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壯弘老師談太極拳 

太極拳的許多理論,在十餘年前就有深深的感覺,太極拳與文化、哲理應該有很密切的關係。因此,寫了「太極拳理的學術思想之研究」,探討心、性哲學上的問題。近年來,看了王壯弘先生的"王宗岳先生的本具涵義」、解守德先生的「太極內功心法」、楊雲中先生的「如是太極拳」(俊龍師兄等親臨香港拜訪王師所提供.特地感謝)、陳少華的「太極拳研究室筆記」,除從文化哲學思想觀念,更進一步的探討太極拳的意識線、太極的心法、流體與太極行拳的應用,與當年筆者所強調的「願力有多大成就就會有多大」相輝映。尤其他們已能運用這些哲理,實際印證太極拳功夫,令人相當的讚嘆。王老師,以佛家「世間智、出世間智」、道家「有界、有無界、無界」的觀念,來解釋太極拳「體、理、用」、「相、名、用、法」的拳術與拳理。提出能量的三大理論「借他力、地心引力的無用力理論,強調「偏沉則隨」沉重量與飄浮量、踩浪花、放大縮小的無根理論及(行太極身體)流體理論,超立體騰然的氣體擴散理論」,並建立行太極拳功,以尋求事物的本性真相---明心見性的最根本理論。壹、以認識論、道家「有界、有無界、無界」、佛家「世間智、出世間智」來解釋太極拳「相、名、用、性—陰陽流動等理論」、「體、理、用」的拳術與拳理:1.認識論、本體論的解釋:太極拳的很多理論,由招打的名相到應用;由外形動作到內層心理、心靈,意識、潛意識、超意識,都可以用認識論來加以解說。人類認識的許多事實的解釋,不能不放棄有限經驗認識的平常世界,或是說憑感覺來理解的世界。必須超越現有物理與形上學問的精緻世界。甘與苦,冷與暖,這些意象的東西實際存在於觀念中,事實上並不存在。也有很多的東西事實上是存在的,但在我們現有的科技及認知上,仍然沒有辦法做明確詳盡的分辨,如肉眼下的彩虹雷射光電磁波無線電波宇宙射線......。而真正存在的,是不變的微粒奈米原子及其空間的運動。英國哲學家洛克把物質分為第一性和第二性。認為形狀堅度運動,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實在的第一性的。事物的色香味聲等,是投射到感官上的形象是第二性。人類一般的認識事物,是由「視(感)」覺器官而所「見(感)」而進入知覺而識、由識而知、由知而智。是描述真實的極大極小兩端,所得到綜合性的關係概念。每樣客觀物體,只是該物體各種性質的總和,而這些性質只是存在人的意念中。所以質與能,人體與太極......,除了把它當成意識的結構,當成人類感覺世界行成的習用符號的結構,第一性的堅度運動本體性質,仍然是未明確的。所以古哲人內觀反視溥博昭然淵眾......,氣經絡禪境......,都是直觀實證的產物。事物的本體是存在,是「相」。相,經由感官而感覺,再由一般的屬性概念,給了「名」。名,是依相而加上去的;由相而名。依照歸類「名」的屬性,尋求類型關係,而有了「用」;名相互融以後,就產生了「用」。用是用法、手法,應用純熟,就能體會到整個拳「性」;「拳練千遍,拳理自得」、「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南懷瑾先生在「人生的起點和終站」(老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6.二刷)一書中敘述:「『解深密經』將道理分為四種: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法爾道理。」觀待道理,是指一切因緣所成的相對現象;世間一切物質物理現象、精神現象都屬於這個範圍……。「待」就是相對待的,不是絕對的,因緣起滅,因果生滅的,每個現象必然是隨著因緣變化而變來變去。作用道理,是指一切物質物理、精神現象,各有各的作用。如眼、耳、鼻、舌、身、腦等器官,各有各的作用;六根相對的六塵,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各有各的作用;地水火風空、覺、識,也各有各的作用。證成道理,是自己科學性、真積力久性的工夫求證,求證到的;求證「法爾道理」,本來的真理。佛說,無人我生眾,無諸法相,一念清淨,沒有思想煩惱……,這需要工夫,是要科學性的求證,這個是證成道理。法爾道理,是法爾如是,就是自然道理,是不隨因緣因果變化而變化,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永遠不變的當然真理;是渾沌,不須鑿竅的。講自然,怕落在唯物觀念,怕落在道家、外道等等,所以另創一個名詞。在過程中,都有觀待道理、作用道理;對證成道理、法爾道理的研究,也須觀待道理、作用道理;是相需相成,相互影響的。最高的道理是法爾道理,在未證成之前,它是存在的,不變的;求證得到法爾道理,那是得道了。得道也是觀待道理,因為道從未離開過;禪宗所說「本來面目」,太極拳的「後天反先天」,「真心本性」,「一經通百經通」,觀待道理、作用道理、法爾道理都圓融無礙了。2.「事、理」、 道家「有界、有無界、無界」與佛家「世間智、出世間智」的解釋:「性」,是基本、根本的哲學上形上學理論,已超越了佛家所說的世間法;此時,已不是文字所能解說,也不是世間智所能理解。法華玄義由智,增加為大智大慧、大慈大悲;是世間智、出世間智,而至出世間上上智,才能領悟。是道家的「有無界、無界」,才能解說。有界,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塵。名、相,都是屬於有界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日常思維絕對二分化的形。太極拳初學者,一開始會執著於舉手、投足、招、式角度、位置……的相。著式熟了,就會努力的想著招式與名的關係,又常常落於名;招熟名符後,又執迷於拳法與應用。由學拳經驗心得中得到,行拳的能量來自於自重量、地心引力、反彈力陰陽中的流動,「內不動,外不發」,內動催動手足;「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得機得勢」,經過相當鍛鍊套路純熟後,才能體會領悟到拳的性。性是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無為、無漏法門;是拳諺所說「打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功」。何謂太極拳的性、太極拳的功,是不用力、借地心引力、一沉一浮、陰陽互為其根……。知道了拳性,就要依性練習,就得到鬆、柔、偏沉則隨、無根……太極拳理的體。太極拳的境界,不是有界的有、沒有,是要進入見相非相的「有無界」。有無界,不是絕對的有無,是「沒有的有」、「有的沒有」的認知,且須要具備超越「有界」的思維。是本性、是本質、實質、是原則,是見相非相,性在相中。其道理屬於形而上,只能比喻形容,難以言說,因此,要有極高的領悟力,才能直覺意會感受。如只有太極拳才主張的「用意不用力」、「有氣則無力,無氣者純剛」、「在氣則滯」、「無根之根」、「無向之向」、「不中之中」、「招熟而悟懂勁」的能量、「欲左則右」……二律背反問題,是太極的深層內涵,是無法用有界的二分概念來解說,一定要用有無界、出世間智的直覺感應領悟。老子所說「上智聞道,樂而奉行;中智聞道,若存若疑;下智聞道,哈哈大笑,不笑不足為道矣」。一般學拳過程中,往往領悟了「性」、得了拳性,沾沾自喜執守著性,因此又執迷於性。此時,執著就難以再進步;要更進一層,除了丟掉「我執」之後,就要再丟掉「法執」;「離」開才能不著於相受束縛而煩惱,才能「常淨我樂」獲得真「性」,才能作完形的整體思維。六祖壇經「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是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太極拳的理論「體」「用」與「性」,也是這樣,「離而不離,空而不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法尚應捨」,用工具,不執著於工具,才能「階及神明」、才能「全體透空」。太極拳不只是階及神明時,才離而不離「性」。在盤架子時,就要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就要能不露、不著於「相」。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所以要無人、我、生眾、無壽者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是無相,是相中無我。相有虛實,無相不是無,是無虛無實,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真「相」,才是「知己知彼」。所以太極拳要離而不離「相」、「名」,用而無用、招而無招之「用」的「無招勝有招」,接著才得到拳「性」,最後連拳「性」都沒有了,所謂「拳無拳,意無意,才是真意。」所以,行架子,是在求得太極拳之性;是離而不離、立體擴散的,是無始無終的拳性。動就是靜,靜就是動。一體萬相,萬相一體,始終如一。「遵規矩,化規矩,神乎規矩」,要將拳理拳法融入自己的精神意念中,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一部份;「口誦心行則轉經,口誦心不行則被經轉」,如小和尚唸經,徒勞口舌,而成為拳的奴隸。※南懷瑾先生的五般若智慧(金剛經說什麼)什麼叫般若呢?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做般若。因為過去翻譯佛經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寧可譯音再加以註解。就像現在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譯氣字(氣功的氣,修道的氣)一樣。當時般若不譯成大智慧,也是這個原因。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瞭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這不是普通的聰明,這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所謂根本的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瞭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這個智慧才是般若。般若這個智慧包含五種,就是所謂的五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五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體,是宇宙萬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見性所悟的那個道體。在佛學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見到那個道體的空性,叫做實相般若,屬於智慧的部分。聰明只是意識部分,局限於現有的知識範圍,以及現有的經驗與感覺想像的範圍。真正的道體是不可思議的,是不可以用我們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思想、討論、研究的。「不可」是遮法,遮住,擋住,不準看,不可以用普通的知識、意識去推測、去思想道是什麼。假如實相道體能夠用思想得到的話,那還是屬於妄想意識的範圍。所以說不可思議,並不是說不能思議;因為這是修持求證的境界,不是思議的境界。到了後世禪宗,講一個道字,無所在,無所不在,很難表達;如果講一個佛字,又帶了一個佛的觀念。雖然有時侯佛法裏頭,佛字就代表了這個道體,但是一般人一聽到佛,腦子裏馬上想到大殿上那個塑得發亮發光的佛像,不免又著相了。所以,唐宋以後,禪宗乾脆不用道,也不用佛,就是這個,這個就是那個,那個就是這個,反正都是代名辭而已。華嚴經上說:叫它道也可以,天地也可以,上帝也可以,神也可以,主也可以,佛也可以,真如也可以,涅槃也可以,說了一大堆,一百多個名辭,反正這些都是代號,代表實相般若道體。實相般若是屬於般若中最根本的。境界般若境界兩個字,假使翻成外文的話,勉勉強強可翻譯成現象,但是那仍屬於自然界的觀念。境界就是境界,只能加註解,很難翻譯。譬如修道見道的境界,藥山禪師就講:「雲在青天水在瓶」,天上的雲在飄,水在瓶子裏,擺在桌上,一個那麼高遠,一個那麼淺近,這就是個境界。又譬如唐人詩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講悟道,或者般若的部分時,就會引用到這兩句話。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照到地上的千萬條江河,每條河裏都有一個月亮的影子,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的晴空,如果沒有一點雲的話,整個的天空,處處都是無際的晴天,所以萬里無雲萬里天。這是一很好的境界,很多禪師們因這些境界而悟道。有一個和尚住茅蓬的時侯,就寫了一副很好的對子:「萬里青天開笑口,三間白屋豎拳頭」。像彌勒菩薩一樣,哈哈大笑,就是我們喜歡塑的一個咧嘴笑,大肚子的和尚,悟了道,什麼都空掉,什麼都喜歡。三間白屋就是三間空空洞洞的白屋,自己在那裡海闊天空。像這一類的文字,就描寫一種境界,但也並不足以代表悟道那個境界。我們的人生隨時有境界,痛苦的時侯想到那些痛苦,痛苦還沒有來的時侯,腦海中又隨時出現痛苦的威脅,這是苦惱的境界。高興的時侯,又越想越得意。所以境界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一個人修道,或者讀書,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個學藝術的人,今天有了一個新的靈感,或者畫一張畫,特別有一種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個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磚頭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別平,心裡頭很舒服,原來這樣砌才好,這是他做水泥工時侯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兩分的成就,就有兩分的不同。換句話說,人修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至於我們沒有修道的人,有什麼境界呢?也有境界,就是一切眾生所有的苦惱境界。如古人詩中所講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這是普通人生的境界,不是煩惱,就是病痛,或者是衰老了,眼花了,頭髮白了,這就是人生苦惱境界。所以古人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因為他的境界、氣派、胸襟與眾不同。這種不同的境界從那裏來呢?從實相般若而來,是道體上所產生的,自然而來的。因此,真悟道的人,智慧開發是無窮盡的,佛學的名辭叫做無師智,也叫做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倉庫打開了,不是老師傳授給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發了,天上天下,無所不知。這就是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我們曉得,文字本身就具備了智慧,文字也就是言語;因為把我們言語記錄下來,就變成了文字。中國人的言語思想符號就叫做中文,英語系統人的言語思想符號就是英文,其他法文、德文、俄文,都是代表他們的思想、言語的記號。文字有它的境界,我們大家都讀過書,都認得字,可是很少有人變成真正的文學家;因為優美的句子出不來,沒有文字的般若。有的人出語成章,話一講出來就是文章,每一句話都很優美,很漂亮,因為他有文學的境界,有文字般若。金剛經在中國,為什麼那麼吃得開呢?是鳩摩羅什的文字般若所造成。他翻譯了很多經典,其中金剛經以及法華經,影響中國文化極大。尤其它文字的格調,形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特殊優美、感人的佛教文學。此外還有維摩經的文字,也都很特別,是另創一格的文字意境。後來玄奘法師等人的翻譯,在文學境界上,始終沒有辦法超過鳩摩羅什,這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原故。所以同樣的讀書學文字,並不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文學家。同樣的修道,有些只能夠成為修行人,而不能夠成佛,這與文字般若是絕對相關的。清朝有位歷史學家趙翼,也是大詩人,大文豪,他晚年寫了三首有名的詩,其中有一首說:少時學語苦難圓 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他說,年輕的時侯學講話,講不圓滿,自己以為學問功夫還沒有到家。到年紀老了才知道,學死了也沒有用,因為努力只有三分,天才就要七分。不過這是指普通人而言,據我所知所見,有幾位大和尚,並沒有讀過書,也沒有上過一天學,一個字也不認識,悟道以後,詩好、文好、樣樣都好,那真是不可想像。八十年前我的老師見過一個和尚,本來是一個剃頭師傅,挑個擔子在鄉下到處走,在滿清的時侯,剃頭的孩子不準參加考試,限制極嚴。可是這位剃頭的大禪師悟了道,什麼都懂,無所不知。他也有一個廟子,是方丈圓寂時侯,護法給他的。有人叫他楊和尚,有人叫他楊剃頭。一般讀書人去考他:楊和尚我有句話忘掉了,你看是出在那本書裏?他說:這在第幾頁那一本書嘛!我老師年輕的時侯很調皮,故意去問他紅樓夢上一句話,他都能回答得不錯,那怪極了。有一個很有錢的人抽鴉片,想戒也戒不掉,後來只有去求這個楊和尚,楊師父啊,你來幫我剃個頭。剃頭的時侯鴉片煙癮發了,鼻涕、眼淚直流,很痛苦,這位楊剃頭在他背上拍了一下說:「脫了!」就是解脫,頭也幫他剃好了。從此以後,這個人也再不抽鴉片了。這些是講文字般若,在悟道以後自然發生,不是憑我們的聰明來的。聰明是想出來的,想出來的沒有用。悟了道的人,他的記憶力也特別高,不光是年輕的事想得起來,前一輩子讀的書都知道。這個話,你們諸位聽了,大概覺得很稀奇,的確有這麼一回事。所以蘇東坡有一首詩說:「書到今生讀已遲」。要讀書要早讀,這一輩子的書是為來生讀的。悟道的時侯,過去千萬生讀的書都會搬出來,就是因為般若智慧都出來了。學問好的人記憶力強,一目十行;不會讀書的人,一個字一個字摳。有人看書,眼睛一瞄,這一頁就過去了,一目十行,日記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記憶力更強。當然,這必須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這就是文字般若。方便般若佛經上經常講方便,假使我手裏沒有紙,請你給我一張方便方便,這可不是佛學的方便。東漢的霍光大將軍,是大元帥,也是大宰相,東漢一代的天下,是他扶正的。可是歷史批評他四個字:「不學無術」,說他讀書太少,處理國家大事,在知識見解上,沒有恰當的方法,所以是「不學無術」。術,不是手段,一個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要教化別人,自然有他無師自通的方法;做人做事,也自然有他高度的藝術。譬如說看佛經,他能夠用特殊的一種方法,把難懂的立刻就懂進去,最難表達的東西,他用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別人一聽就懂了,這就屬於方便般若。我們都看到過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一千隻手,每一隻手中有一隻眼睛,頭上有三隻眼睛。這位菩薩代表什麼呢?一個人有一千隻手,一千隻眼睛,你說這個人辦法多不多?當然很多。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備有千手千眼那麼多的方便方法才行。像一個會魔術的人,隨手抓一個東西,都可以變一個魔術,這就是方便般若。眷屬般若眷屬般若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來的,佛學名辭叫行願,用我們現在的觀念來說,是屬於行為方面的。也就是說,自然發起道德行為,一個人自然就成為至善的人。所謂眷屬就是親戚、朋友、家人等親眷。般若的眷屬又是什麼呢?我們都曉得佛學講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一個修持的人,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做到禪定的修證功夫,然後才能大徹大悟而成佛。所以在般若的前面,就有這五個相關的眷屬,也就是五個行願,稱為眷屬般若。關於這方面,我暫時不作詳細的報告,因為金剛經的本身內容,就提到了這五樣事。現在我們已經曉得般若所包涵的內容這樣多,沒有適當的字可以翻譯,所以只能譯音了。般若的內容,包含了悟道之願,換句話說,這個修道的道願,本身就具備了這麼多的內容。*天台宗有三智: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一切智是知本體的空,是了達諸法性空之理,是聲聞、緣覺所證的但空般若智。道種智是知現象之假,是通達種種道法,以化導眾生,是屬於菩薩所證的出假化導般若智。一切種智是知現象即中道實相之理,能通達化導斷惑之一切種法,乃至十法界的一切性相、事理、染淨、因果等,於一念中,洞徹無遺,這是諸佛所證的大覺圓滿般若智。唯識宗則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成所作智是成就自利、利他妙業之智;行者轉眼等有漏之五識為無漏時,所得的智慧,是為利益一切有情,示現種種的神通變化,成就其本院力所應作的事。妙觀察智是轉第六識的有漏為無漏時,所得到的隨機為一切眾生說污妙法之智。平等性智是指轉第七識有漏為無漏時,能泯人我差別之相,證自他平等之理,運同體大慈,起無緣大悲,普濟一切有情,成就諸法平等作用之智。大圓鏡智是轉第八識有漏為無漏時,眾垢既盡,實相顯現;法界一切有為、無為諸法,都能圓融無礙,如大圓鏡般,光明遍映十方,普攝萬象,無物不照,無微不顯。大圓鏡智,即法身,實相般若;平等性智,即報身,觀照般若;妙觀察智及成所作智,即化身,是文字般若。(識是執著、分別、污染、有漏、妄想迷惑的;智是清淨、無分別、無漏、圓明妙覺的,所以要轉識成智)。識破諸法虛妄,當體皆空;了無一法可得,則靈光燭露,真心顯現,一切迷情妄相,當下銷藏,親證實相般若智慧的境界!3.陰陽理論:太極「有無界」的思辯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易經、傳統醫術的陰揚學說;王宗岳「太極拳論」的理,就是「陰陽相濟」理論。陰陽辯證,是「太極中最重要的思維」!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敘述著「體、用、理」。體是「中正安舒」,理是應用達致懂勁的「陰陽相濟」,用是指「用之不必費心機」的「偏沉則隨」的理論。體是指導思想,用則進入有無界、提昇至形而上,成為下意識。太極拳的陰陽理論,來自傳統醫術的陰陽學說:陰陽是對立的關係,相互依存、相互消長、相互轉化的作用。陰陽學說常用於「望聞問切(把脈)」四診上,以充分暸解病人的體質、病變部位、疾病性質、病情變化、病因等。經分析、綜合、歸納的辨證,以做出正確的診斷,對症下藥。最常用的辨證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氣血津液辨證、病邪辨證等等。八綱辨證,即以病人表現於外「寒、熱」,病變「表裏」的位置,精氣邪氣的「實虛」和「表、熱、實」屬「陽」,「裏、寒、虛」屬「陰」的辨證方法。傳統醫術的陰陽理論,來自易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即是陽,陽即是陰」,陰陽相濟,陰陽互為其根。陰陽中,隱而不顯、客觀存在的「中」。「中」是活眼,是生生不息之「機」。陰、陽是由中而生,有中才有陰陽;中是流動的,隨著中的流動而流動、變化。「陰陽相濟」,「動靜之機」,就是利用中的流動,講著「中」和流動的道理;整體太極就是「太和至中」,「無為而無不為」,「空而不空」的空中妙有。4.無根理論太極無根,是無固定的根,如物飄於水,如球滾於地,「飄飄蕩蕩浪裏鑽,上輕下沉不倒顛」。處處無根,時時有根,「有根即是無根,無根即是有根」,是無根之根,是活根。為了追求平衡而流動,不停的滾動、旋翻、流轉而平衡,平衡只存在於流動中。所以,打拳時不要呆板的去想著站穩,連穩字的念頭都不要(行拳到精深處,只有不費心機的機心)。一站在那裏,地心吸力早就在那裏,本身的重量多少就是多少,不增不減,不會快也不會慢,不丟不頂,如如不動,動如不動;猶如不動。靜之則合,動之則分;地心引力沉重量多大,另一邊飄浮力就有多大。靜心、用心的去體會地心的引力。王拳強調,練太極拳千萬不要站樁,有根的東西,沒有不被摧毀的。太極拳的根,處處是根、處處又沒根。太極身體是流動的,根也是流動的。

王壯弘大師-《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本具」涵義

緣由2004年7月的某一天早課,我和平時一樣焚香頌經,當頌至《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減,不垢不淨……」突然覺得這段經語語意很熟,似曾相識,於是就不自覺地停頌,深加思索,於是就不自覺地從書堆中找出《王宗岳太極拳譜》,翻開一看,果然有「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之句。於是思緒翻滾,猛然省悟,「是諸法空相」的「是」,和「是皆先天自然之能」的「是」是同一含義,並知現在所傳的拳譜,此段文字是後人妄加移改的結果。不禁為之狂喜,遂第一時間告之湯金石先生、並一致認為此一發明(發現明白),不但大大加深對《王宗岳大極拳論》(下稱王譜)的理解,大大提升太極拳地位,也對太極拳的創始人和時代考證,作出了重要提示。由於「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的句位改正,而得以凸顯出來的太極核心內涵「本具」之理,使一活則全盤皆活,一明則全文皆明。本具就是本來就具有的意思,如蹺板、如轉門、如球體觸動即轉,轉動是它們的本能,就是本來就具有的功能。王宗岳在說了「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英雄所向無敵,蓋由此而及也」之後,復說「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學力而有為也」,就是說這些功能猶如眼能視物,耳能聽聲,鼻有嗅覺,身有觸覺一樣,都是每個人本具的,不需要學的,更不是學而才有的。因為人的四肢百骸都具有圓轉升降開合的功能,只要中正安舒,鬆空圓滿,順其來時力,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不雙重,不頂抗,就會起相反相成的作用。只有明白這個道理,然後拋棄思量和一切有為法,彰顯這個先天本具功能,才能真正做到王宗岳所提出的「不先不後,不丟不頂,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要求,這就是佛家說的「一法不生萬法(般若)生」、「如如不動」的出世間上上法。「般若」就是本具,本具就是所謂大智大慧的根,也就是佛所指人人都具有的「佛性」。王譜鑒於現在流傳的《王宗岳太極拳論》,頗有後人妄改的痕跡,現依王宗岳所表達的原義,重加訂正《王譜》如下:首段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次段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及也。末段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耳。察四兩拔千斤,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快何能為?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己從人,多誤舍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首段述太極本具之理;次段述人體本具之能(體);末段述發揮心意識本具之智慧,於陰陽相濟之間,即本具之用。也凸顯出凡向內求體用本具之理的,曰內家;向外求各種形法的,曰外家。故凡各種快捷閃躲之法,金鐘罩、鐵布衫、鐵沙掌、紅沙掌、飛腿。猛拳、巧招,包括各種指功、掌功、頭功種種功法,是謂捷力外道,以太極拳的立場而言,皆謂之『屬學而後有的旁門」。「是」字,《說文》解「直也,從日,正」,謂日最正最盛之時,具體指的是午時三刻,即現時十二點正。故「是」有正的。對的、準的、終了的意思,也有此(這個)、(這些)的意思。行文往往另起一行。如:「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這就是說:這些都是向內求先天自然本具的功能,與向外求學的學而後有的外道功夫無關的。最後《王譜》還特別提出「本是舍己從人,多誤舍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舍己從人」是無為法;「舍近求遠」是舍本具而另覓他法,學者於此必須詳察,不可有分毫之差錯。不然就會鑄成大錯,正妄之別全繫於此,這是王宗岳總結性忠告。綜上所述種種,可以明白太極拳是佛、道、儒三家理論含三為一的拳術,尤以佛理「如是」、「本具」為究竟依歸,因此得出兩個結論:一、太極拳的創始人絕非張三丰。二、代表佛家的拳術,應該是處處講本具的太極拳,而不是打打殺殺的少林拳。去妄存真法分有為法、無為法;有漏法、無漏法;善法。不善法;有罪、無罪法;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間上上法。學而後有的是有為法,不學而具的是無為法。

王壯弘大師-四兩拔千斤

《太極拳經歌訣》六首(依《太極拳譜》沈壽點校本轉錄):其一:順項貫頂兩膀鬆,束烈下氣把襠撐。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其二:舉動輕靈神內斂,莫教斷續一氣研。左右宜有虛實處,意上離下後天還。其三:拿往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動分靜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其四:忽隱忽現進則長,一羽不加至道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其五:掤履擠按四方正,採?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兌乃八卦,進退顧盼定五行。其六:極柔即剛極虛靈,運若抽絲處處明。開展緊湊乃縝密,待機而動如貓行。以上近定為張三丰傳王宗岳《太極拳經歌訣》,亦名《乾隆手抄本太極拳經歌》六首。第一首歌訣:順項貫頂兩膀鬆,束烈下氣把襠撐。胃音開勁兩捶爭,五指抓地上彎弓。據人民體育出版社91年版《太極拳譜》沈壽點校本,譜後「注二」曰:【「束烈」不可解,別本有作「束肋」則可解。「束肋下氣」即含有氣沉丹田的意思】。「注三」曰:【「胃音」不可解,別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胃音」肯定因輾轉傳抄而產生的訛錯。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2001年同樣是人民體育出版社劉嗣傳著《武當三豐太極拳》認為「束肋」應作「束脅」,「胃音」應作「威音」。(五指已改正作五趾)。余以為其實「胃音」是「胸背」之誤,「束烈」是「束斂」之誤。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胸作「匈」,曰:「今『胷』行而「匈」廢也」。故前人「胸」字常寫作「胷」。《辭海》「胷」是「胸」的異體字,即同字異寫,同一字的兩種寫法。可能是轉抄底本字跡,有些模糊,抄時把「胷」誤作「胃」。「背」字如中間模糊兩旁清晰,極容易誤作「音」。「斂」字繁體作「斂」,如上半模糊缺損而祗見下面四點,也很容易被誤認為「烈」(「烈」、「斂」音近)。「指」(手指)和「趾」(腳趾)兩字不能通用,應作「趾」為是。至於「胃音」作「用意」或「威音」。「束烈」作「束肋」或「束翥肋」,皆於義理不合,尤「威音」乃「威音王佛」古佛的簡稱。明曾鳳儀《楞嚴經宗通》一書中有云:【若存也渠本非無,至虛也渠本非有,不滅而生,不亡而壽,全超威音之前,獨步劫空之後......。】此處之「威音」,亦即「威音王佛」也。如「釋迦牟尼」簡稱「釋迦」一樣,與拳義毫不相涉。現按余意改正,則第一首應作:順項貫頂兩膀鬆,束斂下氣把襠撐。胸背開勁兩捶爭,五趾抓地上彎弓。則其意甚明。就是「虛領頂勁,鬆肩沉肘,氣沉丹田,開胯擴膝,涵胸拔背,似鬆非鬆,五趾貼地,腳心鬆空」。與拳意身法悉合。然余以為這些小小的謬誤於太極拳實也非關宏旨,問題的關鍵是在此譜的第四首:第四首歌訣:忽隱忽現進則長;一羽不加至進藏。手快手慢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其中的「撥」字,實在是事關重大,不知延誤了多少孜孜於太極拳的芸芸眾生,故今不揣愚昧,力辨如下。此篇歌訣與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淵源關係;此處暫且不論。但《太極拳論》在太極拳界的影響,較《歌訣》更大更為深遠,而《太極拳論》中「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亦作「撥」,今於此一並論之。余以為「四兩撥千斤」之句不通,應是「四兩拔千斤」之誤。如果按原句作「四兩撥千斤」,則既不合拳理,又不合事理,也不合文理。一、不合拳理太極拳和其它拳術的主要區別,是一個主張不用力,一個主張用力。不用力就是堅決地不用力,而是用重量和由重量轉換成的浮量,及由沉浮間產生的擴散能量。反對用力既是它的原則,故決不會出爾反爾地,又提出「四兩撥千斤」所謂以少力勝多力,以力制力式去破壞自己的原則。因為以少力勝多力是其它拳術普遍常用的手段和目標。把它剽竊到太極拳中來,非但沒有為太極拳增光,反而失去太極拳所以和其它拳術不同的特色,而承擔垢名。太極拳主張用重量不用力量,主張力從人借。以自身的重量引出對方的力量;轉換而借用之,這叫做借力打人。借力打人的條件必須自身通泰,沒有絲毫僵滯之力,不但自身感覺靈敏,即使一羽、一蠅之輕微,也能借之使其落空,或翻轉下墜。而「四兩撥千斤」的「撥」字,本身就是力的像徵,且「撥」字是手法,屬於「有為法」。太極拳至高級階段是物來順應,「用之不必費心計」的「無為法」,屬「有無界」。故絕不會用「有為法」來標榜自己。二、不合事理重量與重量之間的比較關係,只能是那個比那個重,決不能是那個比那個有力,故只能是「拔」,不能是「撥」,「拔」有提升和猝然拔地而起之義。此外,為甚麼是「四兩」拔千斤,而不是二兩、三兩、五兩呢?因為以前民間菜市場賣菜用的衡器,通常都是一稈秤,一個砣;常用秤具的權(即秤砣)大都是四兩,用四兩的秤,通過槓桿作用,拔起比四兩重多倍的東西,是司空見慣的常理。相反如改為「撥」字;成了「四兩撥千斤」,就顯得莫明其妙,不合事理了。三、不合文理四兩和千斤都是重量單位,如果沒有力的參加,重量怎可以撥動重量?如果解釋成為以「撥動四兩重的力量,去巧妙地撥動千斤的重量」。那就不可以簡單地說成「四兩撥千斤」,猶如「十公斤撥廿公斤」一樣,文義不通。因《王譜》「四兩撥千斤」文義不通,故抄錄者(或別有用心之人)妄加「之句」二字。把普通義理,變成前人之說。然既加「之句」,則必須在「觀耄耋能御眾」之後,加「之形」二字,以期文句對應。實則更顯其妄。如雲「於戲院觀賞《白蛇傳》之戲」一樣,「之戲」、「之形」同是衍文,豈是王氏文筆,故《王譜》「之句」、「之形」四字也應一抹除為是。則「察四兩拔千斤,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快何能為?」文順意明。為了進一步地說明,現在不妨再回過頭來看看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整篇拳論闡述了「體、用、理」三個內容。「體」就是「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支撐八面」;「用」就是「用之不必費心計」的「偏沉則隨」。「理」就達致懂勁的「陰陽相濟」。而重點是在「用」,全篇都是圍繞這個「用」為中心而展開論述。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拔)千斤」(之句),顯非為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太極拳論》之「體、用、理」分析如下:「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立如平準,活似車輪。」以上等句講的是太極拳之「體」。「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杏,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以上等句講的是太極拳之「用」。「察『四兩撥(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以上講的是太極拳之「理」。然「體」中含「用」,「用」中含「理」,離了「體」則無「理」。可說「體、用、理」三者也是不能截然分割的。然主要重點在「偏沉則隨」,這是全篇中關鍵的關鍵。沉有順隨之義,這邊偏沉,那邊就浮起,這是由點及線。偏有側之義,左側偏沉右側偏浮,上下左右浮浮沉沉,由線及面,由面及體。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就這樣形成了一個三維空間的動態圓體(立如平準,活似車輪。無過不及,隨屈就伸。左重則左虛,右重則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等意也都包含在其中了)。而其第一點的能量(動能之源)是由自重量(即地心吸力)開始的。由點及線、由線及面、由面及體,中間是不能有絲毫力的參加。只是在中正安舒的基礎上,順著對方的來力用意向一側偏沉。這是太極拳所以用意不用力的根據,而偏沉卻又是「四兩拔千斤」之「理」的形象化體現。除了此篇赫赫有名的拳譜外,我還要提醒和推薦給大家一篇較少為人注重,與四兩拔千斤有關的好拳譜:《八法秘訣》。1981年香港出版的《吳家太極拳》,列此篇為諸拳譜之首。《八法秘訣》全文如下:掤勁義何解 如水負行舟 先實丹田氣 次要頂頭懸全體彈簧力 開合一定間 任有千斤重 飄浮亦不難履勁義何解 引導使之前 順其來勢力 輕靈不丟頂力盡自然空 丟擊任自然 重心自維持 莫為他人乘擠勁義何解 用時有兩方 直接單純意 迎合一動中間接反應力 如球撞壁還 又如錢投鼓 躍然聲鏗鏘按勁義何解 運用如水行 柔中寓剛強 急流勢難當遇高則膨滿 逢窪向下潛 波浪有起伏 有孔無不入採勁義何解 如權之引衡 任爾力巨細 權後知輕重轉移只四兩 千斤亦可平 若問理何在 槓桿之作用肘勁義何解 旋轉若飛輪 投物於其上 脫然擲丈尋君不見漩渦 卷浪若螺紋 落葉墮其上 倏爾便沉淪肘勁義何解 方法有五行 陰陽分上下 虛實須辨清連環勢莫當 開花捶更凶 六勁融通後 運用始無窮靠勁義何解 其法分肩背 斜飛勢用肩 肩中還有背一旦得機勢 轟然如搗推 仔細維重心 失中徒無功(依吳公藻著一九八一年版《吳家太極拳》轉錄)《八法秘訣》估計所作年代不會太晚,而且文淺意明,實用性強,對初學更有莫大的幫助,而其中「採勁」之訣正好作為太極拳是「四兩拔千斤」的最好佐証:採勁義何解 如權之引衡 任爾力巨細 權後知輕重轉移只四兩 千斤亦可平 若問理何在 槓桿之作用這秘訣意圖形象而具體地講說,以權引衡,而產生一沉一浮的採拔之勁的道理已躍然紙上。雖然沒有明說是四兩「撥」千斤還是「拔」千斤,但是「拔」不是「撥」,是用重量下用力量之義,是再也明顯不過了。如果還要硬說是「撥千斤」,這就顯得不僅是不合拳理而不合情理。(至於「採」怎樣在十三勢中使用,則非此短文範圍,當另文別論)。自武禹襄發現及公開王宗岳《太極拳論》以來,拳界奉為圭臬。由於「四兩撥千斤「傳抄之誤長期沒有得到改正。致使學太極拳者對於「無力打有力」與「少力勝多力」之間無所適從。有時甚至把「四兩撥千斤」當作座右銘,造成太極拳理論混亂不純的局面,以致太極拳水平長時期處在低級階段。其實這篇作為太極拳最高理論著述。其論述範圍也並不全面,僅僅局限在推手方面。對於太極拳「有無界」的理論,以及十三勢的「體」(包括《十三勢行工心解》),皆語焉不詳,沒有具體的講清楚。對太極拳散手更是隻字不提(可能是另有論述而遺失不傳,至為可惜),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我們生活在有界,凡事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而太極拳的境界是見相非相的「有無界」,不是「沒有」和「有」那麼簡單,而是「沒有的有」及「有的沒有」,如不知兩者之間的不同,是很難掌握太極拳的。說太極拳屬於「有無界」;是因為太極拳以超越「有界」的思維作指導。我們所熟知的物質世界是「有界」,而「有無界」的思辨方式與「有界」大不相同。太極拳的「根」是「無根之根」,其「方向」是「無向之向」,「中」是「不中之中」,所利用的「能量」是「不用力的能量」等等。「有根即是無根,無根即是有根」。一個平底的茶杯有根,一個圓球無根。如果根的作用是穩定的話,圓球八面圓轉而不倒,所以無根反如有根般穩定。茶杯的穩定有範圍的限制,超出範圍便如無根般倒下。太極拳捨己從人,根是活根,是「無根之根」。「有向無向,無向有向」。以打手(推手)而言,如果往一個方向進攻,對方很容易化掉進攻的方向。但如果掌握了「八門五步」,進攻時把身體作圓體全面放大,對方因為你不是單一方向,無從走化。全方位是無向的,太極拳採用全方位開合,是「無向之向」。「不中乃中,中乃不中」。中正安舒乃太極拳之「體」,但在用時一定要偏;因為是順地心吸力的,故同時也一定要沉,這叫「偏沉則隨」。設對方從上、下、左、右任何一方向你進攻,試圖破壞你的中心。你一定要順著對方進攻的方向,用負負得正、動態平衡的道理,在不中正求中正。這時你的身體看似斜而不正的,實際上是平衡的、中正的,這叫做「斜中正」。如果錯誤地用力頂住對方來力來維持中正,因為中心受力,一定不中正安舒,終至失去中正。「有力者無力,無力者有力(能量)」。太極拳以「不用力」為最有效率的方式調動能量。能量的最大來源是地心吸力,即自身重量及對方的力量和體重,自己用力,就不能很好地借地心吸力和來力,而且容易被對方利用。太極拳全身鬆沉,飽滿開張;不用力就能順利地利用地心吸力(即自重量)。而用力者反而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太極拳是「無力打有力」。太極拳這種「有無界」的思辨方式,稱為「太極思維」,是講陰陽的辨証關係,即分陰陽而陰陽又不是彼此獨立的。它們的關係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即是陽,陽即是陰。陰不能離開陽而單獨存在,同樣陽也不能離開陰而單獨存在。陰陽是互相依存的,就是說陰陽之間還含有「中」的存在。這個隱而不顯、客觀存在的關係於陰陽之間的「中」,是「活眼」,是生生不息之「機」。「太極思維」來源於中華文化的深層,與孔子「太和至中」、「中庸之道」、老子的「有為有所不為,無為無所不為」的思維一致。也與佛家釋迦牟尼的「不空之空謂之空」相類似。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拳譜中「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有人把「動靜之機」一句刪去,則不智之甚。因為此乃是自然界(即萬有世界)化生、對待、流行的三大規律之一。「太極者,無極而生」講的是「無生有」的「化生」道理。「動靜之機,陰陽之母」是講由「化生」而帶來的「流行」和「對待」的道理。一而三、三而一,是不能分割的。如果說「化生」中本合「流行」和「對待」,那麼連「陰陽之母」之句也可一並刪去。既存「陰陽之母」之句,必有「動靜之機」,其義乃備。不然連「太極者,無極而生」之句也可不說。因無極自生太極。那豈不成了無字天書?譜中「動靜之機」和「陰陽相濟」同樣講的是「中」和流動的道理。即生生滅滅、滅滅生生,生中有滅、滅中有生,有、無、生、滅地流變。如果沒有流變;這個世界也就不存在了。世界是不會凝住的,永遠是動態的。太極講的是陰陽,然有「陰、陽」必有「中」。流行的道理是既不常住於「陰」,又不常住於「陽」,也不常住於「中」。而是無常地流行於「陰、陽、中」三者之間。所以說「常」必須由「無常」來維持。換句話說,有「無常」才有「常」。同樣地這「陰陽之母」的太極也必須由「動靜之機」來維持。猶如人體內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的「無常」,才能維持我們每個人的「常」。由於每個人生滅、滅生的「無常」,才能維持人類長時期地存在。這就是「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的道理。也是本文所提及「無根之根、不中之中、有即無、無即有」的「有無界」道理一樣,是太極的深層內涵。維其如此,所以太極拳要仿效水、風、氣體,練成流動不居的鬆柔之體。便對方固體之力「觸之即散」,達不到其預期的效果(因為作用力如果沒有反作用力,那麼這個作用力就等於零),反而變為一股「合之即攏」的衝擊流動能量,回饋於自身。所以清代太極拳名手楊露禪,除了「楊無敵」、「楊搬攔」之外,更有一個綽號叫「軟十三」(即練八門五步柔拳者)。江湖上稱作「軟十三不敢沾」。就是說一旦沾惹上了就會進無門退無路,動彈不得,任其擺布了。以上講的是常和非常,有和無的道理,非常粗淺。關於散手及主動、被動;後動、先動的道理,和學習太極拳的方法。八五年我在上海為《陳式太極拳圖說》所寫的序中,曾約略提到。今轉錄如下,很不全面,僅供初學者參考:「太極拳的推手,在太極門中只不過是一種鍛煉方式,是一個過程和階段,最後仍是散手。但是太極拳的散手,與其它拳的散手不同。亦與外間所傳的所謂〈太極散手對打〉不同。它是在推手至十分純熟的基礎上,產生一種可黏可脫,隨黏隨脫;身手雖脫意尚相接的方法,以槓桿、螺旋原理,以膨脹力和類似波浪的衝擊力,將人拋擊出去。性質雖然是柔軟的,但威力無比。即拳譜所謂:「極柔軟,則極堅剛」。因為世界上最柔軟的是水、風,是空氣,然而力量最強大的亦是水和風以及空氣的膨脹力。太極拳散手,溫和時可以使人毫無痛楚,而翻跌絕妙;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衝擊,五臟皆裂。有了這種功夫,才算是得到太極真髓。太極拳主張以德養藝、以虛靈、鬆淨、靜謐的方法來修己。行功時,血管鬆弛,毛孔開張,骨骼順當,心平氣和,是一種運動量(氣血活動量)極大,消耗量極小的動功,完全符合養身之道,也是防治漫性疾病,恢復健康的良好手段。太極拳武則可以防身禦侮,克敵制勝;文則可以調氣養心,延年益壽。可謂習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種文武兼修的拳術。太極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國人民謙讓的美德。因為它克敵禦侮,是不主張主動出手的。你不動,我不動;你既動,我才動。你不打我,我絕不打你;你既打我,我就根據你打我的輕重快慢,反作用於你。我猶如蹺板、猶如轉門、猶如皮球,推得重回得重,推得輕回得輕,打擊得重彈跌得遠。種種反應都是由你攻擊的一方自己引起的;我只是保持我的重心和中心而已。但它也不是無所為的一味被動,根據需要,有時也可因勢利導,有意識地加強其反作用力,引起層層波蕩,甚至洶涌浪濤,使人淹沒其中。但這種主動是在被動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雖說主動,仍屬被動。學學習太極拳的方法應該以悟為主,學者不管從那一派太極拳入門,都不能以學會拳架為最終目標。必須進一步領悟其內在實質,並有所改進和提高,而對拳術有所貢獻。這就是古人常說的(得意忘象)的學習方法。具體形象是為了幫助了解道理的,道理得到了,應該根據道理去創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這樣進步的。這亦是每個有志於拳術者應有的抱負。當現在推手比賽盛行,太極散手書笈滿天飛時,我想轉述前輩對這兩件事的看法,以正視聽。六十年代初我在上海從楊澄甫入室弟子褚桂亭老師學拳時,褚老師說:「推手分單手推、雙手推、定步、活步、大捋等,都是太極內門鍛煉的一種方式,沒有單獨比賽的。現在成了推手比賽,而且不用散手,能成嗎?」(原話如此)。另一次說太極拳散手變化萬端,沒有固定的用法,《太極拳使用法》(指的是楊澄甫著,民國廿年神州國光社出版的一書)後面每一招使用法的拳照,都是在學生和社會人士的一再要求下而拍攝的,非楊老師的原意。至於「八門五步」的體;則我推薦湯金石先生。因為湯先生有現成的文章,而且寫得比較詳盡。最後還得回到本文的主題「拔」字上,應該說太極拳至高深境界,更容不下「撥」字立足之地。太極拳至高深境界是「無為法」。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生甚麼心,我生甚麼法,心滅則法滅,也就是《道德經》中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即「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如按佛家《金剛經》的說法,最後還得加上一句:「我說真法,即非真法,是名真法」,那就是「道法自然」,回歸到自然境界中去了。那裡還有「有為法」「撥」字的影子。此外哲學上的「無」,不等於絕對的「零」,而是「隱」是「隱而未顯」的意思,這也是必須明白的。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唐韓愈《師說》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第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工,如是而已」。我對師長和前人留下的學說,十分尊敬渴求。但從小就養成辨一辨、想一想、參一參的習慣,訂下了依理不依人;依智不依見;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圓通不依不圓通;依究竟不依不究竟之例。而對於難以實證的怪異之說,如「彭祖壽八百餘(或雲以一甲子六十日為一年)」,「張三丰能日行千里,或兩、三月一食,單丁殺敵逾百」等。常以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之義,一笑置之。未知讀者以為言否?

天、地、人、敵、化

作者:徐谷鳴

王壯弘先生浙江慈溪人,為著名書法、武術、金石書畫碑刻鑒定專家,太極拳從學於楊澄莆入室弟子禇桂亭。我久聞王先生的大名,對他的無根學說(無固定之根,而處處是根,時時有根)印象深刻,因為這與那種「練拳首在種根,根要暗,根要深,入地三尺根深才能葉茂」的理論相比,確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我對王先生描述的太極拳散手「溫和時可以使人毫無痛楚,而翻跌絕妙,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衝擊,五臟皆裂」之境界尤為神往。

王先生非一般人為打拳而打拳,成為拳的奴隸,不敢變祖宗之法。王先生講究「遵規矩而化規矩,終則神乎規矩」,拳為己服務,拳理拳法要融化入自己的精神意念之中,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拳是我而非我是拳。

中國人有句話叫「綱舉目張」,我認為王先生的綱是「 天、地、人、敵、化」五個字。

「天」指空間、外勢的能量,這種外勢又有靜態與動態之分。虎視眈眈為靜態外勢,而虎撲之虎嘯風生,則是帶動態的外勢。在與王先生未接手之前,我已感覺他的外勢如游泳池水,四面八方包圍了我,所謂「氣未到而意已吞」,此刻我也真正體會到了拳論中所謂的「敷、蓋、對、吞」之「敷」字的威力。

外勢的威力在於無邊無涯,隨意識隨感覺而沒邊緣,又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所謂「殺人於無形」,也是「知拍任君斗」的先決重要條件之一。

「地」指的是我給地心一個力,地心給我一個反作用力,我的一切起落縮漲都要隨這個反作用力而動,不可自己妄動。王先生在他的上借下勢,下借上勢,沉助浮勢,浮借沉勢,沉中有浮,浮中有沉,亦沉亦浮,越沉越浮,沉浮兼備,沉浮相助相爭之中,體現了巨大能量的不可抗拒。其中奧妙在於,對方力量再大與己無關,他的力量都通過接觸點被我吞掉化掉轉送到地面,再轉化成能量由地面上升來托住他和反攻他,而我的身體並不要把內勁貫注在肌骨之中,使自己串起來,而形成有勁的架子勁和整勁。僅起了一個轉化器的作用。這也是無力打有力,「柔弱」(並非真的柔弱)勝剛強的重要前提和先決條件之一。用王大師的話來講是「重量換能量」,既沉重又輕靈,既有勁有無勁,既在又不在,所謂知天知地,借天借地,天人合一。

「人」即知己的功夫,這是最基本也是最複雜的問題。表現在望大師的身上,我感覺他是在練意氣,練能量,練感覺不練力量,不追求自身的紮實和堅固感,而追求陰陽平衡,剛柔相濟,無為自然,如水、風一般的流體、氣體膨漲的感覺。

在質量上是「有無界」,在武功上不能光柔也不能純剛,也不能象我以前練的是「能柔能剛、忽柔忽剛」,而是既有柔又有剛同時存在又不能分割的態勢。用大師的話來講是「地下一窪水,天上一片雲,中間是煙蘊交感,雲生晴空也不生晴空,水不生晴空也生晴空」。

王大師在方法上是「無為法」,不講速度,不講方法,不講力量。猶如水與空氣,你打它,它是既讓你又包圍你,一切是因你的作用而對應,所謂「諸靠纏繞我皆依,因敵變化示神奇」是最好的寫照。

在宗旨上,王先生是「用意用氣不用力,無力打有力」,他認為「四兩撥千斤」是錯的,用四量力就是用力,不是太極拳的東西,太極拳是一兩力也不用的。聽說為了他在新加坡演講時的這句話,許多高手都找他去印證,當然結果都在他不用力的情況下飛跌了出去,用他的話來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怎麼打過來,就怎麼跌出去」。

在練己的問題上,王大師是既有中心(丹田)又不執著丹田(胸空腹實與腹內松凈氣騰然是同時存在的),既非死丹田、實丹田、沉丹田,又非無丹田。

王大師在知己的功夫層次中,還創出許多精闢獨到的理論,如點線面體,吸沉補;秤砣原理,庖丁解牛不打透,蚊子運行,無根處處是根,無固定丹田處處是丹田(能量)原理。

「敵」即知彼的功夫。我們常說:「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而王先生的知彼功夫更在「伸手」之上。他只要看一下武術家的拳照,便能知其功夫深淺,能看出他哪裡是僵塊,哪裡能量不到,哪裡陰陽不平衡。而我與王先生交手接觸的一瞬間,哪裡能量沒有到,哪裡不符合八門五步,他就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水性),每一動又是八門五步的進攻。有固定的地方,受他流體的影響而被衝擊打動出去,有能量不足的地方,則被他能量補進填滿。我若有前攻的力量,則他除了前面力量與我不丟不頂外,後、左、右、上、下、內、外其它七門的力量都從四面八方攻擊我。我以沉勁(土性)來穩定自己,增強厚實整勁的威力,則他以風性,水性,火性,木性其它四步(四種質量)來飄我、浮我、騰我、牽我。所以看上去就象你怎麼打他的就怎麼跌出去了。

太極推手有聽勁,聽氣,聽意之分,我以為王先生則已入能看勁,看氣,看意之知彼功夫的化境。

「化」字即千變萬化之「化」。綜觀武林,在這個「化」字上陷入誤區的何止千萬。許多武術家雖然講「化」其實思想仍停留在方法、線路、經驗、技巧、靈活,內勁上,好象把人家來勁移開落空就算化掉了,挖一個陷坑,抽一塊梯板最好人家自己掉進去就算是引進落空了。而這其實還僅停留在明勁與暗勁,蓄與發,虛與實,剛與柔交替使用變的層次上,這種情況只能稱為「運」和「變」。而王先生的「化」,無論軟的、硬的、快的、慢的,都能把來力化掉,吞之於無形。我認為用沈壽考釋的《太極拳譜》授秘訣來描述王先生的功夫層次最確切:「無形無象,全體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鳴,水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推薦閱讀:

[轉載]胡耀貞的子路太極拳
(2)十六式太極拳
陳氏83式太極拳 第一路 拳譜
楊式太極拳的特點「換位逢轉必沉」

TAG:太極拳 | 太極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