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級片歷史
B級片誕生之初,是作為大投資A級片的平衡與保險而存在的,但它以低廉的成本在二十世紀前期成功地在大銀幕上分得了一杯羹,便宜是優勢。但經過近百年之後,越來越腫脹的好萊塢巨制擠佔了大銀幕,也培養出了越來越精緻的眼光和挑剔的胃口,以粗糙廉價或者風格怪異著名的B級片恐怕已經很難入現代觀眾的眼。這是商業的博弈,而B級片輸了。2013年與2014年曾相繼傳出消息——羅傑·科曼和羅斯·梅爾的B級片生涯將被拍成電影。但這樣的樹碑立傳看起來卻像是大片為B級片棺材上釘的釘子:你,可以消失了。
以利之名,以小搏大
時間:1920-1950
特點:用於平衡A級製作的投資風險,題材以西部片居多,恐怖片已初步成型
代表影片:《大追蹤》 The Big Trail 1932/《三樓的陌生人》 Stranger on the Third Floor 1940/《繞道》 Detour 1945
風雲人物:華納·歐蘭德 Warner Oland(演員)/瓦爾·魯東 Val Lewton(製片、編劇)/埃德加·G·烏默Edgar G. Ulmer(導演、製片、編劇)
二十世紀初,製片廠在美國興起後搬遷到了西部,這片正在開發的土地上遍布著移民、勞工和淘金者,將本就是下等地方的電影院變得更加不入流——當時叫「鎳幣戲館」,花五分錢就能進去。因此在歐洲雖然有格里菲斯三個小時長的《一個國家的誕生》,但在鎳幣戲館放映的,卻是十幾分鐘一場的雜耍式粗糙短片。前者投資十萬收入一百萬的成績固然令人眼紅,但1910年一萬多家鎳幣戲館的年收入,已經同樣不可小覷。
二十年代後期,美國的電影產業初具規模,米高梅、派拉蒙、福克斯、華納和雷電華五大製片廠,環球、哥倫比亞和聯美三小製片廠已經形成了明晰的產業結構圖。有聲片的出現讓大製片公司的資金有了用武之地,比如1927年華納的《爵士歌手》,以四十幾萬製作費收回350萬票房,而且這樣的「正片」也提升了電影品質,電影不再只是底層的娛樂,高檔影院——當時叫「電影宮」開始出現。但與此共生的是,投入資金和僱員數量的增加,因此影片投資的風險隨之增加。不過出身於鎳幣戲館階層的大製片公司的老闆們十分明白要物盡其用的道里,不僅是影院,還有片場。尤其是製片公司實行僱傭制,在一部大投資電影——A級片較長的製作周期中,總有人會閑著,不用白不用。製片廠想填補檔期空隙和充分利用人員設備,因此B級片應運而生。這些成本低廉製作周期極短的影片在完成上述職責之外,還降低了A級片帶來的風險,短時間內就變成了大製片廠的標準配置。而小製片廠當然不用說,B級製作遠遠多於A級。
一部成功的A級片能讓製片公司名利雙收,而觀眾們也抱著極大的好奇,想在音畫同步的銀幕上看到更多的新玩意兒,所以大製作有聲片在三十年代擠佔了許多B級片的銀幕份額。不過正處在大蕭條中的美國人不管電影院里放映幾十分鐘的是什麼內容,只要讓他們暫時忘記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困苦現實,救濟金里掏出幾分錢都是樂意的。許多野心夠但資金不夠的製片廠開始製作介於A級與B級之間的「in-betweeners」——中型製作。因此標準B級片的製作費用一再降低,五千美元就能拍出一部。不過拉低標準卻讓許多小公司受益,他們瞄準三四線城市的小影院大量生產B級片,像Sol M.Wurtzel這種小公司一年可以製作二、三十部。大製片廠也架不住三四線城市裡小影院對B級片的巨大需求,相繼設立了製作部門,華納與福克斯的B級片在三十年代初占生產總量的12%,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已經增加到了50%,利潤絲毫不遜於豪華大投資。
早期的美國電影院學習歌劇院模式,幾部不同的作品接連上映。先是類似脫口秀的真人表演,然後是卡通短片、喜劇短片、音樂短片或者風光短片和新聞影片,最後才是正片。影院的放映模式與製片廠的生產結構共同促成了雙片制的產生,毫無疑問,這對手握較多A級片的大製片廠極為有利,他們本來就對獨立的大電影院實行季度預定,「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自己的獨家資源開始進行捆綁銷售。如果租用A級片,就必須要B級片,而且還是盲選,給什麼就是什麼。不過此時的B級片售價低廉且是一鎚子買賣,相當於現在的賣版權。影院買下之後不用再被抽取票房,且B級片同樣能賺錢,因此也可以接受。對於完全租不起A級片的小影院,專門製作B級片的小公司,比如Republic和Monogram就成了它們的救星。大城市裡的二流影院,三四線城市裡的小影院,都採取了一晚上六部的連續放映模式,且十分任性得沒有排片預告、每天上新片。當時的電影時長已普遍增加,B級片從十幾分鐘擴展到了一個小時左右,一點小錢就能在電影院里消磨一晚上,何樂而不為?因此在雙片制統治院線的三十年代,B級片製作公司就藉此生存了下來。
三十年代的B級片題材也開始逐漸豐富。本來佔據了半壁江山的西部冒險題材開始收縮,陳査理探案片、利茲兄弟的喜劇片、童星簡·維特爾斯主演的歌舞片和泰山系列等等廣受歡迎,尤其吸引年輕觀眾,其中還有大批的主婦和兒童。因此許多電影院在白天放映的,多是這種情節簡單的喜劇,晚上與正片一起放映的,則是較為嚴肅或者恐怖的題材。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電影的平均製作費用增加,一部A級片至少需要40萬美元的投資,而B級片的製作費用高低不等,雷電華賺得三百多萬票房的《希特勒少年》,製作費用僅20萬。絕大部分B級片公司的製作費用仍極為低廉,只有Republic和Monogram這樣的龍頭能勉強攀到20萬。但此時對小公司極有利的改變是:由於雙片制在商業上的不合理性,大製片廠迫於法律壓力取消了季度預定。儘管捆綁銷售依然保留,但小製作公司仍然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空間。尤其到四十年代末,雙片制的衰落(1948年以後,25%的影院完全實行雙片制,36%的影院部分實行雙片制)使本就此起彼伏的B級片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競爭同時導致了大小製作公司的創新。以雷電華為代表,他們在四十年代開始大量製作B級片,其中以瓦爾·魯東作製片的恐怖片最為著名,如1942年的《豹族》、1943年的《與殭屍同行》和1945年的《盜屍者》。現在被認為是第一部經典黑色電影的,1940的《三樓的陌生人》在當時是標準B級片,64分鐘時長、17萬製作費用。概因黑色電影中的兇殺、詐騙等也是B級片常常使用的,所以當時類似於《三樓的陌生人》這樣的B-noirs可為數不少,如1947年的《絕望》,1948年的《黑獄殺人王》、1950年的《血戰街頭》,以及現在被視作黑色電影代表導演的埃德加· G·烏默的《繞道》,不僅豐富了B級片的題材類型,這些極有天分的導演為低廉製作帶來的藝術性與革新,也為B級片文化的形成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廉價有噱頭,年輕有錢賺
時間:1950-1970
特點:雙片制消失,B級脫離A級片的捆綁,變為獨立的低成本電影類型,科幻題材增多,「剝削電影」的概念出現
代表影片:《天外魔花》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恐怖之旅》 Macabre 1958/《血的聖宴》 Blood Feast 1963
風雲人物:羅傑·科曼 Roger Corman(導演)/ 威廉姆·卡索 William Castle(導演、製片)
對於大小電影公司來說,五十年代都是一個低谷。電視對專門製作B級片的小公司衝擊最大。1951年,剛剛進入美國不久的Eagle-Lion最先消失。1953年,Monogram的標誌消失,變成其製作A級片的子公司Allied Artists。Allied Artists撐了一年,上映了在好萊塢放映的最後一部B級西部片。而大製片廠也好不到哪裡去,1948年,大製片廠的捆綁銷售與其所有的院線經營被美國最高法院裁定為壟斷,同時電視機的普及使得影院的上座率急劇下降,迫於經濟壓力,大製片廠開始允許小電影院二次放映他們的A級片,同時向電視台出售電影放映權。電視的衝擊重組了美國電影工業的格局,本就經營不善的雷電華在1958年徹底退出,幾大製片廠撤掉了原本專門設立的B級片部門,只保留了較受歡迎的電影系列,如環球的《爸媽壺》,傳統意義上的B級片消失,但是這個稱呼被低成本製作沿用下來,因此羅傑·科曼才會這樣說:「我從沒拍過B級片,我只拍過低成本電影」。
同時由於戰爭影響與核戰爭的威脅,B級片中開始出現外星人、怪物、核輻射等等元素,科幻題材、恐怖題材以及二者雜交的影片增多。如環球的《黑湖妖潭》,哥倫比亞的《它來自海底》、《天外魔花》,以及羅傑·科曼獨立製片的《深海來的怪物》,以及《驚天50英尺男巨人》等。後者由名稱霸氣的美國國際電影公司(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簡稱AIP)拍攝,這個成立於1954年的新公司,在電影行業最不景氣的五十年代中期逆流而上,並且成為了六、七十年代最重要的B級片生產公司。
AIP最初的成功得益於它對觀眾的定位準確。五十年代正是戰後嬰兒潮,十幾歲的年輕男女增加了近一千萬,在第一部西部片的票房失敗後,AIP第一代掌門人塞繆爾·Z·阿克夫認為年輕人的市場大有可為,因此史無前例地用了focus groups——特定人群訪問,來調査年輕人們的興趣喜好,並以此為基準,來確定影片的演員、內容和片名。這些調査後來形成了有名的阿克夫公式,即一部成功的低成本影片應該包含刺激愉快的戲劇元素、有爭議的主題、少量的暴力、名言警句式的對話台詞、幻想和性,雖然並不百分之百準確,但AIP的大部分影片,卻都是這種路子。如1957年的《我是少年狼》,以八萬多美元的製作費用,收回了二百多萬美元的票房,AIP以此為鑒,陸續推出了《如何製造怪物》、《飛車黨》、《搶劫洞幽靈》等成功影片。其中後兩部因以當時流行的飛車黨文化為背景,吸引了極多的年輕觀眾,為AIP在六十年代的《海灘派對》系列電影打下了基礎。這種在市場細分下的目標營銷模式後來變成了製作系列電影的標準流程,如華納的少年犯罪電影、瑪米·范多倫的系列電影等。
以羅傑·科曼、羅斯·梅爾和威廉姆·卡索為代表的五十年代B級片導演中,只有卡索最為雞賊。1958年《恐怖之旅》首映時,他掏錢為每個觀眾買了保險,並向他們保證:去看吧,嚇死了賠一千美金。並且還給影院配備了護士,門口停了靈車!在如此噱頭的刺激下,觀眾如潮,卡索一戰成名。其後放充氣熒光骷髏嚇觀眾的《猛鬼屋》、配備能看到鬼怪的護目鏡的《13猛鬼》和投票決定主角命運的《獵屍者》,不管影片質量如何,這些噱頭營銷都極為成功,且十分得B級。
此時的審査制度已經逐漸鬆懈,電影尺度也變得越來越大,雖然還沒有色情鏡頭,但是從嬰兒出生到割禮都已經出現在了大銀幕上,B級片的亞類型——剝削電影出現。許多二流影院轉向成人影片,使本來拍攝天體主義者的導演從單純拍攝裸體鏡頭開始注重情節,個中翹楚便是羅斯·梅爾,1959年,他成本僅兩萬四千美元的《蒂斯先生的邪念》收回了一百五十萬美元的票房。其後的作品《西部野裸女》、《羅娜》、《小野貓公路歷險記》、片名就擠眉弄眼的《海灘毯賓果》、《怎樣塞滿比基尼》,以及羅傑·科曼的《迷途》,這些充滿著大胸裸女、性暗示或明示的性剝削電影作為一種亞類型,開始泛濫。
1963年,《血的聖宴》的製片人大衛·F·弗里德曼在影片上映時學了卡索的伎倆,給觀眾配備了嘔吐袋,吐沒吐不知道,但兩萬四千美元製作的《血的聖宴》最終收到了四百多萬票房,錢包是要吐了。斷肢橫飛的《血的聖宴》成功開創了剝削電影的另一個重要亞類型——血漿電影。並為之前由情色主導的剝削電影帶入了恐怖元素,二者的雜交後來就形成了現在常見的恐怖片模式。同一時期,血腥程度絲毫不差的英國鐵鎚公司的電影和義大利鉛黃電影被引進,為血漿電影和性剝削電影推波助瀾。
五十年代中後期,電視台開始在午夜播放B級片和Cult片,由此形成的午夜電影概念,為七十年代形成B級片文化奠定了部分基礎。1968年,第一代分級制度取代了審査制度,X分級的出現不僅使《午夜牛郎》這種大製作出現了成人畫面,色情影片爆炸式增長,同時也使一直處在被忽視地位的B級片開始被正視。1968年,上映時間相差四個月,製作成本卻相差兩百萬,波蘭斯基的《魔鬼聖嬰》與喬治·羅梅羅的《活死人之夜》(前者兩百三十多萬,後者十一萬多),得到了同樣高的評價。1969年,《逍遙騎士》獲得了戛納金棕櫚獎提名和最佳處女作獎,1970年,又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這部像磕了葯一樣擁有迷幻兼迷人氣質的影片,將代表B級片的「貶義的劣質」,換成了中性的便宜,B級片開始洗白。
二流成主流
時間:1970-1990
特點:形成反主流文化,但開始出現部分B級亞類型向A級轉型的傾向,整體漸趨衰落
代表影片:《粉紅色的火烈鳥》 Pink Flamingos 1972/《洛基恐怖秀》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1975
風雲人物:約翰·沃特斯 John Waters(演員、導演)/約翰·卡朋特 John Carpenter(導演)
七十年代初,B級片從二流影院走向了全美的主流影院,十幾萬的成本收回一兩百萬的票房已經不再是奇蹟。同時,新一代的B級片導演們也有了更高的追求。1973年,AIP給了新人導演一個機會,其作品《姐妹情仇》收到了影評人們的褒揚,羅傑·伊伯特贊其致敬希區柯克,文森特·坎拜誇是「一部優秀、充實的恐怖片」,這個導演就是布萊恩·德·帕爾瑪。另外,加拿大導演大衛·柯南伯格也憑藉《毛骨悚然》、《狂犬病》、《靈嬰》引起了美國電影界的關注。柯南伯格用了一種美國B級片所少見的嚴肅態度來拍低成本影片,並在其中融入了心理學和存在主義的觀點來表現恐怖,將B級片的內涵拉到了一個新的髙度。
與此同時,從七十年代早期就開始飛速增長的、非主流的深夜秀培養了一批B級片與Cult電影的觀眾,將午夜電影的概念從家裡帶到了電影院。1971年,喬治·羅梅羅的《活死人之夜》被翻拍,1972年約翰·沃特斯的《粉紅色的火烈鳥》,1975年福克斯出品的《洛基恐怖秀》將所有的B級片陳詞濫調串燒在一起,獲得了空前的成功。B級片形成了一種反主流文化的立場,和年輕觀眾標榜自己的銘牌。其中最受歡迎的兩部B級片,《德州電鋸殺人狂》和《月光光心慌慌》不僅成為了當時的票房炸彈,還開創了系列恐怖片的模式,前者更是成為了七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電影。
但無論如何,B級片已經式微。大公司的高預算電影使觀眾期望看到壯觀場面與真實特效,1970年的《國際機場》,1972年的票房炸彈《海神號》,1974年的《大地震》、《火燒摩天樓》就是這一趨勢的證明。這些電影的災難情節和對話風格都來自B級片,但與B級片不同的是,演員都是明星,布景更加真實,道具更加精緻。如果花同樣的錢,那麼觀眾肯定不會選擇B級片。1977年的《星球大戰》助長了這一趨勢。它使恐怖片的票房吸引力不再,無論年輕還是年老,觀眾的興趣都轉向了這種大投資科幻片上。聯美在1979年4月第一個破產。七十年代末開始,大製作如《鬼哭神嚎》、《地球浩劫》的AIP撐到了1980年,但最終還是被收購了。
雖然八十年代的B級片佳作只有山姆·雷米的《鬼玩人》、約翰·沃特斯的《菠蘿脂》、新地平線的《春宵金粉夢》等寥寥三四部,但仍有幾個公司靠著製作B級片頑強生存了下來,最成功的特羅馬成立於1974年,是剝削影片全盛時期的倖存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86年的《流氓太保》、《紅脖子殭屍》,1987年的《衝浪納粹必死》則將剝削電影帶上了荒謬主義的路線(《死亡之雪》的二逼模板)。最為知名的是1985年的《毒魔復仇》,Toxie成為醜陋英雄的代表,被其他電影與卡通片借鑒良多。另外一個比較成功的是Empire Pictures,因為它看準了錄像帶租售是B級片的一大利益增長點,並將其作為了主要的盈利模式。
獨立取代B級
時間:1990年至今
特點:獨立製片的概念興起,解構了B級片的成本與類型概念,B級片從此「名存實亡」,轉化為影片的精神或氣質
代表影片:《群屍玩過界》 Braindead 1992/《刑房》 Grindhouse 2007
風雲人物: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導演、製片)/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Robert Rodriguez(導演、製片)
在好萊塢的帶領下,電影的平均製作費用從九十年代的250萬美元一路飆升到過億,大片題材越來越偏向科幻驚悚、動作驚悚——原本B級片的領域。2013年甚至還有製作費用近兩億的《殭屍世界大戰》,即使在戛納直接打出「給我們寄錢」的《鋼鐵蒼穹》,製作費用也超過了八百萬美元,無論是從資金還是內容上說,B級片都已經消失。產業方面,八十年代出品過極為成功的《猛鬼街》的新線,2008年被華納收購。小強一樣特立獨行的特羅馬也不再走院線,影片直接發售錄像帶。
與此相對的,獨立電影公司快速增長起來。獨立電影成本相對較低,且在創作方面導演有髙度的自主權,如靠著暴力B級片如《電鑽殺手》和《四五口徑女郎》起家的導演阿貝爾·費拉拉,製作了混合性、毒品、恐怖和救贖的影片《紐約王》和《壞中尉》,後者獲得了180萬票房。稍晚一點的,昆汀·塔倫蒂諾、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彼得·傑克遜等,皆出身於獨立電影。
儘管如此,B級電影越來越頹的趨勢仍舊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仍有零星野火,但吹又生的一天,依舊尚未到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