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元帝司馬睿:移鎮建業,大權旁落

東晉元帝司馬睿(公元276年-公元323年),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司馬懿的曾孫,琅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琅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愍帝被俘後,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持下即帝位,,成為東晉的開國君主。因司馬睿並非依靠自己謀略和武力贏得天下,因此稱帝後處處受到扶持其上位的兩王的限制,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沒有實權的開國皇帝。

與西晉末年的皇帝一樣,司馬睿雖然出身皇族,但是並非出身嫡系本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只因戰亂年代皇室凋零才被推上帝位。公元290年,其父司馬覲去世,年僅十五歲的司馬睿依例襲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去世,繼立的司馬衷魯愚遲鈍,無力駕馭政局。在動蕩險惡的政治環境中,處於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馬睿無兵無權,為避殺身之禍,他採取恭儉退讓的方針,盡量避免捲入鬥爭的旋渦,在當時也獲得名士嵇康之子、侍中嵇紹的高度評價。

在洛陽,司馬睿交結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導。王導,字茂弘,出身於北方頭等士族的琅邪王氏,公認的名士領袖王衍是其族兄。王氏家園所在的琅邪國,是司馬睿的封國。司馬睿的琅邪國在西晉算是大國,並與司馬越的東海國相鄰,都在徐州。永嘉元年,晉懷帝任命司馬睿為安東將軍,出鎮建鄴。後來,司馬睿在王導相隨下南渡,聯合南北士族,自稱為帝,建立東晉政權。

王導官居宰輔,總攬國政。王導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練的政治家,元帝向來缺少才能和聲望,在晉室中又是疏屬,他能夠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導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導比做自己的「蕭何」,極為倚重。長江流域建立漢族政權以後,有利於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侵入,經濟和文化也逐漸發展,曾有晉墓磚銘贊道:「永嘉世,天下災,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吳土,盛且豐;永嘉世,九州荒,余廣州,平且康。」

王導為政的基本點就是收攬一批北方的士族作骨幹,聯絡南方士族作輔助,自己作為南北士族的首領;在自己上面,安置一個姓司馬的皇帝。這樣一來,司馬睿雖然名為東晉皇帝,實際上就是一個虛位君主,基本沒有什麼實權。剛開始的時候,司馬睿感念王導的擁立之功,加之需要王導和王敦兩人的聲望和能力穩固政權,還能對其百般容忍;可一旦坐穩了帝位,他就越來越接受不了自己被架空的狀態,想要收回權力。

公元318年,司馬睿在建康稱帝時,王導進封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在隆重的登基典禮上,文武百官陪列兩旁,司馬睿卻當眾提出要王導「升御床共坐」,王導固辭,說,「若太陽下同萬物,蒼生何由仰照。」至三四次,司馬睿「才不相強」。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王與馬共天下」的故事。皇帝要求臣下同坐御床共治天下,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實屬罕見。

著名史學家田餘慶先生對此曾有十分精闢的論述,「『王與馬共天下』,不再是指裂土分封關係,而是指在權力分配和尊卑名分上與一般君臣不同的關係。王與馬的這種名器相予、御床與共的關係,發生在東晉創業、元帝壯年繼嗣之時,不是末世權寵禮遇非凡,也不是阿衡幼主僭越名分一類不正常的情況。王導以一代名相處此而當世多不以為非分,這在歷史上是罕見的。」這樣的政治狀態下,晉元帝對大權旁落不滿,便開始引用刁協、劉隗、戴淵等為心腹,企圖排斥和削弱王氏權勢。

於是,司馬睿就從王導建國後便極力拉攏的世族豪強下手,針對士族制定一系列的嚴刑峻法來壓制他們的發展。但是,東晉的建國之本在於南北士族豪強的鼎力相扶,這種針對士族的嚴刑峻法也許能取得一時之效,但也會引起士族勢力的大規模反彈,從而動搖東晉的政權基礎。當時的士族力量非常強大,司馬睿的舉措很快遭到了士族的反彈,不得不再次依靠王導穩定局面。

在整飭吏治受挫後,晉元帝又在劉隗、刁協的支持下,開展軍事布置,進行擴充實力。他釋放揚州地區內淪為僮客的北方流民,把他們組成軍隊,任命南方士族戴淵為征西將軍,都督兗、豫等六州軍事;劉隗為鎮北將軍,都督青、徐等四州軍事,各率萬人,分駐合肥、淮陰。名義上是北討石勒,實際上準備對付王敦。同時在政治上,逐漸疏遠王導。把矛盾對準了王氏兄弟。在這樣的情形下,王氏兄弟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於是王敦先發制人。永昌元年正月,王敦以反對劉隗、刁協,替王導訴冤為借口,自武昌舉兵,以清君側為名,上疏列舉了劉隗十大罪狀。接著,王敦軍至蕪湖後又上表列舉了刁協的罪狀。

晉元帝見到疏表後大怒說:「王敦竟敢犯上作亂,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將親自率領六軍,討伐叛逆。有能殺王敦者,封五千戶侯。」同時,命令劉隗、戴淵急速率兵回建康勤王助討。劉隗到建康後,與刁協一同入宮見晉元帝,竭力主張誅殺留在建康的以王導為首的琅邪王氏。晉元帝卻並未採納這一建議。劉隗因此知道晉元帝在為自己留條退路,並無堅決平叛的決心,感到前景不妙,遂忐忑不安,面有懼色。

由於晉元帝在關鍵時刻缺乏決心,首鼠兩端,使他的支持力量形不成合力。而那此不滿於「以法御下」政策的門閥世族卻一致的形成了對王敦支持的合力,使得王敦軍隊進展神速,在沒有遭到什麼抵抗的情況下,兵鋒直指建康。晉元帝雖仍口喊平叛,實際上卻畏敵如虎。他一反疏遠王導的態度,任命王導為前鋒大都督,王導本是文臣,在軍事上毫無建樹,又與王敦是利益共同體,因此,致使建康城的守衛形勢更加岌岌可危。

晉元帝無奈,派琅邪王廙帶旨勸說王敦止兵,但王廙一去不返,投棄了王敦。晉元帝又任用陰險好利的大族名士周札為右將軍,都督石頭城諸軍事,戍守建康門戶石頭城。而力主平叛的刁協、劉隗,卻沒有在平叛中受到重用。王敦因此很快就兵臨建康城下。晉元帝見大勢已去,決定放棄抵抗。王敦攻入建康,殺了戴淵、周顫、刁協後,欲專國政,恐怕元帝年長難制,想更議所立,由於王導的堅決的反對,並出面維護帝室尊嚴。王敦無法實現他的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司馬睿見無法動搖二王勢力,自己名為天子,號令卻不出宮門,漸漸憂憤成病,卧床不起。公元322年,司馬睿鬱悶的病死於建康宮中的內殿,享年47歲。

推薦閱讀:

晉元帝司馬睿

TAG:東晉 | 晉元帝司馬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