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採訪紅區的外國人,讓毛主席的影響走向國際,骨灰葬在北大
斯諾
埃德加·斯諾1928年離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來到中國,在上海任《密勒氏評論報》助理主編,以後又任《芝加哥論壇報》、倫敦《每日先驅報》駐東南亞記者。他踏遍中國大地進行採訪報道,「9·18」事變後曾訪問東北、上海戰線,發表報告通訊集《遠東戰線》。
在上海,他見到了宋慶齡和魯迅,引發了他對記錄中國人民苦難與嚮往的中國新文藝的興趣,後來他對蕭乾講,「魯迅是教我懂得中國的一把鑰匙」。他慶幸自己能在上海結識魯迅先生和宋慶齡女士,他是在他們的指引下認識中國的。
斯諾
斯諾熱愛中國,熱愛海淀。他努力學習中文,還請了一位滿族老先生指導,他認為「海淀的居民成分複雜,但他們都操優美的北京話,因此,這裡是外國人學講中國話最理想的地方」。
斯諾在上海目睹了八一三事件。在報道中,斯諾稱讚這場戰爭是「偉大的表演」,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軍事技能,是許多人所沒有料想到的。接著,斯諾沿著日軍在中國的侵略戰線,橫越中國國土,去了漢口、重慶、西安,並再一次去延安,撰寫了一系列的新聞報道。
斯諾
他描述八路軍:已經成為一種英勇的傳說,這傳說在它萬次戰鬥的記錄中,象徵著每一個作戰的人都必須相信它具有的那些戰鬥的品質:忍耐、敏捷、勇敢、指揮的天才、不屈不撓也許最重要精神的不可戰勝。所有這些結論,都顯示了斯諾作為一個進步新聞記者敏銳的洞察力。
斯諾
北平淪陷後,斯諾在自己的住所里掩護過不少進步學生,幫助他們撤離北平死城,參加抗日游擊隊或奔赴延安。1936年6月,在宋慶齡的安排下,斯諾首次訪問了陝甘寧邊區,拜訪了許多中共領導人。在延安,他曾將親眼見到的一二·九運動實況講給毛澤東同志聽。
斯諾
1972年2月15日,斯諾在瑞士日內瓦因患癌症病逝。病重期間,斯諾留下遺囑:「我愛中國,我願在死後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裡,就像我活著時那樣……」遵照斯諾的遺囑,經同意,1973年10月19日,斯諾一部分骨灰的安葬儀式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舉行。
斯諾
推薦閱讀:
※主席詩詞,還是用草書寫,夠味!
※紀念毛主席壽誕 七律兩首
※毛主席祖居地原來在浙江江山......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
※?這才是真實的毛主席,非常珍貴,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