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高翻的佛教常識讀書筆記
去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西安陪同印度總理莫迪參觀了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大慈恩寺。這是我國領導人首次在佛教場所舉行國事活動,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可見一斑。活動涉及大量佛教術語,做好翻譯殊非易事。
在準備過程中,我閱讀了一些佛教書籍,其中最有用的是趙朴初著、趙桐譯《佛教常識答問(漢英對照)》。該書堪稱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朴老畢生鑽研佛學的結晶,分類精審,深入淺出,寫作動機是「和外國朋友談話時,翻譯人員因缺乏佛教知識而感到困難,想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該書由曾在斯里蘭卡研讀佛學的首師大英語系老師趙桐譯成英文,並經多位外國專家審定。
即使毫無慧根如我者,通讀一遍,也可建立坐標,為散見的知識點找到方位,更可掌握有關術語的英文,順利完成翻譯任務,可謂一舉多得。
佛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對外交流和軟實力建設不可或缺的領域。作為外交翻譯,也要懂一點佛教常識和用語。
「佛教有三寶」
即佛寶(佛陀,Buddha)、法寶(佛說的法,Dhamma)、僧寶(僧伽,Sangha)。
佛經是佛去世後弟子記誦而成的,包括佛所說的經(Sutra)、佛所制的戒律(Vinaya)和對教理解釋和研究的論著(Abhidhamma),總稱「三藏(Tripitaka)」。
出家弟子總稱「沙門(Samana)」,其中男的叫「比丘」(monk),女的叫「比丘尼」(nun)。「和尚」從梵文來,本義是師,堪為人師方能稱和尚,最初亦可用於出家女眾。只有通達佛法且能講說的人才能稱「法師」。遍通三藏的人才能稱「三藏法師」,如玄奘、義凈。「喇嘛」從藏文來,本是尊稱,現被濫用。漢地將蒙藏佛教中修行有成、能根據自己意願轉世的人,俗稱為「活佛」。
佛叫釋迦牟尼(Sakyamuni),意為「釋迦族的聖人」,與孔子同時。原是悉達多王子(Prince Siddhattha),在畢缽羅樹(pippala tree)下成佛,後稱菩提樹(Bodhi tree)。佛說法,叫「轉法輪」(turn the wheel of Dharma),初轉法輪在鹿野苑(Deer Park)。佛涅槃(nirvana)時,枕右手側卧,後世卧佛像都取這個姿勢。佛或高僧的遺體叫舍利(sarira)。佛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只是用於紀念的。
佛教分大乘(Mahayana)、小乘(Hinayana)兩大宗派。乘就是車,能把人帶到目的地,比喻教法。大乘著重利他,小乘著重自我解脫。
據說佛用巴利語傳法,我國佛經多從梵文翻譯。巴利語是古代俗語,梵文是古代雅語。
佛教討論世間的苦、苦的原因、苦的消滅、滅苦的方法,總稱四聖諦(the Four Noble Truths)。教義建立在緣起論(the Theory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上,認為諸法(佛教稱事務為法)因緣而起,彼此依存,其關係或同時(如師生),或異時(如種子和芽)。
佛教認為無造物主(no creator),無我(egolessness),無常(impermanence),因果相續(succession of cause and effect)。歸結起來,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All phenomena are impermanent, all dhammas are devoid of self),是對宇宙萬有的總解釋。
具體講,佛教認為既沒有宇宙萬物的主宰,也沒有一身之內的主宰。佛雖有超人智慧,但不能主吉凶,也得受因果律(the law of causality)支配。佛教認為諸法無常,都是剎那(instant)生滅相續的。彈指間就有60個剎那。佛教認為善因得善果,種瓜不能得豆。
佛教認為眾生有六大煩惱(afflictions):貪(greed)、嗔(anger)、痴(delusion)、慢(arrogance)、疑(doubt)、惡見(wrong views)。上述煩惱造成種種業(karmas),業造成生死輪迴,有無量的苦(suffering),包括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所求不得、五取蘊(「取」意為執著,「蘊」意為積聚)。眾生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ignorance)。
佛教認為達到涅槃的辦法是戒(morality)、定(meditation)、慧(wisdom)。當時,出家修道在印度已成風氣,但佛陀本人以王子身份出家(renunciation),使之得到進一步發揚。
出家、在家弟子(lay believers and monastic disciples)要持五戒(the five precepts),沙彌(不滿20歲,novices)要持十戒,比丘和比丘尼(滿20歲)要持具足戒(the higher ordination)。五戒指戒殺、盜、淫、妄、酒(abstain from taking life from sentient beings, taking things not given, sexual misconduct, false speech and the use of intoxicants)。前四個為根本戒(the four fundamentals),另有些戒條平時應遮護(maintained),一定情況下可以開(relaxed)。除五戒外,比丘應不非時食(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不觀歌舞,不受財寶,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
「葷」專指大蒜、蔥這些氣味濃烈的東西,是大小乘戒律共同遮禁的。比丘戒中沒有不許吃肉的規定。漢地僧人信奉大乘佛教,除比丘戒外,還受菩薩戒(bodhisattva code),所以不吃肉。吃素成風是梁武帝提倡的結果。蒙藏僧人雖也信大乘,但所處地方蔬菜極少,不食肉不可能生活。
「如來」是佛的異名。「阿彌陀佛」(Amita Buddha)是未來佛,意為無量光明,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凈土,又稱「接引佛」。「南無(讀如那摩)佛」意為敬禮,故印度人相見時說Namaste。
佛生前有十大弟子,涅槃後率眾的是摩訶迦葉(Mohakassapa)和阿難陀(Ananda),漢地佛寺中常把這一老一少供在釋迦牟尼像兩旁。羅漢全稱阿羅漢(arahat),意為尊者。十八羅漢實為佛的十六位弟子,其畫像在漢地佛寺中常見。佛經常提到五百羅漢,乃虛指。
佛教對菩薩(bodhisattva)的要求是自度度他,自覺覺他。大乘特別稱道文殊(Manjusri)菩薩的大智(great wisdom)、普賢(Samantabhadra)菩薩的大行(great conduct)、觀音(Avalokitesvara)菩薩的大悲(great compassion)、地藏(Ksitigarbha)菩薩的大願(great vow)。其道場(sermon place)分別為五華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並稱佛教四大名山(the Four Holy Mountains)。
種姓制度是雅利安人(Aryans)進入印度後創立的,由高到低分別是:婆羅門(Brahmin)、剎帝利(Ksatriya)、吠舍(Vaisya)、首陀羅(Sudra)。前三者屬於雅利安人,首陀羅男子與別的種姓女子所生的混血被視為「不可接觸者」。
釋迦牟尼是剎帝利,佛教反對種姓制度,主張眾生平等,得到希望打破割據、發展貿易的新興地主、商人的歡迎。佛教最初僅限於中印度恆河流域。摩揭陀國阿育王(King Asoka of Magadha)與秦始皇同時,統一了印度,有感於戰爭之慘,皈依佛教,大力弘法,佛教由此傳遍印度,東至緬甸,南至斯里蘭卡,西至敘利亞、埃及、希臘。
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後期建造了那爛陀寺(Nalanda Monastery),6世紀中葉進入全盛期,玄奘7世紀初曾在此留學。7世紀,密宗(Trantric School)開始流行,婆羅門教(印度教前身)興起,佛教日漸陵逼。12世紀,婆羅門執掌政權,壓制佛教,漸至消滅。19世紀後期,才從斯里蘭卡重新傳入。
相傳秦始皇時,已有印度僧人來到咸陽。史料記載,公元64年,漢明帝遣使前往西域訪求佛法。數年後,印度僧人迦葉摩騰(Kasyapa-matanga)、竺法蘭(Dharmaranya)攜白馬馱經、像來到洛陽,第一次翻譯了佛經,即《四十二章經》(Sutra of 42 Chapters),第一次建佛寺,即白馬寺。這說明佛教得到了統治者的承認和崇信。
4世紀時,佛教在我國大流行。至於佛教經、論的系統翻譯,則始於5世紀初的鳩摩羅什(Kumarajiva)。他有印度血統,在新疆出生,譯經得到了政府支持、僧人襄助,共翻譯了300多卷佛經。
玄奘由留學僧而升任印度最高學府講席,印度人贊為「大乘天」(Deity of Great Vehicle),唐太宗稱其為「法門領袖」。他歸國後譯經1335卷,在我國佛學、翻譯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漢語佛教翻譯從2世紀到11世紀,持續了上千年,有200多位本國、外來譯師參與其中,將1692部(books)、6241卷(volumes)佛經譯成漢語。
我國佛教主要有八宗:法性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總的來說,隋唐是興起和極盛期。845年唐武宗滅佛,史稱會昌法難(extermination of Buddhism),除禪宗外的諸宗皆衰亡。後世即使從境外再度傳入,也不復初唐中唐時的盛況。
禪宗(Meditation School)的興盛,由不少寺廟叫某某禪寺可見一斑。8世紀時,禪宗分裂:北宗神秀主張漸修(gradual cultivation),不久便衰歇;南宗慧能(後世尊為六祖)主張頓悟(immediate enlightenment),宏傳甚盛。禪宗僧人多住山中,自耕自食,無需太多典籍,故在會昌法難中受影響較小。
佛教入藏始於7世紀中葉,松贊干布在兩位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Princess Bhrkuti)影響下皈依佛教,派人到印度學習梵文、佛經,回來後創製藏文並開始譯經。藏語佛經重譯少,實際內容超過漢譯佛經。元朝時,藏地佛教傳入內地,很受朝廷崇奉,但未普及到民間。14世紀末,宗喀巴(Tson-kha-pa)創建格魯派(Dge-lugs-pa),又稱黃教,當前在蒙藏地區最為盛行。
圖片摘自網路
推薦閱讀:
※讀書筆記② | 有夢想的人其實很可怕
※《快速閱讀術》——一天一本書
※《荒人手記》:一泡軟嗒嗒晾曬於白晝下的心腸
※讀書筆記(二十六)之《萬曆十五年》:潮流不可阻擋
※不改變認知思維,讀再多書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