、持續學習、不斷超越、不斷創新的組織———學習型組織,這並沒有過時。事實說明,只有營造學習型組織的工作氛圍和企業文化,企業才具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彼得·聖吉正是從東方文化領悟到,學習是人的天性。人的絕大多數行為、知識和能力,並非天生或本能,而是後天學習得來的。在社會處於貧困落後的情況下,人們把工作當作謀生的工具和手段。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財富的增加,人們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要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實現自身的價值,就必須通過不斷學習來獲取創新的知識和能力。同時,彼得·聖吉亦從東方文化獲得了觀察與思考的特殊定力,使他在種種美譽面前,仍潛心思考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以及人自身的身心關係。這增強了他的經濟管理要與深層文化智慧契合的堅定信念。這在他的新著《變革之舞》中有著精彩的闡述。
據說,彼得·聖吉打算用後半生的時間在中國和印度探索東方文化的神韻。他對人坦承,每天堅持兩小時的靜坐修證禪文化,不僅讓他永遠保持著旺盛的精力鑽研學問,也對「修鍊」一詞有了深厚的感情。《第五項修鍊》的英文為TheFifthDiscipline,Discipline一詞來源於拉丁文,譯作「修鍊」,在意境上極為貼切。他認為這是蘊含東方文化的神來之筆。
這次中國之行,彼得·聖吉在回答記者關於西方管理理論是否適合中國企業的提問時,作了形象生動而深刻的回答。他說:當你聽中國古典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時,兩種不同的樂器和樂章演奏出來的樂曲,你會有什麼感覺?其實感覺是共同的———美。這個道理同樣適合管理領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學也有共通的一面,只要是美的、適合的、符合規律的,就是適用的、有效的。彼得·聖吉還說,建立學習型組織來自文化和心智的因素,更勝於規則,所以不是規則讓人來學習思考和共享,而是文化和個人心智模式決定著學習型組織。因此,建立學習型組織,就是創建一種學習溝通的文化,讓個體智慧得到共享,融會發展為集體的智慧。這種西方管理學與東方文化不但沒有衝突,反而是相通相融的。
西方管理大師確實有著深深的東方文化情結。彼得·聖吉把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結合起來,致力於現代管理學的拓展和創新,值得欽佩。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楊振寧先生最近說的一段話,他說東方文化是基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人本文化,而西方文化則是基於人與神關係的神本文化,即基督教文化。神本文化是一種分離和競爭的文化,容易導致宗教戰爭、種族制度,是一種缺乏韌性的文化。這是楊先生長期接觸、比較東西方文化之後得出的結論,值得思索。可以肯定,人本文化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平和、勤儉和奮鬥的國風民風,這是中國和平發展、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
推薦閱讀:
※唯一能修鍊法寶的妖怪是誰?觀音給孫悟空救命毫毛就是為了破它?
※有兩個孫子的60歲姑娘, 用歲月修鍊優雅,驚艷了世界
※孫悟空定住了七仙女為何啥都沒幹?竟和他修鍊的功法有關
※修鍊這顆心,達到心的覺悟
※吃素和大道修鍊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