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12課 為你的資產架構照照X光

引言

  簡單地說,我們的資產凈值等於資產減去負債。如果負債已經超過資產,就表示我們一定要趕緊縮減負債,以免造成「資不抵債」的破產危機。其重要性就好像士兵上戰場,隨時都要掌握自己的後勤補給到底有多少,才能策劃戰線應該怎樣延伸,也就是說,只有了解自己的資產架構,才能更加靈活運用手邊可以動用的資源,知道自己有多少資金可以做為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

  不準偷看、不準花太多時間思考,我問各位五個問題,你們必須在三分鐘之內,馬上回答出來:

  一、現在你的皮包裡面有多少錢(詳細說出來有鈔票幾張、硬幣幾個)?

  二、你的信用卡是用百分之幾的循環利息?

  各張信用卡的繳款日期是每月的幾號?

  三、你最主要的戶頭內還有多少錢?

  四、你總共有多少負債?

  每個月最低應還款金額是多少?

  五、每個月房貸的還款日期是?

  問完這五個問題,我幾乎想像得到各位抓著頭拚命亂猜的模樣。理財不是很重要嗎?增加資產不是各位的目標嗎?但是這麼簡單、基本、與自身最有關係的問題卻回答不出來,你們還要妄想記得股價漲跌多少?學會掌握投資的進場時機嗎?在投資理財的道路上,我曾看過很多朋友蒙著頭往前沖,義無反顧的模樣就好比日本的神風特攻隊,卻不明了自己將投身怎樣危急的狀況。

  在本文一開始,我連續問了五個問題,目的就在於提醒各位「檢視資產架構」的重要性,要清楚地計算你擁有多少資產。譬如在一年當中,你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又存下多少錢?你的家庭有多少財富可應用,又有多少債務尚未還清?這才是督促你分析自己的財務,做好財務結算,儘快達到財務自由的有效途徑。控制自身經濟狀況,是駕駑金錢的開端  大家都想理財,但是應該如何開始呢?其實,要開始理財並不難,如果你正要開始或是已經在思考什麼是正確的理財觀念,那麼就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有很多好的做法,可以幫助我們開始自己的理財計劃,而「檢視資產架構」肯定是要遵守的規則之一,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算出凈資產呢?因為只有清楚每年的凈資產,才會掌握自己又朝目標前進了多少,唯有學會控制自身經濟狀況,才是駕駑金錢的開端。「資產」、「負債」、「股本」、「凈值」

  「檢視資產架構」就是製作個人財務報表,通過衡量統計個人財產以及現值多寡,來了解財務健康狀況。比方說投資風險是否分散、資產流通與變現性高不高、償還債務能力等等、累積財富的成果,檢討投資收益等等。

  個人財務報表包含「資產」、「負債」、「股本」、「凈值」四部分。

  「資產」:個人所有的資產。通常可再分為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固定資產是一些較不容易轉化為現金的資產,例如房地產;流動資產指的是一年內可以轉化為現金的資產,如銀行存款、債券基金等等。流通性愈高的資產通常報酬率較低。譬如活期存款的利息就是最低的,但是在使用上最方便,流動性也最快。

  「負債」:指個人需要償還的債務總額。若以借款利率高低來看,可以區分為高利率負債及低利率負債兩大項,也可以用還款期間的長短來區分,如一年以上的債務叫長期負債(long term)。譬如說汽車貸款與房屋貸款都是屬於長期負債。而流動負債(current)就像流動資產一樣,指的是一年內必須償還的債務,譬如信用貸款與卡債。

  「股本」:個人目前持有各類投資工具的原始投資金額。譬如,當初你用人民幣100萬元購置一棟房屋,用人民幣20萬元買了一檔QDII基金,用人民幣15萬元買了一部2000cc的汽車。

  「凈值」:個人目前持有各類投資工具的投資現值。譬如,當初你用人民幣100萬元購置一棟房屋,目前住家附近成交的二手房行情已經上漲至人民幣120萬元。當初用人民幣20萬元買了一檔QDII基金,最近已經上漲了20%,而用人民幣15萬元買了一部2000cc的汽車,目前折舊後只剩下人民幣8萬元。

  將「資產」、「負債」、「股本」、「凈值」四部分用你習慣的方式一一表列出來,就能反映真實的財務狀況,你可以從個人財務報表得知你還有多少資產、多少現金、多少負債未清等等訊息。我們在檢視現有資產的時候,絕對不能只計算賺了多少,對於虧損了多少與哪些資產因為時間累積產生跌價的損失也要一併計算進來,如此才能真實反映現在的資產狀況。如果總資產低於總負債,就是財務健康不佳的一項警訊,你需要儘快作出調整,否則最後會導致破產。不要再扯後腿!抓出造成資產不斷流失的漏洞

  不論多麼堅固的高樓大廈,牆腳被東挖一塊、西移一塊,時間一久照樣會變成斷垣殘壁!好比中國古代的萬里長城,當時在抵抗外族入侵時,發揮出多麼驚人的防禦力量,但多年來許多附近的居民為了蓋房子,把長城的磚瓦一塊塊地拆卸下來,不待自然力量的摧殘,萬里長城早已不復當年威風。

  當大家在拚命賺錢的時候,是否曾想過辛辛苦苦積蓄的資產,正在被其他無聲無息的侵蝕效果慢慢抵銷?這種你在拚命賺錢,但不斷被扯後腿虧錢的感覺實在很差,想停止當個過路財神,就從抓出造成資產不斷流失的漏洞開始吧!

  漏洞一:妄想高利

  「貪婪」是人性的基因之一,幻想一夜致富、坐擁高利的人不在少數,有心人士常會利用這項人性的弱點,讓你在有意無意之間,付出慘痛代價。例如,誘之以內線名牌,或者慫恿參加未上市公司的投資計劃,讓你抵擋不住誘惑,想要「以小搏大」,但通常出乎意料的利多消息可能輪不到你頭上,血本無歸的投資卻有可能是你不變的下場。「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雖然能激發動力,但還是「一步一腳印」比較實在。

  漏洞二:不知變通

  社會環境不斷變化,經濟條件也不斷改變,過去的生活模式不見得還適用於現在,當然過去累積財富的途徑當今也可能不管用了,父執輩的理財方式多為定存,在那個存款利率尚高的年代,單單依賴定存就可以安度退休生活,但是現今利率壓不過通脹的年代,假使不在年輕的時候積極理財,手邊僅有的資金,很快就會花用殆盡。根本不可能讓自己擁有一個舒舒服服無憂無慮的老年生活。

  漏洞三:胡亂投資

  操作任何理財工具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相當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可是有的投資者對理財工具的基本知識和運行規律一無所知,看到別人賺錢就心動,結果盲目入市,把幾年來的積蓄都填進無底洞。有的雖然沒有被套牢,但由於對整體市場情況不了解,錯失高價位拋出的良機,而白白喪失賺錢的機遇。

  漏洞四:隨意透支

  生活中總是存在各種誘惑的訊息,導致我們衝動性購物,電視購物、分期付款,就是造成我們隨意透支的最大兇手,有誰會聽到每天只要付出幾十塊甚至幾百塊,就能享受國外旅行、高單價的名牌奢侈品而不心動?但是你為什麼不反向思考,每天節省同樣的金額,長期累積之後,你能享受得更多呢?

  漏洞五:擴張信用

  塑膠貨幣盛行以及無擔保品的貸款方式,例如信用卡或小額信貸,突顯了「信用有價」的事實,過去幾年發生在日本、韓國與台灣地區的卡債風暴,讓我們看清隨意擴充信用,濫用預借現金或循環利息所造成的嚴重社會問題。以韓國與日本為例,通過信用卡借貸的資金成本大約是年息20%~30%左右,這對任何一個工薪階級的上班族來說都是一筆承受不起與還不起的超級負債。財富不斷積累,成就感十足

  不論是受薪階級還是自行創業,我們的收入都有可能隨著所處行業景氣循環、工作業績表現、公司營運狀況而有所變化。譬如最近一年全球經濟的變動加劇,美國經濟可能進入衰退的疑慮、企業獲利不佳引起的裁員或降薪之類的警訊不斷上演,因此,有計劃的消費、避免衝動性購物、杜絕過度消費、剋制購物慾望都是省錢要訣。

  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養成檢視資產架構的習慣,定期檢查自己的收支情況,建立家庭財務報表、編列月、季、年度預算,據此決定收入分配在各項支出的比例,並適時調整。要知道,有時候勤儉節約,看著債務不斷減少、財富不斷積累,也是一種成就感。


推薦閱讀:

大架構篇 二、五根、五力
【爭鳴反思】美國政治制度的架構
ICDE:POLARDB定義雲原生資料庫
厲害了,螞蟻金服!創造了中國自己的資料庫OceanBase(上)
為 Node.js 應用建立一個更安全的沙箱環境

TAG:資產 | 架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