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寶寶會讓媽媽老得更快嗎?
生寶寶會讓媽媽老得更快?這一在民間流傳甚廣的說法,卻在人類學界引髮長期的爭論。生育與衰老是否有關,如果有關,究竟是導致增壽還是減壽?這些學說背後的進化機制又是什麼?
撰文 | Jordana Cepelewicz
翻譯 | 胡硯泊
審校 | 吳非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生寶寶會讓媽媽老得更快。這是謠傳還是確有其事?自懷孕開始,女性的身體就會發生一系列巨大的變化:體重和脈搏增加,代謝率會達到峰值,擴張的子宮壓迫周邊器官與血管,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含量飆升,腦中的灰質也會縮小。
雖然這些變化對生育有益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們也會引起某些後遺症。例如,性激素在提升生殖成功率的同時還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而細胞分裂的次數越多,也就意味著細胞的損傷越嚴重。此外,嬰兒骨骼生長也會消耗母親體內的鈣元素,而懷孕與哺乳期新陳代謝旺盛,也會導致氧化應激,進而加速衰老。孕育新生命還會使母親的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
這也難怪一些研究會藉此將生育與壽命下降聯繫在一起。比如,2007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19世紀後半段猶他州的人口資料後發現,女性生育孩子的數量與其生育後的死亡風險間存在相關性。一項2006年的歷史學研究也發現,波蘭農村女性的壽命與孩子數量成反比。
令人吃驚的是,還有許多證據指向了截然不同的結論。2015年,由新英格蘭百歲老人研究中心(New England Centenarian Study)的主任、創始人托馬斯·珀爾斯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在美國與丹麥,40歲後生育的女性成為百歲老人的概率比一般女性高出3倍。薩米族與阿米什人等部落的歷史資料表明,晚育者會活得更長久。另一項研究對1850年~2000年間的荷蘭人口記錄進行調查後發現,在排除了女性孕前生活條件的影響後,生育率與育齡產婦的生存率間存在正相關性。
2016年,一組科學家對生活在瓜地馬拉的瑪雅農村女性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成功生下的孩子越多,母親體內的端粒就越長(以她們自身的端粒基礎長度為基準)。端粒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帽狀」蛋白質複合體,DNA分子每次分裂複製,端粒就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將會立即走向凋亡。論文的第一作者、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和流行病學家巴勃羅·內波姆納斯基解釋道:已有研究表明,雌激素的分泌可以抑制體內的氧化應激,減緩端粒的消耗,這可能就是「多寶媽,端粒長」的奧秘。
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研究團隊於2015年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他們稱懷孕本身就有「喚回青春」的奇效,尤其是對晚育的女性效果更顯著。另一項2010年的研究發現,懷孕的大齡小鼠的肝臟再生速度是同齡未懷孕小鼠的兩倍,而且再生過程也截然不同。此外,數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在懷孕期間,多發性硬化症的女性患者複發率低於往常,腦白質病變患者的犯病次數減少,癥狀也較輕,而且在女性生了幾個小孩後,患腦白質病變的概率也有所降低。
按此看來,懷孕對長壽似乎確有功效,可反對的聲音也此起彼伏。那麼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相信它?進化又是如何一步步影響人類的妊娠反應呢?
妊娠促進衰老?
直到查爾斯·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一個世紀後,科學家才開始闡釋衰老的進化理論。他們費盡心思解釋著看似不合理的「進化難題」:為什麼「衰老機制」能在自然選擇中「屹立不倒」?為什麼進化不能使生物在年輕時找到「健康之道」從而延緩衰老?衰老的進化學意義又是什麼?
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化生物學家彼得·梅達瓦提出了一套「突變積累理論」,詳細地闡述了衰老的運作原理。他認為自然選擇不會關心生物晚年的健康狀態,因為這時的它們已無法生育,對於物種的生存和發展而言沒有什麼積極作用。因此,進化並未幫助生物完成某些「抵抗衰老」的突變,也無心給它們的「老年生活」再增加什麼負擔。
1976年,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書出版。在書中他論述了這樣一個觀點——為生存而奮鬥的不是生物個體,而是它們所含的基因。基於這一理論框架,後續的研究又進一步指出:基因會幫助生物體繁殖後代,但並不會對它們的老年期「指手畫腳」。作者說,將DNA傳遞給下一代才是頭等大事,而生物體的健康與長壽都不及它。
梅達瓦和道金斯都認為,妊娠與衰老的遺傳適應性間並無聯繫。有利於生育的適應性還能增加壽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反之亦然,鼓勵生育卻同時要減少壽命也是不合邏輯的。因此,他們從進化的角度認為,生育不會影響母親的壽命。
可還有一系列理論反對這種觀點。生物學家喬治·威廉姆斯於1957年撰寫了一篇題目為「一旦青年與老年相爭,自然選擇會偏袒前者」的論文。威廉姆斯在梅達瓦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拮抗性多效」(antagonistic pleiotropy)理論,他認為自然選擇會支持那些在不同年齡階段效應相反的突變,而有益生育的突變會在生物失去生育功能後對其產生危害。
P53基因就是近期發現的拮抗性多效案例。這種基因可以幫助青少年預防癌症,但當生物步入老年,它又會加速衰老。拮抗性多效假說也能解釋為什麼生育越多的女性越容易得亨廷頓病,以及為什麼性激素過多者更易患上某些癌症。
計算機繪製出的基因p53圖。儘管基因p53在預防癌細胞的繁殖中至關重要,可它也加速了衰老。
拮抗性多效理論問世二十年後,生物學家托馬斯·柯克伍德提出了另一種「生娃減壽」的假說——可廢棄體細胞理論(disposable soma theory)。它認為身體的能量是有限的,為了保證生育的能量儲存,細胞修復和維護功能所需的能量將因此縮減,這會導致體細胞分解,同時也造成衰老。換句話說,生寶寶本身就花費不菲,而且媽媽還需「支付」一定的壽命。
群體選擇
相比於這麼多「生娃減壽」理論,「生娃增壽」的依據就顯得比較單薄。但是理論生物學家約什·米特爾多夫認為,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挖掘背後的進化學機制。目前,許多主流的理論都關注個體或基因層面的原因,我們可以換個視角來審視這個問題——群體選擇。與個體利益相比,群體選擇會傾向於種群的利益。
長壽的母親具有一些對群體選擇有利的優勢,例如,有機會成為祖母。1997年人類學家克里斯滕·霍克斯提出,女性過了生育年齡之後如果活得足夠長,就可能當上祖母、看護孫代,確保他們生長。與此同時,她們的女兒又能騰出手來,養育更多的孩子。霍克斯對坦尚尼亞的哈扎族女性進行觀察後發現,年長的女性收集的食物比育齡女性更多,這也支持了他提出的「祖母假說」。
另一位人類學家洛雷納·馬德里加爾提出了另一種理論:「母親假說」。該理論也支持「長壽會推進群體選擇」的觀點。他說:「女性停止生育是為了傾其所有地照顧後代,使他們得以生存。」因為女性年長時的生育風險極大,進化最終使女性的生育能力終止於一個時間點(更年期),之後母親們便會一門心思的照料孩子。馬德里加爾調查了16至20世紀哥斯大黎加居民的歷史資料後發現,女性生育的次數和壽命呈正相關,但孫輩的數量越多,作為祖母的她們壽命卻越短。
無論是「祖母假說」還是「母親假說」,它們對長壽的認識都是相同的:當女性不再具備生育能力,進化的壓力會使她們努力活得更長久。
而所有的進化理論都沒有解釋為何養育「多娃」的母親們能夠長壽,有可能是因為更多的社會支持使她們活得更長久。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該國約800位無子女的女性進行調查後發現,她們大都會感到社會對她們的排斥。此外,201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也稱,孩子成年後對母親的社會支持是母親長壽的關鍵因素。
內波姆納斯基教授說道:「女性接受的社會支持越多,她們在生育上投入的精力就越少,而她們的人體細胞就能從中受益,減緩衰老。」他還引用了其他論文來證明社會支持與對抗端粒縮短的「緩衝效應」存在正相關性。其中一篇論文的作者米特爾多夫稱,一些社會因素會產生心理作用,進而影響人類的新陳代謝,最終造成了個體間的壽命差異。
綜上所述,對每一位女性來說,生育對壽命的影響可能是一個綜合性的結果。正如馬德里加爾所言:「在進化學上,女性停經後的壽命長短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能否找到一種簡易的理論來解釋它,我們要謹慎對待。」
原文鏈接:
http://aging.nautil.us/feature/216/does-having-kids-make-mothers-age-faster
推薦閱讀:
※媽媽請看:一個月到三十六個月的嬰幼兒撫觸操
※原創 | 紀念她:用生命在愛孩子的母乳媽媽
※十五、會煽情的兒子,煽出了媽媽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