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的學術思想
永恆運動觀
永恆運動觀,是中醫學的重要學術思想之一。它認為一切物質,包括整個自然界,整個人體,都是永恆地運動變化著的。
1,整個自然界是永恆運動的。古人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是從自然現象開始的,通過長期的觀察,對日月星辰的運行,寒來暑往的變遷,逐漸認識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斷的,永恆運動變化著的,認識了物質運動的永恆性。例如:大地就是循著一定的規律不斷地運行的。所以《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帝曰:動靜何如?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復會也』。又說:「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說明大地是憑藉周圍的大氣而居於天體之中,人們面南而立,則天體右旋,自東而西,大地左轉,自西而東,左右旋轉周行,運動不息,四時萬物的變化,也隨之而出現。
物質的運動方式,古人把它歸納為升、降、出、入,也就是內在的活動與內外的聯繫。《素問·六微旨大論》說:「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說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沒有內在的活動,也不能脫離周圍事物而孤立存在。升降出入的運動,是永遠不會停止的;而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也只能在物質基礎上表現出來。《素問·六微旨大論》說:「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遠近,四時之有,而貴常守。」這就是說:升降出入是物質運動的普遍現象,但在普遍的運動現象中,各個物質又有它不同的情況,在空間中範圍有大小,在時間上期限有長短,然而升降出入的運動變化是永恆的,總離不開內在活動與內外聯繫的基本因素。
《內經》還揭示了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 《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又說:「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說明事物之所以有運動變化,完全是由於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相召」 「相因」相互作用的結果。毛**同志在《矛盾論》中指出:「矛盾著的對立面又統一,又鬥爭, 由此推動事物運動和變化。」 《內經》作者通過詳細觀察各種自然現象,結合總結臨床經驗,已經認識了這個真理。
事物的變化循著一定的規律,經歷著生、長、壯、老、已的必然過程,它是由初生,而成長壯大,當它發展到極度的時候,就歸於消亡而變為另一種新的事物。《素問·天元紀大論》說:「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由物生到物極, 由物極到另一個物生,這種由化而變的過程,一方面是舊的事物敗,一方面是新的事物成。當新事物成熟時即已倚伏著消亡之因;當舊事物敗壞時便孕育了新生之機。這樣不斷地除舊布新,就推動了事物的向前發展。所以《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夫物之生,從於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
2、整個人體也是永恆運動的。人這個自然界的物體,和天地一樣,也是永恆運動變化著的。例如:體內的氣就是在運動變化之中發揮其生理作用的。所以《靈樞·脈度篇》說: 「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臟,陽脈榮其腑,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流溢之氣,內灌臟腑,外濡肌腠。」說明人體內氣的運行,無處不到,無時或息,正因為氣在經脈中不斷的,永恆的運動變化著,才能發揮「內灌臟腑,外濡肌腠」的生理作用。
又如:體內的血脈,也是有規律的運動變化著的。《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但由於受到自然界氣候變化的影響,它的運動規律是要相應地發生變化的。所以《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因而四時的脈象,就有春弦,夏鉤、秋毛、冬石的變化。
不僅如此,人體內的種種活動, 《內經》稱之謂「神機」。《素問·五常政大論》說:「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 《素問·六微旨大論》也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根於中,猶言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存在,根源於體內種種機能運動,這運動便是生命之根。如何運動呢?主要表現在呼吸出入方面。如果部分機能失常則為病,整個機能運動停止則死,即所謂「神機化滅。」動既為生命的泉源,便不能有片刻的不動。就人而言,「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就物而言,「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因為升降出入,為物體運動的主要形式。無論人和物,它的運動都是永恆無期限的,唯有永恆的運動;才能變化無窮。假如靜止不動,則不生不化,生命便因之而毀滅了。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說:「成敗倚伏生於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總之,生命在於永恆的運動。
動態平衡觀
平衡,按其表現形態的不同,區分為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平衡不是消極的靜態平衡,而是動態平衡。
中醫學從永恆運動觀出發,認為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現象,無不包含著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如上與下,左與右,天與地,動與靜,出與入,升與降,成與敗,乃至晝與夜,明與暗、寒與熱,水與火,……。這些相互對立著的兩個方面,就用陰與陽加以概括,並認為兩者必須保持動態平衡關係,才是正常狀態。同時,還指出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正如《靈樞·根結篇》所說:「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陽道奇。」這裡從數量的奇偶顯示陰陽雙方不平衡的絕對性。
1、人體生命過程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生命過程的動態平衡協調,人之生命以陰陽平衡為貴。認為人的內與外,表與里,上與下各部分之間,以及物質與功能之間,都必須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協調關係,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這就是說人體只有保持著陰氣充盈平和,陽氣固密秘守,生命活動才會旺盛,身體才能健康無病。平衡與運動不可分割,人體總是處於動態的相對的平衡之中,就能顯示出人體生命過程的生、長、壯、老、已的各個階段來。
人體的動態平衡,是前進中的平衡, 由一個水平線的平衡上升到新水平線上的平衡。 《素問·上古天真論》描寫男女生、長、壯、老、已過程時,說到女子七歲腎氣逐漸充實,開始更換乳齒,頭髮迅速生長,十四歲生殖機能成熟,月經來潮,二十一歲智力和形體發育成熟,二十八歲是最旺盛時期,三十五歲出現初衰,四十二歲三陽經氣血衰減,四十九歲腎氣大衰,月經閉止。說明人體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其平衡的內容是不同的,不是停留在某一水平線上的平衡,而是前進中的動態平衡。
2、動態平衡觀在醫療實踐中的應用。動態平衡觀貫穿在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醫療實踐的各個方面。
人體陰陽相對平衡,是健康的必要條件。機體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標誌著身體健康。 《素問·調經論》說: 「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陰陽平衡之人,氣血充沛,寸口脈、人迎脈等九處脈象一致,稱之為「平人」,即健康無病者。健康人的氣血運行上下和諧,臟腑經絡的功能正常,形肉氣血相互協調。總括起來說,健康人包括機體內部陰陽的相對平衡和機體與外部環境的相對平衡,即對環境變化的適應這樣兩個方面,而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陰陽失調,是導致疾病、死亡的根本原因。人體陰陽動態的相對平衡關係受到破壞,而又不能立即自行調節恢復時,就會發生疾病。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 「陰陽乖戾,疾病乃起。」無論什麼病,中醫學都認為應該用相應的陰陽不平衡來解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說明陰陽是相互鬥爭的,鬥爭是絕對的,陰陽平衡是相對的,一旦陰陽失調,任何一方偏勝,必然影響到對方,這就是病象。如果陰陽平衡關係破裂而陰陽分離,人的生命活動也就停止了。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調整陰陽,恢復平衡協調,是治療的基本原則。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這就是說根據陰陽偏盛偏衰的病變,採用調整陰陽,補偏救弊的方法,以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為治療目的。
總之,中醫學應用古代對立統一學說,分析人體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維持人體陰陽動態平衡的觀念,為古代的醫學和哲學做出了獨創性的貢獻。
統一整體觀
統一整體觀,是中醫學另一重要學術思想。它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的。體內任何一個或大或小的組織,都是互有聯繫,而不可能彼此孤立的。這種學術思想具體貫串到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預防、治療等各個方面,對認識和防治疾病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中醫學認為人體組織結構,是由五臟(心,肺、脾、肝,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奇恆之腑(頭腦,脊髓,女子胞等),五官九竅(眼、耳、口、鼻、舌叫五官,再加前陰和後陰,就叫九竅)、形體組織(皮毛、肌肉、脈管、筋膜,骨骼簡稱五體)、經絡、津液、氣血、精髓等組成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整體。
中醫學認為人體複雜的生命活動,都起源於內髒的功能,如血液的運行,氣體的交換,飲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以及視、聽、言、行等等,無一不是依靠臟腑的功能活動,通過經絡的聯繫作用,在心的統一調節下,以五臟為中心,把全身的其他內臟,感覺器官和形體組織,連結成有機的整體而進行的。
這種人體組織結構和複雜生命活動的整體性,具體體現在下述兩個方面。
1、內臟與內臟相關論。中醫學認為人體內臟,主要有五臟六腑,而五髒的臟與臟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六腑的腑與腑之間有著分工協作的關係;臟與腑之間存在著表裡配合的關係,那就是心與小腸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腎與膀胱相表裡,心包與三焦相表裡。這就說明人體的內臟與內臟之間,不是彼此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彼此關聯著的。這十二臟腑,稱為「十二官。」它們各具不同的功能活動。但是,它們之間是相互為用的,即是以心為主導,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聯繫作用,把人體各個部分組成一個既分工又協作的對立統一的整體,以維持正常的相互關係。所以,前人以當時社會上統治機構的官職,來比喻人體十二臟腑的職能,並非常強調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 以此養生則殃。」由於在生理活動中,內臟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因而在病理變化過程中,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通過經絡的聯繫而相互影響。所以《素間·玉機真臟論》說: 「五臟相通,移皆有次。」《素問·氣厥論》說: 「五臟六腑,寒熱相移」。根據內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規律,中醫在診斷和治療臟腑病變時,就考慮到這問題,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形而上學的觀點,而是從整體出發,作好病因學的研究和發病學的預防。《難經·七十七難》說:「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這種已見肝病,尚未見脾病,但預見到肝病傳脾的發展趨勢,因而防患於未然, 「先實脾氣」,治療上就主動了。這種此臟有病而考慮到彼髒的問題,就是統一整體觀的具體運用。
2,內臟與體表相關論。前人根據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長期觀察,認識到人體的內臟與體表各組織器官之間有著一定的聯屬關係。它也是以心為主導,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聯繫而實現的。由於人體的經絡,內屬臟腑,外絡四肢、九竅、軀幹和各個組織器官,加上體表更有一定的經絡及其穴位呈有規律的分布,使體表和內臟成為密切聯繫,不可分割的整體,形成一個五臟合五腑,主五體,開竅於五官的特殊聯繫。如心合小腸,主血脈,開竅於舌;肺合大腸,主皮毛,開竅於鼻;脾合胃,主肌肉,開竅於口;肝合膽,主筋膜,開竅於目;腎合膀胱,主骨骼,開竅於耳等。在生理上,臟腑與皮、肉、脈、筋,骨等形體組織以及口、舌、眼、耳、鼻、前後陰等五官九竅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繫,它們共同完成人體統一的機能活動。在發生病變的時候,臟腑功能失常,可以通過經絡反應於體表的組織或器官;體表或組織器官有病,也可以通過經絡,影響所屬臟腑。由於各臟腑、組織、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聯繫與影響,就決定了在診斷疾病時,可以通過五官、形體、色脈等外在變化和表現,而了解體內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以及邪正的消長。同時,許多體表疾病,如皮膚病和五官的疾病,也可以尋找發病的內臟根源,通過治療內臟達到全愈的目的。例如,在臨床上常用清肝的方法治療暴發火眼,就是因為肝的經脈上行連目系,肝開竅於目;用清心瀉小腸火的方法治療口舌糜爛,就是因為心和小腸的經脈互絡屬,有表裡相合的關係,心開竅於舌;用補腎的方法治療脫髮、耳聾,就是因為腎主藏精,關係到人體的生長發育,其華在發,開竅於耳。這些都說明人體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綜上所述,可知人體的任何活動都是由許多器官聯合進行的,而任何器官的活動都是整體機能的一部分。因此,某一局部或某一臟腑發病,都能影響整體機能的失調,故臨床診斷治療疾病時,既要重視局部病變,又必須注意整體反映,把局部與整體結合起來。反對那種只看局部,忽視整體的片面的孤立地對待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的形而上學的觀點。
人與自然相應觀
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同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人體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之間存在密切關係,從而確立了人與自然相應的觀念。 《內經》首先記述了這種觀念。《靈樞·邪客篇》說:「人與天地相應也。」這裡的「天地」是指整個自然界,「相應」是指自然界中一切變化都可影響人體並使之與相適應。《靈樞·歲露論》也說: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都說明人與自然有密切關係。這種人與自然相應觀,始終科學地指導著中醫學的研究,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
1、 自然界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人秉天地正常之氣而生成,人的生命是由於天地間正常變化而產生的,如果天地間沒有正常變化,人的生命就不會存在。《素問·寶命全形論》說: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指出了自然界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人類受著天地間正常變化規律的支配,並順應著四時變化的規律而完成其生命活動過程。如果天地間變化嚴重反常,比如說只有火沒有水,或者只有寒冷,根本沒有溫熱,並超過極限,則根本不會產生生命,有了生命,也不可能如正常變化中那樣的發育、成長。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之中, 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素問·六節臟象論》說: 「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指出了人類所必需的空氣、飲食等物質都來源於自然界。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就好象魚兒生話在水中一樣,無時無刻不受到大自然的作用和影響,因此, 自然界的運動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人體對這些影響,也必然相應地發生生理上的反映。如果這種影響超越了人體正常生理所允許的範圍時,就能使人體和自然的對立統一關係遭到破壞而發生某些疾病。
2、 自然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自然界的變化,包括季節氣候、晨昏晝夜,風雨寒熱晦明、地區環境等方面的變化,都對人體產生影響。
(1)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在不斷運動變化著的,其中自然氣候的變化就是一例。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之中正常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春溫、夏熱、秋涼、冬寒。生物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在春天裡,氣候開始溫暖,一切枯萎了的草木開始萌芽生長,冷凍了的土地和泉水也解凍了,蟄藏著的小生物,又開始活動起來,整個自然界充滿著一片新生的現象。在夏天裡,氣候比較炎熱,一切植物長得十分茂盛,各種生物活動更加活躍,整個自然界充滿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在秋天裡,氣候開始轉涼,植物生長的果實都已成熟,可以收穫了,茂盛的樹木又開始凋謝,許多生物的活動開始減少,整個自然界出現一片收斂的現象。在冬天裡,氣候轉為寒冷,多數植物已經枯萎,泉水又冰凍,許多生物蟄伏躲藏起來,停止活動,進行冬眠,整個自然界中的許多生命現象,好象藏伏起來一樣。人類受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也必然相應地發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反映。所以《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說: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
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逐漸適應了自然界四時氣候的正常變化,而在生理活動中發生一些適應性反映。春夏之時,氣候溫熱,人體的陽氣,則由內而發泄於外,皮膚鬆弛,血管舒張,津液氣血趨向體表,表現為易於出汗而小便較少;秋冬季節,氣候寒涼,人體的陽氣則由外而收斂於內,皮膚緻密,血管收縮,津液氣血趨向體內,表現為出汗少而小便較多。所以《靈樞·五癃津液別篇》說: 「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同樣的情況,四時脈象,也相應的變化,如春夏脈多浮大,秋冬脈多沉小。所以《素問·脈要精微論》說: 「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這種脈象上的春浮在波,夏浮在膚,秋沉下膚,冬沉在骨的浮沉變化只是一種現象,它的實質應當是整個機體受四時氣候影響後,在氣血方面所引起的適應性調節的反映。
不過,人類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本能,是有一定限度的,當氣候劇變超過人體的適應能力,就會發生疾病。例如:春天應溫暖而反寒冷,就容易使人受寒而發生風寒感冒;夏天氣候過於炎熱,久旱無雨,就容易使人受熱而引起中暑。同時,在四時的氣候變化中,每一季節都有它的不同特點,常常可以發生一些季節性的多發病,或時令性的流行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 「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四時之氣,更傷五臟。」《素問·金匱真言論》說: 「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風瘧,冬善病痹厥。」都指出了季節不同發病也常不同的這一特點。此外,由於人體調節機能失常,不能對自然界的變化作出適應性調節,則自然界氣候變化不僅關係到疾病的發生,而且也影響著病變的過程。一些慢性疾病,如某些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病等,往往在氣候劇變或季節變換之時引起發作或病情加劇。1959年湖南省醫務工作者就南嶽地區的氣象情況與結核病人的主要癥狀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統計分析。以肺結核大咯血為例,發現以二月中旬、十月中旬及下旬為大咯血的最高峰,其大咯血「人日百分率」 (人日百分率的計算方法:即將每月分成上,中、下三旬,並將每旬內咯血發生的病人及咯血的天數算成「人日數」,例如一人咯血四天為4人日,以此與同一旬度內住院的總「人日數」對比,算成百分數,以表示咯血的發生率以與當時的氣象情況進行對照觀察。)分別為0.76%,0.5%及0.6%。如按季度觀察則以春季及秋季大咯血發生最多,五、六、七諸月大咯血發生最少。對照當時的氣象情況,發現了以下氣象特徵,即:(1)凡大咯血發生最高諸月中,當時的氣壓較高,氣溫較低或由高轉低,相對濕度下降或劇烈下降。 (2)大咯血發生最低諸月中,此時氣壓均較低,溫度則由低轉高。因而初步認為,大咯血的發生多在氣壓增高、氣溫降低或由高轉低以及濕度下降或劇烈下降時出現。反之,在氣壓低、氣溫高、濕度大的情況下大咯血發生最少。由此可見,四時氣候變化對人體疾病的影響是明顯的。
如上所述,人體的生理活動,一般說來,是隨著四時氣候的變化而有相應改變的。在病理過程中,也是受季節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醫生在診治疾病的時候,就必須了解和掌握季節與疾病的關係(包括疾病的流行情況),貫徹「因時制宜」的原則。所以《素問·五常政大論》說: 「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2)晨昏晝夜對人體的影響。晨、就是每天的清晨,昏、就是傍晚時的黃昏,晝、就是白晝,夜、就是夜晚。每天之中自然界的變化雖然沒有一年之中那樣顯著,但每日晨昏晝夜還是各具特點的。早晨天剛亮,溫度上開始轉溫,亮度上開始轉明,白天溫度越來越高,亮度上越來越亮,傍晚溫度又逐漸降低,亮度上又由明轉暗,夜晚溫度上更愈來愈低,亮度上也越來越暗,這些變化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
人體的陽氣,白天運轉於外,推動著人體的各種機能活動,早晨陽氣初生,中午陽氣隆盛,傍晚陽氣收斂,夜晚陽氣內藏,便於人們的休息。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 「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陽氣隆,日西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說明人體的生理活動受晨昏晝夜變化的影響。例如,人們在早晨和白晝里,精神充沛,到了傍晚,精神就開始衰退一些,晚上就需要睡眠休息。再以人們的工作為例,白晝精神飽滿,工作耐勞,夜晚精神疲倦,工作不耐勞,常常是前半夜還可以,後半夜就較難受,到了早晨,精神又自然好轉起來。這是人體陽氣的盛衰,與晨昏晝夜的變化相應的反映。
晨昏晝夜的變化,對疾病的影響也非常明顯。一般疾病,大多在清晨比較輕鬆,下午起逐漸加重。《內經》把這種表現概括稱之為「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這是由於在早晨、中午、黃昏、夜半一天里,人體的陽氣存在著生、長、收、藏的規律,因而病情亦隨之有慧、安、加,甚的變化。所以《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也。」以發熱為例,臨床上的常見現象是早晨體溫多半正常,中午以後才逐漸升高,夜晚更重,到了第二天早晨又降低。這些現象,中醫學認為是人體中正邪相爭,彼此進退的結果。正能勝邪,也就是說人體正常生理調節代償能力能夠戰勝疾病因素,那麼,人就輕鬆爽快,不一定表現癥狀,反之則否,而正氣的盛衰,則又由於人與自然相應的原因,與晨昏晝夜密切相關,這也就是同一條件下而在晨昏晝夜的表現各有不同的理由。說明了臨床癥狀表現與人體正氣強弱的關係,為中醫學人與自然相應觀提供了有力的例證。
現代生物時鐘學,發現每一種生物,從微小的單細胞草履蟲以至於人,是由一種複雜的生理節奏所控制。現代醫學已證明人體內的細胞分裂、血液成分、直腸溫度、尿量及尿的成分等,都有著晝夜節律,一個月或一年的節律。就是說,人體里確實存在著生物鐘。中醫學早就認為人身營氣和衛氣的運行,都是有節律的,而且可以用客觀指標測定的。 《靈樞·五十營篇》說: 「黃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這就是說,營氣在人身運行,一晝夜共行五十周,周天二十八宿,每一宿的等距為三十六分,加起來共得一千0八分,這就是營氣運行的度數。 《靈樞·衛氣行篇》說: 「衛氣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手足三陽經)二十五周,夜行於陰(手足三陰經)二十五周……終而復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終矣。」這是用「漏刻」來測定衛氣運行於人身的節律。後世針灸家依據營、衛運行的這一節律,測定出臟腑的時刻表,標誌五臟六腑十二經氣在一日十二時辰里各自的旺時,稱之為「子午流注」。用於臨床,往往取得比較滿意的療效。
(3)風雨寒熱晦明對人體的影響。風、就是颳風,雨、就是下雨,寒、就是氣溫下降而寒冷,熱、就是氣溫上升而炎熱,晦,就是暗晦的陰天,明、就是光明的晴天。這些天氣的變化,無一不與人體生理及病理生理變化密切相關。
人體氣血的運行和天氣的變化息息相關。 《素問·八正神明論》說: 「天溫日明,側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指出了當天氣溫和,日月明朗的時候,人體的血氣濡潤流暢,衛氣也浮行於表;若天氣寒冷,陰翳蔽日,則人身的血液流動艱澀,衛氣也因之沉伏於里。
人體的病理變化也和天氣的變化有密切關係。 《左傳》記載了秦醫醫和早在公元前 541年,就提出了六氣致病的學說。他說:「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指出了陰陽風雨晦明的天氣變化與疾病的密切關係。 《素問·離合真邪淪》說; 「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夫邪之客於脈也,寒則血凝泣,暑則氣淖澤,」這是以自然界的天氣變化而引起地面上經水或靜或動或湧起的現象作比喻,說明人體與天氣變化息息相關,邪入人體,寒則血凝澀,暑則氣淖澤等病理變化。所以,有些風濕痹證的病人,天氣晴明,出太陽的天氣,他就覺得輕快一些,一到陰天雨天,他的病情便馬上加重,甚至天氣將要變化,他便有明顯的感覺。這些例子在臨床上是經常可以遇到的,足以說明風雨寒熱晦明等天氣變化對人體病理生理變化的明顯影響。
根據天氣變化對人體影響的規律,在冶療疾病時,就要順應天氣的變化來調理人體氣血的活動。所以《素問·八正神明論》說:「是以因天時而調氣血也。」結合現代物候學研究的進展,更說明古人所闡述的「因天時而調氣血」的這一治療原則是不無理由的,值得今後繼續研究和探討。
(4)地區環境對人體的影響。各個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地理環境和生活習慣的不同,對人體生理活動有一定影響。我國地區遼闊,南北氣候懸殊,南方氣候偏於濕熱,北方氣候偏於燥寒,人們一旦易地而居,初期常會感到不適。這是因為環境突然改變,機體還不能適應的緣故。但經過一個時期,就慢慢適應了。這不僅說明自然環境對人體的影響,也說明人體具有適應自然環境的本能。
地區環境不同,對疾病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許多疾病的發生與地區環境有關。例如地形的高寒與卑濕,就是不同地區環境的具體反映。 《素問、五常政大論》說:「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說明地勢高而寒冷的地帶,其氣主收斂,人的腠理開少而閉多,所以病者多寒在外而熱在內,治療時,應表散外寒、清瀉內熱:卑下溫熱的地帶,其氣主疏泄,人的腠理開多而閉少,所以病者多氣泄於外,寒盛於中,治療時宜收斂其氣,溫暖其中。此外《素問、異法方宜論》還指出了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由於地理環境和地區氣候的差異,以及人們生活習慣的不同,形成了生理上、體質上的不同特點,這對人體生理活動和疾病的發生均有一定影響,因而產生的疾病各異,因此,治療上也必須採取「一病而治各不同」的方法。 《內經》的這些說法, 由於時代發展,條件的變化,現在看來,當然已未必盡然,但從其精神來看,即地區方域對人體密切相關,這一點,無疑的仍然是十分正確的認識。 「因地制宜」的治療原則,至今仍有效的指導著臨床實踐。
人與自然相應觀問題討論人與自然相應觀在《內經》中有二種解說,一種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變化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並使其與之相適應。例如: 《靈樞·歲露論》說: 「黃帝曰:有寒溫和適,腠理不開,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少師答曰:帝弗知邪入乎?雖平居其腠理開閉緩急,其故常有時也。黃帝曰:可得聞乎?少師曰: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這種解說是符合實際的,合理的,它指明了人與自然相應觀的實質。另一種解說則是以天地間的一些自然現象來解釋人體的一些解剖,生理、病理現象,認為人身是一個小天地,因而把人與天地等同起來。例如:《靈樞·邪客篇》說:「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肢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萁,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很顯然這是牽強比附,主觀唯心主義的東西,不能反映人與自然觀的實質。為了保存人與自然相應觀的精髓,我們採用了前一種解說,而捨棄了後一種解說。
推薦閱讀:
※白雲峰教授的中醫學心悟
※中醫案例3:急性面部蕁麻疹,奇癢難忍,中藥外洗7天痊癒停葯。
※落筆千秋劉勇→新編中醫《十八反歌訣》
※中醫經典必背:藥性賦
※關於中醫學是否科學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