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俄羅斯人生活真相調查:回不去的故鄉

『峰嶺,傳遞外交正能量』

幾個世紀以來,俄羅斯人對移民中國一直保持很高熱情。

不過,不同時期,目的並不相同。19 世紀時,俄羅斯人到中國,主要是為了執行所謂的「黃俄羅斯計劃」。這是俄羅斯沙皇尼古拉二世制定的旨在侵略中國的計劃,他從新疆中俄邊境的喬戈里峰直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意圖將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劃歸俄羅斯。因此,當時俄國人的遷居,有著明確的領土擴張訴求。

到了20 世紀初,俄羅斯人跑到哈爾濱和上海,與上一批俄羅斯人不同,這些新來的遷居者,不乏有錢人和美女,他們來到中國,則是為了躲避內戰和布爾什維克政府。

進入21 世紀,來到中國的勞務移民越發多樣化:高管、白領、模特、娛樂業從業者,什麼都有。甚至在中國國內,已經形成了來自原蘇聯國家的移民群體。

儘管前加盟共和國之間的關係複雜,但他們到了中國,天然的紐帶讓他們依然作為統一的俄語族群在生活。來到中國的俄國人在發生變化,中國自身的變化則更大。

近20 年來,隨著改革開放,中國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這個曾經仰視「老外」的窮國變成了發達和不便宜的國家。曾經的北方老大哥,因為經濟困頓,盧布貶值比中國看起來更像是適合「慢生活」、可以「在外掙錢回國消費」的地方。按照俄羅斯的標準,中國的薪酬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不過對長期在中國的俄羅斯人而言,中國的發展不僅意味著收入的增加,法律條規的完善使得他們也面臨越來越多的難題。

在中國的俄羅斯人到底有多少?

到底有多少俄羅斯人在中國,一直缺少精確的統計。總的來說,現在有大約4 萬名來自原蘇聯國家的移民,其中超過半數生活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三座城市。北京有近1 萬人,包括龐大的外交使團。上海有5000-6000 人。俄羅斯人喜歡生活在那些有工作的地方,比如:廣州、烏魯木齊和三亞等地。

令人略顯驚訝的是,在歷史學家口中由俄羅斯人建立的哈爾濱,移民數量卻少得多。如果不算當地高校的大學生,則更是寥寥無幾。原因在於,哈爾濱沒有那麼多外向型生產企業和跨國公司代表處,對俄羅斯人而言,難以找到好工作。

至於中俄邊境城市裡的俄羅斯人則更少了。不了解邊境現狀的人可能認為俄羅斯人的「小天堂」應該在這裡,街道旁林立的俄語招牌和餐館內的菜單似乎更加印證了這種猜測。但事實完全相反。需要俄語招牌的是那些慕名而來的中國遊客和那些仍以老觀念看待所有外國人的中國人。

事實上,這些邊境城市工作機會少,除了吃飯和按摩,沒什麼可做的。幾年前,俄羅斯媒體還曾報道過俄退休人員來到中國邊境城市琿春長住的新聞,但現在盧布不斷貶值,這個特殊人群也越來越少。

這些人過去喜歡用俄羅斯退休金在中國生活,但現在,同樣的一筆錢換成人民幣後比以前少了一半。況且,退休人員還面臨中國醫療和社會服務價格遠高於俄羅斯的問題。因此不少人沒的選擇———必須回家了。

其實大部分在中國的俄羅斯人心裡都抱著再回國,或者去另一個歐洲國家的想法。對於這部分人而言,雖然他們也在中國買房,並把孩子放在中國讀書。但他們依然在俄羅斯保留了住房和戶口,對家鄉發生的事非常關心。

因為根據中國現在的情況,如果父母不是中國人,獲得中國國籍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與中國人結婚,最多也只能獲得定居、工作或長期簽證。而且隨著中國綜合國力越來越強,想獲得中國身份也越來越難,因此這些人總是整裝待發,對明天沒什麼信心。

也因此,在中國居住的外國人流動性很強。長期在各個城市之間穿梭是一種常態。很多人在中國的日子不超過3-4 年。極少數人可以炫耀自己擁有在中國工作20 年以上的經歷。

用上海俄羅斯人俱樂部主席米哈伊爾·德羅茲多夫的話說,21 年是個坎兒。他在俄羅斯人俱樂部的一些老戰友就是在這個坎兒之前離開上海前往歐盟國家的。

在中國的好日子到頭了

在中國生活的魅力降低不僅因為盧布貶值。中國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諸如簽證制度等日趨規範,違反規定(比如持旅遊或商務簽證工作)會被罰一大筆錢、驅逐出境、甚至禁止入境。譬如,不少在俄的中國人雖沒有執照,卻依然可以在當地做黑導遊,但同樣的行為在中國是被法律禁止的。

對外國人來說,基本上只有領導和「高科技專業人才」才被允許就業。對後一類人來說存在法律漏洞———可以像巡迴演出一樣辦手續反覆來中國。但多數人是在沒有正式批准和工作簽證的情況下工作的,這使他們總是被競爭對手舉報,然後被警察抓住。

另一個問題是不進行居住登記。在派出所登記只需要5 分鐘,但長期以來這被認為是無用手續。過去,只要有旅遊簽證,即使不登記也可以住好幾年。但這幾年,政府管的越來越緊,只歡迎有用、有益、遵守規範的外國人,而不是所有人。「老外」無憂無慮的生活結束了。

不穩定是多數在華外國人的共同感受。如果你被開除又找不到新工作,就沒有在這裡生活的合法理由。不發給你簽證不需要任何解釋。在中國人眼裡,「老外」都是有錢人,如果一棟房子被外國人租住多年,房東就可能突然漲房租。諸如此類的問題,使得在中國的外國人難以心安,更多地把中國看成工作地點,而非像去往加拿大或澳洲尋求定居一樣,會視那裡為新的家鄉。

同時,現在工作也不那麼容易了。俄羅斯企業在中國到處裁員。為獨聯體市場購買中國商品的中間人失去了習以為常的紅利。時不時為各種代表團充當翻譯的自由職業者逐漸消失———這些活動的收入不足以維持在中國的生活。

中國人常見的三座大山也牢牢壓在這些在華的外國人身上。

首先,房租不斷上漲。在北京或上海租一個一居或兩居室每月需要花費1500-2000美元。遠離市中心的地方房租低得多,但那裡也找不到好工作。買房更是根本不用考慮。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價在一年內漲了40%。火熱的中國樓市和冷清的俄羅斯樓市價差如此之大,以至於連那些想在中國繼續生活的人也急忙把自己在上述城市的房子賣掉,得到的錢可以在莫斯科大環內買兩套房。

其次的重要開支是教育。孩子在上海的國際學校上學最少需要1.4 萬美元一年(平均2 萬美元)。這還是低年級,往後更貴。在漢語學校上學的花費低一些,但也需要幾千美元。如果一家有幾個孩子,那麼即使是最有保障的專業人才也會考慮搬到教育免費或價格低得離譜(以中國的標準)的俄羅斯或歐洲去。

第三座大山是醫療保險。如果沒有保險,在一所符合外國人要求的診所就醫可以打破任何預算。而保險本身的價格也高達每年1000-2500 美元。對於家庭成員人數多一些的來說,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回不去的俄羅斯

中國人有離不開的北上廣,俄羅斯人也一樣有回不去的故鄉。

儘管盧布貶值、大批買家離開中國市場、物價上漲、缺乏安全感,但仍有很多俄羅斯人選擇留在中國。近兩年離開的人明顯增多,但大規模的出走還沒有看到。

主要原因在於:在老家找不到工作。此外,多數人相信,中國比俄羅斯安全得多。很多人不願放棄在中國已經習慣的舒適條件。在大城市裡,外國人可以享受發達的休閑娛樂設施,這是他們老家所沒有的。有些人在心理上無法割捨從俄羅斯窮鄉僻壤搬到上海繁華都市所產生的那種愉悅感。有些人不願回到環境陰鬱、風氣粗鄙的祖國。包括那些已經回到俄羅斯的,雖然很快適應家鄉的環境,但對中國的記憶和那種心理衝擊會讓很多人想趕快再去中國。

那些決定回國的人毫不掩飾地表示,只有找到與中國的工作才會這麼做,因為對那些有多年在華生活經歷的人來說,一方面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在俄羅斯派不上用場。另一方面他們的背景對於找工作,甚至是個麻煩。

一位通曉英漢雙語的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生沒能在俄羅斯市政府的國際部謀得一職,原因是他「專業不對口」:需要翻譯專業的文憑。在中國重點高校獲得碩士學位的人因為「在國外待得太久」而被外交部拒之門外。在海外生活成長的俄羅斯人仍被俄政府官員視為不可理解和值得懷疑的對象。

儘管存在種種問題,但中國的俄羅斯族群仍將生生不息。他們積累了與中國合作的寶貴經驗。不僅是語言,還有一整套關於國情、商業文化、民族心理的知識,這是俄羅斯官員、企業家、科學家、專家把對華合作從語言變成行動所必須依仗的資源。必須把這些商業和專業的潛力利用起來,中俄兩國互助合作必將更加美好。

【峰嶺】系頭條簽約號


推薦閱讀:

二戰結束都70年了,為何俄羅斯女人比男子還要多1000萬?
俄羅斯末代沙皇一家緣何被滅門?
「媒體聚焦」《經濟》雜誌:俄羅斯經濟有望迎來暖春
當年執意娶俄羅斯姑娘的小伙,如今竟成為了人生贏家
敘利亞問題日內瓦和談突然中止 西方將矛頭對準俄羅斯

TAG:生活 | 人生 | 俄羅斯 | 真相 | 俄羅斯人 | 故鄉 | 調查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