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篇精彩文章談一談如火如荼的加行修持
今年夏天,隨著大家對藏漢義理的反思與展望,越來越多的好文章層出不窮。閱讀每篇文章都是一個學習與整合的階段。同時發現,原來佛教界有這麼多的智者,有見地的人。
一些文章涉及到對堪布索達吉講課內容的反思,我想要說的是,這些不是對其有私人過節。而是其反應問題的確是太經典,太富有警示作用了。對很多人的影響很可能就是一輩子的事。而他們是無辜的。
在看這些文章時的讀者,完全可以隱去涉及的人名,直接看內容的本質就好。
今晚看到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值得反思與討論。《絕情劍客的靈歌:索達吉堪布想要怎麼樣的弟子?八種致命隱患。》全文附上:
偽出離心和偽菩提心:索達吉堪布所講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的八種致命弊端。
索達吉法師想要怎麼樣的弟子?
凡一本修心的書出來,這個作者一定有一個預設效果:我想要通過這個修法把弟子的心修成什麼樣的?看看索達吉法師要把弟子們塑造成什麼樣的形狀。望有智者看完善加取捨。心與境界接觸時,會隨著境界而產生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尚未自在的人說,都是取決於境界的。那麼《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一書,如果以信賴之心讀了它之後,學人內心會產生的變化,就取決於該書的知見——法塵。就如同水,進入方器成方,進入圓器成圓。該書究竟是想要塑造一個怎樣的弟子心態?
出離心的四種顛倒修法
所依教法顛倒,所依見地顛倒,對治方向顛倒,觀察內容違背。
經典中出離心的修法傳承
1、教法依五蘊十八界
小乘教法的中,認為輪迴之所以持續不斷,是因為五蘊相續,五蘊中前四蘊為來世受生之因,識蘊依前四而有。破了前四,識蘊也就破了。觀身不凈破色貪,觀受是苦破受蘊,觀心無常破想蘊,觀法無我破行蘊(無我即無主宰,放棄主宰即破行蘊)。
十八界教法則認為六根六塵對接則有識,識虛妄分別這其中有一個能主宰的法存在,由此而有輪迴。如果明白識依根塵而有,人我都是識心計度分別,此中無有主宰者,則觀法無我直破我執。
2、見地所依:四念處
3、對治目標為內心四種顛倒見
依照小乘的基本觀點:五蘊之所以相續,是因為認為輪迴是常樂我凈,貪嗔痴都是因為這個顛倒見而起,因此要以四念處來對治。如果無有此見而想要對治貪嗔痴是不可能的,這個顛倒見就是輪迴真正的根本。
4、觀察對象:四蘊
前已說。
索達吉法師所弘修法解析
然而索達吉法師所弘揚的引導文不是這樣。該法師在講出離心時分了四章: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解脫利益(涅槃)。
1、所依教法相違且雜亂
壽命無常是色蘊。輪迴過患是講兩種世間的有情世間(另一種器世間)存在的問題,談到了受蘊,但是也根本沒有切入觀受是苦的關鍵(下面會講)。因果不虛則根本不屬於解脫道的內容。解脫利益屬於滅諦,根本就不是苦諦的內容。這章沒有碰到想蘊和行蘊,這決定了這個法修不出真正的出離心。繞了一大圈既沒有講明白輪迴的原因,也沒有講還滅的規律。無論是五蘊或者十八界都不是。這是一個,他沒有教法傳承。
2、所依見地違背
無常是用來觀心的,被置換成了觀壽命無常,這個錯誤有多大?心是法主,是能,是往內直斷攀援心的,壽命只是心所對的一個境界。能觀的心是輪迴的關鍵,這是避重就輕。不碰到這個能觀的心,觀再多壽命無常也沒有用。心是輪迴主,不去觀心不可能解脫的。把輪迴的主人隱藏了,去找輪迴裡面的客人——壽命,即果報體。這是多麼大的顛倒?
而因果不虛根本就不是出離心的內容:它是出離三惡道的內容。善因得樂報,反而容易起染心。
其次,該書「輪迴過患」講的是六道眾生各自的痛苦。這其實就是苦諦四種行相當中的一項。這碰到了四念處的一個內容觀受是苦。但是四念處的傳承是這樣:受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為苦苦,樂受觀壞苦,不苦不樂觀行苦。並不是觀六道眾生各自的痛苦,而是觀自己。觀受是苦所要對治的是對身心三種受的執取,不是對於輪迴果報的取著。三種受是因,由三受引發三毒。索達吉法師講的是果報。原來的傳承是對治因,對治根本,而不是對治枝末。
最後一個觀解脫利益,則根本就不是苦諦四行相的內容,而是滅諦的內容。這是對於苦諦的背叛,因為出離心是依苦諦而起的,不是依滅諦而有的,依滅諦是不能起出離心的。這是非常徹底地違背了四念處觀法無我。因為觀法無我,不但是觀輪迴的法,不但是苦集,乃至滅道諦中都是無我——這強調涅槃無我,也要破對涅槃的執著。這樣出離心就徹底了。涅槃不是不凈,不是苦,不是無常,但是它無我,從無我的角度也遠離對於涅槃的執取。
然而索達吉法師這樣做是什麼用心呢——輪迴涅槃對立,世間出世間對立。這個和經教中教導的,真正的出離心根本就是兩回事。
而且,在《俱舍論》中,觀滅諦,是在加行道。《俱舍論》七賢位:五停心位,別相念住,總相念住,暖,頂,忍,世第一,是在後面的加行道才修。在四加行才要觀道滅二諦!
為什麼?因為加行位都是有禪定了,也已經接近涅槃了,所以能夠正觀涅槃,沒到加行位根本對於涅槃就沒有摸到邊,索達吉法師卻讓弟子去觀,到底要怎麼觀?怎麼觀都是錯,而且以凡心測聖境,必生顛倒。
而且這個時候對於身心的樂受沒有破,涅槃是樂受,觀這個涅槃能不起貪心嗎?到加行位就不一樣,涅槃已經有眉目,不會再對樂受產生染污的貪了。
3、觀察對象違背
本來是要觀察身受心法,但是索達吉法師在本章中是觀察:壽命,輪迴,因果,解脫。這四個除了壽命可以用意識根據比量緣到,其他沒有一個是六根所能緣到的。就導致觀察對象變成虛妄的——不是六根能緣到的。這樣子能起真正的出離心嗎?
四念處前三個全部是六根現量能緣到的,最後一個觀法無我,這個法雖然包含涅槃,也可講第六意識能緣到:涅槃不是誰能主宰的,是修行的一個結果,這是涅槃無我的一個明顯的特徵。這個可以通過比量緣到的。
索達吉法師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沒法通過比量和現量緣到的法,除了建立概念,是沒有伏斷煩惱作用的。輪迴和六道因果,解脫利益,哪個是能緣的?都不是現量,也都不可能用比量緣到!索達吉法師如果真不知道,就是一個外道學者。凡夫人之疑,沒有現量也沒有比量,你要怎麼斷?如果知道而不對於弟子進行引導,則根本就不是在傳授出離心修法,另有目的。
現量不能緣、比量不能緣,根本也沒有斷除疑惑的作用!只是建立概念,不可能生出真正出離心的。四念處前三個所觀境全是六根能切實緣到,法處的涅槃本身不能緣,但是涅槃的無我性可以通過比量緣!
4、對治目標違背
不是對治四根本顛倒,而是對治枝葉去了。
四念處的傳承說得非常明白,是對治內心對於身凈、受樂、心常、法我的顛倒見。而索達吉法師此文對治的是什麼?對治的是:不信因果,不知輪迴過患,不知涅槃好,不知壽命是無常。然而貪戀輪迴的根本因緣,在《俱舍論》中講得很清楚:四顛倒見。並不是索達吉法師講的那四個,那四個也不可能真的讓人厭離輪迴,因為那不是根本所在。
甚至索達吉法師根本也沒提到修出離的關鍵是對治內心顛倒見,也就是說,去厭離輪迴的現象去了,人不是厭離那個輪迴之因。出離心修法結:厭境不厭心,厭果不厭因——偽出離心。
有智者,厭境不厭心的結果,就是厭他不厭自。厭果不厭因(因即受)的結果就是言行分離:言必談佛法,行則依感受。所謂的上師加持,其實就是一種好的受,這個受就厭離不了了。如果把觀受是苦說了,加不加持有何分別?受蘊不破,想蘊行蘊要如何離?觀受是苦則涅槃寂靜無苦樂,不出舍受。怎麼會把輪迴涅槃對立?觀法無我則上師也是無我,無主宰,又怎麼會產生貪戀與個人崇拜?觀心無常則無論對普通人對上師,是同一個心態。如何會將上師與眾生對立?
有智者。此處就是依五蘊十二處的教法談的。依法不依人,就能照出這個所謂的出離心修法,它到底要把跟隨的弟子帶向何方?不是帶向自己內心,因為觀心無常根本連提到沒提。也不是帶向放棄主宰,而是帶向——上師。
虛偽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四種根本顛倒
主題:能度是法非人,而索達吉法師則再再強調能度是人。
經典傳承的菩提心本質:能度眾生者是法,不是人。人只是一個緣。真正唱主角的是法。然而看一下弘揚《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的索達吉法師在幹什麼。
該書的菩提心是這樣修的:先修四無量心。然後:
1、修自他平等菩提心
向受苦受難的這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沒有一個未曾做過自己的父母親。我如今有幸得到具足法相的殊勝上師攝受,已經邁進了正法之門,理所應當對被愚昧無知困惑著的一切老母有情與自己無有區別地慈愛救護,忍耐他們的邪行與偏執,也就是說,應該修持親怨平等。
2、修自他相換菩提心
親眼目睹遭受病痛、饑渴等痛苦的眾生,或者在自己面前觀想一位正在遭受痛苦逼迫的眾生,當自己向外呼氣的時候,觀想自己的安樂、善妙、身體、受用以及善根等猶如脫下衣服給他穿上一樣完全施給他,當向內吸氣的時候,再觀想他所有的一切痛苦一併吸入體內由自己來承擔,由此他已經離苦得樂。這種施受法,要從一個眾生到一切眾生之間次第來觀修。
3、修自輕他重菩提心
觀想自己無論住於輪迴還是墮入地獄,病也好痛也好,遭受任何不幸都可忍受,並且但願其他眾生的痛苦成熟於我的身上,願我所有的安樂與善果他們能圓滿具足!內心深處思維並付諸於實際行動。
第一種顛倒:能度者是我,是上師,非法
這裡三處,都是強調自己要怎麼樣。眾所周知的,能度人的是法,是佛知見。這裡是完全錯位了,能度者成了人——上師和我。對於真能度的法,放在了一邊。
第二種顛倒:依慢心發
該書說:我已經進入正法,而眾生愚昧無知。認為自己已經獲正法:即是開佛知見。這是一慢。因為按照該書的次第,在出離心的修法中根本就沒有涉及到無常無我這個佛法的根本,未得說得,增上慢。連流轉還滅的道理都沒有清楚,哪裡來的正見?修出離心時根本也沒有修好無常無我,哪裡來的正法?認為眾生愚昧無知,而我已知,這是我慢。
第三種顛倒:把苦諦簡化成苦受
緣苦諦發菩提心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是此處所說的只是苦諦中的一個行相:受是苦。還有身不凈,心無常,法無我。這三個都沒有。眾生最大的痛苦在於無常無我:不能自在。如果能自在,要上師幹什麼?而索達吉法師根本也不提這個根本的苦。
就是受苦裡面,也只是提到了苦苦,壞苦和行苦根本就沒有提到。苦苦只是三惡道,也就是說,這個根本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遍緣一切眾生的。這個本質還是四無量心,絕不是菩提心。因為他的所緣境本質就是三惡道的眾生。想要給天道的眾生究竟安寧,必須解決他們的痛苦:無常無我之苦!但是這裡沒有提到。
由於在出離心中沒有提到無常無我,所以這個地方也根本不可能去觀察眾生不自在這種苦。只能觀察表面的苦,對於心無常不能主宰這種內在的苦也沒有提到。
第四種顛倒:強化受蘊——依樂受發心
這種修法修出的菩提心,也不是真的:建立在感受上——進一步解析此修法的本質:強化受蘊。
心遇境,會產生感受。這裡的觀法都屬於第六意識所對的法塵。當起這種觀想,腦海當中浮現眾生苦和自他相換的場景時。內心是什麼感受?這個場景會刺激起人的感受的。
明白這種是什麼感受嗎?不會是苦受的,而是樂受,內心會有種愉悅之受,而且會把自己感動得不行。多數人也會有一種往外造作的衝動:因為這是個想蘊境界,想蘊下面是行蘊,這個能激發樂受和舒暢之受的想蘊,把自己都感動得一塌糊塗了。它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刺激強烈的行蘊,這個人觀久了它就要開始往外去造作了。
為什麼?因為這樣觀想是樂受。而且還有一種感動的受,當一種感受太過強烈,必定會去行動。這個觀想境界是會讓自己非常感動的——有智者,看過五陰十魔嗎?有心人去看看這個修法和悲魔有什麼區別。不是說悲心不好,而是說——要歸於法,悲心後面緊跟著把法提上來,因為沒有佛法,把自己一天到晚感動到也沒用。解決實際問題的是法,不是感動。
如果做這種觀想時沒有樂受,沒有強大的感動,是觀不下去的。也就是說,這個菩提心是依樂受而發的。菩提心可以緣苦集滅道四諦任何一諦而發,但是不能依樂受發。四諦任何一個諦都是講道理,要依道理而發,而不是依這種相狀和感受而發。道理是永恆的,而感受是會變的。萬一哪天眾生讓自己不快樂了,就要抱怨了。然而道理是不會讓自己不快樂的。依樂受發的心,第一個是動機是染心。第二個,脆弱。第三個,躁動。
在四念處中要除去的受,在這裡就是這樣被強化了。
菩提心篇結:依樂受與慢發心,離法而談度眾——偽菩提心
有智者。菩提心之內容為上求下化,求是求法,化是依法化,離法談菩提心,全是偽菩薩。真正有能力凈除眾生之苦的,是法。
總結:導歸上師而不歸心的偽加行
看了這個應該明白了,為什麼在出離心修法中,身受心法四種觀法要隱去了?因為這裡要依我見人見眾生見修所謂的菩提心。
因為要對上師建立樂受。所以不能觀三受是苦。觀想發菩提心時也是依受而發。如果破了受,後面這個修法就根本不能迷惑人了。
因為要依上師建立常見我見。所以不能講凡所有相皆是無常無我,不然就沒有依止的必要,依止法就可以了。
如果把觀心無常和觀法無我對弟子說清楚了,弟子就自己能走路了。主動權就到弟子手中了。而真正的老師,不正是應該把主動權給弟子么?
如果把觀法無我做好了,真正心性本具的菩提心就出來了,就不需要後面這些彎路了。
觀身不凈也不要,因為要觀上師清凈,或者後面還有什麼修法要用到也不得而知。
這樣看下來,索達吉法師要的弟子是這樣的:沒有無常無我正見,聽話的,容易感動的,依賴性強的,喜歡主宰的,把輪迴涅槃對立的。不知法師是否如願以償。
轉載完
作者對問題的分析很透徹。見仁見智,有很強的參考作用。而我想說的是,文中堪布講的大圓滿前行,不能代表所有前行的講記。但是話說回來,大圓滿前行字面上是非常簡單的內容,能講的內容也差不了太多。所以堪布講的內容其實也是有普遍性的。
現在內地學習藏傳佛教的人特別的多。甚至坐在地鐵上經常能看到有人在閱讀相關書籍。走在佛教書店,隨意路過一個人,關於這位上師、那位成就者的討論也不絕於耳。而如今漢地掀起的如火如荼的大規模共修加行熱潮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如果分析加行的來源,很容易了解具化的加行流程是西藏自己的產物。所謂的加行,是為密宗正行做的準備。而遍覽印度密宗大成就者的傳記,沒有一位依如今類似系統修加行的人。而普通的印度密宗行者,也未見記錄。有一個加行來源的說法是阿底峽的上師金洲大師,整理了六加行的理念,認為這種理念適合當時人的情況。格魯派中所依如是。而這六加行,也並不包括轉載文章中的內容。還有就是噶瑪噶舉派的興起,起初也沒有明確的流程化加行的記載。等看到第二世大司徒從七世噶瑪巴領受了加行傳承。乃至九世噶瑪巴著述了義海的內容包括了系統化的加行。說明這段時間加行逐漸形成了。因為多種因素,加行在藏傳佛教中逐漸流行起來。而寧瑪派的加行,成型時間應該更晚,其比較流行的加行論典和儀軌距離今天的時間都比較近。同時真正意義的寧瑪派,在四大派中也是成形最晚的。可知在蓮花生時代,並沒有加行,直到新派形成一定加行的體系之後,寧瑪派也出現了加行。其中有的是個人著作,有的是依託伏藏的形式。
而現在內地弘揚將加行提升到一個如火如荼,至高無上地位的,恰恰也是成型最晚的一派。
必須要承認與肯定的是,加行屬於佛法。如同阿底峽大師來到西藏多年只講了一個皈依。加行是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和藏人性格、體格、品性,文化程度量身定做的。加行的內容大多抽煉得比較簡單,直觀,又能深入,重複訓練。如果目標受眾如理的修持,對趣入正行和佛法有幫助。這一點不能否認。所以眾多的加行儀軌,論典,也是有密意的。
但現在這個時代,藏傳佛教傳入了漢地。就必須要正視它的歷史,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除了義理層面,一般層面也反應出了很多問題。加行成了很多上師敷衍弟子,偷懶的借口。很多內地密宗學習者修了數遍加行,卻根本接觸不到正行,或以為接觸到了,實際上根本不是。曾親自見到信眾跪在一位上師面前,說自己修了兩遍加行,準備修第三遍。帶著一點對自己的肯定的目光。上師也不說話,只是點了下頭,然後看別處去了。許多漢人究其一生都在修加行,因此身體留下永久的疾病。
加行的特點是講起來比較簡單,不用像正行需要高的水平和實修功力,也不似正行講起來費時費力。對於上師來說,這非常輕鬆,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同時內地弟子永遠修加行,處於凡夫的地位,所謂的密法越是遙不可及,對上師信心就越是高漲。這對上師不得不說是一個政治正確之選。再添加放生、薈供的內容,就可以收集一批弟子,持久運營了。偶爾賜予一些普通藏民很容易接觸到的灌頂,讓弟子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密宗修行者。而真正的生圓次第一無所知。加行是為正行的準備,但正行在這裡卻是永遠接觸不到的水中月。真是本末倒置。修加行也偏離了意義。
前幾天在閱讀現今八十九歲高齡的卡塔仁波切在美國《亥母甚深義》的講記時,仁波切對弟子們殷重說到。做一定的加行修持後,然後修持噶瑪巴希,金剛亥母等等,同時仁波切非常想教這些美國學生那洛六法。專門為學生修建了閉關房指導修法,甚至哪怕自己生病去世,也要安排其他人繼續給予指導完成使命。叫弟子不用擔心。
這樣的教學在國內,尤其是國內流行的藏密導師中是基本上沒有的。然而這一切在西方卻很正常。同時很多大德在開示前行時也針對現在的時代做出了調整。如十七世噶瑪巴著作了一部加行儀軌,提到到非藏族在修持儀軌中的大禮拜時,可以只用積累一千遍而非十萬。
加行本來是隨著時代產生的,也註定隨著時代調整。
國內如火如荼的加行修持,有積極一面,但過於偏執與僵化,就會有很大的負面作用。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多了解,多看看,做出相應的調整。同時也要像開篇轉載的文章那樣,在義理層面多做分析,聞思。
推薦閱讀:
※你看過哪些讓人流淚的文章?
※三篇Nature文章揭示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取得重大進展
※小鑰匙,大文章
※關於轉摘定窯「易定」款文章的配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