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紀念廣島核爆 更應反思戰爭
08-03
核心提示:日本提前使用了閃電戰,而且是最早轟炸平民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1938年底開始被蔣介石作為陪都的重慶。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道西班牙《國家報》網站8月1日刊發題為《廣島之傷》的文章,作者為日本歷史學家堀田江理。文章稱,每年8月6日都是日本紀念廣島原子彈爆炸的日子,美國投下的這顆原子彈,在眨眼之間摧毀了這座城市,奪走了數萬人的性命。今年是廣島原子彈爆炸70周年,毫無疑問,更值得紀念。這一次的主題是和平。和平本身就是一個難以對其提出異議的條件。它可以成為團結不同政治信仰甚至過去的敵人的基石。對和平的祈禱,尤其是想到廣島和長崎核爆受害者的悲慘遭遇,卻同時讓很多日本人得以逃避另一個更艱難的任務:從互相矛盾的各種說法中找到挑起戰爭並引發這個史上最大屠殺的真正原因,對自己的帝國主義做出真誠反思。人們很容易忘記,在1945年核彈被視為一個國家對付敵人後方的戰略武器。在全民戰爭理論下,後方的平民包括婦女和兒童,也是戰士。1937年德軍對西班牙古城格爾尼卡的轟炸震驚世界,但是隨著時間流逝,所有強國都接受了平民也是全民戰爭中的一分子的觀念,或許是因為對軍事目標的精準打擊在當時來說實在是太難了,或許是因為將平民作為打擊目標被視為一種不道德但卻有效的戰略,或者隨著戰爭延長,兩個原因兼而有之。日本提前使用了閃電戰,而且是最早轟炸平民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1938年底開始被蔣介石作為陪都的重慶。當盟軍也開始使用這一戰術,他們在漢堡、柏林和德國很多其他地方將這一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日本城市投下的燃燒彈則是這個戰術的登峰造極。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時,已有200多個日本城市被轟炸過。市民們逃亡郊野,他們為之奮鬥的全民戰爭理念也被炸得粉碎。沖繩島陷落了,市民們被餓死。尤其是蘇聯在8月9日參戰,讓日本腹背受敵。或許核彈讓日本人預感到結局,但是對蘇聯的害怕尤其是擔心日本發生革命是促成日本投降的原因。就這樣新日本誕生了,頒布了和平憲法,拒絕戰爭。和平憲法草案是美國起草的,戰爭時期的大部分官員未受彈劾,有些領導人甚至很快恢復了公職。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以他的名義發動戰爭的裕仁天皇,變成了和平的象徵。美國當局(或許是錯誤地)擔心,沒有裕仁天皇日本會發生騷亂,而接下來美國還需日本在冷戰時期充當自己的可靠盟友。在戰爭天皇仍然在位的情況下,公開討論日本政府在戰爭時期的責任(因為政府對帝國主義的狂熱追求而對中國、越南、印尼犯下的暴行,以及將日本人民捲入戰爭的殘酷後果)是不可能的。無論如何,日本證明了自己是美國的寶貴盟友,而且隨著經濟的快速恢復,日本很快就感受到忘記戰爭黑暗過去的誘惑。日本沒有出現類似德國前總理維利·勃蘭特的「下跪致歉」,這一點兒也不奇怪。保守的日本官方仍然受著極右勢力的控制,認為只要繼續談論和平,就可以避免對自己的侵略和帝國主義歷史中最骯髒的一面進行檢討,但這並不能阻止民間、新聞界、藝術界和學術界一些值得尊敬的人士對此發起真誠的公開討論。那些把戰爭視為捍衛國家利益的高貴事業的人與那些將戰爭視為悲劇錯誤的人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分裂。對和平語言的濫用是危險的。7月15日,安倍政府向國會提交新的安保法案,允許日本向盟國提供軍事援助。此舉讓安倍的支持率跌至谷底。擔心此法會讓日本主動使用武力,大約150名知識分子包括諾獎得主和著名學者聯名反對,認為該法案是錯誤且專橫的,與此同時,數萬市民走上街頭表示抗議。2011年3月的地震、海嘯和核泄漏是場大災難,是天災也是人禍造成的,福島的悲劇證明政府一再標榜的「核安全」根本不存在。同樣在使用武力方面,很多日本人反對安倍的和平借口,因此很可能今年在廣島的和平祈禱表面上看團結一致,事實上並非如此。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捕捉引力波——廣義相對論發表100周年紀念
※【日知歷】3.31 | 紀念心安理得
※紀念毛譯東誕辰122周年
※時寒冰:殤——紀念一條被死去的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