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德若》中的愛欲、寫作與自我認知

《斐德若》中的愛欲、寫作與自我認知

[美] 伯納德特 (Seth Benardete) | 文

趙柔柔、李松睿 譯 | 譯

本文摘自《道德與哲學的修辭術》第五章,標題為編者所加

-轉載請標明出自六點圖書(vihorae)公眾號-


對《斐德若》的任何一位讀者來說,最初的困惑也是最終的困惑。對話由兩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包含三場討論愛欲的講辭,第二部分則與寫作的技藝有關。愛欲的講辭似乎並非專為討論寫作技藝而設,因為在蘇格拉底的任何其他話題中都可能論及寫作技藝。在這個意義上,《斐德若》令人想到《高爾吉亞》,在那裡,在正義問題上討論修辭術技藝也顯得有些古怪。可是,蘇格拉底關於《斐德若》前後兩部分關係的觀點仍然令人生疑。他論述到,一篇完美的文章應當像一隻動物一樣,每個部分都與其他的部分接合得天衣無縫;而我們認為柏拉圖想要通過《斐德若》這篇對話最為切近地闡釋蘇格拉底的論題。儘管柏拉圖記錄下蘇格拉底的論辯,這背離了蘇格拉底那個口頭表達優於書寫的判斷,但我們不會就此認為柏拉圖竭盡全力所做的不過是表現自己的無能。對話不清晰的整體性,似乎是與柏拉圖表達的不清晰有關——他其實並沒有真的否定蘇格拉底。認為蘇格拉底的雙重主題——寫作是低一等的以及完美的寫作具有整體性——意味著完美即有所缺失是一回事,但認為柏拉圖為了證明蘇格拉底的論述而對《斐德若》做了修補則是另外一回事。

對話第一部分中第三篇關於愛欲的講辭的高潮部分是斷言存在著一種愛欲的技藝或學問。正是通過蘇格拉底,愛欲成為了一種技藝,它是第四種成為技藝的神聖迷狂。蘇格拉底聲稱愛欲問題是他獨有的知識範疇,同時又聲稱愛欲的瘋狂完全理智,或者說,瘋狂是最高形式的節制,或自我控制與自我認知。瘋狂即理智這個說法本身就非常古怪,不僅如此,《斐德若》的獨特結構也說明它是錯誤的,因為不管蘇格拉底的愛欲講辭有多麼瘋狂,柏拉圖關於寫作技藝的討論都像其他篇章一樣冷靜。但如果我們將這篇或者這些講辭看作是一個經驗向知識的轉變過程的範例,那麼我們或許就可以解決這個難題。這些講辭是有愛欲的人(lover)給自己所愛的人(beloved)的,他們想要通過講辭將自己經由感官獲得的經驗歸納出來。於是,蘇格拉底的愛欲技藝就代表著一般學問的可能性;而由於愛欲技藝看上去很像哲學,它也就表徵著哲學必備的那種超越自身、具有智慧的願望。那麼,蘇格拉底的愛欲技藝或許是一個錯誤的命名,因為它將分別對應著《斐德若》前後部分的兩個完全不同的情形拼接在了一起。《斐德若》的兩個部分或許正顯示了那個關於蘇格拉底愛欲技藝的含混說明的真實狀態,而柏拉圖原本應該賦予蘇格拉底式悖論一個合邏輯的形式。

如果說,我們不願讓這位學生如此輕易地拋棄了他的老師,那麼這並不是因為弒父是一項難以寬宥的罪行,而是因為蘇格拉底的愛欲技藝是專屬於他的,是難以從他身上剝離的一部分。之所以不能分離,是因為蘇格拉底的愛欲技藝不能脫離他的自我認知。除非自我認知本身發生了改變,或者其面對的自我開始假稱自身具有普遍性,否則自我認知就不會像一般知識那樣具有普遍性。知識的普遍性與自我認知的個體性似乎很難協調一致。我們只有在忘記自己時才會變得有學問,而我們只有在拒絕學問時才能獲得自我意識。看起來,阿蒙神(Ammon)關於寫作的警示,似乎就是對學問的自我遺忘屬性的警示,因為不能被寫下來的東西就不能成為一門學問,而寫下來的東西又一定會破壞自我認知。

似乎為了連結自我認知與知識,《斐德若》的兩個部分就必然要彼此結合。第一部分的修辭術特性與第二部分的辯證特性,反映了靈魂與理智之間的不同。蘇格拉底的第二場講辭輪流論述了靈魂與理智這兩個主題,其中靈魂獨自行動,而理智則由諸天之外的存在塑成。在蘇格拉底看來,愛欲的靈魂有十一種類型,而認知的理智則有九種。靈魂的特質是整體性,而理智的特徵是局部性,因為沒有人能獲得徹知一切的視野,每個人都追隨著一位奧林匹亞的神明的蹤跡。由是,蘇格拉底的愛欲技藝似乎就成為了靈魂與理智相結合——亞里士多德用此來界定理性的動物——的特殊例證。在人這種理性動物身上,分離往往清晰可辨,但結合卻看不清楚,而《斐德若》中要求好的寫作應像是一隻動物,由此我們便遭遇到了清晰的分離與隱秘的結合。《斐德若》或許並不具備人的形體,但不管怎麼說,它仍舊理性。只是因為我們太沉浸在自身之中而未能步出我們的皮囊,它才會看起來像個怪物。在《斐德若》的結尾處,蘇格拉底所禱告的神明是潘神(Pan)。

相關圖書

道德與哲學的修辭術

——柏拉圖的《高爾吉亞》和《斐德若》

The Rhetoric of Morality and Philosophy:

Plato』s Gorgias and Phaedrus

經典與解釋·伯納德特集(張輝 主編)

[美] 伯納德特 (Seth Benardete)

趙柔柔、李松睿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平裝 | 201609 | 272pp | 48.00

目錄

插圖一覽表

致謝

引言

第一章 高爾吉亞(447a1-461b2)

第二章 珀洛斯(461b3-481b5)

第三章 卡利克勒斯[上](481b6-499b3)

第四章 卡利克勒斯[下](499b4-527e7)

第五章 《斐德若》

第六章 斐德若與蘇格拉底(227a1-230e5)

第七章 呂西阿斯(230e6-237a6)

第八章 蘇格拉底[上](237a7-242a2)

第九章 蘇格拉底的守護神(242a3-243e8)

第十章 蘇格拉底[下](243e9-257b6)

第十一章 寫作(257b7-258d6)

第十二章 馬與驢(258d7-260d2)

第十三章 講辭的技藝(260d3-262c4)

第十四章 遭到審查的呂西阿斯與蘇格拉底(262c5-266c1)

第十五章 修辭術(266c1-274b4)

第十六章 一個埃及故事(274b6-278b6)

第十七章 呂西阿斯與伊索克拉底(278b7-279c8)

結語 論以柏拉圖的方式讀詩

主題索引(英—漢)

討論過的柏拉圖作品對話索引

—The End—

推薦閱讀:

從政治哲學視域看資本主義的自我調整
自我激勵八大法則
在愛中迷失了自我的星座
孩子情緒不穩、愛發脾氣、逆反…可能原因是這個!(2-6歲孩子自我發展解讀)

TAG:認知 | 寫作 | 自我 | 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