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價值、價格問題的深度思考
作者 孟建蘇
對財富與價值的追求是人類一切經濟行為的基本出發點,參與經營或勞動是人們追求財富與價值的主要方式,但經濟學做為指導人們追求財富與價值的理論,其本身對財富、價值乃至價格的認識不盡完整,對三者互動關係的研究也沒有深度,使舊經濟學至今沒能承擔起消除貧窮的任務,也無法實現經濟學自身的統一。因此,重新認識財富、價值、價格,及其它們的互動關係,對經濟學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一、財富、價值、價格的再認識
1、財富的再認識
目前,經濟學界對財富的認識還不全面,財富的概念也極為模糊。關於財富問題,首先,存在經濟學意義的財富觀與哲學、社會學意義的財富觀的區別;其次,就經濟學意義的財富而言一直存在以下幾方面的爭論:第一,非物質產品是不是財富?第二,貨幣是不是財富?第三,虛擬資產是不是財富?第四、自然生成的物質是不是財富等;再次,財富與價值、效用之間存在邊界不十分明顯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人們把財富或看成貨幣,或看成滿足人類的物質,或看成是經營生財的機會等。古希臘學者亞理士多德就將財富看成是「貨殖」,馬歇爾則認為財富是一切人們想要得到的東西,是能直接或間接滿足人類慾望的東西。其實,這些觀點都不能給出財富的準確邊界。
財富應該區分經濟學意義的財富與其它意義上的財富,在本文,我們只研究經濟學意義上的財富。筆者認為,經濟學意義的財富概念應該是:當貨幣信用關係建立後,在勞動產品的效用與勞動產品價值的所有權能有效分離前提下的社會價值總和。它包括實物財富、貨幣財富和機會財富三大塊,其中,實物財富是同時擁有效用與價值兩部分的財富(如商品),而貨幣財富是只有抽象的價值而不擁有具體的效用這部分的財富(如貨幣),機會財富是只擁有價值與效用可比性的財富(如專利、品牌、著作權、專營權等)。同時,由於財富總量增長是因為貨幣財富的增長而帶動的實物財富與機會財富的相應增長,所以,人類財富追求的核心是對貨幣財富的追求。
那麼,貨幣為什麼也是財富,又為什麼是財富追求的核心因素呢?
我們知道,任何勞動產品都包含效用與價值兩方面,且產品的效用與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但勞動產品創造出來後,會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一是產品價值(包括效用)被勞動者自身消耗了;二是剩餘產品的效用被勞動者自身之外的他人消耗了;三是剩餘產品沒有被任何人消耗而形成了浪費現象。在三種情況中,只有第二種情況下可能生成財富,當社會還沒有貨幣的時候,消耗他人產品的前提是雙方建立了以物易物的關係,而當社會出現了貨幣之後,出現第二種情況的前提,是有人支付貨幣購買這一部分產品,這時,用於出售的這部分產品的價值所有權以貨幣收入形式確認下來,而產品的效用就被他人消耗而去,這種已消耗的產品的價值屬權關係不消失的現象,就是貨幣財富形成的過程,這時的貨幣財富就是一脫離具體產品效用的只記錄產品抽象價值或價值權屬關係的形式。
當然,貨幣能成為具體的財富,是因為貨幣擁有一個重要特性,就是貨幣能通過市場再換回等量效用的商品。事實上,貨幣本身就是一種格式化了的借據,貨幣體系代表了一種信用關係體系,試想,如果貨幣買不回等量的商品,貨幣不具有信用功能,那麼,貨幣還有什麼用呢?如果是貴金屬可能還有收藏功能,而紙幣就完全沒有意義了,所以,貨幣本身代表著社會信用體系的存在,正是貨幣這一信用特徵,使擁有貨幣與擁有實物財富一樣能滿足人類的生存需要。
以上分析,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貨幣財富的實現是以剩餘產品被他人消耗為前提的,而貨幣財富的意義就在於擴大了剩餘產品的利用率,剩餘產品利用率的擴大,就是社會福利的擴大,相應的,某一國家貨幣財富的總量越大,說明其剩餘產品的生產、消耗、利用的總量就越大,而實物形態的財富量也會相應增大,因此,只要一個國家的貨幣財富總量增大了,社會財富總量、社會福利總量、實物財富總量必相應增大。因此,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貨幣就是財富,對財富增長的追求就是對貨幣財富的追求。其實,貨幣財富與實物財富是一個事物的兩個面,只是實物財富對於個人來說有一個擁有上限問題,如糧食擁有的多了會變質,而貨幣擁有再多也就不會有這一問題,因此,人們出於收藏的便利而全力追求貨幣財富的增長,但是個人貨幣財富增長的同時,也造福了社會,促進了社會實物財富的同步增長。
當然,這時說的貨幣財富與貨幣形式有所區別,貨幣財富指有包含具體價值量的貨幣,而政府任意擴大發行,不包含有具體價值量的貨幣就不是財富,只能是貨幣形式。
在現有的經濟學理論中,基本將貨幣視為商品的一種,這是因古代普遍使用金屬貨幣,且金屬貨幣本身就有收藏價值,這使它具備成為商品的條件,然而,貨幣是一種信用形式,只有從這一角度看問題,我們才能真正解開財富形成與增長之迷,並最終消滅人類的貧窮。關於貨幣與財富的關係,筆者概括為「信用生財機制」,並作有《關於國民財富的新思考》一文,該文發表於在《福建論壇》2007年第一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切與財富有關的事物,都能用貨幣的衡量,一切對財富的追求都以貨幣為目標,所以,離開貨幣談財富或不將貨幣看為財富的一種是不正確的。
2、價值的再認識
價值是一比財富更複雜的概念,人類對價值的研究相當廣泛,價值一詞的運用,通常會因語境不同也會產生出不同的解釋,在經濟學意義的價值認定與研究方面,主要存在效用、價值、價格三者的界線仍不明確和關於價值論的激烈爭論。
應該說,能滿足人類慾望的事物僅僅只是效用,因人類勞動而產生的效用增加量為價值,人們為取得具體效用所願意支付的貨幣量為價格。我們說空氣對人類是有效用的,但它沒有價值,因為它不是勞動產品,但如果從空氣中提取出純氧,則純氧就有價值,因為,它是人類勞動的成果,而人類在不同情況下願意出不同的貨幣量購買純氧,就產生了具體的價格。
馬克思認為價值是商品中凝結的一般人類勞動,這一論斷道出了價值的起源,他關於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的論述是對舊勞動價值論的必要補充,但馬克思沒有解決怎樣實現勞動價值最大化的的問題,因為,以少的投入創造多的產出,是現實中勞動價值最大化的實現方式,而「必要勞動時」的概念對「少的投入」是否存在一種否定意義呢?
效用價值論在經濟實證分析中有積極作用,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剛性衝突,只能說明以往人們對經濟現象的認識還不足以找出兩思想的結合點。
筆者認為,經濟學意義的價值,就是指勞動價值,是指附著在勞動產品里的與具體效用等值的一種抽象化了的數量概念,當勞動產品由生產者自身消耗時,該勞動產品的效用與價值同步消失,當勞動產品成為商品後,商品的效用經他人消費而消失,但生產者對商品價值的權屬關係不會消失,會通過貨幣形式轉化為財富,因此,經濟學意義的價值是指同人類創造性勞動所增加的效用量相對應的貨幣增加量。
經濟領域還有商品的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的概念,它們必須區別於勞動價值,或許只是商品的效用和價格,而只有勞動價值才能轉化為財富,這一問題留在下文具體討論。
3、價格的再認識
從概念的角度看,價格的概念相對統一,即價格是指人們為獲取某一商品或勞服所願意支付的貨幣量。
但在實際運用中,由於價格與價值都可用貨幣來度量,所以,許多學者不分價格與價值,如同一國產西服,當貼上外國名牌商標後,身價能立刻上漲一倍以上,是否西服的價值會因貼牌而上漲呢?不可能,因為價值是由勞動的力量決定的,貼牌漲價現象只能說明價格中包含有對財富進行再分配的因素。
還有學者將效用、價值、價格三位一體,完全等同,這是十分嚴重的錯誤,如100公升的汽油用於某一具體車型上,能跑的公里數是不會隨油價的變化而變化的,當戰爭使油價上漲時,100公升汽油的效用是不變的。
事實上,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相當之多,如資源稀缺因素、市場供給或生產能力因素、需求剛性因素、市場競爭因素、生產成本因素、心理預期因素、制度成本因素、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因素等,其中心理預期因素對價格的影響相當離奇,如一枚面值一元舊郵票,因用過而失去使用價值,但它可能因所謂的收藏價值而值1萬元,因此,價格與價值、價格與效用不能簡單等同。
由於影響價格因素太多,所以,可以給價格下這樣一個定義:價格是一定經濟機制與制度體系下,隨外部環境變化而變動的商品買賣單價,其下限為商品的價值。
二、財富、價值、價格的相互關係研究
正確認識財富、價值、價格的關係,有利於最終破解價值循環之迷,有利於探索出一條健康、快速的財富增長之路,有利於最終實現消滅貧窮的目標。
1、(貨幣)財富由剩餘產品價值堆積而成
由於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眾所追求的財富主要以貨幣財富為主,所以,本章節所說的財富,主要指經濟學意義財富之中的貨幣財富。
如前文所述,財富是勞動價值歸屬權的實現方式,財富只有在剩餘產品被所有者之外的他人消費後,才會變成財富,所以財富與價值有一個前因後果關係,如果沒有創造更多的價值,就沒有財富總量的相應增長。當一國一年新創造的價值在扣除基本消耗後的餘額,就是該國財富總量的增加值。
換言之,也可以說「財富」就是舊有的勞動價值,而「價值」則是當年新創造出來的勞動價值,而當年新創造的勞動價值在扣除必要的人類消耗量後,也會轉變為財富。如某國原有貨幣財富的總量為10萬億元,當年新創造的價值為12萬億元,則該國社會價格總值為22億萬元中扣除了閑置部分資金後的餘額,當該國一年消耗了11萬億元的價值後,該國的貨幣價值總量就增長為11萬億元。
2、總價格的範圍超出總價值的範圍
這是一個全新的命題,也是勞動價值論與邊際效用價值論始終爭不休而無結果的根源。
因為,勞動價值論認為社會總價格等於新增勞動價值的總額,而效用價值論認為社會總價格等於社會效用總量且效用就是價值。這兩種觀點都忽視了價格對社會財富的分配作用,都忽視了存量財富對經濟循環的現實意義,所以,價值與價格的關係必須重新認識。
為什麼說價格的範圍超出了價值的範圍呢?例如,西服貼牌會產生的價格變動、集郵活動會帶來的舊郵票價格的萬倍增長,是在心理因素影響下發生的,因為能證明自我能力或展示財富,所以,有人願意為此出高價購買貼牌西服,因為有增殖或保值的心理預期,所以,有人願意為此出高價購買舊郵票。那麼,在這時,我們說西服與舊郵票的價值沒有增長,增長的僅僅是價格,而超出價值部分的價格增長因素,就只能依靠存量財富的再分配來實現。再如,現實生活中,消費品中包含的流轉稅、消費稅,就是價值的轉移形態,而不是新增的價值量,當1包10元價格的香煙燃盡後,只有它的勞動價值部分會同時消失,而轉移價值的部分並不會在這一環節消失。
關於價格超越價值範圍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礦產品價格的不同說明,如某一礦山產出了銅、金混合礦產品,在同樣開採成本,同樣選礦成本下,金礦產品價格就是銅礦產品價格的幾十位,那麼,這時能說金礦產品包含的勞動價值更高嗎?肯定不能,我們只能說金礦產品價格因稀缺而參與了存量財富的再分配。
應該說,價格中包含存量財富的部分與勞動價值論並不矛盾,因為,存量財富是以前創造的勞動價值,所以,總價格仍然是由勞動創造。只是財富與新增勞動價值在價格組成中的作用方式不同,如價格可能大幅上漲或下降,但價格再降也不會低於具體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那麼,存量價值參與價格分配,是否與剩餘價值理論存在衝突呢?其實並不存在衝突,因為,剩餘價值只是當年新增勞動價值中,不被消耗了並最後成為新增財富量這一部分的勞動價值,如假設某國有10萬億元的貨幣財富參與市場運轉,該國當年新增勞動價值為12萬億元,則社會總價格為22萬億元,如果該國當年消耗的價值量為11萬億元,則當年可轉化為貨幣財富的價值量就是1萬億元,在這時,剩餘價值的總量為1萬億元,而不是11萬億元,否則社會存量財富就會翻番增長,而這一現象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並沒有出現過。
在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爭論方面,如果我們能認可價格與價值的範圍不同,並將效用價值論視為效用價格生成機制,則「效用價值論」做為一種經濟分析方法,就可以正面認可並大量運用,相應的,如果「效用價值論」可以實際利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更能實際運用。
3、貨幣財富具有新價值確認的功能
貨幣財富是脫離了具體效用之後抽象化了的勞動價值量,是價值的主要貯藏形式,貨幣的財富意義來至於貨幣信用體系的存在,即貨幣隨時能通過市場轉換成商品。然而,在商品經濟體系下,只有勞動產品交換成貨幣(即產品變成商品),其新創造的勞動價值才有可能轉化為貨幣財富,因此,對於生產者來說,將勞動產品換成貨幣是確認勞動價值,實現財富積累的必要步驟。從這一意義講,貨幣財富具有新價值確認的功能。
4、貨幣財富總量是價格總量的上限
勞動產品能換成貨幣的機會是有上限的,這個上限來至於社會已有的貨幣財富總量。比如,當某人握有1000元現金時,他的消費上限是1000元,從另一面看,也只有最多1000元的商品或勞務能被該消費者確認。
由於貨幣本身代表了一種信用關係,所以,也可以說一國貨幣財富總量的大小,對一國經濟活動中的信用規模大小有深刻的影響。
同時,由於貨幣財富總量決定信用規模總量,信用規模總量又影響信用資源的分配,所以,商品價格的不同就是各商品佔有信用資源能力的不同,如金比銅更稀缺,就能佔有更多的信用資源;再如,對於沙漠中極度乾渴的人來說,對水的需求大於對金的需求,所以,水可能交換到金子。因此,可以說市場機制的運用機理就是如何實現社會信用資源的合理分配。亞當·斯密認為有「一支看不見的手」,在發揮著引導人們追逐利益的作用,而這一支手就是社會信用資源總量的分配原理。
三、合理利用財富、價值、價格的互動關係是增進社會福利的主要方法
貨幣財富通過價格來影響勞動價值的確認,這是財富、價值、價格三者相互關係中最核心的部分,只有認真研究勞動價值確認規律或方法,充分提高社會對勞動價值的確認率,才能在既定生產力水平下,最大限度的提升國民福利。
(一)、提升勞動價值確認率的常規方法研究
任何勞動者都希望得到就業機會,都希望自己的勞動價值能得到確認,但現實生活中失業與貧窮長期存在,糧食生產能力浪費也與飢餓長期共存,那麼,如何在既定生產力水平下減少失業、貧窮和飢餓呢?方法之一就是提升經濟體的勞動價值確認率。
1、影響勞動價值確認率的相關因素分析
從總體上說,價格總量包括新增勞動價值與社會已有的貨幣財富兩部分,由於社會已有的貨幣財富是一既定量,所以,提升總價格量的方法就是提升新增勞動價值的數量,但現實生活中,勞動價值並不全為社會認可,所以,消除不利於價值確認的因素十分必要。
(1)、前沿產品對價值確認的影響
人類的需求如果按保障性劃分,可以分為基本消費需求和延伸消費需求,如果按緊迫性劃分,可分為剛性需求和彈性需求。同時,生產部類也可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因此,勞動產品可以劃分為前沿產品和後續產品,其中,滿足基本消費需求和剛性需求的產品,以及第一產業的產品都可以歸入前沿產品的範圍。
從總購買力的角度看,前沿產品的購買力由存量財富構成,而後續產品的購買力就由存量財富加前沿產品被確認的價值兩部分組織。因此,對前沿產品勞動價值的充分確認,比對後續產品價值的確認意義更大。如假設我國某年糧食上市量為1萬億斤,當糧食平均價格為1元,生產成本為0.4元,則確認的勞動價值總量為0.6萬億元,但當糧食價格下降至0.8元時,社會就少確認了0.2萬億元的勞動價值。相應的,當糧食產品的價值少確認了0.2萬億元後,後續產業也會失去至少0.2萬億元的機會。
然而,理論上這麼說,但實踐中有人會說,糧價上升了會因城市居民購糧支出加大,而減少對其它商品的購買力,農民的增收來至居民的減收,因此,沒有什麼價值確認率提高問題,只有城鄉利益分配問題。其實,這一觀點是將新增勞動價值與存量財富混為一談,雖然,從交易過程看,它們都由貨幣體現,但財富和價值有質的區別,存量財富是通過對新增勞動價值的節約而形成的,當新增勞動價值變成財富後,社會的貨幣信用規模在加大,而加大部分的信用規模能無數次的造福城市居民,所以,城市居民近期對糧價小讓一部分,遠期將回報更多,反之,如果城市居民近期維護了一點利益,但會失去增加收入的機會,從長遠看損失會更大。聯繫前面的例子,就是當社會為農民多支出了0.2萬億的糧價款後,除了農民能增收0.2萬億元了外,社會還會多增加0.2萬億元的貨幣財富或信用規模,當然,這種財富增長效應並不是當期就發生的,而是在不斷的經濟循環中潛移默化的形成。
(2)、分配製度對價值確認的影響
每個人的消費是有上限的,當財富向少數人手中過度聚集時,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消費上限使他們的消費量不會與收入同步增長,如一個人一天的口糧不會因錢多而增長;第二種情況是,有錢人的消費會轉向虛擬化,如同樣穿中國生產西裝,但他會穿貼牌後的中國西裝,假設中國西裝價格500元,貼牌西裝價格1500元,他們會情願讓外國人多掙一點錢去。其實,西裝貼牌部分的價格增長不包含勞動價值,所以,增加的價款只是對存量財富的轉移,而不會通過擴大對新增勞動價值確認機會的方式,來最終增加勞動價值的總量。
與財富過於集中相對應的是,會有人因無錢消費而吃不飽,從經這的角度看,假如每消費1斤糧食,能確認0.5元的價值,能形成0.1元的財富,則一人吃飽飯不比兩人吃飽飯更有意義,所以,分配製度不只是一個政治問題,更是一個經濟學的問題。
(3)、銀行信用制度對價值確認的影響
要兼顧效率,分配製度就不可能完全公平,這時,銀行信用制度是對貨幣信用制度的必要補充。當貨幣財富過多的向富人手中聚集時,如果富人能利用銀行體系將錢借給窮人使用,社會的價值確認能力還會提升。因為,當有錢人將多餘的錢借給窮困的人消費時,當前面所提的用於購買貼牌西裝款中的1000元借給窮人消費時,窮人擴大了消費量,社會擴大了價值確認量,生產者增加了就業量,富人也增加了瓜分新增剩餘價值的機會,政府還會增加稅收,可謂一舉多得。
但是現實生活並不那麼完善,富人就是把錢存入銀行,也不會將大部分的錢用於慈善,同樣的,銀行也不是慈善機構,銀行首先考慮的是貸出去的款怎麼收回,越是貧窮的人越無法保證歸還貸款,從而,使信貸資金又再一次向有錢人手中聚集。所以,目前的銀行制度雖然益處多多,但在幫助窮人擴大價值確認能力方面作為有限。
(4)、生產假貨的影響
假貨會使貨幣信用資源浪費,使價格中只主要包含財富轉移的成份,而基本不包括新增勞動價值成份,也會造成財富的過度積累,因此,降低社會福利的作用相當巨大。
2、提高勞動價值確認率的常規舉措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勤勞而不福,中國國內需求嚴重不足,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我國經濟體制對勞動價值的確認能力不強,因此,當前必須儘快補上這一課。
根據前文分析,我國提升勞動價值確認率的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注重前沿產品的價格保護
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任何產品都可能出現價格波動,但前沿產品價格過低會減少社會對價值的確認能力,會更容易引發通貨緊縮,因此,對前沿產品必須制定保護價,這一保護價還不能只是成本價,如果只是成本價,就一樣不能保護前沿產業的價值確認能力。農產品就屬於重要的前沿產品,大凡市場經濟體系成熟的國家,都十分重視農業的產業保護,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事。
(2)、努力實現社會財富的公平分配
市場經濟也是競爭經濟,完全的公平是不會有的,但政府要努力實現相對的公平,做法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嚴厲打擊假貨。
我國是假貨的重災區,有一些決策者認為原始積累階段社會不必那麼公證,生產假貨有利於社會提高積累率,也相應提高擴大再生產,所以,許多領導對本地的假貨生產者給予保護,這一觀點十分錯誤,因為,一方面我國積累率本身就高、外資引進能力也十分強,中國缺的是內需,而不是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另一方面,由假貨實現的積累,只是對社會存量財富的再分配,而不是通過創新勞動價值的來擴大積累,所以,包容假貨生產一點意義都沒有。
第二、提高稅收徵收管理水平
我國目前稅收管理水平不高,表現為納稅人做假帳現象相當普遍,它的後果是降低了經營者的稅收負擔,促進了財富的過度聚集。我國假帳普遍的原因在於管理思想的落後,如對出現假帳事件的過錯追究,只對納稅人而不對稅收管理員,只對企業主而不對財會人員,為此,首先,要改革國、地稅機構分設的模式,如將稅收征管工作劃歸地稅負責,將稅收稽查工作劃歸國稅負責,讓國稅對地稅的工作形成監督,但人事直歸中央且大幅流動;其次,對財會人員的從業資格要進行把關,規定企業只能通過會計協會招聘財務人員,當財務人員服務的企業查出假帳或偷稅事件時,對相關財務人員進行相應扣分處理,當扣至一定分值時,該財務人員就永遠失去會計協會成員的資格,從而,永遠不得再從事財務工作。
第三、改革財政積累制度
我國實行的是流轉稅為主,各種繁雜收費為輔,加高利行業國家專賣經營,重點行業國家壟斷經營的財政積累模式。這一模式的特點是財政積累率高,且主要由人民大眾負擔,進而,不利於提高社會的價值確認能力。稅制改革的重點是費改稅和施行以所得稅為主的稅制,並對財產持有徵稅。
第四、縮小城鄉差別
主要措施是促使城市市政經濟與農村土地經營權同步市場化,在完全取消地方財政對市政經濟的補助同時,建立鼓勵農民移民城市的政策體系。
第五、建立保障有力的最低工資制度
我國目前還沒有樹立勞動價值確認的保障體制,各地現有的最低工資標準都不高,不利於基本需求產品價值的充分確認。
(3)、構築更具福利保障意義的國家信用制度
信用可以分為三級,第一級是貨幣信用,第二級是利用貨幣進行的銀行信用和個人借貸活動,第三級是利用銀行信用形式進行的國家信用。但目前對國家信用的研究還不足。
在西方國家,政府在保留市場競爭機制的同時,利用財政手段對市場競爭造成的不公平現象進行修補,而我國既要保留市場競爭機制,也要維護階層利益,國家財政就基本不具有社會福利的職能,因此,建立國家信用體系是提升中國社會福利的最後機會。
貨幣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它是剩餘價值歸屬權的記錄形式,另一方面它是剩餘產品信用式消費的機會和上限。在貨幣出現初期,產品的信用消費路徑發揮了促進生產發展作用,但發展到一定時間後,貨幣做為支付和消費上限的意義,反過來又制約了經濟發展,人類只有在科技大發展後,才能通過生產節約手段突破了貨幣信用的上限制約,才實現了經濟和福利的高速發展。但是,科技雖然有大發展,但貧困與飢餓仍長期存在,因此,除科技進步外,還是要對信用制度本身進行改造,才可能更好的消滅貧窮。
應該說貨幣有積極面,也有負面效應,負面效應在於形成了信用上限,之後,競爭機制促進了科技發展,並促使人類在經濟總量上能突破貨幣信用上限的制約,然而,競爭機制也有負面效應,就是在促進人類經濟整體發展,幫助人類福利整體提高的同時,也生產了少數的競爭失敗者,因此,人類世界要完美就一定要再一次進行經濟制度革命。
私有化與科技發展的結合,就是大生產代替了手工生產,組織社會化大生產的責任也相應落到資本擁有者肩上,然而,生產過程只是創造了勞動價值,如果勞動價值得不到確認,如果勞動產品不能變成商品,則生產活動就毫無意義。現實生活中,貧窮與飢餓的存在就是部分勞動產品不能變成商品的原因,因此,要最大限度的提升生產的意義,生產組織者就要幫助窮人擴大消費能力。然而,現代經濟是一依靠機制運行的經濟,富人的錢不能白送給窮人,但富人的錢可以借給窮人使用,以促使他們突破貨幣信用的上限。
通過信用方式來消滅絕對貧窮,從富人的角度看,能得到產品價值的確認機會;對於窮人來說,能得到生存和調整競爭力的機會;站在國家的角度,這一過程有利於建立信貸促消費、消費促就業、就業促脫貧的良性循環關係。因此,利用信用手段提升社會福利的思路是可取的。
通過信用方式消滅貧窮,簡單的說就是建立一種將富人的錢借給窮人使用的合理方式,然而,這一方式需要利用國家的擔保能力,所以可以稱之為國家信用。
國家信用必須建立在銀行制度的基礎之上,因此,可以有以下幾種構建思路:
第一、將銀行準備金提高15%以上,並將總儲蓄的15%用於扶貧貸款。實行這一方式要相應提高銀行的贏得空間,也就是擴大銀行存款與貸款間的利息差。我國目前儲蓄總額約20萬億元,它的15%就是3萬億元,這個數字不是小數目,如果利用的好,就能在不引發通貨膨脹的前提下消除貧窮和全面提升社會福利。
第二、建立信用工資制度。實行普通工資和信用工資兩種工資制度,由從業人員自願選擇進入哪一個工資體系,如果選擇信用工資的人,其工資必須經專門指定的銀行代為發放,且工薪收入的30%必須存入國家指定的儲蓄專戶,之後,參與信用工資體系的人能享有相應的個人消費信貸空間。這一體系的起動資金可以是國家現有的銀行準備金。
第三、建立國家福利銀行制度。首先,以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兩體系合併為國家信用銀行,主要負責向貧困人口發放消費貸款;其次,為確保資金來源,建立國家投資保證金制度,要求各行業投資人,必須按投資總額的1%-3%存入國家福利銀行專戶,同時,規定該款只有在企業經營活動終止,且沒有拖欠職工工資的情況下返還投資人。
第四、施行商業銀行按比例發放扶貧貸款,投資風險共擔的制度。規定商業銀行必須將其信貸總額的20%用於民政部門認可的扶貧和福利貸款,之後,經營風險由商業銀行與國家各擔一半。
第五、建立國家信用基金制度。在資金來源方面主要有以下來源,如現有的所有社保基金、銀行準備金、郵政儲蓄的全部存在、住房公積金款項、所有社保費收入、各級財政預算與預算外收入增長部分的20%;在資金使用方面,除包含正常的社保費支出外,最大限度的開展扶貧救濟;在基金的保值方面,可將閑置資金用於收購鐵路、高速公路、商場等不動產方面,由於這些項目的主要成份是土地價值,而土地價值可以在若干年後重新評估,所以,能適應長期運作的需要。
應該說,探索在我國建立國家信用制度,是在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時的被動選擇,也是為擴大勞動價值確認機會尋找的補充制度。其實,國家信用制度與西文國家福利制度相比更具有合理性,因為西文國家的福利制度會使人民對國家產生過度的依賴,會使國民變得不再勤勞,而如果施行國家信用制度,人民同樣會得到貨幣的使用機會,但事後會變得比以前更加勤勞,因為,他們要償還債務。當然,未來建立的國家信用制度,還必須包括利息與債務的免除機制,否則就不會是一完美的制度。
(二)、擴大價值確認率的非常規方法
擴大價值確認率的非常規方法,就是如何突破貨幣的信用上限,在不使用貨幣的情況下,對勞動價值進行確認的方法。
1996年、1997年兩年內,我國出現了所謂的糧食嚴重「過剩」現象,其實,當時中國農民的肉食量非常之少,筆者在福建省北部某一村莊調查時發現,該村人年均豬肉食用量不足30斤,筆者再進一步向來至全國各地的農民工調查,得知中國農民的肉食品消費量都十分不足,那麼,在這樣的國情下糧食過剩之說從何而來。
從經濟競爭的角度看,農業生產力水平低,農民收入少,生活水平低一些是合理現象。但是,當農民糧食有餘,也有許多剩餘勞動時間,且因大量糧食湧向市場而導致糧價嚴重下跌時,農民還吃不上更多的肉,這就不能再簡單視之了。
從勞動價值確認的角度看,農民正面臨貨幣信用上限對勞動價值確認的瓶頸,因為,在現行經濟體制下,勞動價值只有通過市場才能確認,否則,他們無法獲得延伸自身需求所需要的貨幣。這就引出了一個是否有不經市場認可勞動價值的路徑。
按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勞動產品生產出現後,其價值與效用是集於一體的,只有產品變商品後,產品的效用才給了別人,產品的價值才變成了貨幣,之後,才能再用貨幣交換能滿足自身需求的其它產品的效用,同時,如果勞動產品由生產者自身消費後,產品的價值與產品的效用就同步消失了。按這一邏輯,農民如果吃下自己種的糧食,那這部分糧食的價值就沒有了,那麼,當城市居民對糧食需求已經飽和,農民自身的需求反而嚴重不足時,能否給農民自身消耗糧食行為一個價值確認的機會呢?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如果從微觀經濟循環的角度看,讓中國農民多吃一些自己種出的「過剩」糧食是沒有機會的。但是,如果從宏觀經濟的角度,機會還是會有的,因為,糧食這類的前沿產品過剩之時,往往是引發通貨緊縮之時,當前沿產品大量的過剩,就會引發前沿產品價格大幅度下跌,並使前沿產品的勞動價值基本得不到確認,這一現象會使整個經濟體系的資金流量出現收縮,而這一局面又進一步使後續產品的勞動價值也無法得到正常的確認,從而產生全面的通貨緊縮現象,因此,為了防止通貨緊縮現象的出現,國家必須做出以下分析:
第一、過剩的產品是否前沿產品;
第二、產品過剩的真實性,是否屬於中國糧食過剩式的虛假過剩;
第三、過剩產品的生產原材料是否具有稀缺性;
如果判斷「過剩」產品確實屬於前沿產品,產品過剩只是假象,社會潛在需求十分強盛,並且,產品生產的原材料也相對豐富,這時,國家可以通過消費貸款加差額還款的方法,進行假性過剩產品勞動價值的確認,以防止通貨緊縮現象的發生,其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國家以補貼利息的方式鼓勵生產者消費自己生產的過剩產品;
第二、對生產者自己消費自產產品貸款,只需歸還貸款額的60%到80%間的某一值。
第三、還款的差額由國家通過擴大貨幣發行的方式填補。
但是,當糧食「過剩」可以用上述方法解決問題,那麼,無法通過生產者自身消費來消除「過剩」的產品怎麼辦?
首先,國家要停止對過剩產品新增項目的審批;
其次,對生產補助是否會引發通貨膨脹要進行必要的評估;
再次,建立對假性過剩產品施行四年銷售補助的制度。做法是先確定產品供需正常年份的平均價格,並以這一價格的20%為標準確定單件產品的補助額,之後,以每年減少25%的幅度逐步減少補助至取消。
當然,國家用於補助假性過剩產品的資金可以通過擴大發行貨幣取得,但擴大發行的貨幣量必須有上限,同時,還要配以提高利率與準備金率等回籠資金的措施。
總之,雖然財富、價值、價格都能用貨幣表示,但三者不盡相同,三者的互動關係,必須以有利於勞動價值的確認為主,只有生產方能不斷創造更多的勞動產品,消費方能不斷進行更多的價值確認,則社會經濟就會不斷增長,人類的福利就會不斷的提升。在以往的經濟學理論中,效用價值論者否定勞動創造價值,而勞動價值者也否定價格中的部份心理成份,兩者都試圖將價格與價值等同起來,所以,都無法成功說服對方,如果我們對財富概念進行新鑒定,承認價格與價值的不同,則兩學說各就各位,就能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同時,應該認識到兩學說都有各自的運用方式,由於價值無法定量,所以,實證分析仍要依賴由效用價值論發展而來的均衡價格理論,而財富是所有個體價值創造能力與自身價值消耗力差額的集合,它起源於勞動價值,是影響經濟平衡問題與貧窮問題的最關鍵因素,它影響經濟平衡的方式,就是對勞動價值確認的正常與否,只有認可勞動價值論,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確認機制,經濟活動才可能最終消滅不平衡和消滅貧窮。因此,正確認識財富、價值、價格的相互關係後,經濟學可以不再對立,可以逐步走向統一,可以最大限度的造福人類。
推薦閱讀:
※思考中醫(三、四)
※地方紀檢監察機關推進「三轉「聚焦主責主業的探索與思考
※窮通思考點滴三
※靈魂的拷問 生命的思考 ——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的生死觀
※張漲:「教授不會做奧數題」背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