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節:助推中國電影「走出去」
電影《唐山大地震》劇照。CFP |
電影《戰狼》海報。CFP |
在今年4月結束的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倫敦華語電影節、巴黎中國電影節、中澳國際電影節等年輕的海外華語電影節紛紛舉辦推介會。雖然這些電影節都很年輕,但是在推介中國電影幫助中國電影人尤其是年輕一代電影人走向國際方面,已經發揮了重要的橋樑作用。
6月13日,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也如期拉開帷幕,中國本土電影將何去何從,國產華語電影該如何走向世界等問題,再一次成了本屆電影節關注的熱點。
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喜與憂
近些年在國外斬獲大獎的中國電影,大多展現了中國古老、落後、未被開化的風土人情,「鄉村荒野」和「中小城市空間」是這些影片關注的焦點。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也證實,中國電影的外銷一直呈「三少現象」:海外票房少、連續增長少、進入海外主流院線的中國影片少。
目前我國每年的電影產量超過500部,但只有不到10%的影片在海外市場發行。作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我們的電影在國際上為什麼難有一席之地?對此,有專家指出,中國電影進入國際主流市場的能力還比較有限,因為既帶有強烈民族特色,又符合世界各國觀眾審美口味的影片還不多,覆蓋全球的電影發行網路體系建設還只是處於摸索階段,中國電影的國際傳播能力與營銷觀念相對落後,這些都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制約和障礙。
在「走出去」的中國電影中,目前合拍片主要以技術合作為主,而電影的內容被外方壟斷,合拍電影就像「穿著唐裝的洋人」,並沒能體現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很多電影人呼籲,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觀眾開始對中國文化感興趣,讓海外觀眾看到一個全方位的當代中國,已是中國電影人的當務之急。
對此,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主席孔祥曦認為,「拍攝電影應該讓更多人看到,這樣才能更好塑造國家的形象。電影節推動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讓更多英國民眾了解中國,也讓中國電影人學習到英國先進的電影技術和電影人敬業的態度。」
「很多海外觀眾通過這些華語電影節接觸到中國電影甚至喜歡上了中國文化。」孔祥曦說,去年電影《綉春刀》在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展映後,有英國觀眾找到組委會希望能買到這部電影的DVD,他們想在家裡讓更多的人看到。
華語電影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在5月舉行的第三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上,有《戰狼》《智取威虎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匆匆那年》等近20部優秀華語影片與英國觀眾見面。這些影片並不是中國電影人專為西方觀眾打造的,而是中國本土觀眾自我娛樂、展現自我、寄予希望、投入情感、青春勵志的作品。既有3D大片,也有小成本、小製作,能夠充分反映當下中國人生活狀態的現實題材影片。通過這些影片完全可以向外國觀眾展現一個豐富多元的中國社會。
不過,中國電影海外票房慘淡的背後顯示了中國與西方對電影認同感的巨大差異。一部在國內斬獲6億多元人民幣票房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在美國僅收穫了相當於60多萬元人民幣的票房。在2012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中國內地導演王全安執導的《白鹿原》勇擒「金熊」之後,華語片「失寵」等言論讓人眼花繚亂。其實,對於華語片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講故事給世界聽」。
2014年,一部小成本國產電影《洋妞到我家》,在國際影壇頻頻獲獎。這是一部講述一個洋妞互惠生進入了一個有問題的中國家庭所產生的文化碰撞的電影。涉及了當下生活中最熱門的話題,孩子教育、移民潮、中西文化的差異、中國家庭的隱痛。該片在中美電影節、巴黎中國電影節、英國萬象電影節上捧得多項大獎,在日本展映上座率達到106.3%,很多觀眾只能坐在樓梯上觀看。與該片主創素昧平生的日本華人代表,曾經帶頭捐贈水立方建設的歐陽樂耕先生坐地鐵找到《洋妞到我家》主創下塌的酒店,他說,終於看到了這樣一部讓他覺得有臉面的中國電影了,其中溫暖、希望的力量一直激蕩著他,它告訴世界:中國不只有土,也不只有灰色和大紅,更不是只有歷史,中國有火熱的現代生活,領先世界的發展速度。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的雪平圓副會長在觀看該影片後激動地表示,作為生活在海外的華人華僑,我們希望將當下的中國風貌、中國氣質和中國精神呈現在國際的舞台和銀幕上,讓更多的外國朋友能夠通過中國電影來了解中國、感受中國,並最終看懂中國。
中國電影「走出去」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憑藉《人山人海》奪得最佳導演「銀獅獎」的蔡尚君在談到未來中國電影的發展之路時,曾一再強調「自信」是關鍵。「國家的富強不僅僅是靠經濟實力的提高,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載體,中國電影在海外的推廣十分重要。中國電影人應有足夠的自信,把中國電影帶入良性的發展道路。」蔡尚君說。
版權交易擁抱海外市場
「對那些承載著社會主流價值其自身卻無力『走出去』的眾多中小成本影片,應把它們『扶上馬,送一程』,不能完全依賴市場。」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董事長谷國慶舉例說,比如法國,如果沒有政府的扶持,絕大多數法國影片是無力自行走向海外的。正是在法國政府的強力扶持之下,每年在海外發行的法國影片多達400多部。「通過與國外官方或非官方機構的合作,海推公司在目標市場舉辦中國電影節展,進一步拓展中國電影的海外市場。此外,我們還與海外片商保持著密切的日常聯繫,並通過一年一度的『北京放映』活動把有意發行中國電影的海外片商請到北京,集中選購中國電影。」谷國慶說。
官方推廣是一個途徑,除此之外,民間電影的推廣還有很多別的方法,來自民間的力量正在逐年彰顯。創辦於2009年的歐洲萬象國際華語電影節,前身是「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電影節計劃每年在歐洲不同國家舉辦影展和相關論壇,輔助建立更加有效的中歐影視產業合作平台。在過去5年中,電影節以「中國影像、打動世界」為目標,力求為華語電影在歐洲提供一個國際性的展示平台,向世界觀眾展示當代華語優秀影片,讓更多觀眾了解中國電影,特別是促進中國年輕電影人與世界的交流。2014年10月,第六屆歐洲萬象電影節更是首推眾籌模式,讓網友直接參与影片的入圍篩選及巡演點映,讓海外觀眾有機會立體感知華語電影,並藉助媒體的力量最大範圍地將華語電影推廣到海外觀眾心中,探討華語電影海外輸出的新途徑。
不但要有數量更要有質量,海外電影節展要進一步助力中國電影的海外推廣,還需要在選片環節下更多功夫,這也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在國際平台上,到底什麼樣的影片可以代表當下中國電影的創作水平,應該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標準。
不過,要進一步提高中國電影的海外影響力,歸根結底還是要通過版權交易讓中國電影真正進入海外主流電影市場。因此,越來越多的華語電影節考慮逐漸引入交易環節,使電影節不僅是展映平台,也成為交易平台,從而為中國電影的海外推廣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作者為中國青年報記者)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地圖 宋金對峙
※「只羨鴛鴦不羨仙」--中國古代著名的才子佳人(一)
※真傳易筋經及補篇-中國功夫網,中華養生網
※第九章 中國法律文化的現代化
※中國公路、中國橋樑到底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