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篇文章,你對「思考、思維」會有「比較徹底」的認知

作者:陳志偉 迭代版本 2.0

建議:這篇文章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慢讀。如果覺得【寫得不錯】,收藏並分享,讓更多的人了解【思考、思維】。

元認知對自己【思想】【認知】的思考,知道自己【思考】背後的【思考】,知道自己【思考】背後的不思考,為什麼會有此有一說呢?簡單的講思考面對具體的事物,我們利用思考方法【操作思考的程序】來引導思維為了一定的目的,對【具體事物】進行思維探索。而元思考背後的思考的對象不是【具體的事物】而是【操作思考的程序】、【思維的方式】【心智的模式】,對它們【操作思考的程序】、【思維的方式】【心智的模式】進行再思考,而這種思考的對象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存在於你的心智里,這種思考叫做元思考,而元認知就是對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思想】【認知】進行再思考。

知道自己【思考】背後的思考,知道自己【思考】背後的【不思考】,這兩句話看不懂沒關係,看到後邊時你就會明白。但是它可以作為一個【引子】引領我們重新去看待思考、以及思考背後的思考。這是所有工具、創新方法論、其它方法論得於能夠被你清清楚楚應用的底層代碼,脫離了這種對【思考、思維】基礎的把握,我們很難明明白白的去駕馭方法論體系。

一面鏡子就能夠你這兩個問題有感性的認知。【問題 1】知道自己【思考】背後的思考,【問題 2】知道自己【思考】背後的【不思考】。看看這個婦人凝視的眼神,在看鏡中之象。從鏡子說起吧,鏡中之象,已不是真象,但它作為我們觀察自身的一個很好的工具。觀察自身在鏡中之【虛擬假象】,而去揣摩【真象】。任何【觀念、視角、規條】而給出的【虛擬假象】,就是一個【觀念、視角、規條】作為鏡子去虛擬【鏡中象】,而該假象【虛擬的鏡中象】,我們要引導自己的思維再進行觀察,觀察這些由【觀念、視角等等】生成的【鏡中象】,通過憑藉觀察這些虛擬的【鏡中象】,得以進入更高一個層次去觀察生成這些【虛擬鏡中象】背後的鏡子【觀念、視角】。知道自己思考背後得不思考,止於觀察鏡中象。知道自己思考背後的思考,不止於觀察鏡中象,還要觀察【鏡中象】背後的鏡子【觀念、信念、視角、規條等等】。

【思考、思維】作為一個人能獨立思考的一個根基,希望能夠帶著大家進入這個【思考、思維】的世界,接著進入建立在【思考、思維】之上的【工具】【方法論體系】。最後才能談用,才談到【用】之前,我們要學習梳理一堆無用之物。

【思考、思維】其實只是一種純粹的技能,是一種知識層,是可以攤出來,每個人都可學,只要去學就一定能學會的東西,我們要破除【思考、思維】的"神密性""不可言說"這種潛意識裡不自覺的認知假設【神密性或不可言說】,是因為我們對【思考、思維】的無知,一旦認知到位,那神密的面紗自然就揭開了,而【思考、思維】就會變成一門可以學習的技能,而不是處於現在的一種位置【模糊不清、說不得,談論不得、不可言說、天賦、只有聰明人才能思考等等】。

只有弄清思考、思維之後,我們就可以談【心智】,只有【思考、思維、心智】弄清楚之後,才能談創新,因為【思考、思維、心智】是作為創新的【後設】基礎。

那什麼是思考呢?你心智中對思考持有的看法是什麼?那什麼是思維呢?你心智中對思維持有的看法是什麼?那什麼是思考方法呢?你心智中對思考方法持有的看法是什麼?那什麼是心智呢?你對心智有什麼看法呢?那什麼是工具呢?你心智中對工具持有的看法是什麼呢?那什麼是創新方法論呢?你心智中對創新方法論持有的看法是什麼呢?書讀得多好,還是讀得少好,你心智中持有什麼看法呢?什麼把認知裝進腦袋,你是什麼看的呢?在組織中如何教人新知識,還要讓人感覺到一種選擇的自由呢?對於以上這些問題,你是什麼思考的呢,背後的思維是什麼,有這種思維的心智是什麼呢。如果你對這些問題,跟我一樣迷惑,你可以跟著我一起往下看。如果你全然知道,那麼很可能我要反過來向你請教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每一個人都會有觀點,只是在認知台階的層次不一樣而已。要解決上面的那些問題,離不開認知,但談認知會落入一個寬泛的鏡地,因此就要談認知框架,認知框架是幫助你裝載和下卸認知的。對於認知框架在這裡先不多談【留在其後的文章里談】。這些問題曾經讓人無比的糾結,讓人很無助,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找人去溝通、請教,通常很難找到這樣的人。也不是百度百科一下就能出來的,而且還沒發現把這些談得很清楚的文章,關於這些問題【自已向自己提出的問題】,在我自己設計的認知框架里,似乎都變得比較容易解決。因為這些問題的解決要牽扯到很多的知識層,因此這雖是一個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但是卻都是一些很基礎的基礎問題,要把它們闡述清楚、清晰、明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些問題本身是要跨過很多學科的知識層,雖然這些問題至今天還沒有確切的定論或定義。

在談【思考、思維之前】,還要做一個預先的準備【算是熱身吧】,我們往往迷失在【事】【物】的複雜細節之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沉謎海,不知所底,因此設計【替代分析】才是出路,設計出簡單形式來表達【事】【物】,才是一條化解【事】【物】複雜的根本出路,這也是高煥堂老師的"面對複雜,唯有簡單"的一種心境。面對複雜的【事】【物】,唯有設計出簡單【事】【物】的【結構】、【框架】、【形式】來駕馭【事物】的複雜。複雜是細節性的複雜,人意識層次的認識能力有限,能把握住的認知上限也就是 5-9 個元素之間。簡單是指利用這 5-9 個元素,設計出一個結構、框架、形式,一個不能多,一個不能少,但卻是動態性的把握住系統的整體。無論是學習還是其它,即使進入一個陌生領域,先設計出一個結構、形式、框架,無論設計出來的東西多麼不靠譜,聊勝於無。但就是這個不靠譜的東西,會指引你把所有散亂的東西,納入到一個秩序之中。認知是會變化的,因此這個形式迭代才是根本,直到你覺得所

有細節性的複雜都可以被包絡這個動態性的簡單形式之中。這下差不多,這個結構就可以成為一個基本的框架。如果一個【結構、框架、形式】被設計得過於複雜,即使它很好,但無法被駕馭,其實很難被落實,終歸不能實用。簡單是站在感知者這個方向來看,複雜是站在[物][事]本身來看,[物]要透過能被感知者感知[結構、框架、形式]讓感知者利用結構、形式探索物。因此設計一個簡單的[結構、框架、形式]來表達【事】【物】。而【形式,結構、框架】是一種虛擬的界面,連接著【事】【物】的複雜,對應著人【認知】抽象得簡單。如果看作一個系統,物、人。再複雜一點,物【形式、內容】、人【意識、潛意識】。這樣就夠了。這就變成一個通用的形式。【形式、內容、意識、潛意識】。一旦理解,從複雜【事】【物】中設計出簡單的【事】【物】的結構、框架、形式,基本就可以胡編亂造、子虛烏有。這大概就是無中生有,而這個胡編亂造、子虛烏有的【有】是可以反過來幫助你自己去駕馭【事】【物】的細節性複雜。如果不能駕馭細節性的複雜,說明這個無中生有【結構、框架、形式】是有問題的,因此可以再生一個,直至它可以駕馭【事】【物】細節性的複雜。而胡編亂造、子虛烏有就是創造性的設計出了簡單。在談【思考、思維】,道理一個樣,你先要創造出【思考、思維】的動態性簡單,反過來駕馭【思考、思維】的細節性複雜,這種思路不僅要貫徹在【思考、思維】之中,還要貫徹在【心智】之中,直至貫徹到【認知框架】之中。這一部分看似多餘,但卻不能少。在這裡你需要讓大腦休息一下,止住,在心智里回憶一下,面對複雜,唯有簡單,是什麼一回事。

思考方法【是一種在心智編寫的程序,是提供給人操作使用的】。思考就是要去探索思維。思維是為了某種目的【有意識的】去探索自己的經驗,【有意識的】整頓自己已有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是存儲在神經網路之中。這些概念性的東西,現在看起來很難被理解,被認知。先把這些概念性的東西用簡單的語言先提出來,後邊會繼續深入的探討。

物質決定意識,思考的物質基礎存在於人自身里【自上而下的神經系統】【自下而上的神經系統】,用大家能夠熟悉的語言就是【意識】【潛意識】。以及由人自身存在的物質基礎抽象出【系統 1(自動化、快思考、耗能低)】【系統 2(非自動化、慢思考、耗能高)】(引用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得快與慢),【系統 1、系統 2】是虛構的一個管理【思考、思維】的框架,丹尼爾·卡尼曼在思考、思維的複雜中創造出一個簡單【系統 1、系統 2】,通過這個簡單的【系統 1、系統 2】的框架,來駕馭自己的【思考、思維】。用自己的話簡單闡述一下【系統 1、系統 2】, 系統 1 恰是【以經驗法則為主導的、貫徹在潛意識層次的心智【視角、觀點、看法、規條、習俗、約定俗成】。系統 1相對於系統 2來說是主角。系統 2 是以【計算為主導的】,體現在意識層次的有意識的邏輯、推理、思考、等等。系統 2

是配角。【系統 1】生理-->心理- >認知,自下而上的思考。【系統 2】認知->心理->生理->自上而下的思考。這兩種思考互為影響、互為改變。下邊我們來看這一張圖,看清楚了,這是自下而上的神經系統和自上而下的神經系統,它們是【思考思維的物質基礎】。

在基於這個思考的【物質基礎】,設計出兩個系統,【系統 1】【系統 2】,看

下圖:

在基於這個思考的【物質基礎】,設計出兩個系統,【系統 1】【系統 2】,這兩個系統有什麼特點呢。看下圖

最後我們可以把它整合成下面的一張圖,注意下邊的圖裡多出了【意識】【潛意識】

在整合的這張圖裡,繼續添加了【系統 1】【系統 2】的角色行為,系統 1是擅長虛擬出【答案】、直覺、靈感、武斷。而【系統 2】呢要對【答案】、直覺、靈感、武斷進行探究,懷疑和否證。這是一個比較理解的看法【事實會有點出入】。

在這裡你需要讓大腦休息一下,止住,在心智里回憶一下物質是什麼決定意識的,以及所畫的那幾張圖,直至它們能清楚的在你的大腦里能模擬出來。

下邊我準備粗略的闡述一下【系統 1】【系統 2】,因為即然有人設計出這樣的一個好用的形式,因此可以老實借用。

【系統 1】潛意識的快思考是沒有方向盤的,但它的思考能力其實很強,特別在系統整合方面,【系統 1】能構建在心智中構建逼真的圖景,很歷害,俗點講就是有眼睛有鼻子,活靈活現的很傳神,【系統 1】就是大腦的美第奇效應,它會快速跨界整合潛意識裡的很多資源,這是在乾巴巴的【系統 2】是做不到的,系統 2 的運算資源相對受限,因此在思維跟想像或者虛擬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時,濕潤潤的【系統 1】超級歷害,【系統 1】會把心智里的認知當作事實,從邏輯上講,這種心智里的認知會需要用系統 2的計算去作一個看門人。當往往這個【看門人】更是直覺的動物,通常作不到這個層次。【系統 2】一天 24 小時隨時待命、,哪怕在睡覺的時候也不閑著,但常常會有紕漏、武斷,有時也會有非同一般的靈感、直覺,類似【我有了】不知從哪裡就湧現出奇思妙想,系統 1 是比較放任、自由象一個不受拘束的小孩子,這是系統 1的特點。系統 1的這些特點,有時必須通過【系統 2】在意識層次的思考方法【人為程序】,刻意的應用於【系統 1】潛意識裡的經驗模式,將它導往選定的方向,而不是任它自行其事。兩個表面上各行其是的系統是分的,其實也是合的,把它們看作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分工是為了發揮各自的優勢。整合是為了創造出整體的優勢。如果僅是控制論、過於理性的傾向,通過【知識層】來控制系統 2 的思考,會有問題。如果是放任【傾向於自然模式、不可控論】,過於感性的傾向,由著系統 1 自作主張,也會有問題。系統 1更容易作出匪夷所思的想法,但這個想法需要系統 2 去驗證和懷疑,但他們常常是一個鼻子出氣,系統 1說什麼,系統 2 更傾向於相信。這就需要人為設計一種框架去干預他們,不然他們一個鼻子出氣,系統 1出注意、系統 2 要傾向於懷疑和驗證。在這裡你需要讓大腦休息一下,止住,在心智里回憶一下【系統 1】、【系統 2】,直至它們能清楚的在你的大腦里能模擬出來。

思考本身是有層次的,這個層次不是隨機而設定的,根植于思考的物質之中,物質決定意識也是這樣的一層道理。感知思考歸屬於自下而上的神經系統【動物腦的神經機制】。邏輯思考歸屬於自上而下的神經系統【思考腦的神經機制】。只是這兩個分立系統的進化時間不一樣。動物腦進化了幾億年,而思考腦則是後邊分化出來的,進化時間才幾百萬年。某種意義上,動物腦起著支配性的作用,而思考腦處於被支配的地位。在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論斷,【系統 2】的思考是需要知識層的,通過操作知識層進行思考,反過來,通過操作知識層的思考,會被貫徹到潛意識裡的【系統 1】,同時也讓潛意識裡的思考變得更加聰明。問渠哪得清如此,為有源頭活水來,而這個源頭活水,在這裡界定為思考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層。把思考變成了可學習的知識層,可操作的工具層,這裡【系統 2】的任務,這些發生在意識層次。

思考不可言說的一面,直覺、靈感、這是【系統 1】的性質,這些發生在潛意識層次。【系統 2】在意識層次的學習和修鍊是會直接貫徹到潛意識【系統 1】,潛意識裡的認知,通過一定的方法會浮現在意識層次,變成了意識層次的操作。在水平思維里,德.博諾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設,大腦是基於模式是自組織的,模式具有不對稱性。大腦本身不是為思考而演化出來的。人是一個模式自組織的系統,舊信息和新進來的信息,我們會把它組織成模式。那什麼是模式呢?事物從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運動,如果帶有某種或然性,並非純屬偶然,那麼這一運動過程就呈現出了一種模式。一旦我們從某一模式的起點出發,我們就會運用此模式,循著那個模式一直向前,一直達到它的終點,這樣就會形成思維的定式、定勢、慣性。很無奈,人腦是一個創造模式和運用模式的系統。一旦創造出了模式,就會反過來被模式支配。因此水平思維就是水平的穿越起支配性的經驗模式而創建新的模式。這是創新思考要做的事情。而在潛意識裡的思考,就是一種基於模式思考的,告訴你答案,卻不給出任何有關思考的過程,是不是讓人很猴急,我是什麼思考出這樣的一個答案?不知道,但答案他在那裡,僅此而已。而【系統 2】在意識層次的思考,就會有步驟、流程、程序。思考方法無非落實在操作思考的程序,你可以用一個更大的視角,思考方法就是要落實在【給人操作的程序】,象很多方法論【STI/TRIZ/水平思考法】等等,都可以這麼簡化的看。只有簡化的看,我們心智不能面對複雜,但我們能夠從複雜中創造出簡單反過來駕馭複雜。思考是一種對思維的探索,什麼探索呢?通過思考的方法來界定思考的程序,通過這個思考程序來相應的探索思維。

什麼是思維呢,思維是為了【某種目的】 去探索自己的經驗,整頓自己【已有的信息】。心智跟思維有什麼關係呢?心智是持有的【經驗、信念、規條、價值網、習俗、約定俗成、看法、成見】等等,這些東西是隱形的的看不見,潛藏在你潛意識裡最深處,一旦遇到刺激,它們就會湧現出來代替【你】思考,給出結果。這種思考都落實在不自覺的,且是自動化的。因此,你如果問一個人是什麼思考的?其實他自已本身也不是很清楚。因為這種思考被【自下而上存在的神經系統物質基礎】約束並規範齊整。大部分的人會落入到這種思考的狀態也就是【系統 1】。還有一種思考是自覺的、有意識的為了【某種目的】去探討思維,這種思考也是被物質基礎【自上而下存在的神經系統物質基礎】約束並規範。這種思考背後需要有一種知識層的認知,我們可以相應的利用知識層來設計出一個思考的框架【認知框架】,通過這個思考的認知框架來引導自己有意識的去思考,去探索思維的活動。這種思考落實在【系統 2】。思考方法從來都是有約束的,之所以會這樣,因為思考方法本身必須足夠簡單,簡單到能被心智里的認知所駕馭,一旦思考方法設計得複雜,超出了認知所能承載的,再好的思考方法,不免淪入到【不堪可用】的境地。我們把視角拉得更大、更寬,推廣到一切工具,當然也包括創新的工具,其實無非是一種方法【落實在程序】, 但思考方法【程序】的背後是【思維模式】,而思維模式的背後是【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的背後是【心靈】。【廣義的工具、思考的方法、思維的模式、心智、心靈】就構成了一個認知的框架。我們在談工具、談思考、談思維、談心智都是在談整體中的一部分,但把它們看作是一個認知整體時,我們其實是在更大的視角【系統視角】在思考、思維。為什麼我會對一些在網路上傳播的談思考、思維的文章,看了很多有時找不到感覺,因為沒有看到結構、框架、形式。這樣子就會變成零亂而失去了對整體的把握。

思考、思維,無非是從複雜中創造出一個簡單的結構、框架、形式,我們利用這個簡單的結構、框架、形式,來操作自己的思考、思維,而這些【思考、思維】落實在意識層次,落實在可操作的知識層當中。知識就是力量,或者這時我對它闡述。不要忘了,還有一個潛意識的思考【系統 1】,是自動化的、不自覺的。因此要設計一種形式把思考對應的【兩種物質基礎】之下的【兩個系統:系統 1、系統 2】包絡進去。因此認知框架本身就可以區分出這兩種思考方式。【一種是自然的思考】它是在認知框架里跳躍式的思考,你甚至不能覺察到它的跳躍,一切都那麼的自然,另外一種是【不自然的思考】,它的思考有著嚴謹的邏輯,不可跳躍,是一種極其不自然的操作方式,我把它稱之為不自然的思考。但這兩者對應著同一個認知框架。一旦你能透過自己把【心靈、心智、思維、思考、工具】這幾個概念整理明白,任何創新的方法或工具,或其它的思考方式或工具,都會變得相應的簡單。我們通常不願意花時間去梳理這些基礎而又基礎的概念,但卻很喜歡那些建立在這些概念基礎之上的思考。倒過來作,或許可能是更好的一種選擇,但也同時意味著是一條更難走的也是一條很少人在上面走的路。關於更多有關認知框架【心靈、心智、思維、思考、工具】,在我未出版本的一本書【認知框架】里有詳細的探討。

來看一個例子:

從【刺激】到【你的情緒】是【系統 1】在快思考,是條件反射,這種思考其實是潛意識心智持有的經驗在思考,因此很快,變臉會比翻書還快,就是這個道理。從反思你的情緒 - - - >一系列的溯因 - - - >一系列的改因,你對【刺激】所產生的情緒,通過感知、思考、推理,獲得了新的認知,這個新的認知會替換掉你心智原來持有的經驗,因此你對同樣的刺激,但是你的回應就會改變,你的情緒也會不同,這時是【系統 2】的慢思考。慢思考讓人可以回應,回應代表著一種自由,但這種自由是【系統 2】要在意識層次作出努力。關鍵的一個問題,【系統 2】是什麼進行慢思考的,通過知識層中設計出思考的框架,利用這個框架操作【系統 2】在意識層次進行慢思考。【情緒的控制、創新、亦或其它】其實是一樣的思考策略。

經常你會聽有人說,要延遲判斷,為什麼要延遲呢。因為【系統 1】潛意識層次的反應很快,會直接給出一個結果,而這個結果通常是不靠譜的。而【系統 2】意識層次的思考又比較慢,因此你要延遲作出判斷。在【系統 2】慢思考【系統 1快速給出的答案】,再作出選擇和判斷,這樣更傾向於理性思考。一個人的延遲判斷能力衡量了【系統 2】的【思考思

維】水平。那些容易生氣、動不動就爽情緒的人,通常就落到【系統 1】的範圍,【刺激】直接反射並同步落實在生理、心理、認知、行為方面,之所以會這樣,因為【系統 1】心智中持有的經驗在做不自覺的快思考,多快呢就是一念之間。

錯的快,有時要改得更快。這句話怎麼看呢。錯得快,是因為被【系統 1】所控制。而有時要改得更快,是因為要透過【系統 2】對【系統 1】給出的直接結果【生氣、創意、決定、決策等等】進行反思,而這些反思意味著要思考,要思考就需要一些思考方法的引導,而思考方法無非是給人用的一些操作程序,以及隱藏在操作程序之後的思維模型及其心智。我們現在可以來合成思考的虛擬圖景了,而要合成這個虛擬圖景,要透過從複雜的認知中設計出簡單的認知框架,通過認知框架來駕馭認知併合成虛擬的圖景。而這個認知框架是由 5 個認知階梯【心靈、心智、思維、思考、工具】組成,每個認知階梯都要為這個整體圖景做出自己的部分貢獻,嵌入為整體的一部分。所謂上竄下跳是指在認知台階上的不同位置上去做思考,所謂的【系統 1】【系統 2】也是要為這個虛擬的合成圖景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系統 1裡面隱藏著的一個認知框架,只不過這個認知框架的認知階梯是遷躍式的,不為人的意識所能認知到,因此我把它稱之為自然思考。系統 2 裡面有著同樣的一個認知框架,只不過這個認知框架的認知階梯是一步一步攀沿的,不能被跳躍,能為人的意識所認知並控制,因此我把它稱之為不自然的思考。

【思考、思維】一定要看到人,看到【思考、思維】的物質基礎,也要看到【思考、思維】的有意識層次跟無意識層次。我們要透過兩個系統,【系統 1】【系統 2】及其自己設計的認知框架【心靈、心智、思維、思考、工具】整合出整體性與系統性。認知、認知框架、認知階梯、系統 1、系統 2、意識、潛意識是如何整合在一起思考的,

今天這個版本就先這樣!如果能夠透徹的理解【思考、思維】的運作,那創新方法論就會很簡單,很容易學會的。問題難就難在你如何去理解【思考、思維】的運作。


推薦閱讀:

體寒的人吃什麼比較好?
如何有針對性地選擇比較適宜的紫砂壺
孰優孰劣——中美消費觀念再比較
什麼樣的手相異性緣比較旺!
世界各地旅遊費用比較

TAG:思維 | 認知 | 思考 | 比較 | 文章 | 這篇文章 | 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