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智能手機市場格局、賽點與理念有哪些變化?
2014年,智能手機市場風雲變幻,三星市場份額持續下滑、小米華為進一步崛起,2014年,小米手機銷量達到6112萬台,較2013年的1870萬台增長227%;華為手機2014年總出貨量達到了7200萬台。索尼連續7年下滑,摩托被聯想收購,目前市場份額已不足2%,黑莓的市場份額已跌至1%。
國內小米華為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崛起,蘋果則持續增長,迎來全盛時代。而在2015年,智能機市場格局、賽點與理念又將有哪些變化?
2015年,國產廠商品牌上浮,高端滲透風口已至
討論2015年的智能機市場格局,還要從2014年的回顧說起。2014年,華為mate7口碑與銷量不俗,華為憑藉mate7在2014年的中高端市場逐步打響了口碑,品牌開始上浮。加之華為已經有了自己的核心技術與晶元、風格在逐步形成,可以說,進軍高端市場已經搭建好了跳板。
2014年,小米增長明顯,圍繞MIUI系統打造的生態圈已基本成型,小米商業營銷模式已大致形成了一套契合小米的獨立打法以及市場營銷閉環。但小米的短板依舊明顯,就是小米長期的中低端路線導致小米的品牌溢價上升空間受阻,雙十一期間,紅米系列品牌暢銷卻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固化了小米低端品牌的調性,不利於小米生態圈的價值釋放與品牌上行,所以小米的焦慮也是不言而喻,加之小米手機用戶也逐步成熟,小米發力中高端已是必然之舉,所以小米迫不及待的發布了定位於3000+的小米Note。
華為小米都想打入高端市場,一個是漸進式一個是跨越式,一個是科技男一個是文藝風。但小米從低端瞬間跳到高端,用力過猛跨度過大,其高端品牌影響力依然需要時間來檢驗,用戶買不買賬還很難說。另外我們看到,2014年,OPPOvivo等小眾個性化品牌通過強化攝影、拍照、音質等細分功能,在3000元檔穩穩佔據著自身的一席之地,也凸顯出國產廠商的個性化品牌上浮的空間依然存在。
總體來說,國產廠商在供應鏈管理、技術研發、質量控制與三星蘋果差距仍在,但積累與底蘊漸深,隨著摩托羅拉、索尼、黑莓、三星等國際廠商的增長停滯與逐漸下行,國產廠商品牌上浮並滲透到高端市場的風口已至,國產廠商與三星在Android中高端市場的角逐戰會日益激烈,而在三星的品牌、軟硬體優勢、國內渠道、營銷等方面優勢在逐漸收縮的情況下,國產廠商將蠶食部分三星在中高端的市場份額。
2015年,模仿蘋果已無出路:品牌模糊價值被稀釋
2014年,iPhone6發布之後,國內廠商打磨出眾多高仿版「蘋果」。比如聯想的筍尖,百加V6手機,大可樂3,波導L9,甚至,曾經的小霸王學習機也推出了一台小霸王L7在外形上與iPhone6也極度類似。我們知道,當初小米從效仿蘋果公司起步,逐步積累了大量米粉用戶群,在打磨MIUI系統生態的過程中,在手機設計上也逐步脫掉了蘋果的標籤,形成自身的品牌工藝風格。
但小米這種策略成功的條件在於小米初創時面臨著一個快速發展但不成熟的智能機市場環境。在市場不成熟的階段,對高端品牌的模仿可以在用戶群體中形成一種噱頭,引發市場關注。但在市場成熟的階段,用戶對於高端品牌的認知已經形成,對手機品牌也已有自身判斷,這驅動用戶內心對於山寨蘋果的模仿的一種內心抵觸。
小米認為自己是「風口上的豬」,也在說明其成功的本質是恰恰抓住了市場不成熟的階段,目前小米已經從山寨「蘋果」這種標籤中走出來,從小米4再到小米note,事實上,雷軍在逐步扭轉「山寨」蘋果的用戶印象,而小米若要發力高端品牌溢價,就必須脫掉「高仿」的帽子,形成自己的風格。
可以預見,在2015年,蘋果的iPhone新品發布之後,國內市場將繼續誕生一批國產高仿版「iPhone」,但事實上,2015年,在創新乏力的大環境下,手機用戶對於智能機創新與個性化的需求會更強烈,面對市場成熟與用戶對品牌認知趨於理性的大環境下,這種模仿蘋果的策略將越來越走不通,從已經成長起來的用戶的角度來看,高仿「蘋果」是一件掉逼格的事兒。
事實上,2014年高仿版iPhone6的市場銷量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對於急於發力中高端市場的國產廠商而言,外觀上若依然去刻意模仿蘋果,未來不僅會造成自身品牌模糊,而且其本身已有的品牌價值或將被逐漸稀釋掉。
2015年,手機工藝設計創新或迎來爆發節點
在設計上,2014年的手機硬體創新發展已經走入瓶頸的時間節點,工藝、外觀設計或將是2015年Android品牌廠商打差異化的一張牌。在國內,主打設計的品牌有OPPO與vivo,目前OPPO沉澱出了主打性能的Find系列、主打拍照的N系列的手機,2014年OPPO推出的可旋轉攝像頭的智能手機產品N1,在設計這條路上,國產廠商正在尋找小眾領域的差異化。
另外再看小米。小米一開始主打性價比,這個階段的小米是沒有設計的,小米當時的口號就是:「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當然這是為性價比低端機找一個情懷的立足點。到2014年的小米4,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開始彰顯設計元素。直到日前發布的小米Note,其設計元素進一步凸顯,比如金屬邊框加雙面曲面玻璃,發布會放出來的PPT提煉出來的關鍵詞就是:「薄、輕、窄、短、平、大。」,從中看出小米Note手機外觀工藝設計被雷軍重點強調。
相比此前小米比跑分、參數開始轉變為比工藝設計,段位有所提升,但更高的配置與更有設計感的外觀是否就能支撐小米的高端品牌溢價依然懸念重重,但是不可否認,對小米來說,在手機硬體配置發展到頂端與用戶審美疲勞的時間點,需要尋找衝擊用戶眼球的新亮點。
另外,華為在2014年推出的AscendP7、Mate7也彰顯出華為在工藝設計上的發力。而在工藝設計方面,HTC美國總裁JasonMackenzie評價S5時,對三星塑料材質嘲諷了一番,大致是稱:」三星手機在這個時代還在用質感廉價的塑料和設計,廉價塑料製造的產品不利於三星品牌的上行。」不過三星也算及時回頭,2014年推出的三星GalaxyA5、GalaxyAlpha都開始強調金屬邊框設計。
另外,三星、LG都已經推出曲面屏手機,曲面屏雖然是一大設計創新,但市場反響平淡,這可能是主流之外的小眾用戶群體的偏愛設計。另外一大設計點則是柔性屏,這種設計是基於防止智能手機屏幕被摔裂的一種考量,不過在業界看來,柔性屏對屏幕製造工藝,晶元設計等技術方面有要求,因此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但在筆者看來,從手機防摔、耐用角度來設計手機的訴求從諾基亞到索尼的三防手機都證明它難以打到用戶痛點。所以,柔性屏的用戶需求難以定論。
最後要說的是無邊框設計。無邊框設計是手機用戶與行業呼籲並且關注度相對較高的一個設計訴求點,目前在小米Note發布之後,有諜照曝出小米S5將推出無邊框手機。因此,也可以預見的是,2015年,無邊框設計或成為手機廠商嘗試的一大設計亮點。
我們看到,無論是領航者蘋果,還是三星、國產廠商,在硬體創新暫時找不到更好的出路的情況下,或將會在2015年打出工藝設計這張牌,無疑,手機用戶在千篇一律的手機設計中,需要需要更好的視覺體驗、握持感與操控體驗,而工藝設計的創新也將應對手機用戶未來更加個性化的需求。
中外Android廠商集體搶佔低端市場:個性化或成突圍關鍵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反覆談到,國內智能機市場增長放緩,人口紅利不再,但低端手機市場則有著國內最龐大的主流消費群體,依舊有巨大增長潛力與空間。所以我們看到,2014年下半年,三星終於低下頭顱,開始調整了在中低端的產品線,志在奪回被中華酷聯小米主導的中低端市場份額,三星2014年在印度首發Tizen智能手機Z1。
另外,GalaxyA系列機型品牌得到三星重視,三星今年推出了GalaxyA3,A5、GalaxyA7等定位在1900~3000價位區間的機型。而國際巨頭微軟也開始向亞非市場推低價智能手機,起步價低於百美元。另外,再看HTC、摩托羅拉與黑莓。HTC今年推出DesireEYE來打中低端市場,HTC北亞區主席JackTong介紹,2015年HTC還會推出一批低價機型。
摩托羅拉,黑莓都表明了要重返中國市場,那麼,從奪回失去的用戶與重塑品牌的角度考量,進入中國市場,中低端市場將可能是其主打的市場區間。
從整個走勢看,國產廠商逐步向高端滲透,但低端市場依然會是主導,尤其是印度等東南亞市場,據媒體數據顯示,2014年,高達92%的印度智能手機消費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國產廠商的中低端機型源源不斷進一步往印度等東南亞國家滲透將沒有懸念。因此,在2015年,中外廠商或將集體搶灘國內中低端市場,而國產廠商還進一步搶佔東南亞等中低端市場,發力品牌落地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
隨著智能手機發展成熟,手機用戶口味被調高,在中低端市場,光有性價比配置優勢可能已經不夠,凸顯個性化功能,比如音樂、拍照、女性、老人等特定的市場細分人群的手機會是撬動低端市場的競爭殺器。
HTC、OPPO、vivo等手機,都已經開始發力拍照與音樂手機,這種手機的定位是匹配了女性市場與個性化需求的特定市場,但可以看到的是,目前這類特色化與個性化定位的手機目前尚在中端價位遊離,比如HTCOneM8t、oppoN3、R5等手機都在3000元價位,如果下沉至低端,個性化、特色化手機或成為突圍性價比主導的低端市場的一大優勢競爭力。
中華酷聯小米上行,三星下行,蘋果暫時難以撼動:這種格局仍將持續
2014年,總體而言,國產手機上行,三星下行,2014年第三季度三星全球市場佔有率從一年前的32.5%下滑到了23.8%,出貨量大幅下跌。在中國市場,三星也在2014年首次出讓了手機銷量第一的寶座。
另外,2014年的蘋果雖然顛覆性創新已然停滯,但出貨量卻穩步上升,市場份額相較2013年甚至還在逐步攀升,迎來全盛之年。圍繞iOS為核心的軟硬一體化生態進一步穩固,蘋果連接一切生態布局的價值正在釋放,目前尚無人可撼動,2015年的蘋果,硬體上發力微創新,並在圍繞iOS為核心的軟體生態上持續發力,推動連接一切的布局或是蘋果的核心戰略。
目前來看,蘋果後續增長潛力還在於中低端市場,傳言2015年將發布的小屏低價4寸iPhone或將助推蘋果持續增長。
前面提到,華為小米等廠商增長明顯,而Vivo和Oppo等智能手機製造商市場份額正在擴大,儘管與蘋果三星相比,差距依然明顯,但總體上看,國產廠商的上升勢頭明顯。
筆者曾論述一個觀點,以硬體發展為主導的手機廠商,未來的可能趨勢可能會淪為軟體商打工,而三星正在走向索尼的老路。而以華為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在核心技術專利、硬體技術方面的提升,在性價比與粉絲營銷以及對本土市場的渠道、用戶、營銷的滲透能力則勝過三星,無論是發力中高端,或是進軍東南亞等國際市場,均顯得心態良好,步伐穩健,而三星在移動終端業績下滑壓力下,在戰略布局與創新方面均未找到更好的增長亮點,因此顯得更為焦慮。
三星目前已基本觸碰天花板,中華酷聯小米在軟硬體、渠道、營銷布局等各方面上升空間很大,依附巨大的國內本土市場,並集體發力印度等第三世界潛力市場,未來增長潛力依然明顯。因此整體看,中華酷聯小米上行,三星下行,蘋果暫時難以撼動,2015年,這種格局仍將持續。
【作者: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關注更多鈦媒體作者觀點,參與鈦媒體微信互動(微信搜索「鈦媒體」或「taimeiti」))
推薦閱讀:
※略談文化與文化建國理念
※4P-4C-4R:營銷理念的演變
※嚴翅君:理念變革是社會管理創新的前提
※姚愛興委員: 讓「家和萬事興」的理念深入人心
TAG:市場 | 智能手機 | 手機 | 市場格局 | 理念 | 格局 | 變化 | 2015年 | 手機市場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