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顛覆傳媒業:催生10種新崗位

文丨沈浩卿 本文經原創媒體:媒介360授權轉載。

原刊於微信公眾號:媒介360(imedia360)

導讀:新聞生產和採訪的脫離,這是當今時代新聞業最重大的變化。寫消息稿的記者,如果不對新聞事實加以深度分析和獨立判斷,就是會被機器人徹底取代。

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地震後的18分鐘,中國地震台網機器人就自動編寫稿件,僅用25秒出稿,540字並配發4張圖片。內容包括速報參數、震中地形、熱力人口、周邊縣區、歷史地震、震中簡介、震中天氣8大項。

25秒能做什麼?當人類記者還處在驚愕中時,機器人已經迅速完成了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自動寫稿的全過程。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除了深度的調查報道和特稿以外,消息這種傳統的新聞形態,將逐漸不需要記者的介入。這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這是互聯網對新聞業整體性的顛覆導致的。

與此同時,在融媒體時代,秉承「受眾至上」的傳播理念,新聞媒體行業也湧現出一些新興崗位,根據信息消費市場需求的特點來推動新聞業發展。

人工智慧對新聞業造成衝擊的實質是什麼?

九寨溝7.0級地震為什麼能用機器人生成呢?根源並不是機器人本身有多高明,而是在於,在這個時代,新聞生產可以不依賴於採訪。

新聞生產和採訪的脫離,這是當今時代新聞業最重大的變化。寫消息稿的記者,如果不對新聞事實加以深度分析和獨立判斷,就是會被機器人徹底取代。

記者本質上的核心競爭力,是採訪,沒有採訪的記者就不成其為記者。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除了深度的調查報道和特稿以外,消息這種傳統的新聞形態,將逐漸不需要記者的介入。這是個不可逆的大趨勢。這是互聯網對新聞業整體性的顛覆導致的。

人工智慧對新聞業的摧毀式創新

人工智慧的發展,推動新聞業直接從手工業階段跨越到流水線大工業時代,從內容生產、渠道分發、用戶信息反饋,新聞業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為震撼的大變革。

1.內容生產智能化

2015年9月10日,騰訊財經推出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 Writer,主筆發布了首篇新聞《8月CPI同比上漲2.0%創12個月新高》。

2016年2月18日,搜狐宣布正式推出智能股市播報系統「智能報盤」,利用人工智慧的自動跟蹤技術,及時捕捉股市動態,自動化生成並發布資訊。

類似的還有新華社的機器新聞生產系統「快筆小新」。它通過對數據採集、加工,並進行自動寫稿、編輯簽發,以最快的速度地完成例如體育賽事、中英文稿件和財經新聞的自動撰寫等。

2.內容分發智能化

2015年,《紐約時報》副總編Alexandra MacCallum基於團隊工作中需要對文章進行針對性推送的繁瑣經歷,提出應該對用戶關注度進行某種工具化的分析與預測,《紐約時報》數字部門研發的機器人Blossomblot由此應運而生。

騰訊開發的天天快報,通過智能計算用戶的興趣,將各個埠的內容通過演算法精確推送。天天快報先對用戶進行海量推薦,根據用戶屏蔽不感興趣的內容從而進行演算法計算,最終推薦給用戶喜歡的內容。

3.內容監測智能化

Facebook在2017年3月宣稱,已經在使用一套人工智慧系統來監測Facebook Live和Messenger中的不良信息,以幫助用戶防止自殺。這套系統對帖子中那些字眼進行分析,尤其是來自朋友的評論,比如「你好嗎?」、「我很擔心你」就是兩種不同的情緒,相應會觸發不同的信號。

2016年10月,騰訊推出國內首個基於移動瀏覽行為的數據分析工具——騰訊瀏覽指數。這套指數通過接入400多個APP、超過4億對用戶數據,可以提供基於行業、品牌和IP的熱點分類排行,如明星、汽車、手機、電視劇、遊戲等;針對特定事件、人群、品牌指定專題報告和定製化洞察報告。

新技術變革新聞業,催生多種全新的媒體新聞崗位

技術對於新聞的變革,已經從生產端蔓延到分發端。在生產端,媒體終於邁進自動化門檻。在分發端,以天天快報、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個性化閱讀客戶端,也在掀起一場巨大的變革:把新聞的編輯發布權從人讓渡給演算法。傳統的新聞崗位被淘汰,但新的新聞崗位也湧現出來。

以下,就是當今美國10個新興新聞崗位,從這10個新興崗位不難發現,傳統媒體對於技術性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即使最傳統的編輯崗位,也賦予了更多的洞察力、內部協調的職責。

1.受眾分析員

目前《今日美國》(USA Today)新聞網的The Journal News開設受眾分析員( Audience Analyst )崗位。工作職責具體包括兩方面:其一,挖掘、記錄和分析量化數據信息。其二,提供信息分析和策劃參考。

2.參與編輯

目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開設參與編輯(Engagement Editor)崗位。職責是確定能引發受眾共鳴的新聞故事、發現最佳傳播策略並向多個媒體平台推送。

3.應用技術創新引領員

目前《今日美國》(USA Today)開設應用技術創新引領員(Creative Lead of Applied Technologies)崗位。主要從事虛擬現實項目的設計工作,和編輯團隊合作開發一個受眾浸入式新聞體驗項目。

4.社交媒體和社區編輯

目前msnbc.com開設社交媒體和社區編輯(Social Media and Community Editor)崗位。其需要24小時不間斷把新文章、圖片和視頻發布到流行的社交媒體上,滿足社交平台上的受眾需求。

5.社會發現總監

目前CNN和Buzzfeed開設社會發現總監(Director of Social Discovery)崗位。其職責是率領團隊評估這些受眾上傳的素材,發現現場目擊者,挑選最好的用戶生產內容並將其發展為熱點新聞故事,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及時采編新聞並進行評論。

6.移動項目經理

目前《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開設移動項目經理(Mobile Project Manager)崗位,職責在於協調並改進程序應用開發人員和編輯團隊的日常合作。

7.消費體驗總監

目前《沙漠太陽報》(The Desert Sun)開設消費體驗總監(Consumer Experience Director)崗位。其工作是藉助分析軟體幫助媒體了解受眾的興趣所在,並在創作和發布新聞產品時首先考慮新聞信息消費者的需求和體驗。

8.直播編輯

目前《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等媒體或平台開設直播編輯( Live Editor )崗位。直播編輯負責為社交媒體平台提供視頻編輯和發布服務,並吸引受眾參與直播。

9.創新實驗室主任

目前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的Today Digital開設創新實驗室主任(Head of Innovation Labs)崗位。每一個創新項目被視為一個實驗(從技術層面來說,實驗分為三類:現場、非現場和物聯網)。其職責是率領團隊開發提高新聞媒體與受眾互動性的解決方案,例如投放一個移動在線應用程序或提供互動式視頻(例如Facebook的Messenger)。

10.虛擬現實編輯和拼接員

目前《赫芬頓郵報》的HuffPost RYOT開設虛擬現實編輯和拼接員(VR Editor and Stitcher)崗位。其職責是運用虛擬現實技術把觀眾帶入虛擬現實新聞和紀錄片中。他們為社交媒體創作短視頻新聞,確保虛擬現實新聞報道與現實情境無縫對接。


推薦閱讀:

觀點 |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致AI時代的我們 —— 請不要忽視寫作的魅力
深度解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附原文)
6+128GB尊享版降價創歷史新低:新旗艦將發布 忙清庫存
科大訊飛醫學影像再下一城 奪得眼底圖分析國際賽事冠軍
雜談人工智慧

TAG:人工智慧 | 傳媒 | 智慧 | 顛覆 | 崗位 | 人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