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社會交往能力?轉載這個標題有點大,涉及的方面比較多,我想先說一個小例子:有一天下班後,我帶好好在公司的寶寶屋玩。那天剛好有一個6歲的哥哥也在那裡,好好很高興,因為她喜歡和大孩子一起玩。兩個人一開始相處得還挺融洽,可是沒過一會,兩個人就開始鬧矛盾了,好好用積木搭了一個「金」字,但是少了兩點,小哥哥非要糾正,好好不肯,兩個人爭執起來,小哥哥大聲說:「你真不講道理!我不和你玩了!」好好哭了,在大孩子面前,她顯然還太不具備足夠的正面抗衡能量,所以來找我,「媽媽,我不想玩了,我們回家吧。」我帶她來到外面,陪著她,讓她哭了一會,問她:「還想回去玩嗎?」好好氣鼓鼓地說:「我才不回去了呢!」我說,「那好吧,不過我還要進去拿我的背包,你願意和我一起去嗎?」好好其實還想繼續玩,我這麼說,她馬上說:「好吧!」然後我們一起回到屋裡。此時小哥哥在屋子裡面一個角落玩,好好看著地上的玩具,說,「媽媽,我還想再玩一會。」於是,兩個人分別在屋子兩邊各玩各的。過了一會,小哥哥覺得沒意思,看到好好這邊在玩商店賣東西的過家家遊戲,也想參與,就過來在旁邊看,過了一會他對好好說,「那個西紅柿應該比雞蛋賣得便宜才對。」好好脫口而說:「才不是呢!」不過,我發現,她停了一下,然後又說,「那我把這兩個賣一樣的錢吧。」我的分析:好好其實還是想和這個哥哥一起玩的,因為想起剛才的不快,她發現,互相反對的結果是沒辦法一起玩,於是主動採取了一個讓步的方式。小哥哥顯然也想和好好一起玩,就接受了好好的說法,說:「好!那就西紅柿和雞蛋賣一個價錢。」於是,兩個人就開始一起玩商店賣東西的遊戲了,後來玩得都捨不得走。如果在好好哭的時候,我就帶她回家,那麼這次交往留下的經驗是負面的,下一次,好好有可能因為這次負面的經驗而在今後的交往中產生心理負擔,從而在遇到下一次相同經歷時可能會強化這次的消極經歷。如果她通過自己想辦法解決了問題,就得到了一個積極的經驗,也會對今後的交往更加自信。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通過灌輸而來的,其實,孩子的天性都是願意和夥伴一起玩的,而且他們本能地會察言觀色,但是他們需要在不斷的交往中去體會和總結經驗。這裡面,我覺得家長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點:1、孩子需要在生長環境中,看到成人的社會交往方式,從成人身上學習怎樣待人接物。真實的生活是孩子學習社會交往的最好方式,比如在家中如何招待客人、如何和客人聊天。這個過程中,不需要強加給孩子怎樣做,只要成人做了,孩子就能學會。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懂禮貌,主動和別人打招呼,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去強迫孩子做,只要媽媽每次都做到了,總有一天,孩子也會去做的。2、鼓勵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願意幫助別人、學會傾聽別人說話——這是社會交往最基本的一個原則。尊重別人,也會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要讓孩子做到這一點,家長首先在家裡要營造一個這樣的環境,尊重孩子,傾聽孩子,並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會逐漸懂得,和其他人一起時,怎樣做別人才能接受。3、多為孩子提供社會交往的機會,這個過程中儘可能為孩子選擇適合他的同伴;比如年齡相仿、個性彼此協調,儘可能創造良性的交往經驗,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和同伴的交往不愉快,家長適當提供幫助,理解和傾聽孩子、給予孩子能量,但是不要替孩子打抱不平或者指揮孩子如何去做。
推薦閱讀:

細數水泊梁山「不靠武力靠能力」的技術人才
提高邏輯能力有哪些不錯的方法
平衡力-優秀的人必備能力之二
現在戰鬥機是注重隱身能力好還是注重機動性好?
踐行群眾路線要以增強「四自能力」為保障

TAG:社會 | 孩子 | 發展 | 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