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與心理障礙

  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軀體疾病伴發心理障礙或心理障礙而引發軀體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但常常被忽視和漏診,導致患者治療延誤或延遲康復。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續或反覆發作的上腹部不適和或疼痛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上腹部不適主要包括上腹脹、早飽、噯氣、噁心等上腹部癥狀,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癥狀者佔19%~41%,但僅僅有10%的患者來醫院就診。

  功能性消化不良目前確切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清楚,除多認為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動力功能的紊亂等多種因素有關外,其心理、社會因素也受到了關注。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心理特徵表現:患者就診時往往帶有很多的不同種類或重複的檢查報告(包括不同醫院的胃鏡報告),報告均未提示有重大器質性疾病,但患者覺得發病可能與「恐癌」有關等心理;患者合併精神癥狀主要包括焦慮、抑鬱、失眠、非特異性疼痛(多為全身的不定位疼痛,以肩痛、頭痛和腰背痛為主)、注意力不集中等非特異性癥狀,這些患者的發病多有明顯誘因,如遭受某種重大挫折等;患者合併精神癥狀有晨重晚輕的特點。

  目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以對症治療為主,包括抑酸、促動力、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等。在前來就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大約有45%患者經過上述治療癥狀環節不明顯,其中又有25%的患者合併有精神癥狀,對於此類患者,心理治療尤為重要。

  首先要求我們臨床醫師:思維模式要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換,認識到功能性消化不良實際是一種身心疾病,在伴有抑鬱焦慮狀態時單純依靠抑酸、促動力、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是不夠的。要善於發現抑鬱焦慮給患者帶來精神及軀體癥狀折磨,避免長期誤診、漏診、漏治,以至於失去關鍵治療時機。通過精神藥物治療,但服用抗抑鬱焦慮藥物要注意從小劑量開始。治療療程一般比較長,最後停葯時應逐漸減量,切忌減葯過快,引起撤葯綜合征。

  總之,功能性消化不良作為一種身心疾病,依靠單一的治療是不夠的,必須綜合各種治療方法,才能解除患者痛苦。

李毅平 (作者為上海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


推薦閱讀:

蟲類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經驗
 .消化性潰湯
專家稱拇指指甲半月牙消失代表消化系統紊亂 (外三篇)
肚子脹不消化?試試這倆法子!
寶寶積食不消化?照著這個方法弄給孩子吃,3天見效!三年不複發

TAG:心理 | 消化 | 心理障礙 | 不良 |