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教學自我反思
包鐵五小
劉萬英
2011-2
本學期教學已經結束,回過頭來細細品味,在一學期的語文教學中,收穫了什麼,不理想的教學給了自己哪些啟示......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教學由認知性學習向體驗型學習轉變。體驗就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體驗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到底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為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語文的課堂教學!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或直觀演示、或猜謎語、或進行質疑……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興趣是人們行動的嚮導,是學習的動力之一,激發興趣是啟發思維,激活內因的手段。誇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閏土的形象與我們現在孩子的生活緊密結合,為他們創設想像的空間,把學生的生活積累與課文插圖聯繫,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體會情感。魯迅先生回憶閏土給自己講的「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四件有趣的事就在孩子們的頭腦中鮮活起來。繼而,對比想像魯迅先生嚮往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就不難體會了。語文教學的真正樂趣其實就在這裡。「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師生的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也就是師生間的和諧。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對於語文作業的布置,力求新穎有創意,手抄報的製作就可以反映出學生的設計,創新的能力,並在比較,觀摩中是更多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這難道不是培養學生個性創意的好辦法嗎?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講,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閱讀是應具備的。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總目標第八條中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生會用多種閱讀方法。」「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讓學生愛讀書,樂於讀書,形成快樂語文觀。」多數學生感覺閱讀能力差,究竟閱讀能力怎樣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披文入情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仍然是情!每節課上,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我對於課文內容、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動作……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心靈雞湯,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用情感去融化語言。
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同時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語文,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但是在語言和動作上我需要進行提高。
2、創造「開放的課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你的「告訴」扼殺了屬於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
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總結閱讀方法時,課前讓學生進行收集,有許許多多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路、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3、在生活中學語文。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當然,在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駕馭課堂頗受局限:有些孩子家庭條件差,書籍不夠充分,網路也沒有,也有些孩子有網路但專註遊戲,課堂上調動積極性也就力不從心了。在今後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多想辦法,及時補足,使每個孩子學習語文能興趣盎然。
推薦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年級語文教學案例與反思
※語文教學二十韻 葉聖陶
※語文教學:品讀《離騷》,在楚辭風中拾香草
※語文教學,何必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