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傑教授專訪:國學復興就是要解決時代問題
古往今來,官員作為國家的管理者和服務者,其言行對國家的走向和百姓的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季康子曾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為政者應以自己的道德引領百姓,君子之德像風,百姓之德像草,領導者高風亮節,必然會帶動一方風氣。所以,為政者道德品行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民德與民風。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沒有若干年的寒窗苦讀,沒有長期的儒學積累,古代官員是不可能通過嚴格的科舉考試而進入官場的。自古以來,士人既是國家政治的參與者,又是傳統文化的創造者與傳承者。近年來,國學回歸之勢漸盛,領導幹部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學習與弘揚國學,自然也應一馬當先。作為「領導幹部學國學全國行」的發起者,中央黨校哲學部王傑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傳統官德建設研究。在中央黨校的講台上,他積極為黨政領導幹部講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於修身立德和治國理政方面的智慧和經驗。
一、傳統文化沃土涵養幹部道德
中華民族歷來是重視道德性的民族。修身正己立德是中國人做人處事、為官從政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幹部道德的建設與培養,不能脫離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沃土,必須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厚的營養。可以說,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為政之道、為官之德、為人之本,激勵當代領導幹部不斷警醒、不斷勤勉、不斷奮進,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棄非分之想,對加強領導幹部道德自律,提升領導幹部道德修養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二、領導幹部學習國學具有重要意義
之所以倡導領導幹部學習國學,王傑教授認為,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精神力量。我們今天所進行的一切偉大事業,都應該立足於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根」,有了根脈才有支撐。否則,那就會成為鏡中月、水中花和牆頭草。根基不牢,自然就會地動山搖。
回望歷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獨中華文明綿延不絕,薪火相傳。領導幹部學習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從中深刻地感受到中華
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還會增強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著眼當下,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性階段,需要有強大的動力和精神作為支撐。可以說,要實現當前的目標與任務,客觀上需要我們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歷史積澱中汲取智慧與精神力量。面向未來,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際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僅是指國富兵強的復興,還包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所以,從這一角度講,也客觀上需要我們應該大力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第二,領導幹部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中堅力量,提高自身素養需要重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者的言談舉止勢必會對群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領導幹部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還關係到法律的尊嚴、社會的公平正義、民心的向背、國家的興衰存亡、民族的復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大局。國學,既是中國人做人做官的學問,也是中國領導幹部做人做官的學問。所以,領導幹部學習國學,從中汲取文化營養,有助於廣大領導幹部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築牢修身做人的基礎,夯實為官為政的根基,提高治國理政的能力與水平。
第三,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歷來就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優良傳統。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就說:「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都注意汲取其中積極的養分。」可以說,從治國理政的角度考察和研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光大這一優良傳統。
「聖賢由學而成,道德由學而進,才能由學而得」。領導幹部學習國學,不斷汲取國學中的精髓,領略先哲的英華,融匯古今,學以致用,對於提高個人道德修養和為官從政能力大有益處。
三、領導幹部學國學,不是面子工程
王傑教授認為,領導幹部學習國學,不是一種附庸風雅,不能一陣風而過,也不能搞成形式主義或是「面子工程」,而必須要堅持正確的態度。首先,領導幹部學習國學,應該對國學要有溫情、有敬意、有尊重、有認同。不能像過去那樣,「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貧兒」,對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不了解、不珍惜。其次,領導幹部學習國學,還應該要努力培養對國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領導幹部要想學好國學,就必須要做到想學、願學和自覺學。也就是說,領導幹部應該努力把學習國學當成一種境界來追求,當成一種習慣來養成,當成一種幸福來享受。再次,領導幹部學習國學,必須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立志不堅,終不濟事」。領導幹部學習國學也是如此。領導幹部只有堅持長期不懈地學習,對於國學知識的了解與掌握才能夠積少成多、集腋成裘。
當然,領導幹部學習國學,還必須要採取正確的方法。具體來說:一是要重視對經典的學習。經典,顧名思義,就是那些經久不衰的萬世之作。所以,要讀好經典,關鍵在一個「精」字,即要「學以致精」。學習經典,需要我們慢慢去品味,既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滿足於一知半解,更不能斷章取義、裝腔作勢。二是要堅持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學國學與用國學有機結合起來。「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對於領導幹部來說,要在工作中學國學,在學習國學中工作,切實把學國學的成果轉化為謀劃建設的思路,促進落實的措施和抓好工作的本領。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把國學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表面上,而是堅持既要內化於心,更要外踐於行。三是要把學習與思考有機結合起來。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還說「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對於廣大領導幹部來說,學習國學,必須要邊學習邊思考,要學以致「問」,要通過看書學習來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要善於獨立思考,要有「問題意識」,頭腦中時刻裝著問題。四是領導幹部學國學,還必須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機APP等新技術手段,把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與國學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習國學的效率與能力,推動領導幹部對國學的學習。
四、國學之水如何惠及民眾
針對領導幹部學習國學的問題,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領導幹部學國學勢必會佔用他們的工作時間,進而影響到他們所從事的本職工作。其實,關於這一問題,根本不必擔心。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倡,要在領導幹部中大興學習之風,還倡導廣大領導幹部要積極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客觀地講,廣大黨政領導幹部儘管日常都有很多的工作事務和學習任務,但如果態度端正、方法得當,真正把學習國學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點點滴滴、日積月累,這樣不僅不會影響到本職工作,反而會大大促進本職工作的完成。
針對當前的腐敗治理問題,也有人提出疑問,國學能否解決當前的腐敗問題?從根本上講,我們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是作為應對腐敗問題的一種努力,遠遠不能代表國家在解決腐敗問題上的系統部署。許多國學研究者和教育者,站在自身的工作立場上,發出呼籲和倡議,這也只是當前反腐敗背景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它們之間是一個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問題,這一點絕對不能混淆。同時,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領導幹部學習國學,儘管不能從根本上杜絕腐敗現象的發生,但在一定程度上畢竟會對腐敗的預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此外,中國古代歷史上還有大量的關於肅貪和整頓吏治的有益做法,這些都對今天的腐敗治理問題仍有重要借鑒意義。
我們看到,近些年來在政府和學界、民間以及媒體等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國學的發展,逐漸由涓涓細流匯成了江河湖海,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社會,回到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當然,國學的復興是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的,同時也必須要解決時代問題的。眾所周知,國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安身立命、為官為政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智慧。所以,我們衷心地希望,廣大領導幹部能夠從國學的學習中能夠汲取到更多的修身做人、為官為政、治國安邦的智慧。
「官者,民之表也」,為官者是老百姓學習與效仿的榜樣。如果為政者重視道德,愛好禮義,沒有貪利之心,自然就會影響著老百姓去學禮義,講道德,美風俗。因此,領導幹部學習國學,勢必會對全國人民學習國學起到榜樣與示範作用,進而在全社會形成熱愛國學、學習國學的良好風氣。久而久之,就會使國學這股涓涓細流,從廣大領導幹部的心裡流淌到萬千民眾的心間,滋潤著人們的心靈,護持著人們的精神家園。
百年國學,滄海桑田;沉浮升降,幾盛幾衰。國學之知識,不可不知;國學之魅力,不可不悟;國學之精髓,不可不察。學國學,可明得失、鑒是非、知興替、辨善惡,提高人文修養和德性素養。為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學國學,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強各級領導幹部對國學的溫情、敬意、尊重和認同,知古鑒今,溫故知新,彰往察來,見微知著,為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盡綿薄之力。
推薦閱讀:
※重讀歷史:清官王傑:今若受饋,何為官?
※王傑7次自述被誰下毒矛盾重重,究竟是自導自演還是確有其事?有沒有人真相揭秘?
※王傑嗓子究竟怎麼回事?
※王傑被誰下毒了?是得罪了黑道嗎?有真相揭秘嗎?
※王傑到第一任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