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盜墓筆記--子彈庫楚墓
在中國盜墓史上,素有南北派之別。北派以洹洛幫最為煊赫,名震天下的盜墓利器「洛陽鏟」據說就是洹洛幫發明的;南派則以長沙幫為主,盜墓小說中常提到的「土夫子」,最初指的就是長沙地區以販賣黃泥為生的農民。
《人物御龍帛畫》戰國 縱37.5厘米 橫28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這是1973年清理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遺址時發現的一幅戰國帛畫。
長沙這個地方,土質一向不好,多紅壤,易滲水,所以古人造墓時喜歡從外面運來有黏性、防滲好的黃泥做封土。「土夫子」們平常就專挖這些黃泥售賣,以此維持生計。這一挖再挖,一不小心就碰到了古墓,挖到了寶貝,拿到古玩商那裡賣了後,賺的錢比賣黃泥多多了。一來二去,「土夫子」乾脆就以盜掘古墓為職業,變成了職業的盜墓賊。再後來人數增多,便形成了「長沙幫」。長沙一帶的盜墓之風由此盛行,與河南洛陽一樣,成為民國時期盜墓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而在歷史上,「土夫子」盜的最有名的墓,是一座楚墓,叫子彈庫,位於長沙城的東南郊,當時一片荒草叢生。但不曾想,這裡竟然埋藏著震驚世界的寶藏。
戰國 楚國《長沙子彈庫楚帛書》(局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1942 年的某天,一群「土夫子」盯上了這個地方。通過對短柄鋤挖出的地表樣土進行觀察,他們斷定這是一個戰國時期的墓葬。整座墓埋葬在當地人稱為「朱甲子」土的網紋紅土之中,土質特別堅硬。當「土夫子」終於挖開了一個豎井式盜洞後,令他們驚訝的是,這個墓竟然同以往盜掘的墓葬不同。曾經參與盜掘、解放後被「招安」進入湖南省博物館工作的任全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整個木槨墓的墓室是用白膏泥密封起來的。挖開白膏泥,立刻冒出了一股涼氣,碰到做照明用的蠟燭,「轟」的一聲,燃起熊熊烈火,燒傷了兩個同夥,嚇得「土夫子」們趕緊用泥土把火撲滅了。
原來,用白膏泥的墓葬密封性非常好,隨著時間的流逝,墓室內的隨葬品,如衣物、食品等有機物,會慢慢分解,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沼氣,遇火即燃。自此以後,「土夫子」就稱這種保存完好的木槨墓為「火洞子」(30 年後發掘的馬王堆一號漢墓,也是一個典型的「火洞子」)。待火滅後,「土夫子」才敢再打開槨室和內棺。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驚呆了:內棺里,躺著一具穿戴整齊、面容如生的男屍,雖然歷經了千年的風霜,卻如同剛剛死去一般。更讓「土夫子」眼紅的是,墓內的隨葬品保存非常完好,漆器光亮如新,青銅劍拔出漆劍鞘時,竟然閃著點點寒光。在一個竹笥內,他們還發現了一塊樣貌奇特的「手帕」。
戰國 楚國《長沙子彈庫楚帛書》(局部)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土夫子」們將這些寶物搜刮一空,賣給了長沙瀏陽門外東站路「唐茂盛」古玩店。任全生把那塊「手帕」作為贈品白送給了老闆唐鑒泉。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件被視作「垃圾」的東西,竟是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的帛書!
帛書(帛畫),是指傳世絹本畫出現以前的楚漢墓葬保存品與考古發掘品。目前為止,中國出土的楚漢帛書、帛畫數量寥寥,件件都被視作國寶。
1972 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著名的 T 形帛畫,畫面中分別描繪的天、地、人三界景象展現了古人的生死觀,其詭譎的想像力令人嘆為觀止。1973 年,在任全生的引導下,考古人員對子彈庫進行了科學的考古發掘,經過了 30 年時間,1942年盜掘時棺內栩栩如生的男屍,已經腐爛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不過考古人員仍然發現了一幅棕色的長方形彩繪帛畫,描繪的是墓主人乘龍升天的情景。這一幅帛畫同 1949 年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龍鳳人物帛畫》,時代大體相同,風格一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兩張帛畫。而被「土夫子」盜掘的這件子彈庫帛書,充滿了天神、地祇等鬼神形象,為我們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神話、繪畫等內容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這樣一件無價之寶,不僅被盜墓賊賤賣,最後還因為一個狡猾的騙局,獨自飄零到美國,至今還未能回到故鄉的懷抱。
戰國 楚國《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摹本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子彈庫帛書歸唐鑒泉所有後,賣給了另一個叫蔡季襄的古董商。據蔡季襄 1944 年石印的《晚周繒書考證》記載,此時的帛書由於「土夫子」的不知愛護而損壞過半。再加上絲質的材質因年代久遠,顏色呈現出深褐色,導致文字難以辨別。於是,蔡季襄想到用先進的攝影技術來恢復其「廬山真面目」。1948 年,他帶著帛書來到上海,想找一家有紅外線攝影的照相館拍制帛書。此時,蔡季襄在長沙認識的美國人柯克斯來到蔡的住所,告訴他美國領事館可以拍照,於是蔡季襄將帛書交給了柯克斯。結果柯克斯謊稱領事館的設備出了毛病,無法拍攝,此時恰好有一位美國軍官回美國,於是就讓他帶著帛書去華盛頓拍照了。柯克斯還安慰說,等不了幾天帛書就可以帶回來,完全不必擔心。此時蔡季襄立馬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追悔莫及,與柯克斯大吵一架。後來柯克斯逃回美國,帛書再也無法追回。
一件無價的國寶,就這樣被美國人「騙」走了。今天,子彈庫帛書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永久收藏。中國的學者們想要研究帛書的內容,還需要得到美國人的同意。雖然流到海外的中國文物有千千萬萬,但是子彈庫帛書曲折的經歷和意料之外的結局,還是令人扼腕嘆息。
文 / 項晨
《子彈庫楚墓》選自《藝術商業》7月刊,購買雜誌請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
《藝術商業》7月刊
相 關 閱 讀
新盜墓筆記 | 逝者無寧日
讓|藝|術|贊|美|生|活
關於我們——這是一頁掌上日報
承接權威專業雜誌《藝術商業》的優良基因
立足藝商獨特的關注視角
用耳目一新的藝術細節裝點您的生活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 歡迎分享給您的朋友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即可訂閱雜誌
展覽推薦|潮流|知識閱讀|視界|藝術人物
雜誌推薦|藝術生活|人物|全景展覽|封面故事|藝術機構|市場趨勢
本微信平台刊登文圖所有權歸《藝術商業》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關注 | 再見吧,「盜墓者聯盟」!
※孫殿英盜墓56年後,再度打開慈禧棺材,專家們為何連忙退出陵墓-點「文章來源」激活視頻
※洛陽當代盜墓傳奇
※《盜墓筆記》粉絲組團作案:不會用鏟子土挖不開
※「挖啥呢」Vol.19 | 盜墓一時爽,會被判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