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紹平原的經濟發展

在長江下游諸部落中,與太湖地區相鄰的寧紹平原,生活著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農業氏族,他們與馬家浜文化氏族部落處於同一時期,有著大體一致的經濟生產方式,來往密切,互有影響,共同開發著長江下游的經濟。  河姆渡文化以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而於 1976 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群島。碳 14 測定其年代在公元前 5000—前 3300 年,基本上與馬家浜文化並行發展,其晚期與馬家浜文化一起融合於崧澤文化。河姆渡文化經大規模發掘的只有河姆渡遺址一處,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和大巨等地都有這種文化的遺存發現。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表明,新石器時代中期寧紹平原的農業經濟和家畜飼養都比較發達。在河姆渡遺址的大面積範圍內,普遍發現了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葉、稻殼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 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 1 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遠古各氏族文化遺存中所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  遺址中發現了大批農業生產工具,其中有代表性的農具是翻耕土地的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骨耜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做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出土了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 1 米的舂米木杵等農業生產和穀物加工工具。  家畜主要有豬和狗。破碎的豬骨和豬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捏塑的體態肥胖的陶豬和在黑陶缽上刻劃的豬圖飾。有一件陶盆上同時刻劃著稻穗和豬的圖像,具體而生動地反映出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許多骨耜是用水牛的肩胛骨製作的,說明水牛當時已被馴養。  河姆渡部落的原始手工業也是比較發達的,在經濟生活中起一定的作用。制陶業、紡織業、骨器製作、竹木器加工都比較進步。這一帶的氏族先民燒制的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種類比較單一,無論炊具還是炊食器一律都是夾炭黑陶,胎泥純凈,含鐵量僅為 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還比較原始。稍晚出現了一些夾砂紅陶和褐陶。各種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在 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陶器的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比較容易破碎,到了晚期,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些器物已經用慢輪進行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為複雜的新產品。有些陶器火候較高,燒成溫度已達到 1000℃左右。  當時的陶器除一些素麵的以外,盛行在釜類的腹底交錯拍印繩紋。陶器的寬邊口沿上常刻劃平行條紋、波浪、圓圈、葉形、稻穗狀等圖案,偶然見到極少數繪有白地和深褐色條紋的彩陶。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寬沿淺盤、垂囊式盉和各種支座等。與陶支座配合使用的圜底陶釜,是寧紹平原氏族部落先民的主要炊具,也是河姆渡文化的典型器物。  寧紹平原的紡織業素稱發達,源遠流長。河姆渡遺址發現有蘆葦席殘片,採用二經二緯的編織法,不只表明了竹葦編結技術,而且也從側面反映出絲麻紡織技術的發展。出土數量較多的陶紡輪和石紡輪大小輕重不一,還有一些質輕的木紡輪,都是抽紗捻線用的工具。這個遺址還發現了可能屬於原始腰機部件的木質打緯刀、梳理經紗的長條木齒狀器、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軸等,以及骨針、骨錐、骨梭,反映出紡織業的發展水平高於其它地區。  河姆渡文化的骨角器製作技術也比較發達,出土了骨制的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器、匕、梭、鋸、鑿、匙等各種器物,廣泛使用於生產和生活領域。他們還用骨角製作笄、管、墜、珠等裝飾品。遺址中也發現了用途尚不明的一批蝶形器、靴形器。上述骨器磨製普遍很精細,在少數有柄骨匕和骨笄上,雕刻著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遺址中還發現了 20 多件象牙製品,其中刻有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以及雕刻編織紋和蠶紋的小盅等,都堪稱精美的實用工藝品,顯示了當時氏族內專業技術人員的精湛技藝。由於地處河網密布的湖沼地帶,河姆渡文化的石器製作技術不如骨器製作水平高。大量的生產工具是用骨器代替了石器,尤其在早期,骨制生產工具十分豐富,數量遠遠超過了石、木、陶質各種工具的總和,在中國大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特色十分鮮明。  木器加工工業是河姆渡氏族部落十分重視的手工業,出土了十分豐富的遺物。木質工具應用在經濟活動的許多方面,漁獵工具有保存基本完好的木矛、木槳;紡織工具有木緯刀、木紡輪和卷布棍;農業生產和加工工具有木耜、木鏟和木杵等,此外還有木錘和蝶形器。木器不僅用於經濟生產領域,而且也做成碗、盆一類的日常生活用品。有一件瓜棱形的圈足木質漆碗,外表有薄層硃紅色塗料,微顯光澤,經鑒定為生漆,這是中國最早的漆器。長江流域是中國漆樹的重要產地,河姆渡人為了使常用的木器製品更加堅固耐用,同時增加審美效果,發明了漆器手工業技術,這是對中國古代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重要貢獻。  河姆渡文化木器製造業的發達,還表現在大量干欄式建築的木構件上。已發現的數千件建築木構件中,一些屋樑、柱頭和柱腳上有較進步的燕尾榫和帶梢釘孔的榫,可以有效地防止構件受拉脫榫。當時還出現了兩側向里刳出規整企口的木板,表現出密接拼板的較高工藝。另外,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還發現一口木結構的水井,井口方形,每邊長約 2 米,四面緊靠坑壁向下打進幾十根排樁。在排樁內由一個榫卯套接的方木框支撐以防傾倒。排樁之上平卧 16 根長圓木,構成井口的框架。井口外圍有一圈 28 根柵欄樁,根據殘存的其它木構件和葦席片等考察,這是水井上修蓋的井亭的遺迹。  河姆渡氏族部落的制陶、制骨和木作工藝都反映出較高的技術水平,大量的、種類繁多的骨器和木器,沒有一定數量的專門從事這些勞動的氏族成員投入設計、選材、製造和細加工是很難完成的,這是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表現,也是手工業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在稻作農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氏族成員也經常從事採集和漁獵生產活動。遺址出土了大量野生動物骨骼,計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 40 多種,反映了當時漁獵經濟是農業經濟的重要補充手段。  河姆渡氏族的男子們善於在山林河沼間漁獵,四明山和姚江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條件。遺址中出土的各式骨鏃多達千餘件,不同形式的骨鏃用於射獵不同種類的野獸飛禽。這個氏族看來不習慣用網捕魚,遺址未發現網墜之類漁具,從發現的大量魚骨觀察分析,均為弓箭射殺及木矛、骨魚鏢投刺所獲。獨木舟在水上交通和漁獵生產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遺物中還發現了利用禽類骨管雕孔製成的骨哨,既是一種樂器,也可以在狩獵時吹出一些音調以誘捕動物。河姆渡氏族採集的野生植物果實也比較多,菱角、麻櫟果、酸棗等都有一定發現。  寧紹平原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經濟發展較快,是長江下游的一個重要經濟區域,為後來的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推薦閱讀:

揭揭經濟學的瘡疤(一)
姚景源教你讀懂經濟數據
不可忽視的華人經濟力量
為什麼比特幣永遠不會歸零

TAG:經濟 | 經濟發展 |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