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文化之精髓——點茶
圖中為點茶所用器具---茶筅
點茶鬥茶是中國幾千年茶文化的精髓,是值得我們傳承和發展的茶文化。鬥茶是北宋宋徽宗發明的,北宋是中國歷史上茶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鬥茶藝術發展和鼎盛之時,鬥茶分為「炙茶」、「碾茶」、「羅茶」、「侯湯」、「烤盞」、「點茶」等六道工序,鬥茶和點茶茶湯以白取勝,茶筅擊拂茶湯產生的泡沫要能「咬盞不散」。
1093年 遼代 7號張文藻墓 備茶圖
1093年 遼代 河北宣化八里村6號墓 備茶圖
1190-1224南宋 劉松年 茗園鬥茶圖
1190-1224南宋 劉松年 攆茶圖
出土的各個時期古畫中,皆能看出當時所用點茶器具,及鬥茶盛況。
鬥茶源於唐,而盛於宋。它是在茶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以建盞(今福建建陽區所制茶盞)黑瓷為茶具,調茶工具茶筅,首先,用小勺挑出一定量的茶末放入建盞,注入少許沸水調成綠色的濃膏,隨後,再次注入沸水,並用腕力旋轉茶筅,在來回的打擊拂動之下,建盞中綠色的茶湯慢慢發白,開始出現了乳白色的泡沫。不一會兒,泡沫越來越密集,並逐漸上浮,如細膩如積雪般覆蓋在茶麵上,經久不散,稱作「咬盞」。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古時人們為何喜愛用兔毫(油滴)盞點茶鬥茶的原因。
宋代鬥茶點茶步驟:1.將團茶以絹紙包住,烘焙之後,再用「槌」擊碎,捶碎過的茶餅須立刻碾用,否則時間過久,會導致茶色昏暗。2.鬥茶點茶的時候把捶碎的茶移置「茶碾」或「茶磨」中,研碾成細末。3.用「羅」篩濾細粉,淘汰粗的茶屑,使茶末更為細緻。4.把茶末放於茶盞中里,點茶前需要先把茶盞加熱,否則茶不浮。5.將茶瓶中煎好的沸水注入茶盞(即點茶)。宋代「鬥茶」注水時講究水煮要用力,落水點要准,否則會破壞茶麵的藝術效果。6.以「茶筅」(為攪拌工具,大都為竹製)擊拂茶湯如濃香油,使茶末和水交融,並泛起湯花。
7.喝茶前,置茶托,可避免端茶時燙到手。
宋朝點茶時常用的建盞及器具
中國文化需要傳承
點茶文化更加不可丟棄
我們不要求大家喝茶都改為古代點茶方式
只是我們要懂得古人茶禮的精髓
這是我們中國茶道的
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