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中國的反面——《天下》啟示錄(四)
中國人恐怕最不能釋懷的就是對日本人的恨,這種恨是不同尋常的,因為還沒有哪個民族可以讓我們這麼恨。我們自認為很了解日本,但我們真的不知道日本人是怎麼想的。相對於日本對我們的深入研究,我們對日本卻是淺嘗輒止,說白了我們還是以老師的高高在上來對待這個擁有蠻力的民族。但這樣的態度對於正在激烈對抗的兩個國家來說是很愚蠢的。不了解我們的敵人,我們會死的很慘。
擁有傲慢統治階級的日本
日本是和我們一衣帶水,但這個距離有些遠。所以,我們的影響力在他們那裡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日本對中華民族來說是個雞肋,但日本看我們卻像肥羊。我們一直不想理日本,但當著日本脫亞入歐後,我們已經不能置之不理了。日本人民也一直被欺壓著,但日本沒有外力的影響,再加上本身日本腹地的狹小,導致了日本平民與貴族對抗的不利。這深深影響了日本的傳統,日本沒有文治的傳統,卻有著豐富的武治的經驗,這就使得中國經驗在日本發生了扭曲。
在中國政治中,「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成為統治者的共識,但這些在日本那裡卻並不是那樣的。他們只相信強者。向大化改新那樣的唐朝模式改革在日本也失敗了。因為統治者沒有民意基礎,這裡的民意基礎是日本老百姓沒有參與政治的熱情,或者說讓日本缺少像中國一樣的自由農民,沒有這個前提,照搬唐朝經驗,最終引發的是軍閥混戰。這就成為了韓毓海所提的和尚、外戚、貴族之間的征戰。
但大化改新確實為日本帶來了不同的東西,天皇的稱號就是對唐朝皇帝的借鑒。但中國的統治者不敢稱天,而日本統治者卻敢,他們圍繞著這個天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因此以後不論怎麼混戰,天皇的這個稱號、這個象徵一直被保留下來。日本的統治階級不幹慕虛名處實禍的事情。他們引進中華經驗並在日本進行改造,才是赤裸裸的愚民政治。所以,可能文化來源上有諸多相似點,但其內容實質是很不相同的。日本才是長時間的閉關鎖國,因為當著他們無力去開拓外面的世界的時候,愚民政治是害怕思想這一頭洪水猛獸的。
最後的武士
但無論怎樣的愚民,統治權力的下移都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趨勢。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要吃飯,就需要越來越多的自由人。日本數百年的軍閥混戰就是一個從貴族到大名到武士的一個權力下移過程。但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統治階層,就需要更高超的統治手法,茶道、武士道就成為武士的意識形態,對主人的絕對忠誠成了這裡的核心要義。但隨著武士的越來越多,他們的主人也越來越力不從心了。這時候,不得已的,武士要逐漸被下崗。好一點的封塊地,國家給予很少一些的買斷金。差一些的,直接讓他們流浪街頭。我們不清楚為什麼日本的色情行業如此之發達,但其實這是有很深的歷史源頭的。上層人士有歌舞伎,下層的百姓們不得不讓他們的孩子們去做三陪女。現在的歷史學家描述的是這些父母很高興,這些的女兒很高興,至少女兒的犧牲能為家庭的綿延帶來保證。所以日本的色情被渲染上了義無返顧的悲壯,這其實讓局外人看著心酸。也讓我知道為何社會主義不能在日本成功了?他們的百姓確實被愚昧的很久,比起魯迅筆下的中國人,其實日本人更需要靈魂解放。當著外國的隆隆炮聲和天皇的脫亞入歐,日本武士只能自己奮戰,但這樣的奮戰本來就帶著背叛,日本武士的消亡也在所難免了!
天皇是最大的買辦
德川幕府為何退出了歷史舞台?除了韓毓海所說的它在其他地方軍閥以及外國統治者之間搞平衡,結果兩面不討好以外。還有就是它沒有合理安置它的階級基礎——武士集團。結果武士被天皇成功爭取了下來。倒幕運動成功了以後,也不是向國人想當然地認為的那樣,天皇就能控制一切,其實天皇也依然是個擺設,被神一樣供起來的擺設。不要迷信神話,神是最悲慘的,是按照某些人意願刻畫的,神和傀儡唯一的區別就是,神不可以隨便換,但傀儡可以。但相似點是,都沒有世俗權力。天皇也一樣,他有危機感,他需要靠山,而外國人是最大的靠山,所以有了外國人他也就可以在日本國內興風作浪了。脫亞入歐就是天皇的投名狀,侵佔琉球、台灣、朝鮮是其更進一步的表現。
真實的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一直被當做開明統治階級勵精圖治進行改革的表率,但真的是這樣嗎?真的不是。這些統治精英們只不過把對大名、將軍的忠誠,變成了對天皇的忠誠。而實際控制國家的是薩摩藩和長州藩。他們建立的現代軍隊、現代教育、現代醫療都是建立在對普通平民課以重稅的基礎上,讓普通平民大量破產的基礎上的。而這些私利都跑進了日本現代財閥的口袋裡,說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其實是為了以現代化為名的舊的統治階級。所以,在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平民階層罕見的持續的進行了大規模起義,然而他們都被無情的鎮壓了。直到甲午海戰之前,實際上日本的經濟是很糟糕的,大清的GDP還是日本的七八倍。但中國甲午海戰失敗後被迫給予日本的賠款,成為重新凝聚日本的強心劑,從此他們開始走上了以戰養戰的道路。日本平民也歡迎這一政策,就像他們為賣淫而苦澀的笑一樣,他們盡全力支持了國家的侵略政策。
日本的幸與不幸
什麼是日本的宿命呢?因為它離著大陸不近不遠,因為它國土小,資源貧瘠。由於這些原因,中華帝國不願理睬日本,歐洲列強不願侵略日本。但由於它遙看遠東,它就能對中俄進行監視,這樣它就成為亞洲的大門,它的脫亞入歐對亞洲的影響很大,成為保護歐美的橋頭堡。日本還有長期戰爭的傳統,日本的佛教、武士道都是大規模軍事動員的制度基礎,再加上日本的人口規模,日本的戰爭潛力是很巨大的。當著日本成功引進了歐美的堅船炮利後,他就可以在亞洲原野馳騁。
日本的崛起還和歐洲的戰局有關,當著拿破崙戰爭後,法國在歐洲淪落了,俄國逐漸在歐洲做大,這對英國人的威脅很大。當著俄國要在土耳其索要出海口時,英法聯合把俄國人打了回去。但當德國在歐洲崛起後,英國就要重新審視俄國的作用了。這時候,英國需要俄國不能在亞洲分心過多,也就是不能讓俄國在遠東無限擴張,這就需要另一股力量的牽制,而日本成為英國人選中的目標。因此,日本才可以霸佔朝鮮後,在中國東北與俄國決戰,邁出了他們向亞洲大陸進軍的腳步。俄國也面臨著兩線作戰,失去了持續發展的可能。至於後來日本放棄北進戰略,轉而南下東洋,其實是美國人威逼利誘的結果。日本打碎的是英國的殖民地,美國打敗日本,以英雄的姿態收拾了英國的舊河山,開啟了美國的霸權時代。日本一直很驕傲,但總也改變不了大國棋子的悲哀。
遠交近攻戰略是力圖統一的有實力的大國的完美戰略,對國力不足的國家來說,這就是自取滅亡之道。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回歸亞洲,日本就是死路一條。更進一步說,不與中國和解,日本總是一個棋子。對中國來說,不斬斷日本的鎖鏈,中國這條巨龍就無法騰飛,走向世界。
日本的掙扎
其實最有權謀的天皇是裕仁,他知道自己的處境。他被神一樣的供奉,但沒有實權。正因為清楚這一點,他把自己當成了真正的神,鼓動日本的下級軍官,向軍閥財閥制度開刀,開始了下克上的雖反常但卻正常的運動。在日本向前進發的時期,天皇已經植入了日本社會,這是一種狂熱的具有象徵意義的權力,只要他願意,沒人能夠消滅天皇。因為天皇死了,財閥、軍閥都會崩塌,日本作為亞洲橋頭堡的作用也就無法實現了。就是因為這些天皇才有恃無恐,才要在日本開啟最危險的冒險。這也是他一直供奉拿破崙的原因,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位置,財閥在控制的時候,必然留下巨大的閥控制的危機。只要你擁有處理繁瑣的關係的能力,你就會讓一切順理成章。所以,拿破崙、希特勒、裕仁都成功的引爆了平民世界的巨大能量,摧毀了一個舊的制度。現在的道學家把一切的災難歸結為暴民政治,這是很荒謬的。歷史上最善良的就是這些勞苦大眾,他們要的是公平正義,要的是起碼的人的尊嚴。而罪魁禍首是那些野心家們,他們要的太多了,要他們的名,要他們的利,要他們的萬世富貴,如果可能才滿足平民們卑微的要求。其實群眾起來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野心家、陰謀家,他們可以得逞一時,但他們終會失敗。他們反面教員的作用會讓人民一步不成熟,正是由於有了陰謀家,所以革命用沒有完結的時候,也在這個意義上,革命是歷史前進的火車頭!
沉重的歷史
對亞洲民族來說,歷史怎麼寫是個大問題。這是傳統和現實的劇烈衝突,這是選擇未來道路的關鍵抉擇。總結歷史,絕不是有些人所說的要回到過去,而是要防止悲劇重演。美化了明治維新、美化了日本侵略史,就能讓歷史上這些人的繼承者們把歷史包袱成功變成前進資本,在這個信息暢通的時代、信用發達的時代,他們就可以透支過去和未來,重新的讓舊體制以現代化的名義復活,以政治體制改革的名義復活。而現代化、政治體制改革不應具備神聖性,普世價值也不應具備神聖性,把這些都神聖化了,其實是恢復了日本的老路,不但傷人而且上級。中國近期的混亂,和歷史解釋上的混亂有莫大關係。我們要往前進,還是要記住前人的話:欲滅其國,先欲滅其史。中華民族的英雄被打倒了,中華民族的災難也就不遠了!而日本是一定會沖在最前面的。
推薦閱讀:
※中國好聲音的最大缺憾!【原創】
※中國人有沒有信仰?——信仰的灰燼與重生(一)
※中國對朝鮮斷油制裁影響巨大
※近30年中國茶文化研究述論
※美媒:中國市場迅速變化 洋奶粉在華漸陷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