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哈佛煉就的中國經濟學家
《留學生》雜誌2007年文章
他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第一屆本科生、哈佛大學哲學(經濟學)博士和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他躋身於2006年「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榜單第八名,現任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 文/易南英
即使哪天李稻葵出現在你眼前,你也很難把他多年的美國留學及學術經歷、5年的香港執教生涯與你所見到的這位高個子教授聯繫起來。因為,他看起來太年輕了。從回到國內、回到久違的清華大學,走進該校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以來,他關於中國經濟體發展的多個理論與觀點已為國內學術界所熟知。
對中國經濟而言,2007年或許是轉折之年。1月20日,在一次研討會上,李稻葵指出:「截至去年,中國經濟連續4年超過10%的增長速度,但是日益凸顯的『增長煩惱』已經迫切地需要對目前的經濟增長模式加以調整。」他表示,內外需的嚴重失衡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棘手問題,目前要儘快對出口導向型貿易政策進行調整。「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折有可能出現在今年」。
對普通大眾而言,李稻葵這個名字太過生疏。
在海外輾轉20年後,2002年李稻葵再回清華,「站在一個全球經濟的視角來看中國,並將中國經濟改革發展的實踐總結成理論與國際學術界對話。」或許,正因為他專註「站」得甚高,才使其儘管已取得不小成就——躋身於2006年「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的行列,卻鮮為大眾所知。
為什麼回國?或許,綰於李稻葵心中難以釋懷的清華情結可以詮釋為:回北京是回家,回清華是尋根。
他借用清華老前輩、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陳岱孫先生的話定位自己的人生:「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當學生。」話如其人,其清華濃情可窺一斑。
「老訪」博士教授
大學將畢業,李稻葵趕上了國家教育部選拔留學生的大好時機——「鄒至庄經濟學留學計劃」實施第一年。於是,他和幾名同學代表清華參加考試,結果全被錄取。他因獲取第二名,被鄒至庄教授推薦申請哈佛留學。或許是好事一定得多磨,他與留學失之交臂。原來此計劃是首次實施,所有工作均開展得較晚,這讓他錯過了申請截止期。但柳暗花明,此時恰逢哈佛帕金斯教授來北京,並對他說:你先來做我們的訪問學者吧,第二年我推薦你讀書。於是,21歲的他即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帶著求學夢遠渡重洋赴美深造。至今,他對離開北京的日子記憶猶新:1985年9月13日,星期五。
在美國,李稻葵到哈佛國際發展研究所做起了「老訪」——當時中國的訪問學者普遍年齡偏大,故獲尊稱「老訪」。儘管他才21歲,可按身份亦未例外,只不過是哈佛最年輕的「老訪」而已。
地球公轉過一圈,李稻葵結束了為期一年的「老訪」生活,進入哈佛經濟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艾里克·馬斯金、安德烈·史萊法和亞諾什·科爾耐,主修經濟理論、公司金融和比較經濟學,開啟了學生生涯。
在哈佛讀書期間,李稻葵結識了中國經濟界赫赫有名、極其活躍的茅於軾、樊綱、胡祖六和錢穎一等良師益友。海外相處令他頗有感悟。樊綱,與自己日日為伴,一起讀書,一起買車、賣車和修車,看問題有非常獨特的眼光,文筆也了得,待人接物的態度都值得自己學習和敬仰。胡祖六,清華和哈佛雙料同學,有湖南人的氣派,大手筆,要做就做最好,待人接物顯出領袖風範,讓他很受啟發。錢穎一,哈佛同學、清華校友,極其有邏輯性,做事嚴謹認真,不做則已,要做就做得一清二楚……他由衷地說:「每個人都是好幾本精彩的書。」對幫助過自己成長的良師,他終身感激不盡。而對自己,他卻說沒有突出的過人之處,唯一的特點就是樂於學習,不疲於學習。
求索6年,李稻葵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在美國,學經濟學的畢業生的最高理想是能留在大學教書,然而對多數人來說,這無異於天方夜譚。但李稻葵卻同時收到紐約大學商學院的金融系和密西根大學的經濟系發來的邀請。金融系的工資比經濟系高一倍,紐約大學的金融系當時在全美排名第四,隔壁就是華爾街,與當時的美國股票市場隔樓相望。可他執著於興趣所在,明知選擇有違經濟學收入極大化原則,但還是到密西根大學經濟系做了助理教授,併兼任該校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員。1997年,他轉到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做了一年半的研究員,從事中國經濟改革制度變遷的研究。
1999年,李稻葵告別美國,受聘香港科技大學任教。一到港,在「香港百人的十年」系列訪談中,記者以《處處無家處處家》為題採訪了他,並配發一幅他雙手攤開顯得有些清白無奈的照片。他覺得,圖文輝映將自己的前半生表達得極為貼切。在科大,他任經濟系副教授且被終身聘用,併兼任該校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至今,仍有很多人對其選擇不解。當時美國南加州大學誠邀他加盟,許以終身教職,他卻選擇了科大。他認為,科大有非常好的學術和生活環境。最重要的是,在美國研究中國經濟,是邊緣性的,而在香港研究卻是主流。在科大的5年,他覺得非常愉快。他對科大總是心存感激。
回家教書做學問
2002年4月28日,李稻葵獲清華經管院頒發的特聘教授聘書。次月,他向香港科大申請停薪留職,以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身份赴清華經管院就任,開展教學和研究。
清華「百人計劃」於2004年1月推出,李稻葵入選受聘為全職教授,任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7月4日,他正式上班,從此成了清華的普通教師。和其他老師一樣,既做日常教學還帶研究生,朝來晚走、沉於教學與科研,中午和經濟系同仁在學院咖啡廳借午飯時小聚……白天事多,他習慣晚上工作或是看書。家裡人多空間小,他就把辦公室當半個家。那裡,從提神醒腦茶,到音響一應俱全,困了就睡在長沙發上。回北京、回清華,對他來說就是真正回家。在國外轉了一大圈,他再次回到闊別已久、始終摯愛的清華園。
李稻葵實話實說:我們這批人回來前已和國內學者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比如,我直接參与設計了社科院經濟所中國800家國有企業1990-1999年的兩次跟蹤調查,並為其尋找資金支持。再如,我幾年前就建議過國企債務重組的程序,提出的國有商業銀行拆分改革的建議等與目前中國農業銀行的改革方案有一定的相似性。
提及回家要做的事,李稻葵說主要想做兩件:第一、中國經濟學的教學和科研的現代化;第二、用更加國際化的視角來研究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用現代化經濟學的方法研究中國重要的政策和戰略問題。
在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李稻葵舉辦了很多活動。如關於中國經濟形勢、中國與印度經濟發展與改革比較、中國自主研發能力等研討會,均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他堅信,他們的經濟學研究將對世界產生有影響的貢獻。
專註的經濟學家
李稻葵說自己只是一個「經濟學者」。而對「一個一流的學者很專註」的評價,他自認為只是做到了「很認真」。
李稻葵解釋:「專註有兩層意思。作為一個學者,重點在於學術研究,而不是過分留意和討論社會上流行的熱點話題,這是廣義的專註;第二層意思是,在學術領域裡,學者應該有自己最感興趣的、長期關注的興奮點。專註與否,是國外與國內學術界的重大區別。可以說國外學者對社會問題的參與度遠遠低於國內,即便是在個人領域分工也非常細緻。」他補充:「事實上,目前在國內想做到專註是很難的,這源於一種壓力,比如:回饋媒體對學者的尊重、學者所在單位對學者社會言論知名度的要求。對於這些需求,學者個人很難做到平衡。」
至於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經濟學家,大眾並不清楚。好在美國華[0.04 0.00%]爾街電訊提供了一套科學評選經濟學家的指標體系。該體系既定性也定量的指標有三(滿分為100分、每項以5顆星衡量):一是學術影響力佔70%,主要考察候選人在國際國內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的數量和被引用的次數;二是經濟影響力佔25%,主要考察候選人對經濟增長、經濟改革和產業政策的影響;三是社會影響力佔5%,主要考察候選人的社會責任感、社會知名度以及話語可信。
以此評價,李稻葵的學術影響力為4星,經濟影響力為2星半,社會影響力為2星。除了經濟學業內人士,知道李稻葵的人很少。「一個經濟學者在公眾空間,要以一種理性的形象出現,要用理性的話語討論問題,這是嚴肅經濟學者的風範。」李稻葵在發表評論的同時,也定義了自己。他198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獲學士學位,1992年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經濟學)學位。先後擔任安娜堡密西根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副教授。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曾兼任世界銀行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研究項目顧問(1989),國際《比較經濟學雜誌》編委,中國留美經濟學會(CES)會長(2001-02)、《經濟學通報》(Economics Bulletin)等學術雜誌的編委;國際比較經濟研究會執行理事。李稻葵目前的研究興趣包括: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研究,經濟發展模式及制度變遷的跨國比較研究以及大國發展戰略。李稻葵始終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審視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同時,他也深信中國的經濟學研究在歷史性崛起的當下,註定會對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造成重大影響。
李稻葵發表文章、研究成果一直不斷。翻開2007年第1期《新財富》雜誌,《全球經濟失衡是中國打破世界經濟格局的最好機遇》即是其中之一。
推薦閱讀:
※一名經濟學家的自白
※周德文:「溫州精神」是溫州人最大的財富
※社科院李揚:全部經濟學因為互聯網都要重寫 中國經濟學家有望領先世界
※經濟學家訪談:高利貸不是剝削
※民國經濟學家:劉大中Ta-Chung Liu 19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