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老師講中醫基礎(一)

20091103 _大千老師講中醫基礎(9)_中藥大頭整理咱們今天開始講中藥,隨著咱們講中醫的不斷深入,越來越接觸臨床,在講中藥之前,咱們基本停留在理論層面上,包括講五行、陰陽、診斷和辯證,這些都是很抽象的,不是很具體,也是講了一些大的道理,具體如何應用,在接下去的幾講當中會不斷涉及,由於咱們安排講課時間比較短,我希望每一方面只講一講,多則講兩講,不想拖得時間太長,主要原因是希望大家能在大的道理上先明白,別走錯了路,至於快慢自己找,還有很多細節希望大家在以後不斷的學習中摸索,細節不可能講的太多。我給大家講這麼多課想給大家一個方向,方向只要找對了,問題不會太大。今天咱們講中藥,中藥這門課很重要,我還是列了一個大綱,主要分這幾個方向給大家講,第一個是「什麼是中藥」,其次是中藥的四氣五味,如何所了解的藥性,中藥的分類方法,常用的中藥,中藥的歸經,中藥的現狀,現實中的大葯和依靠自身治療,主要分這幾個部分給大家講一下。1,什麼是中藥?咱們先從第一個部分開始,什麼是中藥?大家可能在自己的印象中認為草藥是中藥,其實這只是大家直觀的印象,我在這裡說一下中藥的定義,所謂的中藥一定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用藥,如果不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就不是中藥,現在隨著商業製劑的不斷發展,很多中草藥被西醫所利用、提取和轉化,製成各種製劑廣泛應用,比如說青蒿素。也就是說只有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的才是中藥,其它都不是中藥,比如說用山楂治療糖尿病,活血來治療冠心病,覺得山楂裡面有什麼成分能夠軟化血管,如果這樣去吃山楂,這個就不是中藥。也就是說拿現在理論,不在傳統中醫理論背景下中草藥的應用就不是中藥,這一點很重要,很多偷梁換柱的,把很多中藥方子在西醫理論下研究提純,做成各種製劑應用在臨床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也有一些副作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承認是在應用中藥。那麼傳統意義上的中藥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的有哪些呢?無非是很多樹皮草根石頭,石頭也就是礦物質的藥物,最常用的就是樹皮草根,也就是植物。比如說桂枝,用桂枝的枝條,麻黃用麻黃的草,竹葉用竹子的葉,這些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常用的藥物,那麼同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草藥也可以不斷的改進,只要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的用藥就是中藥,比如說撲爾敏,用它來發汗,它就是中藥,這是廣義的、一個本質的定義。就是說我們不能認為只有樹皮草根才是中藥,我們必須認識清楚。下面我主要針對中醫理論指導下傳統的中藥材做一下講解。2,中藥的四氣五味。我們知道拿過來一味中藥,它的屬性是什麼?制定的依據是什麼?首先要知道葯的屬性,最基本的是四氣五味。四氣是溫涼寒熱,比如說竹葉是涼的,乾薑是熱的,陳皮是溫的,石膏是寒的,大黃是寒的,厚朴是溫的,麻黃是熱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寒熱溫涼的分類方法。不僅中藥是這樣,很多飲食,我們常吃的食物,它也有四氣,比如說冬瓜是涼的,葡萄是涼的,因為葡萄性平,土豆是溫的,黃瓜是涼的。古人通過藥物和食物作用於人身體產生的反應,慢慢地總結了四氣,吃了會發熱,這就是熱性的食物,吃了會拉稀,或者是身體不適,或者吃了可以降火,這個就是涼的或者是寒的。那麼五味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五種味道,其實不只是五種味道,只是抽象為五種味道,其實飲食是百味,中藥也是百味,甚至更多,最終抽象為五種味道,就是酸甜苦辣咸,像李子、葡萄、烏梅、石榴、白芍、五味子,它們是酸的,歸為酸味;辣椒、肉桂、乾薑是辣的,歸為辛味;苦瓜、黃連、黃芩、龍膽草是苦的,歸為苦味;山藥、党參、黃芪、麥冬、熟地是甜的,歸為甘味;牡蠣、龜板、鱉甲、海藻、昆布、芒硝這些是鹹的,這些歸為鹹味。什麼叫做味道?就是食物放到口裡,對味覺的一個衝擊感覺,感覺到它是什麼味它就是什麼味。四氣五味就是通過嘗百草和飲食不斷總結出來的,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們對中藥的感受,因為古代沒有化學儀器,不可能對它的化學成分對它進行分析,也沒有解剖,不可能拿顯微鏡看它的分子結構,只是通過我們的感受去了解中藥的特性,最終去歸納到四氣五味。然後通過對藥物的長期實踐和深入摸索,發現某一位葯對身體會產生怎樣的反應,可以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最終總結了藥物的藥性,它們可以治什麼病,比如說半夏治心下痞,杏仁開肺,麻黃解表,大黃瀉下,這些都是長期總結的,而且是屢試不爽的,就是這麼回事,像葡萄一嘗,有甜葡萄和酸葡萄,黃瓜吃多了會拉肚子,這個都是我們祖先不斷摸索的,習以為常,自然而然,就像喝水可以解渴一樣,不需要做物理或者化學性的分析,這個就是生活的一個常識。關於中藥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就是神農氏嘗百草,大家都知道這個傳說,但是很少有人在乎的,這裡面反應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就是葯通過嘗來得出這個藥性的。3,如何來理解藥性古人沒有先進的工具,先民跟自然是融合的,他們只能通過自己五官感受來理解這個世界,同樣山川百草也是通過感受得來的,這是最樸實最直接,也是最接近自然的一種方式。隨著整個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慢慢地去分析、割裂和遠離自然,創造出很多不自然的東西,這個是社會的進步,同時從另一方面脫離自然,也可以說是社會的退步。對葯也是這樣,人們慢慢地不再去嘗這些葯,對葯也沒有直接的感受,只是把古人總結的四氣五味生搬硬套的記下來,療效記下來,寫在教科書上,學生每天翻開教科書來記誦,再也沒有人實地的看看這個葯什麼樣,嘗嘗什麼味,這個葯喝下去之後在身體內會產生什麼反應,後來的學生不再這樣做了,以至於學了四年或者五年,大學畢業之後,最簡單的幾味葯沒見過,像麻黃、桂枝、杏仁、甘草都不認識,到了藥店茫然不知,什麼味更不知道,你讓他背他可以背下來,但是他沒有嘗過,這就像在廚師學校學了四年廚子,出來之後不認識蔬菜一樣,只會背書上的菜譜,但是從沒有下廚房做過,也沒有買過菜,更沒有擇過菜,大家想一下這樣的廚子可以做出好菜來嗎?但是目前的教育所教育出的學生就是這樣的廚子,葯都沒有見過嘗過,更別提上山採藥了,並不是說現在這樣,古代很多有名的中醫也發出過這樣的感慨,就是說之前的中醫郎中自己上山採藥,自己炮製葯,然後開方,用自己的葯給病人吃。這一條龍就他自己一個人做,這樣只要對症效果肯定非常好。但是後來不是這樣了,不斷的分工,人們割裂了,醫不知葯,葯不知醫,醫生開的葯沒見過葯,也不知道怎樣炮製的,大筆一揮就開出方子來了,做葯的也從不開方子看病,做葯的沒有臨床經驗,有臨床經驗的從來不知道葯,這就是醫藥分家的害處,我並不是非常贊成這樣一條龍跑下來,但是起碼要相互融合,要了解,不能說大學畢業,有的甚至上了研究生,出來之後到了藥店茫無所知,一味葯都不認識,你問他黃連、秦皮、秦艽什麼味,他都沒有嘗過,大黃吃多少可以瀉下,他沒有試過,麻黃吃了出不出汗,他不知道,大家想想,這和從來沒有認識拿過蔬菜和食物原料的廚子有什麼區別?所以導致了中醫的療效每況愈下,很簡單的病用中醫都看不好,這裡面多多少少有醫藥分家、「醫不知葯,葯不知醫」的原因在裡面,我跟很多學生和搞中醫的人聊過,你說中藥需要嘗,他們覺得很可笑,說到了什麼年代了葯還需要嘗。其實想了解中藥藥性的秘密,恰恰就在你對葯的感受上,你如果沒有嘗過三百味葯的功夫,我可以很肯定的說你的中醫臨床療效肯定沒有很大的進步,就像那個廚子完全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沒有下過廚房的廚子不可能做出好菜來。那麼中醫的藥性怎麼了解啊,其實很簡單,舉幾味葯,生薑切片,嘗一下生薑是辣的,記住這個辛了,嘗一下肉桂是辣的,也記住了,辣椒是辣的,三個都是辣的,各有各的辣勁,胡椒也是辣的,這些肯定是不一樣的。四氣五味只是抽象了它的基本方向,具體的應用嘴裡必須有感覺,也就是一提到這幾味,要知道辣味分別是怎麼樣的,因為在以後的臨床應用中,必須依靠這些。如果你開方時沒有這種感覺的話,以後開方是只能是如墜五里雲霧,茫無所知,只能是古人開什麼方子自己照著開,自己是沒有切身感受的。這些首先是要嘴嘗,你自己要親自嘗一遍,也不費什麼事。第二要記得煎服,自己親自服用一下,然後看看。生薑煎一碗喝下去渾身熱乎乎的,辣椒喝一碗肚子可能會痛,還有可能拉稀,肉桂喝一碗什麼感覺,身上熱不熱?桂枝是什麼味,一嘗是甜中帶辣,有的藥店賣的桂枝質量是很差的,既沒有甜味,也沒有辣味,這種桂枝沒有。這種辨識藥材的真偽和質量,全憑一張嘴。我去過藥材市場很多次,一嘗就知道藥材質量的好壞,藥商騙不了你,即使他作假,在味道上他很難作假。有一次嘗細辛,一個貴的,一個賤的,一嘗就知道賤的好,貴的不好,因為賤的細辛根很細,貴的細辛根很粗,藥商還以為粗的品相好,要賣貴些,細的品相不好,所以賣便宜些。如果你是一個真正搞中醫的,他就糊弄不了你,一嘗就知道,細的細辛很辣,麻舌,而粗的細辛勁小多了,不沖,所以你要毅然買下便宜的細辛,這是基本的對藥物的把握。細辛有什麼作用啊?細辛能夠散絡脈的寒,散深部的寒,久病入絡,要用細辛去搜羅它,這個必須靠細辛的辛勁去起作用,如果不辣沒用。大家再看看藥店,很多藥店細辛是根葉同賣,細辛上面有一個大圓葉,那個圓葉一點作用都沒有,所以到藥店買葯的時候一定要買根,不要買葉,買葉子沒效果,這些都是通過嘗得知的,不嘗怎麼能知道細辛是怎麼樣溫里散寒的呢?比如說藁本這味葯,是去巔頂頭痛的,你要不嘗這味葯,你不知道這味葯有多厲害,這味葯傷正氣很厲害,不要輕易用。再比如說苦參,一嘗覺得非常苦,有人說黃連苦,其實根本不是,苦參比黃連更苦,苦參也不是最苦的,還有一位叫藜蘆的,是一味毒藥,大苦,那個味道簡直不可忍受,但是苦參要比黃連苦,而且苦參的苦是非常劣質的苦,氣不正,這些都靠什麼體會到啊?就是長期嘗葯自己的一個感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這不是化學儀器能夠分析出來的,全憑自己的感受,所以說苦參基本不入煎劑,就是喝葯的時候盡量不要加苦參,苦參基本上是外用。古代很經典的方子,不可能有苦參,一個是苦參氣邪,不正,另外一個是苦參大苦傷正。再比如,吳茱萸這味葯,吳茱萸這味葯也不好,別看有一個治厥陰寒逆的方子,吳茱萸湯,但是在臨床上我建議大家不要輕易用吳茱萸這味葯,吳茱萸這味葯有小毒,而且大苦,氣味非常惡劣,別看很多經方派開吳茱萸湯,我就不建議開吳茱萸湯,因為傷正很厲害。這些功夫都是在下面對每一味葯的不斷品嘗和感受得到的,這不是書本上能夠學到的,必須在下面下功夫,三百多味常用的,一味味的嘗,幾個月就嘗過來了,然後牢牢記住每一味葯自我的感受,比如說丹皮這味葯,有特異性的丹皮味,你拿著六味地黃丸吃,裡面放的多少,你就能吃出來,因為丹皮味特別特異,正是由於丹皮特異的味道產生了特殊的藥用價值,如果沒有這個味,丹皮的藥用價值就降低了,就是這麼簡單。比如說荊芥,採的鮮荊芥放到嘴裡嘗,有揮髮油特殊的芳香味,就是清涼解表,如果晒乾了,到了藥店抓一把,像草一樣,一點味都沒有,那麼效果就打折扣了,辛涼解表的作用就差多了。薄荷也一樣,全指著薄荷的香味,沒有香味就沒有用了。還有大棗,調脾胃補脾的,什麼是好的大棗?肉厚甜美,好吃,這是好的大棗,如果幹癟,不甜,這就不是好的大棗。難道這些非得拿化學來分析嗎?沒必要,那些都是拐了好幾道彎子,不直接,最直接就是用自己的嘴去嘗嘗,就像在家做飯一樣,好吃不好吃還得用專家來評判一下嗎?自己在第一時間就可以給出答案,就像自己身體好不好,難道還得用專家來告訴你嗎?感覺渾身疲乏,睡不醒,每天起不來就是身體不好,搞得現在人們把身體健康的標準都給了醫院的專家,讓他們去做出結論,自己沒有一點自信心,不知道什麼叫健康,最終也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幸福,麻木不仁了。對中藥的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自己不能跟中藥建立第一聯繫,直觀感受,那麼中醫就離你遠去,下面開方子就別想,對每一味葯的藥性脾氣不了解還開什麼方子?如果你是一位領導,對下屬不了解,天天讓觀察員把每一位下屬的特性寫在一個小本上,天天拿著背,這不是滑稽可笑嗎?要想做一位好領導,要知人才能善任,起碼對每一位下屬要接觸了解,在接觸了解之中,知道他們的脾氣性格和特長。同樣葯也是如此,所以我奉勸大家,如果想自己開的方子有療效,從嘗每一味中藥開始,很多毒藥也可以嘗,但是還是謹慎些為好,比如說附子,從一克開始嘗總可以吧。我曾經嘗過生巴豆,巴豆比栗子小些,圓的,把殼掰開,裡面像一粒粒豆子似的,裡面就一個白色的果殼,嘗一口沒有任何味道,嘗了大概大米粒那麼少,我還想多嘗些,還是謹慎些吧,待會再嘗,不出半個小時,肚子就有要不行了,就嘗了那麼一點,一個下午就暴瀉了七次,不是普通的泄瀉,暴瀉,馬上就知道巴豆的勁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古代要把巴豆油去掉,用巴豆霜來去大實瀉下,後來在書上一查,七粒的巴豆油就可以把人致死,這不就是一個直觀的感受嗎?很多年前喝麻黃,麻黃有小毒,20克麻黃直接煮不加甘草,先服用10克的量,沒有很難受的感受,然後服用另外10克,感到心臟跳動明顯加快,呼吸急促,渾身潮熱,然後趕緊記下來,就知道了麻黃確實有勁,這是20克在不加甘草的情況下,成年人頓服,在很短的時間內分兩次把葯喝下去,沒有生命危險,這是事實勝於雄辯,書上寫的都是理論層面,實踐要自己來做。我舉得這些例子,嘗巴豆有些極端,我不建議大家這樣做,但是大部分常用的中草藥大家都可以嘗。比如說党參,喝多了會有什麼反應?比如說50克、100克党參,頓服下去,會有什麼反應?還比如白朮,煎20、30、40、50克,喝下去有什麼反應?想必很多學生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實際上很多中藥的真知灼見,都是從這方面得來的,必須拿自己做實驗,如果不拿自己做實驗,怎麼能拿病人做實驗?所以每一個好大夫都很關鍵,百折不撓是一方面,有犧牲精神是另一個方面。這個是關於如何了解藥性,就講到這裡,其實很簡單,藥物的四氣五味和功效絕大多數是可以通過自身感受得出結論的。有的人問,有的藥性很平淡,比如說菟絲子和茯苓,吃了什麼反應都沒有,怎麼能得出結論?其實吃了什麼反應都沒有正是一個結論,證明這個葯很平和,吃了不傷正氣啊。熟地喝多了還拉稀,黑便呢,證明熟地不能多服,菟絲子和茯苓對身體虛弱的人服了沒什麼反應,證明這個可以長期應用,沒有什麼副作用,藥性緩和,這個不是結論嗎?還有一些微妙的葯起的作用必須在隨後長期的臨床摸索和口傳心授中不斷提高,但是很多葯的藥性可以通過直觀感受來了解,這樣就可以解決了很大一部分問題,不會讓我們學中醫的人茫然無知,最終把中醫罵得狗血噴頭,完全倒向西醫的那一邊。當我們下一講講方劑的時候,就知道了了解每一味葯的藥性,對於我們開方和組方有多麼重要。4,中藥的分類方法。無非是三種,第一種是《神農本草經》的上品、中品和下品;第二種就是現在教科書上的按功效分,解表葯、瀉下藥、清熱葯、補益葯等;第三種就是按照藥物的形態來分,植物的,動物的還是礦物的,植物的是莖葯、葉葯、花藥和果葯。無非就是這三種分類方法,但是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教科書上的按功效來分,清楚明了,要解表就到解表葯中找解表葯,要瀉下就到瀉下藥中找瀉下藥,這個給大家提供了很多檢索上的方便,但是這種方法有非常嚴重的缺點,這個就要涉及到葯的本身的邪正,因為我們知道氣分正邪,人分好壞,事分美醜善惡,那麼葯也分正邪,葯中有好人、壞人,有君子有小人,這一點由於按功效來分,所以被抹殺了。這一點在我們遣方用藥中至關重要,如果開的葯都是虎豹豺狼,那麼傷人性命,如果都是正人君子,即使不對證,也不會出大問題。所以在這裡再次跟大家強調一下,在學習中藥的過程中一定要區別正邪,分清善惡,哪些是君子之葯,哪些是小人之葯,要一眼即明。這一點《神農本草經》上品中品和下品的分類方法是我極力推薦的,什麼叫做上品中品和下品呢?神農本草經的序中已經說了,「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中藥養性;下藥除病」,說了什麼意思呢?上品可久服,中品介於有毒和無毒之間,下品都是有毒的,不可久服,說白了就是上品養氣血,中品調氣血,有時候會耗氣血,下品是傷氣血,只能偶一用之,這個是我們開方用藥的大前提,這個前提如果沒有保證的話,以後大家用藥會變化多端,本經說的很明白,要區別君子小人,要知道哪些能久服,哪些不能久服,哪些傷氣血,和氣血,調氣血,補氣血,這些都要知道。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人一開方全蠍蜈蚣就上了,全蠍蜈蚣都是虎豹豺狼之葯,大家都知道蜈蚣蠍子有毒,它們都蜇人。一個新手就把這兩味葯開出來了,這個就是完全不明白中間善惡,拿教科書一對,全蠍蜈蚣搜風通絡去風濕,一看是這個病就開吧,這就是善惡不分。就像吳茱萸湯一樣,吳茱萸有毒,不能久服,久服傷耗氣血,怎麼能給一個虛弱,身體有寒積在下面的病人開吳茱萸呢?道理是很簡單的,你的下手都是些虎豹豺狼鷹犬,它們是利國利民還是殘害百姓?現在的醫生往往都開一些鷹犬之方,用一些鷹犬之葯,全蠍蜈蚣、威靈仙、羌活、藁本、紅花、仙茅等類似之類的葯,這樣的例子還真不好舉,因為我開方子基本不開這樣的葯。恰恰把一些好葯,正人君子之葯閃到一邊不用,比如說党參、當歸、白芍、熟地、麥冬、玉竹、黃精、竹茹、陳皮,這些都是正人君子之葯,反而喜歡用一些毒烈之葯,乾薑開到六十克,附子開到一百克,吳茱萸開到六十克,還有用木鱉子之類的葯,都是開些耗傷氣血之類的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原因呢?第一是教育的問題,不按上中下來分葯,第二個是人們急功近利,鷹犬多好使啊?鷹犬可以抓兔子,你看現在企業都喜歡搞銷售,賣出一件東西可以得到一份錢,其實恰恰相反,真正好的銷售不在銷售上,真正的治病不在通經活絡上,因為好多老年人,得了風濕病久治不愈,天天用去風濕的葯不斷去痛,結果越來越厲害,之所以風濕這麼頑固,是因為整個氣機弱了,氣血不足了,邪氣向里侵供,正氣向里塌癟導致的,反而調動正氣去攻病邪,越攻越嚴重,就像你的力量是一分,敵人的力量是五分,你是採取攻勢還是守勢啊?這不很明顯嗎?攻城是要「十則圍之」,自己的力量是敵人的好多倍才能開戰,雙方力量均衡都不要開戰,都要採取守勢和親,要跟對方調和,不要上來動不動就開戰,很多病入膏肓的,很可憐,吃的都是攻伐之葯,越攻氣血越虛,越虛病情越重,越重又用更猛的葯,這個就是惡性循環。第三,人們不明事理,不知道這個病是怎麼回事。不外乎就是這三點,第一是教育的問題,讓人不知道有上中下三品,第二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中醫也如果這樣,風濕就去風濕,寒就去寒,熱就清熱,這和西醫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什麼區別?沒有任何區別,這個體現了急功近利,得了病馬上想好,最後一個是不明事理,中醫的理論沒了,道理講不清了,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你說說眼重要還是心重要?所以在這裡再跟大家說一遍,好好學習上中下三品葯,護人正氣,正氣有一分,邪氣不敢進一分,正氣長一分,邪氣退一分,按自然規律辦事,不能拔苗助長。5,常用的中藥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把陌生的事物向熟悉的事物上靠,去理解,這是認識自然世界簡便的方式,「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我熟悉身邊的事物,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就要這樣來套。葯就要拿食來套,葯食同源的,只不過葯的偏性多一些,食的偏性小一些,食可以養命長吃,養氣血,葯是調氣血,治病,如果在葯上不理解,可以往食物上套。比如四氣五味,有些四氣不是很明顯,大家可以看一下食物的屬性,溫涼寒熱,就會看出很多食物歸為涼的,但是吃的時候並沒有覺得是涼的,溫的也沒有溫到哪裡去,就是說事物的寒熱溫涼不明顯,就像現在很多人得了寒證不敢吃涼葯,得了熱病不敢吃熱葯一樣,這都是走極端了,最後搞得大家什麼都不敢吃了,天天查食物的屬性表,這個就有點作繭自縛了,其實我非常不推薦大家天天把食物屬性表掛在嘴邊,用來指導飲食。吃什麼好與不好,每個人都有自我感覺,有的人吃白薯燒心,那就不要吃白薯,有的人不願吃香菜就不要吃,有的人願意吃香菜那就吃香菜,每個人氣血運行都有特異性,不要刻舟求劍。現在好多病人天天問我應該吃些什麼,不應該吃什麼,問某些藥性涼能不能吃,有的病人告訴我說,他的醫生告訴他,水果、雞鴨魚肉不能吃,天天喝粥吃饅頭,這樣下去這個人的氣血從哪裡來啊?當我告訴有的病人什麼都可以吃時,他們感覺像過節了似的,感覺從牢中解放了似的,所以有的時候刻舟求劍照本宣科就非常害人,醫生說每句話要非常慎重,不要覺得自己學了很多東西,看了很多書,就可以翻雲覆雨地去影響病人,這個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你看我們一個月能吃多少種東西,常吃的多少種,不常吃的多少種,如果統計下來就會發現常吃的其實也就那麼幾種,主食也就那麼幾類,一個月下來炒菜翻來過去也就那麼幾十種,不會太多。同理我們用藥用方也是一樣,常見病也就那麼幾十種,病機也就那麼幾類,反過來掉過去都是相似的,用方就是幾個方,常用藥二三十味,四五十味,僅此而已,每每聽別人說用藥非常靈活,三百多種葯,上千種中藥,甚至上萬種葯都在用,這個有點嘩眾取寵,這個不可能,人大部分的疾病就歸為那幾類,大家看方書時有上千上萬個方子,其實哪用得了那麼多方子,那麼多方子只不過告訴你萬事萬物變化萬端,但實際變來變去就那麼幾種。比如說祖國山河大地處處有美景,但是你一生能走幾個地方呢?每天不都是家裡、班上再加上一個娛樂場所嗎?很多都是僅此三點一線,宿舍、食堂、工廠,就是這麼回事,這個走好了,你的一生就會很平坦,用藥也是一樣,就那二三十味葯,如果能如實掌握,確實了解它們的藥效,那麼四五個方子,反覆應用,量上不斷加減,藥味上調來調去,就能應付絕大多數疾病,很多疑難雜病可能很長時間遇不到一個,只要能治療常見病和多發病,你就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大夫,不要上來就一定要攻克癌症,一定要攻克某種疑難雜病,用一個奇方,用一味奇葯,這個都是捨近求遠,不符合中醫的中庸之道,你研究一輩子也研究不出來。大部分疾病整個病機很簡單,到了癌症或者某些疑難雜病,病機很複雜,正氣很衰弱,邪氣很盛,一定要在生死之間把這個人撈回來,你想有多難啊,人掉進井裡的時候撈就很困難了,不如說在井邊大晃蕩的時候撈一下,這個很容易,只用幾味葯對症了,服上一段時間,病就有好轉,清晰明了,就像喝上一杯水就解渴一樣,絕不是虛無縹緲的,搞得現在很多人中醫入不了門,學了很多年中醫之後不承認中醫了,認為治不了病,這麼多葯,這麼多方,哪個能治病啊?來了一個病人拿書來對癥狀,哪個也對不上,哪個癥狀也像,西醫再一檢查,渾身上下都是病,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你能一個方一個方試嗎?傷寒還一百多個方呢,怎麼能試過來呢?再說哪有那麼多病人讓你試啊?所以說關鍵還是理論,理論要強。有人說光講大道理有什麼用啊?磨刀不誤砍柴工,理論不入門,還談什麼用藥用方看病啊?如果沒有理論,臨床做四十年也一事無成,因為他沒有入門,就像西醫一樣,他萬萬理解不了中醫。比如說一個發燒,他就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燒,你隨便問一個西醫,他根本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燒。但是咱們中醫,《黃帝內經》、《傷寒論》寫得很清楚,所有發燒,傷寒之類,傷於寒,寒邪約束肌表,閉塞毛竅,使氣血不能向外蒸化,劇烈發熱,這個叫做發燒,說的非常清楚,咱們看得也非常清楚,中醫絕對不是糊弄人。中醫能存在幾千年,那麼多絕頂聰明的人搞中醫,怎麼可能中醫是不科學的呢?搞得現在有中醫存廢之爭,大罵中醫是偽科學,這簡直不可理喻。常用中藥就說到這裡,上品葯占絕大多數,然後在加上中品葯兩三味,下品葯一兩味,就構成了常用的中草藥,日常用度就足夠了,然後在臨床過程中不斷精熟,向外擴展,用一些特異葯,能取得更好的療效。6,中藥的歸經什麼叫做歸經?在《神農本草經》和唐本草從來沒有談過歸經的問題,都是某葯治某病,什麼癥狀,治腹痛、癥瘕積聚、咳嗽、喘、氣上逆、寒熱、瘧,都是這麼說的,哪有說入肝經、脾經、肺經的?這都是後來人,從金元開始慢慢加上的,到現在成了一定之理,說某葯入某經、治某病。在這裡跟大家說一下,從氣道角度沒有歸經這種說法,即便是歸某脈,也不是這麼來說的。很多葯有特異性,但是這種特異性不要用歸經來表述,我開方用藥時基本不談歸經,為什麼不談歸經?因為是如實感受葯,如實了解氣態和氣機,比如麥冬這味葯,他說是歸胃經和肺經,這個說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執著於它往胃經和肺經上走,你想想飲食入胃,游溢精氣,遍及全身,怎麼能說它單獨歸某經呢?很多葯濃煎稀煎,它的沉浮升降都不一樣,就像西藥小劑量應用擴張血管,大劑量應用抑制擴張血管,在量上、濃淡、熱服、冷服都起著很明顯的變化,葯對身體的作用都不一樣,怎麼能嚴格的說它歸某經呢?熬一大碗桂枝湯或者麻黃湯,這個喝下去,它是不是沿著百脈渾身上下哪裡都走啊?其實歸經想告訴葯的作用在哪裡,但是弄巧成拙了,把歸經死板化了,讓人一用藥就要談歸經。比如說我在講話的時候,氣血運行,整個氣機運行是柔緩的,如蒸如霧的一種狀態,必須如實感受,如果不如實感受,用公式去套去,就像算命的似的,拿奇門、八字算,那些都是先人看到了如實的景象之後,為了留傳不得已搞了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其實離實像已經十萬八千里,公式傳下來以後,拿公式不知道公式後面代表的意義,生搬硬套去用,或准或不準,為什麼人們不斷應用啊?就是有時候還准,但是一較真又不準,這個就是以指指月,指月亮時人們只去看你指頭了,不去看月亮了,公式歸經這些東西,都是指頭,不是月亮,我們要想學真正的中醫,不隔靴搔癢,必須看到月亮,就是氣。氣不是肉眼看到的,肉眼也能看到氣,但還是有局限,前面講《黃帝內經》時已講過,講的非常仔細,大家可以仔細去聽去。就像現在研究死了五運六氣一樣,我覺得不要把有限寶貴的精力用在這些公式的推導上,五運六氣是《黃帝內經》時有的,最晚是在戰國時代成的書,戰國時代的五運六氣六十一甲子,到現在已經幾千年了,氣機是否發生了變化,因為有太過不及,土運當令,水運當令什麼的,是嚴格的一年一年這樣走嗎?中國版圖從那時候到現在擴大了很多倍,那時候人們生活在哪個區域,現在人們生活在哪個區域,五運六氣的推導是不是有地域的限制啊?這些東西都要考慮啊,六十甲子是誰創立的啊?創立一甲子為什麼今年土運,氣機上有什麼變化,這些都不知道。就拿兩千多年寫的五運六氣去推,有時候會准,因為概率擺在那裡,但是年年都准嗎?那是不現實的,很多搞五運六氣的沒有研究過算命,如何好好研究十年算命,準會推導好五運六氣。都是很多上來搞中醫的,最終發現五運六氣很神秘,搞起五運六氣沒完沒了。天地之氣有規律的搏動,就像心臟一樣搏動,在不同層面上有不同的搏動規律,三年、五年、七年、十年、三十年、六十年都是搏動的周期,只是在不同的層面上表現出來,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搞這種公式性的,要知道公式背後反映的實像,還是建議大家從《黃帝內經》看起,裡面有很多精確的描述,描述氣機的變動,非常發人深省,就往後讀,不要看節選。如果學中藥的歸經,學來學去,就會發現沒法解釋《本草經》了,《本草經》關於藥效的描述,現在思維的人沒法解釋,但是從氣道的角度就可以解釋,拋開翻譯,去除枷鎖,還中醫一個本來的面目。舉熟地這味葯,歸腎經,為什麼呢?熟地味濃厚,氣沉,主滋養,像大地,這個就往下走,其實熟地根本不是往下走,喝了之後渾身到處走,咱們說每一點都是一個小天地,其實每一個細胞都有腎,熟地養分會滋潤到每一個細胞當中去,不獨去腎。搞得後來很多為了入腎入得更好,把很多葯加咸,把肉蓯蓉搞咸了,黃柏鹽炒,大大失去了生氣。這就是歸經搞得,好像熟地往下走,加點鹽走得會更好,其實不然,比如肉蓯蓉、巴戟天,弄成鹽巴戟,這個補腎的效果就很差了,鹽主凝澀,生機貴在條暢,一下凝澀住了怎麼還可以補腎啊?所以說後代的很多炮製方法都不科學,白朮本身氣主運化,我就不明白為什麼要土炒?白芍要醋白芍,這個看看《雷公炮製論》,我不能說這些炮製方法都錯,但是有很多是不科學的,尤其是咸入腎,把很多東西鹽炒之後,讓其入腎,這個是有問題的。7,中藥的現狀大家知道中藥的現狀現狀很不樂觀,野生藥材資源越來越稀少,很多都是種植的,而且藥材市場很混亂,很多老中醫呼籲,要是這樣搞,中藥就完了,中醫也就完了,中醫搞得再好,沒有物質基礎,藥材的質量做保證,怎樣看病救人呢?比如說白芥子這味葯,應該是辣味的白芥子起作用,就是依靠辣味起化痰作用,如果吃到嘴裡一點辣味都沒有,怎麼起作用啊?比如說党參這味葯,補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甜味上,越甜、越飽滿的党參質量越好,一點甜味都沒有的效果就很差。再比如枸杞這味葯,好的枸杞是好吃的枸杞,香甜的枸杞,如果是酸枸杞,或者是吃起來沒什麼甜度的枸杞,質量就差了,補益人的作用就小了,所以說又回到那一點了,中藥是嘗出來的,這是一個秘密,也是一個核心,今天直接跟大家說,不知道有多少人會信。咱不說假冒偽劣的葯,那是藥商不良行為造成的,就說在藥店買的,貨真價實的葯,質量的好壞都要靠我們一張嘴嘗的,前面說荊芥薄荷這些葯,揮髮油沒了也就沒什麼作用了,比如半夏,本身生半夏入葯是很好的,我臨床上用生半夏沒有發現什麼多大的副作用,只不過半夏在沒有煎煮之前要嘗它,這個東西勁太大了,嘗起來扎嘴,嘗一點不得了,但是生半夏煮了就沒事了,加生薑更好,不加生薑有時候問題也不大,還有其他葯配合一起煮,緩和了生半夏的毒性,正是生半夏這個勁有去心下痞,開通胸膈的作用,藥店里賣的法半夏、清半夏,都去毒了,勁就弱多了,所以有些葯要恢復它原有的面貌,比如說附子,現在有很多人也覺醒了,覺得受騙上當了,附子炮製完了之後基本上沒有附子的勁了,從10克、20克開始小心翼翼地往上加,到50克、100克,也沒有發現明顯的中毒癥狀,其實真正的附子,用藥是要非常謹慎的,10克的話會出現明顯的中毒反應,也就是藥效反應,中毒和藥效在劑量上就很難說了,身體壯實的人受了風寒在溫經通脈的葯中加點附子能起到很好的通達作用,再多加一點就可能出現嚴重的中毒。所以說劑量的掌握,第一要對葯有了解,是自己的葯才敢用,不是自己的葯你敢用嗎?尤其在一些副作用很強的葯的應用中,更要倍加小心,就像青黴素做皮試一樣,每次都要重新做皮試,西醫尚且如此謹慎,中醫更應如此。為什麼很多人不謹慎也沒事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藥材的質量不行,很多重要的葯炮製去毒,使它藥效大減。所以說藥材市場現在很混亂,什麼質量的葯都要,柴胡有十幾種柴胡,全國各地藥店各個種類的柴胡五花八門,帶毛的、不帶毛的、黑的、青的,什麼樣的都有,怎麼讓你適從啊?哪種柴胡好啊?這個不好說。現在藥材質量非常堪憂,很多藥店為了牟取暴利,進很差的葯賣很貴的價格,病人沒有能力鑒別藥材的好壞,買菜都沒別人看,何況藥材呢?對於一個普通的患者來說,沒有任何能力去鑒別,如果監督再沒有保證,很多監督的人都是外行,葯好不好不知道,只看外觀,認為片大、整齊就是好葯,其實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搞中醫的如果不用嘴去嘗,藥材質量的好壞真是不好鑒別,再加上炮製的適當,比如說許多炒的東西,只是用大鍋悶一下,根本沒有炒熟,還有炙甘草,只是噴了層蜜水,就叫做炙甘草,把甘草炒熟才叫做炙甘草,就相當於生甘草加了點蜜水,有時候這些東西不可忽視,中藥藥品質量不可琢磨,有很大的問題。很多大夫只是在那裡開方,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知道藥品的質量,拿著方子就開,開的是什麼方子?就像希特勒在覆滅前,認為有很多軍團,其實早就被報銷了,都是子虛烏有,還在那裡指揮,早已經消滅得沒有了,其實這些是一個問題。8,現實中的大葯其實什麼叫做葯,又回到了咱們的起點。人秉中和之氣而生,由於一生當中的際遇和與環境相處過程中使你不斷的不調,就需要葯來調,凡是能夠調節身體使不調趨於調的都叫做葯,不獨草藥,不獨中藥也不獨西藥。舉個簡單的例子,肝氣不舉,抑鬱的人,聽鼓聲則振振然,當大鼓敲起來的時候,生音穿過身體能夠振奮肝氣,使肝鬱能夠得到適度的緩解,這就是葯,有人說這是音樂療法,也可以這麼說。有人肝氣不舒,唱唱歌之後就舒服,有的人在家裡憋悶久了,出去玩幾天就舒服,這些都是葯,氣貴流通,調達,不貴堵塞,千萬別堵住,不流通了則生氣斷絕,就立馬出問題。有的孩子打罵父母,離家出走,都是父母管教太嚴,使小孩的氣機生機斷絕了,太鬱悶了,什麼也不讓做,這個就不可取的。大禹治水貴在調,不貴堵,鯀治水的時候堵,堵來堵去把自己堵死了,凡是能夠調節不調的,疏通氣機的都叫葯。有人上班的就想下海經商,如果你就不讓他經商,他的本職工作也做不好,生機也絕了,慢慢頭髮也白了,氣機也就憔悴了,感覺沒有奔頭了,這個叫做堵塞。這個時候什麼是葯啊?你讓他下海經商,賺賠都是他的,只要這個人不廢總能養活自己,這個就叫做葯。並不是非得吃草藥才叫做葯,比如兩口子吵架,天天不和拌嘴,你看我不順,我看你不順,還在一起過,這不互相當仇人了嗎?其實這個時候就應該選擇離婚,這個時候離婚就是葯。其實我並不是提倡離婚,天天打沒完沒了,還不如離了呢,不然的話這不是一輩子婚姻不幸嗎?所以說葯的屬性有兩點,一個是調不調,一個是條暢。就像天平一樣,一頭高一頭低,就要把它整平了,這個就是調不調,什麼叫做條暢啊?就像水流,一定要往前流,不往前流就堵住了,堵住了就出事,很多人一直身體很好,突然得暴病死了,肯定是某個地方阻滯不通了,人一口氣不來就死了,把嘴捂住五分鐘就可能咽氣了,心臟停止跳動兩分鐘就夠嗆了,生生之為易,不斷生而又生,變而又變,不能守成,不能守古,又不能復古,任何時代都要向前流動,就像黃河長江水一樣,不斷往前流,流到海里再蒸騰到天上,然後折騰下來再流,就是反覆。做任何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流動,就是要向前進,向前進不是說往前走,而是要不斷變化。陰則陽,陽則陰,陰陽相易,就是要顛三倒四。9,依靠自身之葯什麼意思?其實真正的大葯在自己。調不調,這是外界可以幫助的,同時,產生不調都是內心造成的,天天憤恨不平,誰讓你憤恨不平啊?不是現實,而是自己,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說排隊,排隊是好事還是壞事啊?這要看排隊的目的,比如說買票,大家都希望排得快點,如果是前面等著殺頭呢,都希望排得慢點,同樣是一個排隊,由於心境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想法,所有的事情也是如此,都是自身造成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很多事情大家考慮的時候要多換幾個角度,有得有失,失得一體,葯在自身。比如說得了癌症的病人,知道前後是截然不同的,不知道時晚上能睡著覺,知道了就睡不著了。比如說到醫院查出來得了大三陽,天天忐忑不安,到處求醫看病,花了不少錢,但是身體越來越差,他認為大三陽更嚴重了,向重病上發展,他覺得醫學理論太對了,如果不治可能會更加嚴重,他就更加緊張,到處求醫,這個就走向惡性循環的道路了,所以說心情是至關重要的,調節好心情舒暢氣機,調達百脈,這是每一個人應該自我調節的。今天就講到這裡吧!下面為大千老師回答問題。1,細辛的用量我建議細辛的用量要配合其他葯來用,如果是溫潤的葯,加在裡面調和,細辛的用量在3-10克之間,不易加的過多。下節課講方子的時候,陰陽如何合劑開方,剛柔並用,陰陽合劑,寒熱互施,這樣才能開出好方子,不能開一邊倒得方子。2,西藥可否為中醫所用?可以為中醫所用,只要是中醫理論下的用藥都叫中醫,但是西藥一般都是化學製劑,性味偏激,不符合中和之道,所以我們盡量少用。像激素、抗生素類藥物,不是大寒就是大熱,太偏激了。天地萬物以化合物為主,什麼叫做化合物?就是陰陽化和,裡面不極陰,也不極陽,而是有中和,稍微偏陰,或者稍微偏陽,這樣的葯服用不易傷正,西藥不是這樣,它把化合物拆開,把陰提取出來,或者把陽提取出來,明顯產生了很強的陰陽屬性,這個不符合天地之道,天地之道是陰陽互用,陰陽化和,所以西藥產生很多的副作用,就是因為它極陰極陽,中藥的副作用相對來說要小得多,因為中藥是化和葯,就是植物葯直接熬出來,天生地成,喝的時候和人體的場產生就產生一種正應,人的氣是一團和氣,用藥也要一團和氣,稍微有所偏性。3,關於慢性蕁麻疹,一天起數次,可以不理它任其發作,比較好嗎?蕁麻疹一天數次,身上起的包,好多都是用西藥之後,邪氣內藏,由於正氣拱動把邪氣往外發,邪氣發不出來導致的,風邪、寒邪、熱毒在里,隨著氣血的運行它們表淺化,一般得蕁麻疹都是氣血的問題,所以但調氣血,裡面調好了,外面的證像就消失了,在外面抹葯是沒有效果的,調肝氣暢氣血慢慢就好了,讓他發也沒事。4,古人如何確認中藥的品質,古人去藥店抓藥也沒有什麼保證?這個自古就存在這個問題,有藥商就存在好葯壞葯,這不是今天才有的,只不過今天很嚴重,連簡單的判斷中藥的方法都不知道,宋唐以前的古人確認中藥質量好壞的方法主要是嘗,時間長了一看大概就知道質量的好壞,再一嘗就八九不離十了。後來隨著文化的衰落,人們思想的板結,離這種真實感受就越來越遠了,導致人們現在不理解中藥,也不會開方。5,對西藥入何判斷其陰陽,及對氣機的作用?現在咱們知道,激素類藥物主要是調動裡面的氣機,調動的腎陰腎陽,不要絕對來看,因為陰陽是一體的,用藥的時候寒熱葯都是並用的,它們的作用既不是寒上也不是熱上,而是在氣態上。如實知道葯它是一種什麼氣,它進入身體會產生一種什麼效果,不在寒上和熱上,只要撥動氣機,使氣血流暢,不用去看它的寒熱,寒熱都是氣機外化的一種表現,我對西藥沒有什麼反應,是外行,我知道地塞米松是激素類藥物,這個不斷的打,就像抽地下水一樣,把腎精往外揚,腎精分陰陽,陰陽一塊往外出,就像補腎的時候不要論是補腎陰還是補腎陽,陰陽雙補,一塊用藥。我開補腎的方子的時候基本不判別是補腎陽好還是補腎陰好,直接補腎氣,補腎精,這樣開方才有一個指導,才知道怎樣來開這個方子。6,小兒腦癱所致的肢體萎軟,在用藥和針灸方面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小兒腦癱是西醫的病名,什麼癥狀、怎麼得的,必須要說清楚,所以這個沒法回答。7,中藥是否要學科學的管理,西藥的管理學還是很系統嚴謹的,是否有助於改善中藥的現狀?形式是無所謂的,但是理論精神要是中醫的精神,而且中醫講融合不講分裂,搞得過於系統往往會肢解這個學科,現代學科越分越細,後來西醫提倡要整合學科,到現在也整合不了,它們是不斷分析的,分得支離破碎,就像西醫有心理學,中醫哪有心理學,所有的都是一體的,有人說中醫沒有心理學,這純粹是胡扯。情志致病這不典型的心理的問題嗎?上醫治神,神不就是心理嗎?神氣好病治的就快,不好治的就慢,有的人病不重,神氣不對勁,這個病就別治了,調來調去也治不好。還有現在的表述方式,我看過很多西方的書,表述方式太啰嗦,和中國的語言形式是不一樣的,搞得人們語言方式慢慢西方化,雖然是漢字,但是已經西方化了,這個都是對學中醫的障礙。中國的語言是含糊的,言簡意賅的,意味深長的,就像水墨畫一樣,寥寥幾筆就把意境勾勒出來了,這就是中國語言的特點。我不建議中藥這樣系統的來搞,中國最重要的經典著作都不是系統和嚴謹的,都是語錄式的,《論語》、《老子》、《孫子》等都是語錄式的,搞成系統的就完了,那東西就死了。8,附子在哺乳期可以用嗎?對證就可以用,不對證就不可用,很多孕婦和產婦都不敢吃藥,身體都不調到那種程度還不敢吃藥,身體差對孩子就有影響,把不調調過來就好了,不能說見葯就止步,所有的食物都是葯,那你乾脆也別吃東西了,如果說葯不對證,起相反的作用,那這個葯就不能吃了。(完)本錄音由大頭整理,不足之處還望包涵。
推薦閱讀:

獨家|零基礎也可以學好插畫,首先要掌握這些要點!
中華詩詞學院基礎一年級講義 (2)
機會平等是夢想的基礎
陽宅風水的基礎------左右(二)
魯政委:貸款基礎利率並非不能破的鐵律

TAG:中醫 | 基礎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