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中,爸爸該幹些啥
爸爸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怎麼樣強調都不過分。
很火的《爸爸去哪兒》這檔欄目,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關注,一方面是因為有知名明星的助陣,大家很關註明星的一些私生活。而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在警示我們一個很嚴重的事實,就是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我曾有幸認識韓國《爸爸去哪兒》的編劇
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跟我們的文化傳統和固有的意識觀念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儘管電視節目是火了,可是爸爸們在育兒中的參與度如何呢?
我對靜觀育兒後台所有互動問題進行了一個梳理,除了16%性別未知,剩餘關注我的父母男女比例為1:3。而從諮詢問題人次上看,男女比例大約為1:300。
雖然這只是我的個人公眾賬號一小段時間的粗略統計,巨大的數字差距還是能反映出明顯的、父母育兒參與度的區分。
所以,今天到明天的系列文章,都將專門關注父親角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以及我的一些建議。今日的分享,側重男孩,明日的分享,側重女孩。
NO.1男人天生不知道怎麼帶孩子
事實:父親和母親從生理上來說,在育兒天賦方面,本身沒有任何差別
這類爸爸們,生物肯定學的好,論及育兒也把遺傳學拿來做擋箭牌。他們認為,爸爸們天性里就缺少媽媽們身上的母性,他們大多粗枝大葉,對於小孩子那種精密柔軟的物件兒,根本應付不來,比如我們親眼見到的:男人在寶寶身邊的時候,總是顯得「笨手笨腳」。
其實,這是超級謊言。雖然父親沒有分娩經驗,也不能分泌乳汁,餵養寶寶,但是爸爸的大腦皮層中,有一個區域和媽媽們的一樣,能夠激發出人保護、照料嬰兒的本能。父親和母親從生理上來說,在育兒天賦方面,本身沒有任何差別。一個未照顧過孩子的女性,她在一個柔弱的小寶寶面前,同樣會手足無措;相反,一個擁有照料孩子經驗的男性,完全能夠承擔起養育孩子的任務。所以,擅不擅長育兒這件事,和性別沒關係,只和願不願意去做、有沒有經過「培訓後再上崗」有關係。
著名的兒科醫生、暢銷書作者斯波克曾經在自己的書里指出:對於所有人,不管媽媽還是爸爸,為人父母都是邊做邊學的。如果你花時間跟寶寶在一起,你就會變得能對寶寶的需求及時做出反應。為了確保你跟寶寶建立起這樣的互動,有時,你可以請你的伴侶離開房間,或者選擇一項只要你一個人來做的照顧孩子的工作。讓她知道你能照顧好寶寶。
另有一種擔憂,是爸爸再怎麼努力,孩子似乎還是會更喜歡媽媽一些。父母們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誤的印象,就因為一直以來,爸爸們都忙於工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較少。在孩子的眼中,你不陪著我,那就是不夠愛我,那我就不會那麼喜歡你。於是一些孩子的這種與爸爸疏遠的表現,就會進一步「驗證」爸爸們內心的錯誤念頭。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沒錯,拋開那些「註定就做不了好爸爸」的迷信思維吧,那種想法只會讓爸爸們更加難以與寶寶建立親密關係,讓新媽媽產生不必要的焦慮,擔心丈夫沒有能力應付新生寶寶。
NO.2寶寶太小,還不需要我
事實:科學研究告訴你,小寶寶有多需要爸爸!
擁有這種錯誤思維的爸爸們,是以時間去評定育兒的性質,按照孩子的年齡去區分自己要不要參與育兒。他們一致認為,剛出生的寶寶並不真的需要爸爸。
的確,尤其是在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母親和孩子之間的緊密聯繫,極容易讓爸爸們懷疑,自己的寶寶是不是真的需要你。
可是,有研究表明,嬰兒早在兩個月大時,就能分清過來抱TA的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是父親來了,他會全身緊張,心跳和呼吸加快,準備好和父親「瘋一場」。這種外在刺激對嬰兒的大腦發育很有好處。
只是在現實中,很多新媽媽們母愛大爆發,不僅會一手包攬了帶孩子這件事兒,甚至會把老公排除在外,不管不顧。因為孩子的出生而進行分居的,大有人在。因此,為了破除這種爸爸育兒迷思,首先需要媽媽們把爸爸們拉攏進育兒的過程中來,不要責備或者不斷命令。
有些媽媽希望丈夫幫助他們,又不願意完全依靠丈夫,於是各種擔心、懷疑,最終還是把孩子緊緊抱在自己懷裡。這完全沒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學習做父母,你會更輕鬆,你們也能互相學習,掌握更多的技巧。媽媽們不僅有必要信任你丈夫帶孩子的能力,而且必須相信,因為一個人照顧新生兒,工作量實在太大了。假若是有老人家幫忙帶孩子,聰明的媽媽更應該有意識到讓爸爸捲入其中,並給予相應的鼓勵。
至於爸爸們「寶寶不需要我」的擔憂,大可放心吧,寶寶當然需要爸爸。你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和你在一起,寶寶會覺得舒服和安心。你可以通過抱抱他、搖搖他、對他說話來和寶寶建立親密關係,但要等寶寶吃飽以後,寶寶才能集中注意力。哺乳後把寶寶接下來,還可以讓媽媽有時間休息一會兒,來恢復體力。
NO3.爸爸唱黑臉,媽媽唱白臉
事實:此做法損傷孩子的安全感,破壞孩子客觀的自我評價
育兒中父親唱黑臉,母親唱紅臉,這源自中國傳統育兒理念,是頗具文學戲劇性的一種錯誤育兒觀念。
在中國京劇臉譜中,黑臉表示嚴厲、不講情面,在中國家庭教育中,此角色通常由父親去唱;白臉表示調和,和稀泥,在家庭中多由媽媽來扮演此角色。
黑白臉的策略短期內的確會有一定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它對孩子的成長並無益處可言。
對孩子的成長而言,當父母其中一方扮演黑臉,另一方扮演白臉的角色時,孩子往往會接受到不一致的信息,感受到父母的不一致,這會讓孩子對於父母教養方式有不確定感,進而會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構建。比如,爸爸就某件事批評孩子,而媽媽卻溫柔袒護的時候,孩子會覺得,也許我是對的,並不應該批評我,你看,爸爸批評我了,可是媽媽卻沒有。如此不利於孩子內省,客觀認識自己的錯誤。
父母長期扮演黑白臉,孩子就會採取不同的方式對待父母雙方,鑽教養不一致的空子,變成善於迎合、欺軟怕硬的兩面派。
而且,扮演黑臉的一方——多是爸爸,往往無法和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因為孩子的認知非常直觀,你表現出來的是什麼樣子,他就認定你是什麼樣子。你本意是為孩子好,外冷內熱,可是孩子並不懂得領情。所以,這非常不利於爸爸們在育兒中真正建立和孩子的關係,以及對孩子進行更加積極的引導。
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取得一致。如爸爸忍不住出聲予以指責時,媽媽絕對不能為了心疼孩子和爸爸鬧翻了。孩子看到爸爸發火一定會感到懼怕,這時媽媽可以站在爸爸一邊,溫和但堅定地告訴孩子:你錯了所以爸爸才會罵你,以後別再那麼做就好了。如此孩子才會明白,是我錯了,所以爸爸才生氣的,下一次遇到同樣的事,他會學著克制自己,而不是犯了錯就去找媽媽做避風港。
NO4.爸負責養家,媽負責帶娃兒
事實:工作不是借口,恰當的參與方式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父親養家,母親帶娃,這種固化分工,很類似於管理企業的模式。你把你的事情管好,我把我的事情管好,咱倆互不干預,權責明晰,倒也乾脆。
這種觀念,其實是理直氣壯地把爸爸完全排除在育兒之外了。分析起來,之所以很多人會有這種錯誤想法,源自中國傳統社會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男人就得要賺錢養家,若男人不賺錢卻選擇帶孩子,是沒出息的表現。這種觀念,不僅僅是大多數爸爸們腦袋裡的觀念,絕大多數媽媽們,其實也認同。
於是,這成為了爸爸們做局外人的最佳擋箭牌。他們基本上只負責在外工作、賺錢,回家就當甩手掌柜。
工作顯然不是拒絕育兒的借口。現在真正做全職媽媽的也並不多,她們同樣需要工作。而且,父親在育兒過程中的參與、所需投入的時間量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恰當的參與方式可以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許多時候,參與育兒並不是需要投入特別時間的,比如,性別角色示範、對家庭責任的擔當等,本身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只要當爸爸的腦子裡綳上這根弦,即使再忙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參與。
有的爸爸會說,我和老婆有約定,我負責賺錢,她負責照顧孩子。家庭的責任或許是有邊界的,但育兒行為卻不是處處有邊界的。比如,孩子的營養、護理可以明確地由一個人負主要責任,可一旦關涉到孩子的心理發育、家庭育兒氛圍的創設等內容,媽媽一個人可能就孤掌難鳴了,因為這些都是需要爸爸來配合的。尤其在孩子規則意識的建立、積聚探索外界的力量、建立性別認同、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等方面,父親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
比如美國一項研究清楚地顯示:父親對一個孩子表揚的魅力,超過了媽媽至少5倍還多。如果父親經常恰當地給予孩子及時鼓勵,這個孩子在長大之後人生「成功」的可能,要大於那些沒有總是被父親表揚的孩子。一個孩子的成功20%是靠後天努力的,80%其實跟父親有關。父親能夠給孩子的,除了自信,就是「我相信我行」的信念。
父親具體對孩子所起到的影響,我在接下來的系列視頻中都會講到,還請大家到時關注。
總之,如果媽媽想給孩子創造一個有教育性的家庭環境,但爸爸卻覺得這不關他的事,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那就是失職之舉了。下面則是三點給爸爸們的一個簡要建議:
1.爸爸育兒重在參與,而非旁觀+點評
在大部分的家庭中,爸爸往往主要負責賺錢,孩子不服管或者出問題時,才出來去訓斥孩子或者指責媽媽,這完全是以旁評者的身份給予理性的嚴肅的指導。孩子能體會到父親「嚴」的一面,卻並未真正從爸爸那兒得到教益。
沒有爸爸捲入,孩子的生活就是缺少了很多有力量、更開闊的親子遊戲,他們的控制能力就無法被激活;生活亦會缺少理性的探索,導致無法很好地內化社會規則;同時孩子的生活會缺少剛性要求,最終無法從媽媽的溺愛中解脫出來。因此,父親要捲入兒童的早期教育中,陪孩子遊戲,教孩子規則,幫孩子獨立。
2.爸爸育兒重在肯定,而非叫停
不少父母總是以為,爸爸的任務就是防止孩子犯錯誤或者走上邪到,於是爸爸們經常會帶著苛刻的警惕的眼神尋找孩子身上的不足之處,一旦發現,立即糾正或者叫停。
其實這是很不好的教育觀念。「皮革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孩子的發展方向會追隨我們對孩子的關注點,我們對孩子的優點越關注,他們的優點就會越多,我們越是關注他們的缺點,他們的缺點也就會越多。
另外,爸爸在孩子看來是至高的權威,所以爸爸的肯定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爸爸肯定男孩,會讓他感覺自己有力量、很成功;爸爸肯定女孩,會讓她感覺自己很有價值、很值得別人愛。
3.爸爸育兒,重在立榜樣,而非講道理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如果存在衝動控制問題,那麼其父親的行為總是很衝動。類似例子,我在現實中也的確不少見。
其實,對孩子而言,榜樣作用要遠遠大於說教的作用。腦科學顯示,負責兒童理性思維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的功能發育,要明顯落後於負責社會情感的大腦邊緣系統的功能發育,因此這決定了孩子總是容易表現得衝動。我們要想影響兒童的衝動性,靠講道理的方法顯然不靠譜,因為衝動的發生往往是無意識的、自動的過程,而潛移默化的榜樣作用才是糾正兒童衝動的對症良方。
我的建議是3歲之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超過每天半個小時。但是爺爺奶奶帶,總是會讓孩子看電視,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希望孩子能夠在2歲以後看電視,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3歲以後再看電視,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而且,最好把這半個小時打散開來,比如上午看十五分鐘,下午看十五分鐘,不要讓他一次看三十分鐘。
另外,我們需要對孩子所看內容作篩選。當前,我們的少兒節目內容還是挺貧乏的。孩子們都愛看動畫片,但動畫片里的很多東西,帶給孩子的刺激並不太好。譬如說前一段時間我們經常提及的「熊大、熊二、喜洋洋」等,這類動畫片中反映的很多東西,並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因為孩子沒有分辨能力,他只會模仿。
當然,如果爸媽們能夠給孩子找其他樂趣,那麼孩子也不會一直都哭喊著非要看電視。比如,若父母能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就會明顯減少。
推薦閱讀:
※不要輕易做這件事,否則很容易自取其辱
※要麼成長 要麼放手
※父母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情商
※處於二十多歲的你需要知道: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包括你自己
※借光(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