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讀書方法分享

牛頭讀書方法分享1(2007.4.27.)

  分享一點NLP的學習原則。班德勒說,我可以在十分鐘內治療一個恐懼症,可是,我卻無法用一年時間治療一個恐懼症。同樣的,學習NLP的東西,往往也是,如果你在短時間內大量的學習與訓練,你就會了。可是,如果你把時間拆成一年二年。你反而不會了。我學習速讀了一樣。有一些人問我:老牛,你看那麼快,能明白,能記住么?我說:人們記憶得少,不是因為他們看得快,是因為他們看得慢。人的大腦有左右腦。左腦是邏輯的,順序的;右腦是形象的,立體的。我們平時是以左腦的模式在學習的。我們要講道理,要一點一點學。可是,如果你進行快速的,大量的學習時,當你的左腦超負荷時,它就罷工了。自動切入右腦學習模式,那時你就會覺得頭暈腦脹,覺得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這時,就是右腦模式了。大量的信息直接沖入你的潛意識裡。只要有一定的條件活化它們,它們就會大量地被你記憶起來。無論是速讀、影像記憶法、還是NLP的授課。都是這樣的原理。在NLP執行師的課程中,我曾幾次聽到一部分學員說,頭髮脹。說老師講得太多了。消化不了了。 可是,過一些天,他們就說他們明白了。有一部分,卻不是馬上明白,而是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可是,那些信息,他們當時就已經是吸取到腦子裡去的。如果你們有看過班德勒的錄像就知道了,他講得巨快。安東尼也是這樣的。巨快。刷刷地講。  就像看一本書,有許多人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只看前面一部分。後面就沒看。看到一些不理解的,就卡在那裡了。事實上,不需要這樣的。你一開始看,不需要看得太仔細的。你儘管快速地看過去,像豬八戒吃人蔘果一樣。看不懂的地方,你就折一個角。或用螢光筆做一個記號。把書當成雜誌、報紙那樣看。一份報紙的內容,也是相當多的。可是,為什麼我們看報紙不用那麼久呢?因為,看報紙,對於那些我們不感興趣的內容,我們就跳過去了。看書也可以。你第一個目標,不是看懂或記住。而是——快速的看完。手裡拿一支筆,重要的或你不懂的地方,你就做記號。看完之後,你把你的不懂,寫成問題。比如,你看到NLP,看到借力法,你不知道有多少種借力。你就寫下一個問題:有多少種借力法?如果你不知道:地圖不是真實的疆域 是什麼意思。你就寫下「地圖不是真實的疆域」,是什麼意思呢?  然後,第二次閱讀時,你就帶著問題去讀,直奔要點而去。把你不明白的地方整明白。  然後,第三次,就是自我演講。你把書蓋上。拿著你的問題問自己:地圖不是真實的疆域是什麼意思?然後,你就開始回答自己——這就是活化了。無論你回答得多麼爛。多麼胡扯。多麼忽悠。你就算是連滾帶爬的,你也要說出來。用這樣子的方式,看幾本書後,你就奇訝,媽的,我看書怎麼那麼快啊?我說話怎麼那麼有道理啊?我他媽的,牛頭這混蛋,害我看這麼快,以後我沒書看,還怎麼混啊?   就像是學習檢定語言模式。有人說太多。太多是學的理由,還是不學的理由?有什麼難的,不過就是十二個語式么?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身體,頭髮,雙眼、耳朵、口、下巴、脖、左手、右手、肩、胸、肚、背、腰、左腿、右腿…… 這不就有十幾個地方了么?然後,開始聯結。第一頭髮——猜臆式。頭髮上綁著裁衣的剪刀。第二雙眼——因果式 雙眼上塞著二個銀果。其它的類推。為什麼不要記憶呢?許多人就是懶。當學習的內容比較多時,就會找許多許多的理由,讓自己不需要去學習。有找理由的時間,不如直接去學習。  我們群里的厚道兄。他學習檢定沒幾天,他已經講得遠遠超過許多學一二年的人了。為什麼呢?他勤快、他手快腦快行動快。他一次一次地抄。他一次一次的讀。他一次一次地用。 幾天時間,就把許多人都說「難」的關口,給攻下來了。我看過他厚厚的筆記。許多重要的內容,他都是很仔細的抄寫過的。他不想那麼多大道理。既然有心要學,就認真學。別給自己找太多的退路。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反覆做,反覆的事情認真做。   網友衝動的懲罰問:「牛頭,把如何學習檢定,定個好的方法吧。」牛頭:沒啥神奇的法子,你背下來再說。這不過就是一二小時的功夫。如果懂記憶術的,也就是十分鐘的功夫。 如果這都不情願去學。說啥都白搭。   牛頭總結今天講的要點:首先是快速的讀完,同時划出不明白的,或重要的。然後,寫出問題。再次,帶著問題閱讀。最後,自問自答。

牛頭讀書方法分享2(2007.4.30.)

  超負荷學習,也叫過度學習。我們平時的學習,是以左腦的方式的。左腦的學習方式,是線性的、順序的、邏輯的。先學A,然後B,然後C,然後D…… 這樣子的回憶里,也是一步一步來的。就像平常人看書一樣,他是一個字一個字看的。看到不懂的地方,就卡在那裡了。全腦的學習就不同了。它用線性的,邏輯的也行。用立體的,形象的也行。比如,你看一幅圖。肯定不是一行一行看的。都是整幅看下去先,再去注意一些細分的。你對日常生活的記憶,是右腦型的。那記憶也是立體的。   比如你跟你父親一起吃飯。晚上,你回憶了一下。你的回憶是不是:第一:父親的頭髮是黑的。第二:父親有頭。第三:父親的頭上長臉。第四:父親的臉上長鼻。第五:父親的鼻上有二個坑。第六:父親的鼻坑(鼻孔)里長毛。第七:毛是黑的。第八:毛有N厘米長。第九:毛的下方是嘴。第十:嘴裡有牙。第十一:牙里有坑。第十二:坑裡有蟲。第十三:…… 肯定不是這麼有次序的吧?所以,右腦的記憶是立體的。它是整一個人記憶下來的。所以,右腦在一瞬間得到的信息量,是極大的。如果左腦得到一個字,右腦就得到一張立體圖。   而過度學習,就是要達到全腦(左腦+右腦)的學習效果。怎麼折騰呢?就是大量的、快速的學習。  當我們讀一本書時,我們的習慣,就是一開始就是精讀,或細讀。可是,這樣的閱讀方式,如果遇到不懂的。就卡死了。統計學家發現,人們在學習時,就一種下意識的不自信。   就是看一篇東西,總是來回反覆的讀。看過了,再看。一般人看一行字時,事實上是反覆看了許多次。眼睛總是向回跳。只不過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己。所以,外國研究閱讀的人說一個很簡單的小技巧。他們說了,對一般人來說,只要看書時,用手指著字來讀,就可以提升二倍的閱讀速度或效果了。把手指放在書上,邊看邊移動手指。或用筆。就這麼簡單的技巧。 就可以讓我們不會老是把眼睛往回看了。光是這樣一個小技巧,幾句話就說完了。可是,已經可以大大的提高閱讀效率了。  然後,是先泛讀,再精讀。泛讀就是粗略地看過去。要點不是看懂,只是看,明白固然好,不明白也無所謂。做一個記號就好了。遇到重要的要點,也劃一下。或做個記號。  不懂的,就跳過去。說不定,看了後面的,前面不懂的,就懂了。這叫迂迴包抄。你只管著快速的看過去就行了。就像是在看雜誌、報紙一樣。誰會去鑽那個牛角尖啊?當你這樣做時,左腦是處理不過來這麼快這麼多湧入的信息的。自然而然地,就超負荷了。那麼,大腦里右腦的處理模式,就啟動了。如果說左腦是地方常備軍。右腦就是京城的羽林軍。地方軍擋不住時,羽林軍只能出來跑跑龍套了。這樣子,你就從左腦學習狀態,進入全腦學習狀態。許多信息,你以為你只是瞄過去了,沒記住,或沒懂。事實上,大腦已經幫助接收了。只不過,這些信息,都像是一些冬天的蛇。進入大腦就冬眠了。需要你去激化,或叫活化而己。在速讀里有一句話:你學得少,不是因為你看得快,而是因為你看得慢。   如何有效地活化?提問題嗎? 對,可以提問題,也可以做導圖。你看一本書,如果想學點啥,你是需要有目的的。你的閱讀,要圍著你的目的跑。在粗讀時,把與你的閱讀目的有關的內容,就做個記號。然後,你第二次看時,就重點關照它們。可以把它們轉化成問題。比如,你看到一段關於身心與銷售的精華內容。你可以在紙上寫下一個問題:身心與銷售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人有一個習慣。就是有問就有答。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時,無論有沒有人回答你。你自己的大腦,就會自動地找答案。這樣子,潛伏在潛意識裡的知識,就不斷被激活了。左右腦都可以處理文字與圖像的。只不過有重點而己。就像是地方兵與京城的兵都可以打仗,只不過跟誰打,就有不同的側重了。     泛讀、精讀並提出問題,這是前二步。     第三步是自問自答。拿著你列出來的問題,自問自答。不管你答得多麼差,多麼爛,多麼不地道。你就是死皮賴臉地答出來。這有利於訓練你大腦的活化能力。   在第二步里。如果熟悉思維導圖的人,可以順便把那些問題,畫成導圖的形式。如果是我,我更喜歡畫成圖畫的形式。這樣子,在第三步自問自答時,你甚至不需要拿著紙,看著問題來提問。你如果比較牛的話,你可以閉上眼,回憶第二步的圖畫,憶起那些問題,來自問自答。當然,這種水平就比較高啦。以李老師的《重塑心靈》為例吧。他前三章,是一些關於大腦的知識,我早知道的,沒啥興趣。就略過了。第四五章,是講感官與經驗元素的。加起來就是經驗啦。我就畫出一包「精鹽」——經驗。這鹽,拉出二條線,一條線上畫著一個眼睛耳朵——代表著感官。一條線上畫著眼睛耳朵,上面橫七豎八的畫了一些格線。代表著感官的細化——次感元——也叫經驗元素。第六至十一章,都是理解層次的內容。畫一個塔。十一、十二,是關於溝通的,畫一個大嘴巴。最後二章俺毛興趣,不鳥它。在塔啊,大嘴啊,也一樣分出支線來。標出相應的幾章的關鍵詞及圖。然後,進入第三步。俺書與圖都不用看了。開始在客廳里走來走去,扮酷。揮舞著雙手說:今天,偉大的牛頭,給你們這些牛頭們,講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精鹽·塔·大嘴巴。(我邊講邊回憶那圖)這個精鹽的故事嘛,有二條腿。第一條腿就是感官(邊回憶)感官有內外二種,內是視聽觸嗅味,外是…… 第二條退是經驗元素,啥是經驗元素呢?就經驗切切切,就是元素啦。…… 啥是塔呢?塔是指啥鳥呢?就是李大大說的理解層次了。有那麼幾層吧。第一層:環境。第二層,有人在自然環境里撒尿,他這個行為是不好的。所以,第二層是:行為。撒完,被發現了,他害怕地跑了。這是情緒,李大大(李中瑩)說情緒是一種能力。所以,第三層是能力層。他邊跑邊想,這阿峰,太可惡了,不就是在你的花園裡那個那個么,至於跑著大炮崩我么? 這是想法、信念——信念層。他被追急了,他跑到大廈頂層里,大喊:我是瘋子我怕誰? ——身份層啦。然後,他就精神反常,成了神經病了。——精神層。……至於那個大嘴巴嘛。 上嘴唇插著一把剪刀——檢定語言模式。下嘴唇生了根,根下系著彩帶——先跟後帶。不就是這二個冬冬么?整得那麼複雜。像開國大典似的。天啊,這剪刀為什麼是這樣子的?首先,它是彎的?——扭曲。然後,它上面刻著一個龜——歸納。然後,還少了一半——刪除。這扭曲的剪刀同志啊,好可憐啊。下面掛著一隻菜魚。——12語式之猜臆式。啥是菜魚啊?笨,就是用大白菜做的魚嘛。(就是要奇怪。奇怪,你才印象深。你如果走在路上,看到一個普通人。還有看到一個章魚人,是哪個印象深啊?越怪越好。人們對司空見慣的東西,總是熟視無睹。人們對荒涎奇怪的東西,總是興緻勃勃。如果晚上你老婆說,「老公,出來看,路上有路燈耶。」又如果晚上你老婆說,「老公,出來看,天上有上帝耶。」呵,對比一下。   俺的學習是很瘋狂的。狂掃了一本書,就在大廳里胡扯亂扯。然後,俺就記牢了。   你不是說要一段時間學習一個NLP的技巧嗎?(網友春陽融雪問)循序漸進,不等於循序慢進。記憶與練習,不是一回事。你可以在一天內學習NLP的四本書。可是,你無法在一天內掌握一堆NLP技巧。記住跟練會,不是一回事。學習知識,有學習知識的遊戲規則。練習技能,有練習技能的遊戲規則。不能等同。技能技能,就是練出來的。怎麼練呢?單練、組練、操練。就不用細講了。人的大腦很奇妙的。如果你把一個技巧用得滾瓜爛熟。它就會成來一種下意識的習慣。進入你的潛意識。而不會給你的意識造成負荷。所以,那些形成習慣的技巧,再多,也沒啥負面影響。可是,前提是:形成習慣。如果只是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迷糊。要用時,你反而不知道要選哪個了。
推薦閱讀:

好吃不貴的牛頭宴,你敢吃嗎?
牛頭馬面不能泛政治化 (2009-02-25 07:55:45)
點中牛頭穴 外應牛叫聲
【牛頭法融】《答「用心時」偈》
牛頭山上迎客來

TAG:分享 | 方法 | 讀書方法 | 讀書 | 牛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