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的多種養生之道(一)

  道教,是中國唯一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故它樂生、重生和貴術。在長期的修道證真的過程中,創立了系統的養生理論,撰寫了大量養生著作,形成了體系龐大、包羅萬象的道教養生學。道教養生學,堪稱中國傳統養生學的集大成者。從道教發展史上看,道教養生學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道教草創至西晉末,為道教養生學發展的第一階段,此階段各種養生之術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內丹、房中、符籙最為系統;東晉至唐末為第二階段,這一階段道教養生醫道最為發達,外丹、服氣、存思、辟穀、調息等功法均盛行於世;唐末以後為第三階段,這一階段道教養生諸派漸歸內丹一途。南北朝時劉韶把道教養生之道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最上乘者指先秦時代老子提出的清靜無為;中乘者為秦漢方士們主張的神仙服餌;最下乘的是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滅惑論》)。宋時馬端臨在《文獻通考》中依修鍊的內容分為清凈派、煉養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類。宋元以後的道教大致分為煉養派(又稱丹鼎派,在北方者稱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兩大派。本文總結前賢的創見並結合中醫學理淪,將道教養生術分為以下幾個方面淺述之。

一、養神之道

  

  道教和道家雖然並不相同,但道教始終以道家尤其是老莊哲學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作為其養生學的理論墓礎、方術來源和實踐規範。道家宣揚清靜無為、靜觀玄覽、含德抱一、虛心坐忘,追求內心的安寧,主張「道法白然」。道教繼承這種離俗超凡的精神,發展並實踐為出世的養神之道,以「清靜無為,離境高坐」為其主要特徵。

  

  養神之道的上限極難確定。早在《老子》、《莊子》和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已提出「專氣致柔」的養神之道。《老子》中「虛其心,實其腹」、「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能嬰兒乎」等論述,原始道典《太平經》中詳盡地論述了守一、潛心n}養的方法,認為養神乃一切養生的烤礎和前提。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中提倡「守其一」之道,主張欲長生不死須恬偷澹泊、滌除嗜欲,必須靜寂無為,忘其形骸。魏晉時在上層社會中頗具影響的上清派,創建了較為系統的存思「丹田」之道。南北朝時的著名文學理論家劉把在《滅惑論》中將「清靜無為」列為道教養生的最上乘等。但最為系統地論述道教養神之道的代表作,還要首推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據《莊子·大宗師》中記載的顏回「坐忘觀」而撰寫的《坐忘論》一書。

  

  《坐忘論》認為,養神之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由此提出「安心坐忘之法」的七階論1)「信敬」。「夫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根深則道可長,蒂固則德可茂」。強調欲養生則須心誠德正。(2)「斷緣」。此即要求「去物慾,簡塵事」,與一切有為俗事相隔絕,除去對物質利益的追求。(3)「收心」。物慾之起,皆因我之知覺、感覺及思維意識的存在,欲長生則必「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老子》)。(4)「簡事」。一切身外之物,皆「情慾之餘好,非益生之良藥」,唐代著名道士兼醫學家孫思邀認為「多欲則志昏。」故事養生者須簡斷事物,欲心不起,「必清必靜,無動汝形,無搖汝精,乃可以長生。」(《莊子·在餚》)(5)「真觀」。收心簡事之後,「日損有為,體靜心閑,方能觀見真理」。(6)「泰定」。收心之後,還要虛心安心。心不納外事,也不分心於外界,即「心無所定,而無所不定」,則致「心不著物,又得不動」的靜定,即能「生慧」、「自明」。(7)「得道」。至此達到處物而不染、處動而不散、本心不起、離乎萬境的道教養神之道的最佳境界。司馬承禎在另一本著作《天隱子》中又將修鍊的具體方法分為「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個過程。《坐忘論》的「七階」和《天隱子》中的「五漸」,使清靜無為的養心之道趨於完美和系統,成為後世道教徒養生的共同遵經。如稍後的著名道士吳葯撰《守神》篇專論此道。金代王重陽創立的全真教以明心見性、清心寡欲、「澄心定義,抱元守一」為內修的「真功」。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在渴見成吉思汗時所謂「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葯」的衛生之道,主要就是清心寡欲,固守精神」的養神之道。


推薦閱讀:

神有人性嗎?神有罪,吾當戮之:由哪吒之死談起
道教經典
道教的施食科儀-放焰口
說「養生大要」
道教《天罡神咒》之用途

TAG:養生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