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球房價泡沫風險城市排行榜沒有我們?

2017年09月30日 07:21 來源:槓桿遊戲

  • 新浪
  • QZone
  • 微信
  • 人人網
  • 2 評論 3 人參與

    摘要:這些泡沫什麼時候才能被戳破?誰也無法預測,但還是有跡可尋

    撰文|張銀銀

    樓市兇猛,全球大城市多不例外。

    近日,瑞銀髮布2017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加拿大多倫多成為頭等黑馬,首次進入指數排名就名列泡沫風險之最。而在房價泡沫風險城市前10名中,中國香港位列第7。

    而其他我們認為價格很高的中國其他城市,卻沒進入泡沫20強。這到底怎麼回事?

    1、相比去年,全球樓市泡沫在膨脹

    首先,槓桿遊戲簡單分析下全球泡沫情況。如下圖1所示,2017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中,多倫多、斯德哥爾摩、慕尼黑、溫哥華、悉尼、倫敦、香港和阿姆斯特丹這8座的樓市被標註為較高的「泡沫風險」。

    圖1.2017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 圖表來源|UBS

    其中,冠軍多倫多過去五年以來,房價增長了50%。說到這裡,我國主要一二線城市是不是都要笑了。

    從下圖2可以看到,2016年,被標註為紅色「泡沫風險」的城市有6座,今年升至8座;黃色房價被高估的城市則與去年持平,同為7座,但風險指數比去年有所上升,可見全球樓市泡沫也是逐漸在膨脹。

    去年的第一名溫哥華跌到了第四,香港則從第6降到第7,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個城市依然面臨著巨大的泡沫風險。

    圖2.2016年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 圖表來源|UBS

    顯然,膨脹的泡沫里,都有全球各央行們的功勞。

    悉尼的所有分項指標明確表明,房地產市場風險加劇。正如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房地產經濟學家Matthias Holzhey指出的:「過去四個季度房價再次上漲12%-,目前已較2012年上漲60%。經通脹調整的收入增長率僅為2%。稅收豁免以及可只付利息的貸款,暫時掩飾了可負擔能力惡化的情況。」

    溫哥華的房價近10年來一直都被顯著高估。國外媒體紛紛將此矛頭都指向我國央行,而不是歐央行,至於原因,槓桿遊戲很傻很天真。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指出,新加坡通過多項監管措施為房地產市場降溫。實際價格過去六年以來小幅下降。房地產市場降至公允估值水平,2017年的風險指數也較去年有所回落。公共住房占房地產市場的80%,私人房地產市場仍難以負擔,但已明顯改善。房地產市場拐點似乎即將到來。

    2、海外投資推高全球樓市泡沫風險?

    這幾年海外投資火爆,也推高了一些超級明星城市的泡沫風險。槓桿遊戲此前就分析過,最近一年全球房價漲幅最高的前50名城市中,有42個漲幅在10%以上。

    加拿大的多倫多,全球房價漲幅第1,高達26%。而在2016年,多倫多漲幅為14.8%,當時漲幅位列全球28位。

    對於我們來說,當大都市的白領還苦苦掙扎於,怎麼買得起的時候,一系列數據表明,大量的資本其實已經跑去國外配置資產。甚至可以說,其中一部分對外投資的錢,正是來自於在國內房地產市場上的「洗劫」。

    這個過程是怎麼一回事,我想,槓桿遊戲的讀者都是明白人。

    不過資產配置出去了不代表穩賺,但至少這一財富轉移的趨勢動向,非常值得關注。顯然,我國高層也已經關注到了,發出了嚴厲警告。

    還讓人擔憂的是,如果房地產在調控之下真的有所退潮。那麼,明年乃至未來,財富怎麼配置將更是個問題,國內好像也有點資產荒,實體經濟回報率依舊不如過去。

    3、我國一二線城市在全球樓市泡沫的什麼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內地的城市暫時不在瑞銀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研究範圍之內,原因可能是缺乏連貫的數據。

    不過,我們還是能夠從中找到相應的位置。比如參照這份報告,排名第一的多倫多五年以來房價增長了50%。再對比我國主要一二線城市近幾年的房價漲幅,你就會大概明白,我國的房地產泡沫風險究竟有多大了。

    當然不能完全這麼看,畢竟各自有自己的國情。

    再比如,如圖3所示,就房價收入比而言,在香港,收入達當地平均水平兩倍的人,也很難買得城市中心附近60平方米的住房。另外,人們的收入和房價,在倫敦、東京、紐約、巴黎和新加坡是脫節的,房價收入比超過了10。而我們的房價收入比,有些城市,要遠比這一數字大得多。

    圖3.全國主要城市住房的可負擔性:一名高技能人才在近市中心購買60平方米住房所需的工作年限 圖表來源|UBS

    這些泡沫什麼時候才能被戳破?誰也無法預測,但可以看看香港的軌跡:

    香港房地產業在70年代後期的產業調整中得以迅速發展。公開資料顯示,1998年的數據,香港房地業對GDP的貢獻高達20%,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近50%,而政府收入中也有35%來源於房地產業。

    進入90年代,香港經濟持續發展,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房地產價格上漲非常迅速。

    隨後,香港實施「緊縮」土地供應政策,並以低利率進行刺激,房價一路飆升,這其中炒房行為急劇升溫,買房幾乎成了大多數香港人實現財富快速積累的主要途徑。企業也是如此,開始向銀行貸款買地。

    再之後,銀行放鬆了對住房按揭貸款的審查標準,炒房客們變本加厲,樓市價格繼續高企。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一年時間,香港房價下跌50%-60%,成交大幅萎縮,房屋空置率上升。

    房價暴跌導致香港社會財富大萎縮。據計算,從1997-2002年的5年時間裡,香港房地產和股市總市值共損失約8萬億港元,比同期香港的生產總值還多。在這場泡沫中,香港平均每位業主損失267萬港元,有十多萬人由百萬「富翁」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負翁」。

    世界很少孤島,全球經濟緊密相連,故事接下來怎麼發展,又有誰能預料。


    推薦閱讀:

    探索廉政風險防範管理機制
    日媒稱日企加大對東盟投資以規避中國經濟風險
    輸液的風險你知道嗎
    10個癌症警訊立即檢視!你的癌症風險有多高?
    專家:缺失維C易增癌變風險

    TAG:城市 | 風險 | 泡沫 | 房價 | 排行榜 | 沒有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