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認同理論及其發展

摘 要 社會認同理論是由Tajfel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它對群體行為做出了新的解釋,並成為群體關係研 究中最有影響的理論。社會認同理論產生於對群體間行為解釋,它認為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是群體行為的基 礎。新近的研究也為社會認同理論提供了一定的證據。社會認同理論是歐洲心理學本土化的重要成果,對 社會心理學具有重要的貢獻,同時它也有待於進一步完善。關鍵詞 種族中心主義,社會認同,自我分類,社會比較,積極區分。 群體行為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而社 會認同理論已成為這一領域最有影響的理論之一。 社會認同理論是 Tajfel 等人在 20 世紀 70 年代提出, 並在群體行為的研究中不斷發展起來。後來 Turner 又提出了自我歸類理論,進一步完善了這一理論。 社會認同理論強調了社會認同對群體行為的解釋 作用,它的提出促進了社會心理學在相關領域的發 展,為群體心理學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1]。本文 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社會認同理論進行闡述。1 社會認同理論的背景 1.1 種族中心主義社會認同理論產生於解釋群體間行為的種族 中心主義(ethnoentrism)。種族中心主義是指內群 體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體歧視 (out-group derogation)。群體內行為和群體間行 為顯現了明顯的種族中心主義特徵[2]。對「群體行 為普遍的種族中心特徵」的第一次論述要追溯到 1906 年薩默的記述。最初對種族中心主義的解釋最 有影響的是現實衝突理論(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 1.2 現實衝突理論在 Tajfel 之前,對群體間行為較早的研究是 Sherif在1961年進行的兒童夏令營實地實驗。研究 中 Sherif 將來自於各地互相獨立不認識的兒童,在 到達夏令營之後就分為「響尾蛇」與「老鷹」兩組, 剛開始只是從事小組內的活動,例如爬山;後來當兩組從事競爭性質的活動,如球類比賽,兩組成員 的衝突與對立與日俱增。接著提供有限資源的競 爭,如水資源,此時兩組成員已變成相互敵對,成 員對自己的小組表現高度的認同與向心力,而對另 一組的成員表現出仇視的態度與行為。Sherif 的實驗揭示了群體間客觀關係對群體間態度和行為的影響。由此,Sherif 提出了現實衝突理論(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他認為,群體間態度和行為反映了一個群體和其他群體之間的客觀 利益。如果群體目標不一致,一個群體以其他群體 的利益為代價而獲得自己的目標,就會出現競爭, 因此,群體間就傾向於有歧視的態度和相互的敵 意。另一方面,如果群體目標是一致的,所有群體 都朝同一目標努力,那麼他們彼此之間更易於建立共同的、友好的、合作的關係。但是,僅有現實沖 突還不足以解釋群體間行為,Tajfel 後來的研究對 現實衝突理論做了很好的補充。1.3 群體間偏見的最小條件 Tajfel(1970,1971)採用了最簡群體實驗範式(Minimail-Group paradigm),創造了一個微型的 「群體世界」,使實驗者可以深入地觀察群體的運 作方式[3,4]。他先請被試對一張卡片進行點估計的作 業,並以此為理由隨機地將被試分為兩組,高估組 與低估組。接著要求被試進行資源分配的工作。結 果顯示,這些被試雖然與同組成員互相不認識而且 從沒有謀面和實際互動,但還是分配給自己所在組 別成員較多的資源。Tajfel的實驗有以下特點,例如: (1)群體成員間不曾有真的面對面的互動(2)沒 有群體內的結構(3)群體間沒有任何過去與文化[5]。?研究結果顯示,當被試單純地知覺到分類時,就會 分給自己的群體更多的資源和正向的評價。這種認 知上的分類,會讓我們主觀上知覺到自己與他人共 屬,而產生一種認同感,這樣的認同所引起的給內 群體較多資源以及正向的評價的現象稱為內群體 偏向;而對外群體成員則分配較少資源並給予負向 的評價這種現象稱為外群體歧視[5]。最簡群體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對群體成員身份 的意識是產生群體行為的最低條件。即使是把人分 配到一個簡單、無意義的類別中去,也足以產生群 體取向的知覺和行為。2 社會認同理論Tajfel 等人在最簡群體範式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提出了社會認同理論。該理論認 為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是群體行為的基礎。2.1 社會認同2.1.1 基本觀點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通過社會分類,對自己 的群體產生認同,併產生內群體偏好和外群體偏 見。個體通過實現或維持積極的社會認同(social identity)來提高自尊,積極的自尊來源於在內群體 與相關的外群體的有利比較。當社會認同受到威脅 時個體會採用各種策略來提高自尊。個體過分熱衷 於自己的群體,認為自己的群體比其他群體好,並 在尋求積極的社會認同和自尊中體會團體間差異, 就容易引起群體間偏見和群體間衝突。2.1.2 社會認同的定義Turner 和 Tajfel(1986)區分了個體認同與社會認同,認為個體認同是指對個人的認同作用,或 通常說明個體具體特點的自我描述,是個人特有的 自我參照;而社會認同是指社會的認同作用,或是 由一個社會類別全體成員得出的自我描述[6]。Tajfel(1978)將社會認同定義為:「個體認識 到他(或她)屬於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 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 [7]社會認同最初源於群體成員身份。人們總是爭 取積極的社會認同。而這種積極的社會認同是通過 在內群體和相關的外群體的比較中獲得的。如果沒 有獲得滿意的社會認同,個體就會離開他們的群體 或想辦法實現積極區分。人們會使用各種策略進行 區分,Turner 和 Tajfel 認為有三組變數會影響群體 間區分:(1)人們必須主觀上認同他們的內群體;(2)情景允許評價性群體間比較;(3)外群體必 須是可以充分比較的。Tajfel 認為對社會認同的追求是群體間衝突和 歧視的根源所在,即對屬於某群體的意識會強烈的 影響著我們的知覺、態度和行為。2.2 社會認同的基本過程社會認同理論認為,社會認同是由社會分類 ( social-categorization )、 社 會 比 較 ( social comparison )和積極區分原則(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8]。2.2.1 社會分類Tajfel 在 1963 年的一個實驗表明,當要求被試 從不斷變化的標為 A 的四根短線和標為 B 的四根長 線中判斷長度時,他們傾向於誇大 A 和 B 之間的差 異。這種現象稱為「加重效應」(accentuation effect)。 加重效應同樣表現在對社會刺激的知覺上。Secord 1959 年在一系列研究中,給被試呈現一系列人的 面部照片,其中包括純種的高加索人一直到純種的 黑人,要求他們評價相貌上的黑和心理上的黑。結 果被試將圖片分為黑白兩組,並趨向於誇大一組內 的相似性和兩組間的差異。這種基本的加重效應在 許多其他的研究中也得到充分的證實[2]。Turner(1985)進一步提出了自我歸類理論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對Tajfel的社會認同 理論進行了補充,他認為人們會自動地將事物分門 別類;因此在將他人分類時會自動地區分內群體和 外群體。當人們進行分類時會將自我也納入這一類 別中,將符合內群體的特徵將會賦予自我,這就是 一個自我定型的過程。個體通過分類,往往將有利 的資源分配給我方群體成員。2.2.2 社會比較 社會比較使社會分類過程的意義更明顯,這樣使積極區分的原則起作用,而積極區分滿足了個體 獲得積極自尊的需要。群體間比較通過積極區分原 則使個體尋求積極的自我評價的需要得到滿足。在 進行群體間比較時,我們傾向於在特定的維度上誇 大群體間的差異,而對群體內成員給予更積極的評 價。這樣就產生了不對稱的群體評價和行為,偏向 於自己所屬的群體,即從認知、情感和行為上認同 所屬的群體。2.2.3 積極區分 社會認同理論的一個重要假設就是,所有行為不論是人際的還是群際的,都是由自我激勵這一基?本需要所激發的。在社會認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 以群體成員關係為中介的,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 體為了滿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長。因 此,在群體中個體自我激勵的動機會使個體在群體 比較的相關維度上表現得比其他成員更出色,這就 是積極區分原則。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過分熱 衷自己的群體,認為它比其他群體好,並且從尋求 積極的社會認同和自尊中體會群體間的差異,這樣 就容易引起群體間偏見、群體間衝突和敵意。2.3 自尊假設 人們通過積極區分來獲得評價性的積極的社會認同,而積極區分是為了滿足個體獲得積極自尊 的需要。這就暗示自尊的需要激發了個體的社會認 同和群體行為;也就是說社會認同是滿足自尊的需 要。Abrams和Hogg(1988)進一步說明了自尊假設 的兩個推論[9];推論1:成功地進行群體間區分可以 提高社會認同,從而提高自尊。作為群體成員,個 體將內群體越積極地與外群體區分就會獲得越高 的自尊。推論2:由於獲取積極自尊的需要,低自 尊或自尊受到威脅都會激發群體間歧視行為。然而 推論2的證據並不充分,更多的證據支持了推論1, 對於推論2更多地發現了相反的結果,例如:Houston 等人(2003)的研究發現高自尊的或群體中高地位 的人表現出更多的群體間歧視行為[10]。2.4 社會結構 社會認同理論的第二個部分明確地對群體間地位關係進行了研究,特別是群體中低地位群體成 員的自我激勵策略。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會通過群體 關係來維持和提高社會認同,採用的策略有三種: 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社會競爭(social competition)、和社會創造(social creativity)。對 策略的選擇依賴於他們對自己群體與其他群體的 關係的知覺。群體關係的三個變數包括:群體邊界 的可滲透性(permeability)、群體地位合理(legitimacy)和這些差異的穩定性(stability)。而 在群體關係的不同情況下個體會存在兩種信仰體 系:社會流動信仰體系(social mobility belief structure)與社會變革信仰體系(social change belief structure)。2.4.1 社會流動信仰體系 當人們相信群體的邊界具有通透性,一個人可以在各群體之間流動時,就會產生社會流動的信仰體系。地位低的群體的成員如果具有這種信仰體 系,他就會努力爭取加入另一個地位較高的群體, 從而獲得更滿意的社會認同,例如考取功名。這種 策略被稱為個體流動。一般而言,地位高的群體會 極力提倡這一信仰體系,因為它並不試圖改變群體 之間地位的現狀,而且可以降低弱勢群體的凝聚 力,避免其成員集體性的對抗行為。但是,地位高 的群體也會對個體流動的數量進行一定的限制以 免他們對自己構成威脅,例如美國對移民數量的控制。2.4.2 社會變革信仰體系 而當人們認為群體之間的邊界是固定的和不可通透的,社會流動低,一個人不能從一個地位低 的群體進入地位高的群體時就會產生社會變革的 信仰體系。這時弱勢群體成員就會加強對自己群體 的認同,要求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消極方面的評價進 行重新評定,甚至以集體行動來推翻社會對弱勢群 體不合理的政治和社會制度。這方面的策略分別為 兩種:社會創造和社會競爭。社會創造,是當群體間關係的現狀被看作是合 理的、穩定的,弱勢群體的成員所採用策略。這種 策略包括選擇其他的比較維度、重新評估現在的比 較維度的價值,以及改變與之比較的群體即與地位 相同或地位更低的其他群體進行再比較。對於前兩 種方法,優勢群體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忍受,在 許多時候它會極力維護原有維度的價值。如果群體 關係的現狀被看作是不合理或不穩定的,那麼弱勢 群體的成員就會採用社會競爭的策略。這時,群體 成員可以在導致其消極區分性的維度上與優勢群 體進行直接的對抗,如遊行示威、政治遊說、甚至 革命和戰爭。而優勢群體也會採用政治或軍事的手 段對弱勢群體進行壓制,以維護其優越地位。因此, 這一策略最可能引發激烈的群體間衝突。3 社會認同理論新進展 3.1 集體行為社會認同理論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是集體行 為。特別是在群體間衝突的研究上。傳統的理論, 例如相對剝奪理論或者挫折-攻擊理論把抗議、騷 亂和變革等集體行為看作是個體挫折或不滿的產 物。以往的研究表明弱勢群體間的比較產生的集體 不平等感和不滿足感與集體行為密切相關。而社會認同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在於揭示了由相對剝奪?產生的不滿受社會認同過程的影響,社會認同是一 個重要的中介變數。Smith 等人(1994)的研究發 現群體成員的集體剝奪感在他們對群體表現明顯 的認同時更為敏銳[11]。Kelly 和 Breinlinger 從女權 主義者的研究發現,「對於有強烈認同感的女性活 動家來說,參加集體活動,做一些有利的事情,是 她們社會認同感的核心」[12]。Liss 等人(2004)也 發現對女權主義的認同對女權激進主義行為具有 預測作用[13]。Kelly 等人(1996)以及 Simon(1998) 的研究發現參加商業聯盟、同性戀群體、老人群體 體等的人對這些群體都有積極的認同[14]。Hirose 等 (2005)的研究發現次級地位群體的集體行為與內 群體偏好成正相關[15]。新近的研究也都證明當個體 強烈的認同他們的群體時,會產生內群體偏好和外 群體偏見甚至參加集體行為[2,16]。另外,對於社會認同與組織行為的研究發現社 會認同與組織行為也有高度的相關。積極的實現組 織目標、為組織貢獻的意願以及低的曠工和離職動 機都表現出與對組織的高度認同相關。Greene (2004)對黨派偏見的研究發現,對黨派的認同水 平可以預測黨派偏見[17]。3.2 種族問題 社會認同理論一直重視種族中心主義的研究,並在種族問題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於種 族間態度,社會認同理論認為個體對自己的種族群 體越認同就會對不同種族群體表現出越少的友好 態度。相反,多文化理論卻認為,對自己種族的認 同與對其他不同種族群體的高度接受是相一致的。 許多研究的證據更多的支持社會認同理論的觀點。 Negy 等人(2003)對 486 名包括大學生的研究[18] 顯示了種族認同感與種族中心主義的具有顯著相 關。Sidanius 等人(2004)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洛杉磯分校(UCLA)種族傾向的學生群體的追蹤 研究發現,種族群體成員身份提高了種族認同感, 從而增加了種族間偏見以及對種族群體間矛盾的 知覺[19]。Johnson 等(2005)對 255 名白種澳大利 亞人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見的研究也發現,對 社會結構(不穩定性、可滲透性、合法性以及較高 的內群體地位)的知覺可以預測高的外群體偏見和 刻板印象[20]。4 評價與展望 4.1 評價Tajfel 和 Turner 的社會認同理論揭示了群際行 為的內在心理機制。該理論提出之後,受到了心理 學家們的廣泛關注,「社會認同」概念已經被社會 心理學所廣泛接受,並激發了大量的相關研究。社 會認同理論首次把人際和群際行為進行了區分,並 把認同在個體和群體層次上區分為個人認同和社 會認同兩種自我知覺水平。另外,社會認同理論還 對人際比較與群際比較,個體自尊和集體自尊進行 了區分,這些概念對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都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社會認同理論把「社會的」理解為在群 體關係背景之下的,認同是在群體關係中產生的, 把個體對群體的認同放在核心的位置,從而更深刻 地揭示了社會心理的實質。這與美國的認知社會心 理學從個體層面理解的「社會的」有著重要的區別, 成為歐洲心理學本土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美國, 社會認知範式是社會心理學最主流的研究範式,隨 著歐洲社會認同研究成果的發展,90 年代以後,社 會認同研究在美國的研究開始興起,社會認同理論 也成為美國社會心理學主流理論之一[21]。可見,社 會認同理論對美國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影響。社會認 同理論已成為戰後歐洲心理學對世界社會心理學 最有貢獻的理論[22]。Tajfel 等人採用的最簡群體研究範式在涉及群 體心理的實驗中得到了廣泛應用。Tajfel 等人由此 開闢了對群體進行實驗室實驗的先河。當然,我們 應該看到,Tajfel 等人所說的群體是一種「純粹」 的社會類型,內部成員缺乏互動。另外,對認同概 念本身還需在新的研究中不斷發展,在自尊假設、 低地位團體成員的自尊策略選擇等方面在研究中 的證據不足,需進一步完善。4.2 展望近10年來,整個歐洲社會心理學與美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逐漸走向融合,社會認知研究與社會 認同研究也出現合流的趨勢,當前社會認知範式也 成為當代歐洲社會心理學主導的研究範式之一[22]。 隨著社會認同理論的發展,研究也轉向認同的社會 信息加工過程方面。最近,對群體成員社會認同的 動機研究正從自我激勵轉移到檢驗人們減少不確 定性的動機或尋找他們群體成員資格的意義上來。 另外,新近的研究發現,認同的表現方式也是不同 的,個體差異會影響人們的行為,這些差異例如: 個體對特定群體的認同強度差異,他們的社會優勢 傾向的不同,表現偏見的意願的不同。在未來的研?究中,社會認同理論有幾個問題有待於進一步的研 究,包括:對社會認同概念本身的進一步發展;對 比較策略的選擇;在多文化背景下的社會認同的研 究以及對社會認同的內隱過程的分析[1]。社會認同 理論的早期研究領域主要是群體偏見和衝突,它的 解釋主要是在消極的方面,而應用社會認同的原理 研究如何消除群體偏見和衝突將對社會發展起到 積極的作用,新近的社會認同的研究中發現通過群 體接觸和重新分類等策略可以消除群體偏見或沖 突[23],在這方面的深入研究對社會的和諧發展有重 要意義。目前,國內對社會認同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主 要的研究集中在香港,如:林瑞芳、趙志裕等人 (1998,2003,2004)關於香港青少年社會身份認同、 地區國家認同的研究[21]。而方文(2005)對北京基 督新教的分析研究[24]成為內地應用社會認同觀點 研究的開端。在中國,通過研究本土的社會認同現 象來驗證和增補社會認同理論,將推動中國社會心 理學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群體偏見和群體刻板印 象的研究中社會認同的作用不容忽視。我國目前正 處於社會轉型期,社會流動,弱勢群體地位等問題, 都是可以通過社會認同的觀點進行研究的。另外,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民族認同、民族刻板印 象和民族偏見的關係等研究中社會認同理論將提 供一定的理論支持。而在我國文化背景下考察群體 認同對群體態度和行為如性別、職業、民族刻板印 象等的中介作用,也將會是心理學本土化的一個重 要課題。參考文獻[1] Brown R. Social Identity Theory:past achievements,current problems and future challenges. Eurpean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 2000, 30: 745~778[2] M.埃森克. 心理學——一條整合的途徑. 上海:華東師範 大學出版社,2000. 611~621[3] Tajfel H. Experiments in In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1970, 223 (5)[4] Tajfel H, Billig M G,Bundy R P.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 J. soc. Psychol, 1971, 1: 149~178[5] Otten S, Mummendey A. To our benefit or at your expense? justice considerations in intergroup allocation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resources. Social Justice Research, 1999, 12(1): 19~38[6][7]Tafel H, 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Worchel S, Austin W(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icago: Nelson Hall, 1986. 7~24 Tajfel H.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apters1~3.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8[8] Tajfel H.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2.33:1~39[9] Abrams D, Hogg M A Comments on the motibational statue of self-esteem in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88, 18: 317~334[10] Houston D M, Andreopoulou A. Tests of both corollarie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self-esteem hypothesis in real group setting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3, 42: 357~370[11] Smith H J, Spears R, Oyen M. 』People like us』: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deprition and.group membership salience on justice evalu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94, 30: 277~299[12] Kelly C, Breinlinger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Action: Identity, Injustice and Gender.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96[13] Liss M, Crawford M, Popp D. Predictors and Correlates of Collective Action. Sex Roles, 2004, 50(11~12): 771~779[14] Simon B, Loewy M, Sturmer S, Weber U, Freytag P, Habig C, Kampmeier C.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ology, 1998, 74: 646~658[15] Hirose Y, Taresawa Y, Okuda T. Collective action and subordinate group identity in a simulated society game.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05, 47(1): 12~22[16] Amiot Catherine E, Bourhis, Richard Y. Reconceptualizing Team Identification: New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Intergroup Bias.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2005, 9(2): 75~86[17] Greene S.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4, 85(1): 137~150[18] Negy C, Shreve T L, Jensen B, Uddin N. Ethnic Identity, Self-Esteem, and Ethnocentrism: A Study of Social Identity Versus Multicultural Theory of Development.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003, 9(4): 333~344[19] Sidanius J, Laar C V, Levin S, Sinclair S. Ethnic Enclaves-480- 心理科學進展 2006 年?and the Dynamics of Social Identity on the College Campus: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1): 96~110[20]Johnson D, Terry D, Louis W.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group Structure and Anti-Asian Prejudice Among White Australian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 2005, 8(1): 53~62[21] 趙志裕, 溫靜, 譚儉邦. 社會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香港回歸中國的研究範例. 社會學研究,2005,5:202~223 [22] 方文. 歐洲社會心理學的成長曆程. 心理學報,2002,34(6): 651~655[23] Taylor S, Peplau D, Sears D. 謝曉非 謝東梅等譯. 社會心理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02~204[24] 方文. 群體符號邊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體為例. 社會學究,2005,1:25~59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Zhang Yingrui, Zuo Bin(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Abstract: Social identity theory, developed by Tajfel and Turner et al.,which made new explanations to the group behavior, has become the most influential theory in the field of intergroup relation.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developed from the explanations for intergroup behavior, it proposed that group identity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intergroup behavior. Recent research provides much evidence for the theory,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is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European psychology localization and h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psycholog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waits for further consummates.Key words:ethnoentrism, social identity, self-categorization, social comparison,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
推薦閱讀:

下三濫的黑社會"執法"
創建學科體系 服務社會現實(第二章)
濫情泛濫的社會,誰會把誰當真?
溫哥華向華人道歉!遲到半個世紀的對不起終於來了

TAG:社會 | 發展 | 理論 | 社會認同 | 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