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才能把花插好

如何才能把花插好

如何才能把花插好

主人公來自日本的江戶時代的一個著名茶師,這個茶師一直跟著一個顯赫的主人,大家都知道,日本提倡的是茶禪一體,茶道與參禪是二而一的過程。 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辦事,捨不得離開茶師,就說:「你跟我一起去吧,好每天給我泡茶」 那可是一個社會不穩定的時期,浪人,武士依持強力而橫行無忌。 這個茶師很害怕,對主人說:「您看我又沒有武藝,萬一路上有點什麼事可怎麼辦呢?」 主人說:「你就挎一把劍,扳成武士吧」 茶師只好換成武士的服裝和主人去了京城 一天主人出去辦事。茶師就一個人在外面溜達。 這時迎面走過來一個浪人,向茶師挑釁說,你也是武士,那咱們比劍吧 茶師說,我不懂武工,只是個茶師 浪人說,你不是個武士而穿武士的衣服,就是有辱尊嚴。 茶師一想,躲是躲不過去了,就說,你容我幾個小時,等我把主人交代的事辦完,今天下午我們在池塘邊見。 浪人想了想答應了,說那你一定來。

這個茶師直奔京城裡最著名的大武館,他看到武館外有成群結隊的人前來學武,茶師分開人群。直接來到大武師的面前,對他說,求您教給我一種作為武士的最體面的死法吧。 大武師非常吃驚,他說所有人來我這裡都為了是求生,你是第一個求死的,這是為什麼? 茶師就把與浪人相遇的情形說了一遍,然後說我只會泡茶,但是今天不能不跟人家決鬥了。求您教我一個辦法,我只是想死的尊嚴點 大武師說那好吧,你在給我泡一次茶吧,然後我在告訴你辦法 茶師很傷感,說這可能是我在這個世上泡的最後一次茶了。 他做的很用心,很從容的看著山泉水在小爐上燒開,然後把茶葉放進去,洗茶,濾茶,在一點點把茶倒出來,捧給大武師。 大武師一直看著他泡茶的整個過程,他品了一口茶說,這是我有生以來喝過最好的茶了,我可以告訴你,你已經不必死了。 茶師說,您要教給我什麼嗎? 大武師說我不必教你,你只要記住用泡茶的心去面對那個浪人就可以了 這個茶師聽後就去赴約了,浪人已經在那裡等他了,見到茶師就立刻拔出劍來說,你既然來了,那我們就開始比武吧 茶師一直想著大武師的話,就用泡茶的心面對這個浪人。 只間他笑著看定了對方,然後從容的把帽子取下,端端正正的放在旁邊,在解開寬鬆的外衣,一點一點疊好,壓在帽子下面,又拿出了綁帶,把衣服和袖口紮緊,然後把褲腿也紮緊... ...他從頭到腳不慌不忙的裝束自己,一直氣定神閑。 對面的浪人越看越緊張,越看越恍惚,因為他猜不出對手的武功有多深,對方的眼神和笑容讓他越來越心虛。 等茶師全都裝束停當後,最後一個動作就是拔出劍來把劍揮向半空,然後停在那裡,因為他也不知道在往下該怎麼用了。 此時浪人通的一下給他跪下了,說:「求您饒命,您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有武功的人了」

其實是什麼武功讓茶師取勝呢?就是心靈的勇敢和從容的氣勢。 我們在學習插花里長長有很多人在學習到一點時,就認為自己已經很強大了,會做很多造型,2層花籃,3層花籃做的很多樣子,會用很多花來做很多精美的花束 自己還自己認為只要有圖片就沒有他做不出來的樣子,其實這時候算是一個插花者的瓶徑了。 我自己也曾這樣無知的愚蠢過,直到有一天突然醒悟 華麗的技巧只是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而真實的美麗是來自無數次的經驗積累和一種心靈的感悟。 要知道一張精美的照片背後,創作者是通過多久的努力才創造的,一個出色的設計雖然很簡單,但那是在無數次複雜的設計中歷練出來的,而這些又怎麼能讓人一下輕易的去複製呢?中國是一個盜版很多的國家,在盜取設計的時候,我們是否能把對方的精髓和文化,概念,思想一起盜來呢? 有人曾說一輩子只有1半是自己的一個是自己學到的知識,半個是自己花出去的錢,知識是無法盜用的,因為那是一個人的經歷所得到的,如何盜用他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那就是無數次的學習與練習,年少輕狂的插花人啊,請你用心去體會插花的真正美麗和境界吧!

怎樣考慮插花的造型

插花造型可以寓意天人地的組合.天,代表主枝條,寓意精神境界.地,代表副枝條,寓意物質.人,代表次副枝條,寓意天地空間,調和天地.可以用線段長度來表示. @為天的長度=1/2 相當於容器高度加寬度,是最長的線段 @為人的長度=3/4 人長是中長的線段 @為地的長度=3/4 地長是最短的線段 天,人,地三者定位之後,其餘為附加補充部分,花,葉均可,數量沒有限制,只是要勻稱,防止刻意獃滯.補充部分最長的花枝不應超過主花枝的2/3,其餘可稍長短不一. 主枝要與插花器成一定的比例,若比例不當,會出現小孩戴大人帽,或大人戴小孩帽的形象.天的高度也即主枝長度應是插花器高度加寬度的總各之一倍半.如果是大型插花,這一比例可適當增加至兩倍,而小型插花,其比例可相應減少到一倍,即相當於1:1的比例,高瓶插花的花枝長度,應以露出瓶口的部分計算. 天,人,地三者之間互成的角度,以垂直的0度比開始,依次為10度,45度,75度.天,人,地頂部與中線所在的角度,可在180度範圍內作傾斜.因為插花一般從正面欣賞,所以只照顧前面,不考慮背後.自然界的花也都是朝南向陽,插花也可以仿此設計造型.東方式插花的基本造型東方式插花,大抵分盆插(盛花)和瓶插(瓶花)兩種.

1盆插 盛花的基本花型有直立型,傾斜型,下垂型,直上型,和對稱型等. @直立型:要點是主枝必須直立,第二第三主枝則略帶傾斜.直立型是盛花中的基本型式. @傾斜型:要點正好是直立型的主副位置互相調換,而主枝傾斜角度更大,所以又叫做"前立插". @下垂型:要點為三枝位置如傾斜型,但第一主枝不傾斜面須下垂,長度沒有限制,看環境所需而定,第三主枝由傾斜而改為直立. @直上型:要點與直立型相似,不過直上型的三枝主枝均插在中央,直上而不傾斜. @對稱型:要點是第一,第二兩枝雖然左右傾斜方向不同,而花朵植物的高低近似於對稱.2/瓶插 瓶插的基本花型也有直立型,傾斜型,下垂型,直上型,和對稱型 @傾斜型:要點是不論其他花枝直立或傾斜,第一主枝必然有傾斜度.這也是瓶花的基本型式. @直立型:要點是第一主枝須直立,第二,第三主枝略帶傾斜. @下垂型:要點是三枝主枝位置有如傾斜型,但第一主枝不傾斜而是從花器伸出盡量向下,其下垂長度不加限制. @直上型;要點與直立型大同小異,唯三枝主枝是直上型式. @對稱型:要點在於主副兩枝,雖傾斜但方向不同,而插出花卉的高低近似相對稱.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東方人性情穩重內向、委婉含蓄,藝術境界寓意隱含,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故在插花的創創作理念與法則上,其特點與風格可以用真、善、美、聖這四個字來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傳統的東方民族酷愛自然、崇尚自然,對自然之美最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點,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長的花木為表現的物象,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這是中國國畫和插花藝術的理論基礎。即所表現的景觀需符合萬物自然生長的規律,不能含有明顯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書中所論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於物者,自得之」,「使觀者疑叢花生於碗底方妙」的境界。這樣,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觀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思考其美之所在與其美之精華,並融入個人的情感與審美,在此基礎上加以提煉和表現,使作品展現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靈的感染力,這是傳統東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傳統的東方插花又被稱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國文化受儒家思想影響極深,而儒家美學思想是以「善」為宗旨,所以中國人的審美觀也以「善」為核心,在這種文化思想的指導下,對花卉也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義,義必吉祥,如生活中人們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以此象徵傲雪凌霜、不畏嚴寒的品格,取梅、蘭、竹、菊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脫俗。用玉蘭、海棠、牡丹、桂花來襯托「玉堂富貴」,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營造一種含蓄和諧的氛圍,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三、藝術之「美」

插花創作中的藝術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如梅花因其橫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態美,雅而不艷、幽香遠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嚴寒的內涵美而成為傳統藝術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講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勢、虛實結合、剛柔相濟、氣脈相連。如「畫苑布置為妙」,「得畫家寫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的色彩效果,力求艷而不俗、雅而不淡,據環境與創作的需要,色彩或絢麗、或素雅,使人的視覺感受明快而亮麗,清新而自然。

傳統的藝術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規則化,在情勢上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外形輪廓不拘泥於一定的形式,為主題服務是造型創作的源泉。

對花明志、借花舒懷,創作具有詩情畫意、包含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作品,是藝術插花創作的宗旨。將花的形體美與人的構思美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作品神形兼備,具有內涵美、神韻美,這是東方插花藝術所獨具的藝術美。

整體藝術美是指插花作品各創作環節之間、各創作要素之間、作品與環境之間的有機配合所產生的綜合藝術效果。即通過插花創作,同時創作一個高雅、浪漫、和諧的環境空間,產生一種環境藝術美。這是藝術插花的最終目的。

四、「聖」潔之尊

藝術是神聖的,藝術創作亦是神聖的,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綜上所述,東方人採用寫實、寫意或二者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花卉的姿態美、布局美、色彩美和意境美,是一種自然美與人文美相結合的藝術美。她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享受過程。

中國插花藝術的特點

插花藝術雖與雕塑、盆景、造園、建築等藝術學科有很多共同之處,但也有其自己的特點。  首先是時間性強。  其次是隨意性強。  再次是裝飾性強。  最後是插花作品獨具自然花材絢麗的色彩、婀娜的姿容、芬芳而清晰的大自然氣息。  總之、插花世術是最接近生活環境,最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的一種美化方式、一種藝術修養及文化娛樂活動。

東方插花藝術以中國和日本為代表,中國是東方插花的起源國。中國插花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展,深受中國佛教、道教和儒家哲學思想及宇宙觀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又受到中國繪畫、造園、文學和風俗習慣等的綜合影響。其主要風格和特點如下:

1. 師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國明代園藝家計成在《園冶》一書中說:「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這句話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是中國插花的最高境界,這種「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插花藝術家畢生追求的理想目標。插花作品是人們利用自然界植物的花、枝、葉、果、根等為素材,經過巧妙的構思,遵循構圖原理而創作出來的花卉藝術品。它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是人工美與自然美的有機結合,是「天人合一」的結晶。因此。中國插花力求表現花材自然的形態美和色彩美,反對人為地刻意造作,盡量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迹。中國插花自然多變、既有形式,又不拘泥於形式,既有規範,又不規範化,給插花作者以極大的自由創作空間,一切以順乎自然之理、合乎自然之態、飽含自然之情、富有自然之趣為原則。

2.講究詩情畫意,注重意境美的創設  中國插花講究「外師造化,內發心源」。「外師造化」就是師法自然;「內發心源」是講插花創作中要注入作者濃烈的思想感情。要以「情」寫「景」,情景交融;以「景」寫「神」,形神兼備。這種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的插花作品,不只外在的造型,優美動人;其內在的富有詩情畫意的意境,更傳達出無限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使人們在欣賞了作品外在的形態美和色彩美並得到視覺的美感享受之後,進而步入美妙的意境之中,在作品內涵的廣闊天地里遨遊,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詮釋作品,實際是參與了作品的再創作,與插花作者進行了心靈的對話與溝通。從而產生「文己盡而意無窮」,「神似勝形似,無聲勝有聲」的感嘆。所以中國插花講究含蓄,認為「藏之愈深,其境愈大」,會加強與加深意境的感染力。這與西方插花豁然率直的風格是全然不同的。在意境美的創設中,作品的標題和花材的寓意起著重要的作用。

3.採用不對稱式自然構圖形式 東方式插花作品的造型常採用不對稱式構圖形式。雖然有直立式、傾斜式、水平式(或稱平展式)、下垂式等四類基本構圖形式,但是,沒有不變的格式,通過高低錯落、動勢呼應、俯仰顧盼、剛柔曲直,各得自然之妙趣,正像袁宏道在《瓶史?6?1宜稱》中說的「參差不倫,意態天然」,在這四個基本構圖形式的基礎上,構成變化萬千的不對稱式自然構圖。這類作品清新自然、秀麗多姿,不受任何形式和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據環境布置和主題的需要,充分發揮作者的藝術創作才能。這正是中國插花引人入勝、獨樹一幟的突出特色。 日本古典插花有嚴格而固定的構圖形式,各流派有各自獨有的構圖形式,這是日本古典插花的重要特色。日本現代插花對形式則沒有什麼嚴格限制。

4.線條造型,追求花材個體的線條美,多用木本花材 中國國畫採用線條造型為主要表現手法,在插花創作中,花枝就像繪畫中的線條,以優美自然、姿態多變的花材勾勒出插花作品的輪廓和造型,這是東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線條的粗細、平斜、曲直、張弛、高下等變化和這些線條的組合,能表現豐富多彩的畫面;能反映深厚的情感和誘人的意趣。可以展現人間百態;可以描繪自然萬象,人間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都可表現入神;自然的風雨雷電,春夏秋冬都可展現在眼前,其表現力是無窮的! 所以中國插花十分考究花材的選擇,它不以量取勝,注重花材的姿態和質量。由於木本花材具有優美多變的姿態,易於人為加工成有畫意的線條,水養壽命長,所以在東方插花中多見應用。常用於作品外形輪廓的構成,可欣賞到作品中花材個體的線條美。

5.強調花材的寓意 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就是熱愛真、善、美的民族,寄情樹木花草之風代代盛行,在愛花、賞花、育花、用花的過程中,對之產生深厚的感情。以花為伴,將花當成有生命、有靈性的知心朋友,相知甚深!流傳下來很多動人的故事,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酷愛菊花的陶淵明;如退隱山林,妻梅鶴子的林和靖;蘇東坡與牡丹結緣等。中國在隋唐以後,樹木花草多被人格化,根據樹木花草的習性、形態、開花季節等,被賦予種種美好的寓意,以花喻人,表達人們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和期盼,用自然之理推及社會之理和人生之理。如荷花,根生長在污泥里,花和葉卻高高挺立水面之上,視為「出污泥而不染」,稱之為「凈友」,是清凈聖潔、品格高尚的化身。常用於佛教用花。

牡丹,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國色天香,被尊為「花中之王」,稱為「貴客」,是富有顯貴、興旺發達的象徵。曾作為唐代宮廷插花的主要花材。梅花,以「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為特徵,「零落成灰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被稱為「清客」,有清高淡雅、傲雪凌霜的性格特徵。另有一些品高韻勝的花材,根據開花習性或品格特徵等,組合一起,賦予一定的寓意。如玉蘭、海棠和牡丹組合一起,合稱「玉堂富貴」;冬季開花或常綠的松、竹、梅組合一起,名為「歲寒三友」;品格高雅的梅花、蘭花、竹、菊花組合一起,合稱「四君子」;還有一種「諧音花」,以花材名稱組合的諧音,構成吉祥的意義。如銅錢、拂塵、萬年青、李子組合一起,諧音名為「前程萬里」,是提職宴會的佳品;柏枝、萬年青、荷花、百合的組合,諧音名為「前程萬里」,是新婚插花的良好花材組合等。這些為中國插花意境美的創設和發揮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6.季節特色的表現  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花材在開花,經過人們一代代的追尋和遴選,每一個季節都確認了其代表性花材。如蘭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護秋、梅竹斗寒。表現什麼季節的主題,就要用那個季節的花材來創作,這是東方插花的一大特色。這種特色使作品富有鮮明的現實感和即時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該季節的動人景象。相反,若表現某季節的主題,而使用其它季節的花材,就被認為是用錯了。 

7.重視作品與環境的統一 插花作品是為美化環境服務的,東方式插花特別重視插花作品與環境的完美統一。講究 環境、音樂、詩、書、畫、配件與插花作品的有機結合,渾然一體,是追求多感官美感享受的高雅藝術。我們把環境陳設包括在整個插花創作的過程中,是插花創作的最後一道工序。在進行插花創作時就要清楚陳設環境的具體情況,將它考慮在插花設計之中,作品完成後,陳設在設計好的環境中,必然會起到最好的藝術效果。達到插花創作的目的,這時,才算全面完成了插花作品創作的任務。可見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天趣,講求詩情畫意,採用不對稱式自然構圖,以線條造型,以形傳神,著意表現作品的意境美和花材個體的線條美和色彩美。形成自然含蓄、生動流暢、色彩明麗、形神兼備的風格和特色。

中國插花藝術在各個時代的特徵

中國插花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中國插花最早源於佛前供花,人們在佛像前瓶插應時花卉,以表虔誠,這時插花稱為「佛花」[1]。在六朝《南史》中記載,當時插花多以松柏、水仙、荷花為主。到唐代,插花開始走進宮廷,出現「宮廷插花」,並成為宮廷喜慶中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伴隨著文人雅士作畫、吟詩、賞花,又產生了「文人插花」。宋代,中國插花藝術迅速發展,理論和實踐有了很大的突破,進入了興盛時期。

  一、宋代插花  至宋代,插花已普遍應用於宮廷和日常生活,其藝術性有了進一步提高,形式已具有規律性,成為一種時尚風雅,十分興盛。  當時,民間已有插花盛會的習俗,有了專業製作插花用的花瓶,也有了插花養護方面的理論。由於宋代「理學」的興起,將儒、道、佛三者結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人們熱心於將花人格化,以花的品格寓意人倫教化成為風尚,故有「理念花」的花型。  理念花以品格理念為主要內容,用名貴素雅並富有象徵性的花卉,表達作者對人生、對社會的願望和抱負。受寫意山水畫、工筆花鳥畫的影響,插花從構圖到技法上多以中國繪畫藝術理論為借鑒,特別是文人插花,已從寫實的技法發展到寫意的技法。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中寫道:「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道出了青瓶紅花的美麗畫面。由此可見宋代時期的插花盛況。

  二、元代插花  由於政治變革,文化藝術不振,插花不及宋代興盛,僅限於宮廷和少數文人,但由於受當時文人畫和花鳥畫的影響,插花逐漸擺脫理學思想的束縛,多以表達個人心中的理想和抱負,出現了「心象花」和「自由花」,表現出自由浪漫、無拘無束、輕巧秀麗和瀟洒飄逸的風格。  心象花盛行於元代,戰亂年代的文人插花有禪悟之意。心象花與理念花截然不同,不以品格理念為內容,亦不是寓教於花,而是借花明志、借花消愁或表達內心的祈望,頗具抽象藝術美。花材隨意性大,諸如竹、桂、蓮、靈芝等等富有象徵性或具神韻者皆可入選。造型亦不固定,以直線和瓶插為主,線條簡潔、活潑,創作浪漫,不受拘束。  自由花的花型無定型,可自由發揮,但布局卻講求章法,合符比例,注重俯仰高下,疏密斜正,不繁不瘦,有如畫苑布置,追求自然神韻,起把緊密,以顯生機。花材更為廣泛,除了專意尋找一些奇、怪、瘦、枯等的木本枝條外,野花雜草也是玩賞之列。數量不多,常用一種,多則兩三種,不重色彩和形式,卻重天然意趣和韻味,簡潔飄逸、清雅脫俗。  在元代,還研究了許多養護的方法,使花枝能耐久不衰。花器多樣,瓶、蓋、碗、筒、籃、弔掛無一不可,只為抒發情感。元代俞宇本《種樹書》中,對插花技法有這樣的記述,「芍藥、牡丹摘下燒其柄,插瓶中後入水,其柄以蠟封之優妙」。

  三、明代插花  明代是中國插花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插花藝術風格、藝術理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和成就。插花也從一般的娛樂性走向學術性,許多插花愛好者對插花藝術頗具研究[2],插花著作也十分豐富,如《花史左編》、《瓶花三說》、《瓶花譜》、《瓶史》等。這些著作將中國畫和中國古典園林的表現技法運用於插花之中,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袁宏道的《瓶史》,書中對插花器具、擇水、欣賞、禁忌等內容作了詳盡地描述。此書於1696年譯成日文,傳入日本,成為日本花道的主要教科書。  在這一時期,許多插花作品汲取了文學、書法、繪畫的精華,在風格上強調自然抒情,優美樸實;在造型上體現淡雅明秀,線條簡潔。

  四、清代插花  清代的插花藝術研究又有了新發展,形成了以自然美為主的插花風格,比較典型的是受中國盆景藝術的影響而形成的寫景花和造型花。  寫景花,崇尚自然之真,它源於盆景栽植,以寫實的手法重現大自然的景色,形式以盤花為主,也有瓶花。花材除棕櫚、竹、荷等自然草木,還常襯以奇石或小景物,花型以直立、並列為主,注重造型的群體自然美,體現真實、清新自然美景。  造型花,講求造型之美,利用花材的諧音和意義,配合果蔬天然的色澤進行造型,把清雅的插花藝術用於年節吉慶,以吉祥為主題,寓花於意。如柏、柿、靈芝構成「百事如意」;銅錢、拂塵、萬年青、李子構成「前程萬里」等等。這也是中國插花有異於他人之處。  清代插花在技巧上講究裁枝和曲枝,構思不斷翻新,插花理論也日益完善,《花鏡》中對花材的剪取、花枝的處理及養護方法,以及花材的選擇,花枝大小的協調等作了描述。

  中國傳統插花深受儒教、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倫理道德的影響,形成了中國所特有的宇宙觀和審美情趣。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而高於自然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尤其是造型創作的共同指導思想,重形尚意,追求以形傳神、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則是其創作的最高目標。作為中華優秀古老文化一部分的傳統插花藝術,它在許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並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的精髓,並不斷發揚光大。

東方插花藝術和西方插花藝術現在處在一個盛世的年代,各展芳姿,創作者們將植物材料作為語言,詮釋著他們的思想,引發著人們美好的嚮往與追求,展現著各自的魅力。就中國插花藝術而言,有著3000多年的發展歷程,可謂獨樹一幟,屹立於世界插花藝術之林,對於非常喜愛中國插花藝術的人來講,中國插花藝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是我們最關心的基本問題,對其深入的討論,有助於了解中國插花藝術的境界。

插花藝術不是簡單的「自然插置」,前輩們經常講:「源於自然,高於自然」,到底高在什麼地方呢?高就高在縮影裡邊已經滲入了主觀因素。這與植物材料自然的再現和反映的概念相對而言是屬於表現的成分。表現與再現,在一切造型藝術中都是相依並存的,忽視任何一方都不切實際,表現重寫意,再現重寫實。但毫無寫意的寫實或毫無寫實的寫意,很難從公認有持久生命力的藝術作品中找到。再現自然求其形似,表現重意境神韻。但二者兼備,方為上品。插花藝術是融自然美與人工美為一體的。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種子的自然屬性就是自然物的天性,而創作者如何以我之天性去了魯韌親近自然物的天性,並以大自然灼熱至誠的情感與之融化為一,也就是莊子提出的如何「以天合天」的問題,即天人合一。

「美在形式」中,插花藝術是不是也只美在形式呢?中國插花藝術作為有生命的藝術造型,具有現時時間與藝術時間的二重性和可變性,這種變動性與創作者自身的生命活動相感應,故能使欣賞者倍感親切。枝條的姿態,花朵的朝向,容器的穩重,無一不屬於形式,離開形式意境就成為空談,正因為形式是藝術形象的基礎和前提,我們才要在插置前十分注重材料的選擇,講究造型技巧的處理。 自然界形式美的存在是一回事,對於這種美的感受與取捨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不可等同。藝術領域形式不能自行組合產生和諧美。也就是精神起到支配作用,內因改變外因的結果,只有美的思想才能產生美的形式,形式只不過是精神的對象。可見我們欣賞插花藝術時決不能留戀於形式而必須透過形式去追尋那內在的意蘊深度,只有內在的意蘊才是藝術生命的原動力,離開內在意蘊,就形式論形式就無所謂本質。 從內外關係的探討中我們還可以聯想到插花藝術中真、善、美三者的相互關係問題。真是善和美的源泉,沒有真便沒有美和善。插花藝術若沒有本質意義上的真實,就不會有盡善盡美的藝術品可言。有時在藝術處理上產生某些變形或誇張,但只要抓得住本質的刻畫,仍不失其為真。

善是真和美的品性,優秀的插花作品必具濃郁的人情味,與人類的至性至情相溝通。從作品透露出來的善不但使你感到親切,更主要的它還啟迪欣賞者的內心油然而生一種超越自我的崇高境界,擺脫低級趣味的激情。美通常給人以錯覺,似乎它是形式的產物。殊不知連形式本身也是真本質的體現。只有本質真實才是美的本體。美都是從真和善煥發出來的光華。就插花藝術而言,未能體現本質真實和形象思維的一定深度,激不起欣賞者想像力活躍的插花作品,不論在技巧上如何精雕細琢都是一般。 可見中國插花藝術不論從真、善、美的角度或按國畫傳統從行、意、神的角度看是三位一體,相互滲透的。三者的關係,體現了內在品性的本質。真實是插花藝術美的來源。 插花藝術的另一本質——審美功能。有人說真正的藝術創作沒有功利性。也有人從考證我國的藝術演變史得出結論:原始藝術重功利,先秦藝術好比德,六朝以來求暢神。暢神就是超功利的純觀賞。藝術是人類的精神食糧,它是伴隨人類的精神、意識形態的進化而發展的。人類的精神生活世界有多麼廣闊複雜,藝術的內容、形式、功能等就有多麼廣闊複雜。在中國插花藝術中,僅具單純形式美因素的審美對象的存在,是無可置疑的。比如花的色彩,還有植物的線條,端莊的容器,都是賞心悅目的。只要能裝點人的生活,它就有存在的價值。

總之,人類生活和精神世界是無限寬廣、豐富、微妙的,藝術的審美功能也不能狹隘化。人們既需要通過狂飆怒濤般充滿激情的藝術形象以激蕩自己的情感,也需要春花秋月或徐徐和風來撫慰自己的心靈;既需要最單純的形式美的感受,也需要那些具有深刻哲理或重大的思想主題的藝術作品,以啟發對生活的認識和開拓自己的精神境界。人類的進化創造了藝術,藝術又滿足了人類精神世界各種各樣的需要,並以潛移默化的巨大力量,推動人類世界的前進,這就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永恆規律。在生活中,僅具單純形式美因素的審美對象的存在,是無可置疑的:只要能裝點人的生活,它就有存在的價值。 綜合以上,中國插花藝術既不是單純的自然植物的縮影,也不僅僅美在形式,其審美價值決不止於提供一般性的消遣娛樂。

它之所以成為藝術品,除了具體的植物條件外,還依賴於人的精神因素起決定作用,並且歸結為改善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服務。最後可總結如下三點: (1)從範疇看:它是人類居室環境中以植物有觀賞價值的根、莖、葉、花、果、種子等為材料媒介,以微觀空間為渠道與大自然神交的一種審美活動。 (2)從主客關係看:它透過源於本質又與本質和諧一致的形式美來顯映人的精神世界。其藝術形象是人的自我乃至整個民族的精神意象的物化。 (3)從審美功能看:它除了提供社會以通常的詩情畫意的美的享受以利於愛好者的身心康樂外,特別是中國插花藝術又以其特殊的存在形式作為關照人生生命現象的一面鏡子,具有極為深刻的寓教於樂的象徵意義。


推薦閱讀:

劉翔如何才能避讓褲襠炸彈
第376講:如何才能加速消耗腹部脂肪?
三國趙云:懂得控制慾望,人生才能有好結局
只有心裡有陽光、才能照亮自己的心靈世界

TAG: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