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小傳5:古代遠射武器——弓弩

弓箭是古代遠距離射擊武器,起源時間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據說遠古時代沒有喪葬的習慣,人死後將屍骸扔到荒野,有的孝子不忍心父母遺體被鳥獸吃掉,就發明了一種名叫「彈」的武器來保護屍體。後來,黃帝將「彈」改良成為弓箭。

最初的弓很簡單,就是將樹枝彎曲,綳上繩索,制弓材料為單一的竹木。後來,發展為複合材料,一般由獸角、筋、竹木材、絲、漆、膠等複合而成。箭在最初只是將竹木削尖,後來陸續裝上石制、骨制箭頭。商周時期改用青銅箭頭,這種箭頭呈三角形,當箭頭刺入身體後,兩翼的倒刺會牢牢鉤住傷口,中箭者拔不出箭,血液就會不斷從箭頭上的凹槽流出,不久便會因失血過多死亡。漢朝以後,箭頭改用鐵制。

弓箭自產生後,便成為古代軍隊的主要作戰工具,直到清末才被火槍徹底取代。其間數千年中的戰爭,從沒缺少弓的身影。而且,每個朝代都會出現不少可以稱為「神射手」的將領。

戰國時期楚國人養由基,射百步之外的細柳枝,百發百中。同僚稽康也是著名射手,很不服氣,於是取出七件鎧甲捆在一起,放在五十步外,張弓一射,竟然把七層鎧甲全部射穿,於是,就很神氣地向養由基示威。養由基不慌不忙,拉開弓,一箭射向鎧甲上的箭尾,竟將前箭整枝推出鎧甲外,稽康瞠目結舌,不得不拜服。

唐代大將薛仁貴也是射箭高手。在唐高宗面前,他一箭射穿五件鎧甲,那時的鎧甲質量已經很不錯了。後來,他在天山十餘萬突厥大軍前射出三箭,連殺三員敵將,嚇得對方軍心渙散,立刻投降,嬴得了「三箭定天山」的美譽。

弓用於做戰有它的優勢,但也有弱點,那就是射箭人的臂力有限,不可能時刻拉弓備戰。於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在弓的基礎上製成了弩。

弩是把強勁的弓固定在木頭或金屬做的有箭槽的弩臂上,弓弦張開後,由發射裝置掛住,箭放槽中,弓弦接箭尾。發射時開動發射裝置,箭沿著箭槽射出。有的弩還可以發射石制或金屬彈丸。

與弓相比,弩有很大優勢。弩張開後,掛在弩臂上,可以延時發射,等到敵人進入射程了才扣扳機。而且士兵不僅用手臂拉弓,還可借用足、腰部力量拉弓,後來甚至用絞車等機械拉弓。弩發射的箭射程遠,準確性高,穿透性強,對戰爭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春秋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鬥智,龐涓追到馬陵道,孫臏在山谷中設伏,讓士兵張好弩等著。龐涓趕到,見樹上有字,點火查看,齊兵見到火光,馬上萬弩齊發,使魏軍全軍覆沒。如果齊兵用的是弓,就不一定能取得這樣輝煌的戰果。

秦漢以後,弩的質量和種類不斷發展,出現了連射弩、自射弩、火箭弩等種類。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諸葛亮對弩進行了改進,創造了「一臂十矢俱發」的元戎連射弩。晉朝人造出一種稱做「急龍車」的連射弩,這種弩按一次扳機,可帶動十二張小機連珠射箭,威力極大。

公元1068年,宋朝人李宏發明踏張弩,取名神臂弓。《宋史》說,這種弩「身長三尺二寸,弦長二尺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箭。」因為射程遠,重量輕,這種弩很受軍隊歡迎,並一直流傳到明代。南宋軍隊抗擊金兵,這種弩給金兵以很大殺傷,以致金國大將兀朮返回東北時,念念不忘研製這種弩。但他的建議沒有被採納,最後鬱鬱而終。

明朝末年,隨著近現代射擊火器出現,弩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推薦閱讀:

是戰爭就會有傷亡,那為什麼還要禁用很多的武器?
世界大型驅逐艦DDG-1000,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驅逐艦?
短線秘密武器 三
在古代中國戰爭中,刀是否比劍更有殺傷力?

TAG:武器 | 古代 | 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