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書之味

書本身就有味,那是紙張與油墨散發出的一種混合的味道,味未必好聞,開卷之後,鮮有清香襲人者,而愛書者卻稱之「書香」。讀書常稱「啃書」,但讀書之味倒不是「啃」出來的,其味既非來自舌苔之上,也非游於鼻息之間,而是一種心靈的感覺。當你讀書入神、心無旁騖之時,倏然間一股氣息瀰漫開來,如蘭之馨,如酒之醇,如飴之甘,如茶之芳,如姜之辣,如水之淡,於是從容品之,愜意自如,飄飄然若有一種古風,此可謂讀書之味。

宋朝蘇舜欽好飲酒,每晚讀書都要喝一斗酒,卻沒有下酒菜。他的岳丈杜衍覺得奇怪,就派子弟私下察看,發現舜欽正在書房讀《漢書·張子房傳》。只見他每讀到感慨之處,即拍案叫絕,並自斟滿一大杯飲之。杜衍聞此情景後大笑:「有這等下酒物,一斗實在不算多。」今人飲酒,必然珍饈滿桌,高朋滿座,觥籌交錯,何其排場。蘇子美僅以漢書佐之,看似落寞,卻與古人為伍,與張良交心,獨飲一斗,雅量非常,漢書之味,尤勝佳肴。讀書能入此種境界,恍然忘了人間煙火為何物,這是得讀書真味。

古人對讀書之味,所述甚多,其中有三味之說:「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經,指四書五經,古代讀書人必讀科目,就好象現在學生讀的教科書,其味雖淡,卻富有營養,就像稻粱一般,是主食,當然要非吃不可。史,指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濃墨重彩,蕩氣迴腸,比起讀「經」當然更有滋味,如品美酒佳肴。諸子百家,這裡應指除儒家之外的其他學術著作,就像學生看的課外書,學習之餘翻閱一會,或者躲過老師父母偷著看,特別有味,就像是佐料,還可以增加食慾。讀書有此三味,自然可以捧卷終日,陶然自足。

可惜我們很多人讀書,無法體會此中三味。書本在大多數時間裡,如同一塊堅硬而無味的磚頭。雖然無味,卻另有乾坤,對於敲開自己的前途命運,極其重要。於是很多時候,我們狠命地咀嚼,儘管味同嚼蠟,也要把蠟渣子咽下去,咽得面色蠟黃,還要表現出一幅很享受的樣子。學生時代自不必說,老師的諄諄教誨,父母的殷殷期盼,為了考上一個好的學校,為了一個如錦的前程,只有將自己一頭埋進書堆,晦澀也好,枯燥也罷,都要孜孜以求,即便沒有「稻粱之味」,也要當作良藥一般灌進肚子。「書猶葯也,可以醫愚」,為了不致自己太低能,只有根據教育部門給出的這些配方,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地按時吃「葯」。但是說實話,吃藥從來就不是一種享受,哪裡還能品出「稻粱、肴饌、醯醢」的味道來?工作以後,有了薪金,讀書不再為稻梁謀,大可以「瑤琴不理拋書卧」了,但為了人生更進一步,眼讒著更美味的「肴饌」,於是,又強捧磚似的書本,在學歷進修、職稱評級、業務培訓等眾多關口上,一級台階一級台階地努力攀爬。

如此讀書,論味道也是有的,但恐怕儘是苦味。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尚「苦讀」。孫敬懸樑,蘇秦刺股,頭皮陣陣劇痛,大腿流著鮮血,如此酷刑般自虐的讀書,是否能讀出書中佳味,我表示懷疑,不過倒是給天下讀書人樹立了苦讀的榜樣。古時候照明條件不好,富戶子弟夜讀尚可焚膏繼晷,窮人家點不起燈,入夜就兩眼一抹黑,只好變著法兒讀書,又是鑿壁、又是囊螢、又是映雪,演繹了一個個屌絲勵志苦讀的生動故事。今人條件好了,無復有黑燈瞎火之虞,老師們是決然不會放過古人如何苦讀的例子來激勵學生的,於是,莘莘學子書包愈背愈沉,課業越來越重,伏案終日,熬夜苦讀,比之古人,恐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苦讀的精神固然可嘉,而苦讀的背後,其實都系著一根功利的繩子,牽著你亦步亦趨。宋真宗的《勸學文》說得赤裸而直白: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讀書人的奧妙似乎全在這裡了,所謂勤讀六經只為一紙功名,讀書說到底不過是通向功利場的敲門磚。「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功名既得,夫復何求?至於書中之味如何,干卿何事?真是豬八戒吃人蔘果,不問滋味,果腹而已。

清代袁枚詩云:「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讀書本來一次輕鬆愉悅的心靈旅行,可以陶冶性情,安貧樂道,澹然自守,去其塵俗,這是一種精神修為。但若是在所讀之書,看到的只是實用致上,滿紙功利,則不讀便罷,讀多了,其呼出來氣反而更加惡俗了。

推薦閱讀:

韋力:一個單純愛讀書的老式人,有些意興闌珊,始終一意孤行 夫子書話
「湯一介哲學」讀書會 | 儒學與經典詮釋
持紅樓作者滿人說都是少讀書
怎樣從八字中看讀書的方法?
談讀書(董一菲)

TAG: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