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鄆城縣,素有「梁山一百零八將,七十二名出鄆城」之說
鄆城縣位置圖
鄆(yùn)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於中國山東省菏澤市。總面積1643平方公里,人口122萬,作為《水滸傳》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和晁蓋都是鄆城人。榮膺「中國好漢之鄉」、 「戲曲之鄉」、「武術之鄉」、「書畫之鄉」、「古箏之鄉」的稱號,是山東省首批旅遊強縣。
一、歷史沿革
1、夏代鄆地為徐州之城,商代鄆城稱庇(故城在縣城北肖固堆一帶),商王祖乙曾遷都於此。
2、春秋時,魯成公四年冬(公元前587年),魯國為加強防禦,築城名鄆。
3、西漢時於鄆邑西分置黎縣(治今陳坡)、廩丘縣(治今水堡),同屬兗州東郡。東漢廢黎縣入廩丘縣,屬濟陰郡。三國時鄆地屬兗州東郡廩丘縣。晉朝為濮陽國廩丘縣。
4、北周時期,析廩丘縣置清澤縣,治今鄆城縣東,屬濮陽郡。隋開皇四年(584年)改名萬安縣。治所在今山東鄆城縣東十六里。十八年(598)改鄆城縣。唐天祐二年(905)復改萬安縣,五代唐複名鄆城縣。
4、唐朝武德四年( 621 年)廢東平郡設鄆州,治鄆城。次年置鄆州總管府,轄鄆、濮、兗、戴、曹 5 州 32 縣。貞觀八年( 634 年),因鄆地卑濕,州治遷須昌(今東平東北)。天佑二年( 905 年)鄆城縣複名萬安縣,隸鄆州。唐以後,鄆城名稱又多有變動,歸屬也有變化,但大多為州、郡或縣的治所。
5、北宋屬濟州濟陰郡。金大定六年(1166年)徙治盤溝村,即今縣城。屬濟州。元屬濟寧路。明屬兗州府。清屬曹州府。
6、1914年屬濟寧道,1925年屬曹濮道,1928年直屬於省。1946年鄆城縣改鄆北縣,析原鄆城、鄆巨、南旺三縣各一部另置鄆城縣,隸屬不變。
7、1949年鄆北縣併入鄆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專區,1952年撤平原省,隨菏澤專區歸山東省。1958年撤銷菏澤專區,改屬濟寧專區。1959年復置菏澤專區,鄆城又還屬。1967年屬菏澤地區。2000年,屬菏澤市管轄至今。
二、名字由來—因駐軍而得名
「鄆」始於春秋,公元前587年建城。據《春秋左傳》載:「成公四年冬城鄆。」《鄆城縣誌》述:「周、春秋,魯成公四年冬城鄆。鄆為魯西鄙,地臨曹、衛,嘗聚軍於此,以防侵軼。」又云:「鄆始於春秋。」《說文解字》述:「鄆,從邑,軍聲,魯有鄆地。」秦時鄆城縣境內有鄆、廩丘等城邑。
三、風景名勝
1、宋江故里。鄆城是《水滸》英雄的故鄉,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宋江故里宋家村,晃蓋故里東溪村,吳用老家車市,智取生辰綱之地黃泥崗等都分布在鄆城。
2、唐塔。又名觀音浮屠,原觀音寺塔,據考為五代時建。觀音寺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現存四層,由精美的磚雕斗拱組成塔檐。
3、水滸文化城。水滸文化城是一處集武術交流、水滸文化街的風情展示和狗娃藝術團精彩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景觀。
4、佀公祠堂。佀公祠堂系明朝成化年間進士戶部尚書佀鍾祠堂,位於城南佀樓村。祠堂為四合院式建築,為明代創建,後經多次添建重修,始成規模,現存山門、大殿、東西配房及耳房。
推薦閱讀:
※山東行》》某州官祖墓|
※《印光大師文鈔》第六卷 晉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 清十二祖紅螺資福際醒大師
※山東濱州颳起8級風 重6噸秦始皇雕塑被吹倒
※山東去年破獲經濟犯罪案件5525起 涉案金額近百億
TAG: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