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清朝無昏君 明朝全是昏君」的看法?
什麼叫昏君?歷史上能達到夏桀商紂隋煬帝的,本就沒幾個。是不是昏君,大多從兩方面來看:一方面是個人品行是否有明顯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執政成果。
按照第一種標準,清朝也就康熙朝往前還可以算得上是銳意進取,雖然殺人如麻但是對帝王來說不算品行有缺。康熙之後,雍正暴虐,乾隆驕奢,道光窩囊,咸豐同治光緒更一個比一個窩囊。相對來說嘉慶這種平庸的除了沒存在感之外都算得上道德楷模了~
按照第二中標準,雍正朝還算是充盈了國庫,但是也只是為康熙的擴張收拾爛攤子而已。乾隆朝開始文字獄,到乾隆死的時候,留下了兩大遺產,一個是以和珅為代表的貪官遍地。一個是以白蓮教為代表的各地起義不斷。
嘉慶皇帝殺了和珅,但是對國內其他弊端毫無辦法。道光手裡直接就鴉片戰爭了,南京條約的性質相信每個中國人都知道。咸豐對歷史的最大貢獻,是把慈禧送上了前台。同治得梅毒死的。光緒~~ 可憐人就不說了。
這樣的皇帝,不算昏君?
如此明顯的事實擺在那兒,為什麼大家通常還是會有「清朝無昏君,明朝全是昏君」的看法? 那是因為有清一代,一直在不遺餘力的黑明朝,以凸顯自己的「天命所歸」。
明宣宗,大大的明君,跟老爸一起開創仁宣盛世。就是因為個人愛好鬥蛐蛐,結果被抹黑成「促織天子」,仁宣朝的巨大功績被一筆勾銷。
明武宗,我們的活潑青年朱厚照,被當做昏君的典型,但是在正德朝,出了王陽明這樣的聖人,打敗了小王子,打敗了造反的寧王。 而且正德為什麼被人罵? 因為他不喜歡住紫禁城,老是希望往自己的別墅豹房裡跑, 沒事兒還想偷偷去江南玩兒,結果一直去不了,最終還是借著打仗的借口,厚著臉皮去了一趟。
清朝呢? 每年去承德度假, 康熙乾隆一茬一茬的下江南,每次都超豪華陣容,搞得整個江南雞犬不寧。 卻被當做煌煌威嚴,誇耀不已。
更別提二十幾年不上朝的萬曆,打贏了三次大的戰爭,而勤政的滿清皇帝把偌大中華搞得落後世界,喪師辱國。
各種雙重標準太多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在一般人直觀的感受里,如何區分明君和昏君?
要是一個皇帝,老是有大臣進諫,說你這不對哪不對,應該如何如何,最後皇帝生氣了,把大臣打了一頓。 觀眾看了第一反應是哦這不聽忠言,一定是個昏君。
相反,一個皇帝和大臣,總是和和氣氣,很少吵架,皇帝一瞪眼,大臣趕緊跪下請罪。一口一個奴才,一口一個皇上聖明。觀眾看了就會說,哎呀這皇帝這麼有威嚴,一定是個明君。
實際上呢? 每天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的,正是因為皇帝開明,允許文官說話,皇帝不能隨心所欲,要受到文官們的監督,這樣無疑對治國是有好處的。而相反的情況下,皇權一家獨大,大臣全變成奴才,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憲,而臣子絲毫不敢反抗,最終表面上一團和氣,實際上國家就這樣慢慢的敗壞了。
所以,清朝無昏君,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推薦閱讀:
※被人罵昏君,三十年不上早朝,打開陵墓後,眾人啞口無言
※都說他是明朝昏君,但他卻完成了兩大壯舉
※人人都罵他為昏君,老外卻視他為明君,為中國打下72萬領土
※南昌無意中發現一在位27天昏君墓,挖開後找到一本失傳1800年古書
※判斷一個君王是明君是昏君,看這幾條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